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优秀文集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优秀文集

张耀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张耀华阿辉是都市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张耀华”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主角:张耀华阿辉   更新:2024-08-21 10: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耀华阿辉的现代都市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优秀文集》,由网络作家“张耀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张耀华阿辉是都市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张耀华”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优秀文集》精彩片段


刚到地方,还没等张耀华下令。

水旺那边已经急匆匆地下网,因为他们看到了鱼群,是带鱼。

“卧槽!还得是华哥带路,好多带鱼。”

阿辉瞪他一眼:“别废话,快干活。”

这些带鱼都差不多有八十厘米长,它们的游泳能力差,白天浮在海水中层,晚上就降到海底。也正是这样,他们现在能看到带鱼的鱼群。

我国的带鱼带鱼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类。

北方带鱼个体较南方带鱼大,在黄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鱼汛,秋天结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鱼汛。

而南方带鱼每年沿东海西部边缘随季节不同作南北向移动,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

他们兄弟觉得,今天努努力,应该能装满一船。

带鱼的价格虽然不高,最近的上岸价是十五元左右,但胜在量多。

别看他们的船不大,但装满船舱,七八千斤都没问题。

眼前的带鱼群,只要捞到百分之一,恐怕都能让他们满载而归。

张耀华两兄弟同样在忙。

“网再放深一点。”张耀华跟自己二弟说道。

张耀威提醒:“哥,再往下放,可能捞不到带鱼。”

“我觉得这可不止是带鱼,听我的。”

张耀华看中的不是带鱼,而是更下面的河豚鱼。

张耀威选择相信自己大哥,不再问什么,按吩咐办事就完了。

期间,水旺和阿辉为了追逐带鱼,船已经逐渐远离。

十多二十分钟后,张耀威收网。他其实心里忐忑,因为带鱼群已经走远,很难预测自己这一网的收获。

实在不行,等一下开足马力,追上带鱼群。

让他惊喜的是,收上来的是一大包,得有四百多斤。透过渔网,他已经看到了里面的海货。

竟然是河豚鱼。

这比带鱼贵多了。

提到河豚,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可爱,尤其是受到惊吓,或者生气的时候,将自己鼓成一个球一样,十足的受气包形象。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河豚胃的一部分形成特殊的袋状,一般称为膨胀囊或气囊,它可以吸入水和空气,加上无肋骨的约束和皮肤的强收缩性,因而能使腹部膨胀。

第二印象就是有毒,河豚鱼肉质细嫩、鲜美,曾有“吃了河豚,百味不鲜”以及“拼死吃河豚”之说。

对于河豚鱼缺乏烹调经验的人,却万万吃不得,吃河豚中毒死亡者,在国内外屡见不鲜,就是食用河豚经验比较丰富的小日子,每年都要死好几百人。

“是河豚,又要发了。”张耀威激动道。

可以预测,等两艘渔船汇合后,水旺那家伙肯定要后悔,丢了西瓜捡芝麻。

“继续在这转几圈。”

不用自己大哥吩咐,张耀威都知道该怎么做。

张耀威赶紧将网中的河豚倒在船板上,又继续下网。

张耀华则是收拾河豚,太小的又扔回海里去。

跑远的水旺忽然回头看,挠了挠头发:“咦!华哥他们怎么不跟过来?船坏了吗?”

他有心想要回去问一问,但看着还在往前逃的带鱼群,又不舍得。

“那我们多捞点,到时候分给阿华他们一些。”阿辉说道。

总不能让好友空船回去。

水旺点头:“好!”

于是,他们更加卖力追赶带鱼群。

“以前我船东请我们吃过一次河豚,味道是真的好。回去后,我们也吃一顿。”张耀威捡起脚边的一条河豚,笑得嘴都快要裂到耳根处了。

河豚的价格普遍都在35元以上,100元以下。

他们这里捉到河豚的概率小,所以最近的市场价是多少,张耀威也不太清楚。一个月前,镇里的渔人码头卖73元每斤。

“自己吃就算了吧!处理不好,一家人都得去见阎王。”张耀华可不想为了点吃的,冒那么大的风险。

主要是自己家没处理过河豚,不专业,很容易出事。

他虽然听说,河豚的毒基本上集中在各种内脏,只要清理内脏就行,但那仅仅是听说。

“这个季节的河豚,应该没什么事,春天的河豚才毒。”张耀威说道。

这一点,张耀华自然也清楚。

河豚最毒的部位是卵巢,春季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所以春天吃河豚鱼一定要小心。

春季的时候,河豚在大江大河的河口就能捕捞到,不需要跑到大海里来。那时候,河豚基本上洄游产卵。

所以才会叫河豚。

秋冬两季,河豚一般要回到海洋深处,尤其是前往热带、亚热带海域。

河豚也怕冷。

“别冒那个险,这是野生河豚,可不是人工养殖那些。”张耀华依旧摇头。

真想吃的话,到外面专业的餐厅去吃会安全点。

现在河豚也有人工养殖的,毒性没那么大。

等张耀华两兄弟捕捞了四千多斤河豚,水旺他们终于拉着满满一船带鱼回来汇合,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这次收获巨大。

“华哥,你们的船怎么回事?”水旺问道。

“什么怎么回事?没事呀!”张耀威反问。

阿辉观察挺细致,看到张耀华那艘船的吃水明显变深。

水旺疑惑:“没事?那干嘛不追带鱼群?我和我哥以为你们的船出故障,特意多捞点,分你们一些。”

张耀威摆手:“那不用,我们的收获更大。”

有河豚,谁还看上带鱼那三瓜两枣呀?

水旺很惊讶。

“什么收获?”

“也没什么啦!就是些河豚。”张耀威凡尔赛回答。

“河豚?河豚能有多少?”水旺不以为然。

河豚虽然也是群居的海产,但群体通常不会太庞大,而且不够集中,想要捕捞到很多,几乎不怎么可能。

偶尔捞到十多斤,甚至几十斤都正常,但再多就不常见了。

“不多,估计就四千斤左右吧!”

此话一出,水旺两兄弟愣在当场。

半晌,水旺习惯性爆粗:“卧槽!四千斤的河豚?你认真的吗?”

张耀华笑而不语,静静看着自己二弟装逼。

张耀威摊摊手:“要不,你自己过来看一下。”

水旺不信邪,跨过另一艘渔船,到船舱一看,眼珠子都要瞪出来,全是河豚。

“草呀!为什么不喊我一声?”他懊悔得顿足捶胸。

“我也想喊你,奈何你们跑太远,怎么通知你?手机也没信号。”

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城南的位置,就有一条街是卖古董、玉石之类的。

张耀华找了家比较大的店,走进去。

店里没什么生意,不管是店员,还是老板,都闲得喝茶、拍苍蝇。

人家这种店,讲究的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所以根本不怕生意冷清。一个月做成三五单,利润可能就是超市的好几倍。

“收东西吗?”张耀华问。

正在喝茶的老人看过来,点头道:“收,什么东西?”

“螺化玉,刚从海里捡的。”

“哦!我看看。”

老者放下茶杯,站起来,朝张耀华走来。

张耀华把拳头大的螺化玉放在柜台上。

哟!这么大的螺化玉?老者感兴趣了。

螺化玉他也见过,但这么大的,还玉化得那么完美的,他只在一家博物馆见过。

老者看了一会,鉴定出这是真货,而不是市场上那些从珊瑚中取出的延管螺经打磨抛光制成的假货。

“小兄弟,你想怎么卖?”

“老人家,您开个价,合适的话,我也懒得跑其他店了。”张耀华这话在提醒老者,这里可不止他这一家店。

老者沉吟了片刻,伸出三根手指:“三万!本来,螺化玉普遍价都是几千元,但你这件非常完好,上面的纹路都清晰可见,也就值钱一些。”

停好车,跟在后面进来的水旺惊呆了。

一个玉螺价值三万元?

张耀华淡定道:“再加两万吧!您也说了,我这螺化玉很不错。据我所知,极品的螺化玉能卖十万以上,甚至几十万。

我这件即便谈不上极品,应该也差不多吧?”

老者摇头:“你说的几十万那种,是网上炒作出来的。当然,我也不否认有十几万元的极品。

这样吧!我再加一万,已经很高了。”

“各退一步,四万五千元,我也不啰嗦了。”张耀华讨价还价。

他知道,这肯定不是他那件螺化玉的真实价格,但人家古玩店收购,也是要赚钱的,不是做慈善。

“行,四万五就四万五吧!”

实际上,这种货色,他运作一番,还能轻松挣个两三万。

“华哥,你今天进账五万多。”出了古玩店,水旺咋舌道。

“走,找个店吃饭。”

吃饭当然是张耀华请客啦!

有了这金手指,他感觉自己以后想穷都难。

是时候把老板给炒了。

用餐期间,张耀华给上级发信息,表达自己辞职的意愿。

很顺利,上级压根没有挽留。像张耀华这种步入中年的老员工,公司本就想辞退,只是没有理由辞退的话,公司是要赔偿的。

这下好了,你自己要走。

上级虚情假意地关心了张耀华几句,而且还说尽量帮他多争取一个月的工资。

接着,张耀华又给房东发信息,要退租。

房东倒是好说话,而且讲了些真心话,毕竟张耀华在他那儿租了十年,属于老租户。

有些房东很黑心,你退租,他就想方设法扣押金,闹得非常不愉快。

张耀华的房东二话不说,就把押金给退了。还说,这周内将东西搬走就行,没限定哪一天。

不得不说,这房东不错。他家种了荔枝、龙眼,每年都会摘来分给租客品尝。

最后,张耀华给水旺的大哥阿辉打电话,让他帮忙到租房收拾,将他的东西寄回来,他懒得跑一趟了。

“华哥,我觉得你辞职是正确的,今天就挣了五万多,还帮人打工干嘛?要我说,我们几个以后合伙干捕捞,肯定能发财。”

“今天是运气好,哪能天天这样?”

……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张耀华回到村里。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回程多了二十分钟。

“一个破海螺,能值多少钱?也就那条老鼠斑值几个钱。”贵婶正在村口的情报机构交流情报。

水旺将车停在边上,降下车窗:“贵婶,华哥的海螺卖了四万多。”

看到车上的张耀华,贵婶有些尴尬。

但她们很快反应过来,发出难以置信的疑问。

“四万多?车大炮的吧?”

水旺不屑道:“城南昌盛街的第五家古玩店,你们可以去问问,没有四万,我给你们四万块。”

得!

这回没人质疑了。

一群村妇啧啧称奇,华仔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昨天大鳘鱼,今天老鼠斑,甚至捡到个海螺也卖了四万多。

岂不是说,这两天他便收入六万多了?

“我儿子……”

还没等贵婶说完,水旺就抢先说:“知道,你儿子随便搞个工程就挣几百万嘛!他怎么不给一点你花?贵婶,白养了呀!”

说完,不给对方反驳的机会,一踩油门走了。

留下破口大骂的贵婶。

“最烦就是她总吹自己儿子一个工程赚多少百万了。”水旺摊了摊手。

“你能好好开车吗?”

开着车,你也敢松开方向盘?

“行了,前面放我下车吧!”

这车是一刻都不能坐了。

回到家,张耀华看到二弟也已回来,赤着肩膀,在吃自己女儿的雪糕,一口咬掉一大半,小丫头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眼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聚。

老妈骂道:“当爹的人了,还整天不干人事,惹哭了她,你自己哄。”

张耀华掏出一包棉花糖:“萱萱,来大伯这,不跟你爸爸玩了。”

看到其他吃的,小丫头才收住豆大的眼泪,信誓旦旦表示,今天不跟爸爸说话了。她跟大伯才是天下第一好。

“怎么去那么久?”老妈问道。

“去县城了。”

“县城?”

张耀华点头:“主要是那海螺,我们镇没有店收,只能去县里。”

“哥,那什么玉螺,值钱吗?我以前也捡到一个,后来摔碎了。”张耀威询问。

老爸、老妈、阿珍等人都竖起耳朵,也很好奇。

“老鼠斑卖了一万左右,螺化玉四万五。”

“四万五?”众人瞪大眼睛。

对于老鼠斑,大家都没有惊奇,毕竟能算得到,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一只玉螺值那么多。

尤其是张耀威,心里滴血呀!他以前也捡到过一个,好几万没了。

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水旺来到集装箱的门前,双手将铁栓移动,然后双脚蹬着边缘,用力一扯。

没扯动。

他朝张耀华双手一摊,表示没办法,打不开。

张耀华嘴角抽了抽,暗道:能徒手打开才怪,人家封住的,哪有那么容易打开?

据他所知,集装箱一般都是用铅封住的。

集装箱铅封是集装箱的一个锁,是货物装入集装箱并正确地关闭箱门后,由特定人员施加的类似于锁扣的设备。

接下来,水旺把能看到的集装箱,逐个尝试打开。

门都是锁死的,均打不开。但有一个集装箱的侧面被破坏,破了一个洞,里面装的纸巾还有。因为都是用塑料袋包装的,所以即便被泡过,依旧还能用。

只是无论张耀华,还是水旺,都对它们不感兴趣。

下来都下来了,也不能空手上去。

水旺盯上了躲在礁石的石斑鱼。

那是一条星斑。

星斑鱼其实也有好几种,比如东星斑、西星斑、豹星斑等。水旺看到的那条,就属于西星斑。

东星斑和西星斑有点像,千万不要捉错,毕竟东星斑现在是保护动物,捉了会出事的。

西星斑的外形跟东星斑一样,但是它的颜色和东星斑不同,东星斑是红色,西星斑是淡绿色。

此外,东星斑的星点较西星斑小,身体色泽较西星斑多;西星斑尾鳍后缘呈白色,接近后缘的地方有黑色纵带。

水旺捉鱼很有技巧的,没多久就让他捉住了那条西星斑,有三斤多。

一般来说,东星斑的价格在三百元左右,而西星斑只有一百出头。

但石斑鱼通常都是越大越贵(苏眉鱼除外),超过三斤重的西星斑,每斤可以卖两百元以上。

他乐不可支,想要朝华哥展示、展示,却发现华哥在捡一个海螺。

见华哥转过脸来,水旺指了指上方,示意浮上去。

张耀华也不继续逗留,已经捡到他想要的东西,也就是手中的海螺。

两人浮出水面,水旺示意自己大哥,用抄网接鱼。

他们一前一后爬上各自的渔船。

“怎么样?”阿辉问道。

有这条西星斑,他们今天出海的油钱基本上是赚回来了。后面捕捞到的,基本上都是纯赚。

他忽然发现,自己以前外出打工是真的有些蠢。

其实打工都不算什么,谁不是打工赚第一桶金呢?问题是自己居然想一直打工下去,甚至经常担心自己干不下去。

“是有几个集装箱,但都打不开。”水旺表示道。

张耀威看到自己大哥在把玩一个海螺,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不认识这种海螺。

“哥,这是什么海螺?”

阿辉和水旺都望过来。

他们同样不认识,海螺有巴掌大,口盖比壳口大,壳的颜色红黄相间,花纹如同一簇簇向上窜起的火苗,闪烁着珍珠般晶莹的光泽。

晃眼望去,仿佛是一座熊熊燃烧着的火焰山,又像是沐浴在晚霞中的金字塔,抑或是一座镀了赤金的雄伟宫殿,艳丽得令人惊叹。

“挺漂亮的,第一次见。”

张耀华笑道:“这种海螺叫龙宫翁戎螺,非常稀少,一度被认为灭绝了。”

据说,龙宫翁戎螺是5.7亿年前出现在地球上的海洋生物,因为没有发现过活体,认为该螺在数百年万前就已绝种。

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类才陆续有少量活体被发现。

“那不会是保护动物吧?”张耀威担心。

“是保护动物,而是还是一级的。但我这捡到的是一个壳,又不是活体,怕什么?偷偷卖掉,别张扬就行。”张耀华耸了耸肩。

在国内真麻烦,捡到点东西,都得考虑是不是法律保护的,会不会违法。

鲨鱼翅不要,是因为收益和风险不成正比,没必要冒险。

而龙宫翁戎螺很珍贵,品相好的,曾卖出过25万的高价。

虽然伴随着现在捕劳技术的提高,以及“龙宫翁戎螺”的原产地被发现,大量的“龙宫翁戎螺”被发现,可它在全球的数量也不超过300只。所以它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成为贝类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藏品。

“很值钱?”水旺好奇问道。

“至少几万块吧!以前卖二十几万的。”

其他三人一听,顿时齐齐吸了口凉气。

“卧槽?这么贵?华哥,给我看看,别下次遇到都不认识。”水旺连忙朝张耀华伸手过去。

张耀华给他递过去。

他们两兄弟认认真真看了一分多钟,似乎要把海螺的每一个细节都印在脑海中。

水旺甚至还想用手机拍下照片。

阿辉瞪着他:“别拍照,小心流出去。”

他不知道卖壳算不算违法,但还是谨慎为妙。

水旺讪讪地将手机收起来,把龙宫翁戎螺小心翼翼地送回张耀华的手里。

“卧槽!虽然没打开那些集装箱,但收获不小。”

可不是吗?他捉到一条西星斑,赚回了今天的油费。而华哥捡到个珍贵海螺,又发财了。

“卧槽你个头,动不动就是卧槽。”阿辉拍了一巴掌自己弟弟。

“没文化,只有卧槽走天下啦!”

再说了,现在多少人把卧槽挂在嘴上当口头禅的?也不差他一个。

阿辉没再理会这小子,而是夸赞张耀威:“得亏阿威提到集装箱,否则就错过了。”

刚刚张耀威还郁闷,不该提集装箱的事,把自己大哥的好奇心给勾引出来。

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

水旺提不同意见:“还得是华哥的运气,跟阿威有毛关系呀?他有时候比我还衰运。

再说,还得是我华哥见多识广。换做是我们,看到了也不会捡,根本就不知道这玩意值多少钱。”

虽然被喷、被否定,但张耀威没反驳,夸他大哥跟夸他没多大区别。

关键是,水旺那家伙说的也是事实。

“时间不早啦!我们到前面撒一网。”张耀华转移话题。

话毕,两艘渔船再次启动。

这次,两艘渔船齐头并进,相隔几十米。

过了十来分钟,水旺他们看到张耀威开始下网,他们也赶紧做同样的事。


到了晚上,张耀华教张远航使用学习机。可能因为新奇的缘故,那小子竟然热爱学习了,他妈妈让他睡觉都还在玩。

但大家都知道,过几天就会冷淡下来。到时候,肯定又得鞭子伺候才会学习。

次日,天还没亮,张耀威就跟着一艘渔船出海了。

他是船上的帮工,收入其实还可以,能养家糊口。

没法!自己家没有渔船,就只能打工啦!

渔船比汽车贵,一条能出海的小型渔船,二手的也得十万起步。中型渔船,可以拖网的那种,要几十万,乃至上百万。

而大型的远洋渔船,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老妈,给二弟买艘船吧!小点也无所谓,在近海捕捞就行,捞到多少都是自己的,不用给人打工。”张耀华跟老妈商量。

家里的财政大权在老妈手里,要用钱必须她点头。

二弟两口子,他们手头估计是没什么钱的。

一个人干活,要养老婆和孩子。有时候不够花,还得跟老妈要。比如之前给孩子办满月酒,两口子就拿不出那么多钱。

老妈和阿珍在择菜,老爸带着小丫头出去逛了。

阿珍表面不动声色,但听到大哥这建议,心里期待。毕竟这么一来,她两公婆的收入就多一些。

三胎很快落地,到时候的压力更大。

如果有条自己的船,那情况可能会好很多。帮别人打工,始终是发不了财的。不管船东有多大的收获,都跟帮工无关,顶多就发点奖金。

“那得不少钱,你弟他可没什么存款。”老妈头也不抬地回应。

让她把棺材本都掏出来,她不舍得。

而且,这对老大也不公平。

要知道,那小子从结婚到现在,可花了家里不少钱,而老大还没结婚。老两口商量过,如果老大真的要在城市买房子,他们多少也支持一点。

“他有多少就出多少嘛!不够的,老妈你支持点,我也凑点就……”

还没说完,张耀华就被老妈横了一眼。

“你出什么钱?你不用买房子、不用结婚呀?贵兰那不要脸的,已经满村子宣传,说你要在大城市买房。”

贵兰就是昨天张耀华遇到的贵婶。

张耀华也不惊奇,贵婶的为人,他是清楚的,确实能干出这种事来,而且乐此不疲。

“大哥,妈说得对,你的钱要留着。”阿珍也点头附和。

大哥对他们夫妇算不错的,他们不能吸大哥的血呀!

“一家人,分那么清干什么?当我借给二弟好了,等他挣了钱再还给我,反正我现在用不到。”

即便是借,阿珍也很感动。

老妈倒是欣慰,家里谈不上富裕,但一家人心齐,没有其他家庭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等你弟回来再说。”

阿珍心中狂喜,老妈这么说,一般都是同意了的。

……

张耀华再次来到海边,今天的潮水比昨天退得晚一些。

生活在海边的人都知道,退潮、涨潮都是有规律的,不是一成不变,所以大家赶海的时间也会跟着变。

今天赶海的人明显多起来。

或许是因为昨天张耀华发了笔小财的缘故。

“哟!贵婶,又亲自来捡螺?我瞅瞅,捡多少啦?”张耀华碰到贵婶,难免要奚落两句,否则对不起人家辛苦替他宣传。

“闲着无聊,只能找点事做做,哪像有些人,整天忙得脚不沾地。”

贵婶也是阴阳怪气的高手,内涵张耀华的老妈,辛苦操劳一辈子。

张耀华脑子开始闪过各种海鲜,他前面的箭头就不停地切换,距离从十几米到几十公里不等。

比如距离他最近的金枪鱼,居然在八十五公里处。

贵婶也知道张耀华赶海的运气,所以不声不响跟在后面,想要蹭一蹭运气。

张耀华忽然停下来,搬开一块石头,从里面逮出来一只老虎蟹,有一斤左右,属于很大的老虎蟹了。

它的味道极佳,蟹身先用猛油翻炸过,再加入蒜茸椒丝豆豉爆炒,让人吃了还想吃。据说,配白葡萄酒最好。

目前,这种蟹还没有人工养殖,所以价格还行。

这么大的,一只大概就能卖到一百元左右。

张耀华还故意扬了扬手里的老虎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贵婶你说对吧?”

贵婶撇了撇嘴,心中暗骂张耀华不当人子,故意气她。

“不就一只蟹吗?有什么好得意的?”她心里暗道。

张耀华把老虎蟹丢进桶里,继续往前走。

随后,响螺、花螺、贻贝、花蚶等,张耀华也不嫌弃,碰到了就捡。当然,太小的则放过。

他是放过了,但后面跟着的贵婶却手不留情。

贵婶在身后只能捡些老弱病残的,没占到什么便宜,刚想要走,就发现张耀华捡到大货了。

她眼睛微微瞪大,咽了咽口水。

那是老鼠斑,石斑鱼中的顶级货,因头长嘴尖形状酷似老鼠而得名,身体为奶油色,黑色斑点布满全身。

众所周知,石斑鱼价格的关键因素是口感好、营养高,其口感和营养多年来已在渔民和食客中形成共识。

比如红斑、老鼠斑是公认的最好的一级石斑鱼,价格也最高,卖相好、大的红斑售价可以达到每斤300元,甚至400元以上。

而老鼠斑的蛋白质含量充足,没有细骨,吃之真有“无骨一口爽”之感。

因此,市场上的老鼠斑一般在800元到1000元之间。

这时,不远处的村民也注意到这边的情况,惊叫出来:“是老鼠斑,华哥你这运气真牛掰,昨天大鳘鱼,今天老鼠斑。”

张耀华转头望去,发现是昨天的熟人——口水亮。

其他人听到声音,都围过来,跑得最快的,无疑就是小老弟水旺了。

“起码十二斤。”水旺信誓旦旦地肯定道。

“你说十二斤就十二斤呀?”有人看不惯,怼了一句。

“我的眼睛就是称,八*九不离十,不信的话,我们可以赌。”

水旺看到张耀华的水桶装了其他东西,立即将自己的水桶贡献出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