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章节阅读重生不当冤大头,被九千岁提亲了

完整章节阅读重生不当冤大头,被九千岁提亲了

吸量小茶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重生不当冤大头,被九千岁提亲了》是由作者“吸量小茶”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前世嫁了渣男,那男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还有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养子他们一家飞黄腾达后,自己先被害死。重生后,这冤大头谁爱当谁当,她立马和离脱离渣夫家,但这当今九千岁居然来提亲了!“我是和离妇。”“我是太监,我们绝配!”再次成亲,她这辈子与九千岁和和美美。...

主角:温如新叶知笙   更新:2024-02-26 12: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温如新叶知笙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章节阅读重生不当冤大头,被九千岁提亲了》,由网络作家“吸量小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不当冤大头,被九千岁提亲了》是由作者“吸量小茶”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前世嫁了渣男,那男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还有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养子他们一家飞黄腾达后,自己先被害死。重生后,这冤大头谁爱当谁当,她立马和离脱离渣夫家,但这当今九千岁居然来提亲了!“我是和离妇。”“我是太监,我们绝配!”再次成亲,她这辈子与九千岁和和美美。...

《完整章节阅读重生不当冤大头,被九千岁提亲了》精彩片段


叶知笙苦笑。

“我倒是无所谓,自是世子心尖是上的人,大不了让着她便是了。”

听了叶知笙这话,李氏眸中暗了一瞬。

那狐媚子未进府,无名无分便将如新的一颗心全都勾了去,若是真的有了名分,以后岂不是连她这个婆母都不放在心上,那怎还了得?

“知笙,你得硬起来,这都是没影的事情,你怎可先输了气势。”

“母亲,世子待我如何,你是最清楚的,反正我是认命了,左右世子都会纳妾,是谁对我都无甚影响。”

李氏的嘴角抽了抽,她还想刺激一番,好叫叶知笙多多注意冷芜玲,偶尔给冷芜玲找点小麻烦,可没想到叶知笙完全立不起来。

“罢了,你好好养着,旁的事情不要想太多,一切有母亲呢。”

叶知笙看着李氏眼中的情绪变化,只做不知,恭顺应下。

李氏在霜落居待了一刻钟就回去了,可叶知笙最后一句话,就像一根刺一样直接扎进了李氏的心里。

叶知笙看着李氏的背影,噗嗤笑出声。

“少夫人何事这么高兴。”

“我在自嘲,以前不屑于拱火,现在发觉甚是有趣。”

叶知笙借着生病的由头,一直待在霜落居,倒是清闲了几日。

冷芜玲休养了几日之后身子骨也利索了,渐渐也忘了被摁进浴桶中时的恐惧。

冷芜玲掰着手指数了一下,自己都进府七八日了,除了那日端午同温宏棋见了一面之后,之后再没找到机会。

这样下去可不行,一家三口在府里见个面都不如在外头自在,自己也该出去转一转了。

“木槿,老夫人这几日都在干什么?”

木槿看了一眼冷芜玲。

“少夫人生病了,老夫人这几日有些忙。”

冷芜玲眼中大亮,立马作坐直身子,叶知笙生病了?病得重不重?会不会死?

“木槿,少夫人病得严重吗?”

虽然老夫人交待过不必将府里所有的事情都告诉冷姑娘,可少夫人生病的事情,自己就算不说,冷姑娘出了房门就能打探到。

“感染了风寒,已经几日了,想来已经快好了。”

冷芜玲眼中闪过一点失落,才一个小小风寒啊。

不过很快她便从木槿的话中找到一点不一样的意味。

“少夫人何时病的?怎么如此不小心?”

冷芜玲一脸担忧,看样子不似作假,好像真的在替叶知笙担心。

“就是姑娘被责罚的那一日,听说是晚上睡觉着凉。”

冷芜玲心中大笑,一猜便知,看来自己那晚上拖住温如新对叶知笙来说打击很大啊,都气病了。

不过也是,要是换做自己等了六年好不容易等到这个机会,做足了准备白白等了一晚上,发现一切都是泡影,自己不但会病,可能还会发疯呢。

不管是新婚夜,还是那一晚,温如新都在自己的身边,两人耳鬓厮磨温存的时候,叶知笙守着大红的被子独守空房。

一想到此处,冷芜玲这两日的郁闷全都消散了,就算老夫人再恨自己又怎样,只要温如新的心在自己的身上,老夫人就只能忍着。

“叶知笙,你输给了我,这辈子你都不会有赢我的那一日。”

冷芜玲低声呢喃了一句,心情十分爽利。

“姑娘,你说什么啊?”

冷芜玲摇了摇头。

“我身子也好得差不多了,老夫人近来忙,想必头又开始痛了,我去给老夫人揉一揉。”

木槿有些为难。

小说《重生不当冤大头,被九千岁提亲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叶知笙还没进国公府的大门,一仆妇就拦住了她的去路,对着她直接跪了下来。

“少夫人,老奴冤枉啊。”

叶知笙认得此人,是负责厨房采买的张嬷嬷。

“张嬷嬷这是何故?”

张嬷嬷见到叶知笙就像见到了救命稻草,跪着上来扯着叶知笙的衣摆。

“老奴勤勤恳恳,从没有贪墨半分,今日采买的银两不够,夫人不相信老奴,非说是老奴贪了去,直接将老奴赶了出府。”

张嬷嬷老泪纵横,她在国公府操劳了一辈子,原想着晚年有了保障,不想临老被赶了出来,她可怎么活啊。

叶知笙心下清楚,李氏以为这是一个肥差,殊不知这六年来她都拿自己的嫁妆银钱顶着,才不让旁人知晓内里的腐烂。

叶知笙示意白芷将张嬷嬷扶起来,好言劝阻。

“张嬷嬷,我知道你做事老实,不是那种人,可是如今采买的活计到了婆母手上,我在府里的境况你也清楚,我恐怕不能替你出头。”

张嬷嬷一听,什么希望都破灭了,顿时心如死灰。

“如此便不打扰少夫人了。”

张嬷嬷转身欲走,叶知笙再次开口。

“张嬷嬷,我知道你有一家老小要养,你如果不嫌弃,我可以安排你到后院做个扫洒的婆子。”

张嬷嬷一听立即停下脚步,惊喜的转头,似是在确认叶知笙有没有说假话。

“少夫人说的可是真?”

“自然,不过扫洒婆子的月例比不上之前,也不如从前体面。”

对于穷苦人家来说,只要能养家糊口,体面不体面的差别不大。

至于月例,有总比没有好。

啪的一声,张嬷嬷再次跪下,不住的磕头。

“多谢少夫人,老奴一定听少夫人差遣。”

“好,你跟着我进去吧,不过你得避着点母亲,要是撞破了,我也不好做人。”

到了霜落居,白芷就迫不及待开口。

“少夫人为何要帮张嬷嬷,就不怕被夫人知道惹一身骚?”

“张嬷嬷是府里的老人,没有偏听哪一院的,可见是个老实的,这种人以后会有大用的,帮了也不亏。”

叶知笙抿了一口茶,接着说道。

“就算夫人发现了,也不能把我怎样,她很快就分身乏力了。”

苏木率先反应过来。

“少夫人是想有自己的耳目?”

叶知笙笑着点头,十分满意。

“聪明。”

天刚亮,翠绿的树叶上还挂着晨露,枝丫上的鸟儿也才刚刚开嗓,叶知笙就带着丫鬟去了锦绣堂。

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老夫人的锦绣堂中用早膳,这是国公府的规矩,准确来说是老夫人定下的规矩。

锦绣堂的婢女替叶知笙打帘,随后一身浅青色罗裙的叶知笙走了进来。

“祖母,父亲,母亲。”

叶知笙一一打过招呼,随后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打量一周。

老夫人眼底的青黑更浓了,李氏的神情也不大好,而她的公爹倒是没有太大变化。

片刻后,温如新才匆匆赶来,不悦的看了一眼静坐在桌前的叶知笙。

“人都来齐了,用膳吧。”

老夫人用筷子给温宏棋夹了一块肉,语气亲昵。

“宏儿,多多吃肉,这样才能快快长高。”

可没睡够的温宏棋不买账,直接用手将碗里的肉丢到地上。

“我不要吃肉,我要睡觉。”

老夫人脸上的笑一下子维持不住了,这些天来这个小祖宗都快把她折磨疯了。

“宏儿,不可无礼,要听曾祖母的话。”

温如新看了一眼老夫人,冷下脸来呵斥自己的儿子。

温宏棋到底还是有些怵温如新的,当即瘪嘴,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看起来委屈极了。

老夫人一看宝贝曾孙要哭了,哪里还有气,不满意的看了一眼温如新。

“你也别凶他,小孩子知道什么,他不吃肉,就吃别的。”

老夫人又夹了一块精致的糕点放到温宏棋的碗里。

叶知笙都已经料到了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果不其然,温宏棋气鼓鼓的将糕点扔到地上。

“我不吃,我要睡觉,我要睡觉。”

温宏棋用筷子敲打着碗筷,闭着眼睛干嚎,以此来表示他的不满。

叶知笙忍得生疼,她都不用抬眼看,就知道老夫人的脸应该憋成了猪肝色。

国公爷温倾志亦有些不满,他一直不赞同将这孩子接回来,可架不住老娘一哭二闹三上吊。

外头生的野孩子能有什么教养。

温倾志越想越气,一把将手上的筷子拍到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在闹脾气的温宏棋被吓了一跳,再次瘪嘴,不安的看向一旁的老夫人。

“不用膳就滚。”

还不等老夫人发话,温倾志吼了一句,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老夫人不好在众人跟前斥责自己的儿子,只好转头安慰自己的宝贝曾孙。

可这一招对温宏棋十分管用,他已经乖乖拿起碗筷用膳了,老夫人都惊讶了。

叶知笙但笑不语,温宏棋欺软怕硬,目中无人,从小便是这般德行。

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上首的老夫人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疲惫的开口。

“宏儿进府好几日了,该请个老师了。”

老夫人视线落在叶知笙的身上,希望叶知笙能接下话茬。

叶知笙感觉到老夫人的打量,回想上一世,她搬出叶家的名号,将刘大儒请了进府,可没有落到半分好。

那白眼狼差点没将刘大儒气死,最后还要连累父亲亲自上门道歉,这一世她可不做这个冤大头。

屋中的几人都不曾开口,温如新和李氏在这一点上和老夫人达成一致,都希望叶知笙出头。

而温倾志则是没脸开这个口,他自觉国公府对不起叶知笙。

半晌无人应答,老夫人眉头轻蹙,有些不悦,不再拐弯抹角。

“知笙,祖母知道叶家认识的大儒较多,不知你可否愿意出面替宏儿请个老师。”

叶知笙放下手中的茶盏,用手帕擦了擦嘴角的水迹,浅笑出声。

“祖母,我倒是可以将刘大儒请过来,只不过。”

小说《重生不当冤大头,被九千岁提亲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