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畅读全文妃谋:从秀女到宠妃

畅读全文妃谋:从秀女到宠妃

梁夜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妃谋:从秀女到宠妃》,由网络作家“梁夜白”近期更新完结,主角陈文心康熙,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悄悄告诉主子,好让主子心里有个成算。陈文心听了佟贵妃掉佛珠这个笑话,笑完了才发觉。佟贵妃想当皇后,这真是一个皇宫里都知道的秘密啊,一个连小太监都敢拿来取笑的秘密。所有人都知道,皇上不可能不知道。他假装不知道,是因为他不想给。皇上陪着陈文心在园子里游幸了几日,这日下午,皇上竟然没来观澜榭,也没宣她去面见。......

主角:陈文心康熙   更新:2024-08-25 18: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文心康熙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全文妃谋:从秀女到宠妃》,由网络作家“梁夜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妃谋:从秀女到宠妃》,由网络作家“梁夜白”近期更新完结,主角陈文心康熙,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悄悄告诉主子,好让主子心里有个成算。陈文心听了佟贵妃掉佛珠这个笑话,笑完了才发觉。佟贵妃想当皇后,这真是一个皇宫里都知道的秘密啊,一个连小太监都敢拿来取笑的秘密。所有人都知道,皇上不可能不知道。他假装不知道,是因为他不想给。皇上陪着陈文心在园子里游幸了几日,这日下午,皇上竟然没来观澜榭,也没宣她去面见。......

《畅读全文妃谋:从秀女到宠妃》精彩片段


以东为尊,皇上金口玉言章常在尊于定常在,谁敢不听?

进园子第一日就闹出这样的风波,迅速传遍了整个园子里。

还有好事之人把定常在那句“佟贵妃又不是皇后”传回了宫里,据说佟贵妃闻言,手中的佛珠都没拿稳,掉到了地上。

也有人说,并没有真的掉到了地上,传话回来的人说的是差点掉到地上。

小桌子把这些话当个笑话说给陈文心听,陈文心乐得骂他促狭鬼。

他在园子里倒是如鱼得水,从前在宫里规矩拘束着,这一到园子里宫女太监也活跃了起来。

一听说小桌子是陈常在身边伺候的,个个都赶上来叫哥哥。

小桌子谨记着小椅子的下场,不敢被这些恭维吹上天。

听说小椅子跟了德嫔以后,又改回了原来的名字,叫王义。跟着永和宫大总管乌喜手下当差,最会拍乌喜的马屁。

其他的小太监为此都看不惯他,暗地里排挤他,把他背叛旧主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到处传。

小桌子总觉得王义到最后讨不了好。

但凡其他太监跟小桌子结交时,他总是客客气气地跟人家说话。听人家谈论那些宫闱事情的时候,他就耳朵听着,回来告诉主子。

自己却一句也不说,只是在边上笑呵呵地。

他怕万一上头追究起来,他也没说话,只是听着,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但这些话要悄悄告诉主子,好让主子心里有个成算。

陈文心听了佟贵妃掉佛珠这个笑话,笑完了才发觉。

佟贵妃想当皇后,这真是一个皇宫里都知道的秘密啊,一个连小太监都敢拿来取笑的秘密。

所有人都知道,皇上不可能不知道。

他假装不知道,是因为他不想给。

皇上陪着陈文心在园子里游幸了几日,这日下午,皇上竟然没来观澜榭,也没宣她去面见。

她吩咐人把从宫里带来的玫瑰圆子煮好,便往皇上的正殿去,身后跟着提着食盒的白露和白霜。

进去了才发现,四阿哥也在里头,正乖乖地在皇上的书案上练字。

皇上自己穿着家常衣衫,半卧在炕上,手里捧着一本《九章算术》。炕桌上放着几张毛边纸,皇上在上头写写画画。

见着陈文心,皇上不悦道:“朕还以为不宣你,你就不肯主动来了!”

听听,皇上这话那叫一个傲娇!

分明是看见她来了高兴,却先怪她不肯主动来。

连正在练字的四阿哥都停了笔,一双圆圆的黑眼珠子看向他们这儿。

“写你的字。”

皇上毫不客气地朝他一瞪眼,唬得四阿哥这个小包子连忙低下头。

他着急地下笔,一不小心把墨水儿滴在了宣纸上。

“臣妾是带吃的来了。”

陈文心亲手打开食盒,把东西一样一样摆出来。

除了玫瑰圆子和芋头圆子,番薯圆子和牛奶圆子陈文心也带上了。原是不想带的,只怕皇上爱吃,干脆就都带上了。

然后是一碟子葡萄干,一碟子蜜豆,还有各色果丁。

最后又是两壶的牛奶,把桌子几乎都占满了。

“这又是什么稀罕物?”

皇上好奇地看着那几碟子小圆球样的东西,看起来晶莹剔透的,闻着有些香味。

陈文心一碟一碟指过去,说了名字,又问皇上:“皇上要吃冰的还是热的?”

陈文心是打算吃冰的,但是皇上不同。皇上注重养生,虽然还未真正入秋,只怕也不愿吃冰食了。


陈文心不由得赞赏,在她吃了半盘子油焖凤尾虾后,还是提出了一个建议。

“既然如此,皇上何不把这规矩废了呢。每顿只上几道皇上喜欢的菜,爱吃多少吃多少。这样皇上痛快了,还能省下许多银子。”

她觉得皇上的御膳,实在是太浪费了。

史书上的康熙,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传闻他的龙袍,都有带补丁的。

陈文心倒不信皇上会勤俭到这个份上,但他起码不是喜欢铺张浪费的人。

皇上愣了愣,李德全也傻了,气氛一下子凝固了。

从来没有人敢对皇上说,废除某项祖宗的规矩。

还是用这样轻松自在的语气。

陈文心敏感地觉得气氛不对,心内惨叫:

完了完了,果然多说多错,她犯错了!

她膝盖一软,顺势就跪倒在皇上脚边,低头盯着他明黄色的金龙盘云靴子。

她错了,她一个小小的常在,才得了几天的宠啊,就敢变大清朝的祖宗规矩……

她真是昏了头!

良久,皇上在她头上轻轻叹了一口气。

“以后,还敢不敢了?”

语气听起来不是很严厉。

陈文心点头似鸡啄米,抱着皇上的小腿抬头看着他。

“再也不敢了。”

皇上无奈地摸摸她的脑袋,一手有力地将她搀起。

“多吃点。”

他往陈文心的小碟子里又夹了一块醋鱼。

那是刚才他们俩交换情报时,陈文心大力推荐的一道菜。

因为不知道这道菜叫什么,只知道是鱼,所以还连说带比划的。

看陈文心还有些小心翼翼的,皇上知道她是害怕了,便转移话题宽慰她。

“朕还没有细细问过你,家里一共几口人,是个什么境况?”

“家里祖父祖母已去,父母健在。父亲袭了祖父的二等侍卫职,臣妾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

陈文心老老实实地回答,心想,趁着皇上提这个话头,不如求皇上让自己送些银钱出去给家里。

前两日她就收拾了一些银子,碎的整的加起来足有十两。

想叫小桌子找人带出去,小桌子也无计可施。

--后宫中私相传递是大罪,最忌讳的是把宫里的东西送到外头。

当然,有地位的嫔妃和母家传递东西,甚至互通消息,那在宫里也不算什么稀罕事情。

所以小桌子劝她:“主子如今风头正盛,但地位还不稳固。不妨再忍耐些时日,才好做这件事情。”

她刚才说要皇上改变御膳的制度,已经是犯了忌讳,这会子好不好提这茬呢?

她心中万分纠结。

“若是满人,不拘有个什么职位都能过得富足。你家是汉人,二等侍卫的禄米,恐怕不足以养活你们兄弟五人吧?”

所有从关外圈进来的满人,都有朝廷的银粮供奉。就算整天遛鸟浇花,摸鱼斗狗,也照样饿不死。

“是。臣妾的两个弟弟尚幼,哥哥也不过二十上下的年纪,也未成什么事。”陈文心尽量说得详细些,好叫皇上兴起恻隐之心。

那时她再提出想送些银子回家,就容易多了。

“幸而娘亲贤惠,常常做些针线贴补家用。哥哥虽然不才,倒也勤快,常常去做些差事挣钱。”

皇上听罢点点头,又继续问她。

“你说你父亲的二等侍卫,是袭自你祖父?”

其实二等侍卫这个官职吧,听起来就是个小喽啰,实际上还是颇有体面的。

她在家时候听父亲说过,他在太和殿当差,其实是挺清闲的。二等侍卫大小还算个领导,只要坐在屋里喝茶就是了,时不时出去巡视一番。

那些顶着日头站在外面守着的,都是三等乃至四等侍卫。

所以陈希亥看起来不但不黑壮,反而白净斯文,倒和陈文心想象的文人差不多。

其实陈希亥本就是个文人,只是考不上科举,只好袭了自己爹的侍卫官职。

好歹也算有个身份,就是俸禄低了点。

“是,听父亲说,祖父陈克秀是随太宗皇帝进的紫禁城,这是陈家最大的荣耀。”

最后那句话是陈文心自己加上去的,其实有点文人迂腐毛病的陈希亥,十分不屑于自己父亲的这个行为。

他作为一个正统的汉人,认为陈克秀是卖国贼。

陈克秀一个小小的侍卫能卖什么国啊。

他本来是驻守函谷关的一个士兵,函谷关被清太宗皇太极攻破进入的时候,大明这边的士兵死的死,逃的逃。

剩下的不过数百人,陈克秀就在其中。

面对大金的铁蹄,几百个人能成什么事啊,所有人都选择了投降。

于是皇太极带着这几百个人到了北京,大肆宣扬投降不杀的政策。并且给这些人授以低等官职,来显示自己对汉人的宽大。

于是当大明降兵的陈克秀,莫名其妙成了大清的二等侍卫。

“既然有从龙之功,怎可委屈了功臣之后。”

皇上听到了这一茬十分满意,他正愁不知道怎么给陈家施恩,有了这个理由,谁也不敢多话。

“李德全,明儿一早传朕旨意。”

皇上几乎不用思考措辞,张口就是规范的“圣旨体”:

“二等侍卫陈希亥,其家祖陈克秀拥护太宗皇帝入关,乃大清功臣之后。特赐黄金五十两,着晋为正三品一等侍卫。”

一两黄金,约等于十两白银。五十两黄金,约等于……

白银五百两。

陈文心咽了一口唾沫,把自己的小心思收了起来。

跟这五十两黄金比起来,她那十两银子的私房钱--

就是个屁。

一等侍卫具体是什么,那她就不知道了。但她听得懂,正三品。

正三品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么说吧,奉天府府尹、通政司通政使这种省长级别的,也就是正三品。

当然,一等侍卫是没有这么大的权力的。只是因为离皇帝近,所以品级有一些虚高的成分。

那个什么从龙之功,根本就是生拉硬拽吧?皇上一定是爱护她,所以才爱屋及乌施恩于陈家。

陈文心眼眶湿润起来,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的父母。

那个陈文心,在不在现代?她有没有照顾好自己的父母。

她离了座,端端正正地跪下,朝着皇上拜下去。

“臣妾替父亲,谢皇上隆恩。”

她忽然觉得欢喜,又十分悲哀。

欢喜皇上这样宠爱她,施恩陈家解决了她心头的大事。

悲哀于皇上三言两语,就能解决她最担心的事情。他们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她在皇上面前,不过蝼蚁。

要碾死,也许连一句话都用不着。

“好好的,怎么掉金豆了?”

皇上温柔地捧着她的脸,直接用袖口擦拭她面上的泪水,以为她是感动坏了。

感动自然也有,更多的是对皇权的畏惧。

看着皇上这样温言软语,满眼尽是关怀,她又觉得自己是多心了。

好好的一个暖男,怎么会动不动就要杀人。

就算哪天她年老色衰他不要了,也不过是像宫里其他妃嫔一样,安安静静待在自己宫里罢了。

她想明白了,破涕为笑道:

“皇上大恩大德,臣妾这是欢喜得,让皇上见笑了。”

她面色淡淡的时候,总让人觉得捉摸不透。她笑的时候,又让他觉得单纯如稚子。

她这样眼中带泪,又惹得他心里无限柔软……

“那你要怎么答谢朕?”

皇上凑到她耳边,微微沙哑的嗓音在她耳边喷着热气。

嗯。她懂了。

这是要她以身相许的意思。

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并非不喜欢,只是有些烫,嫔妾一会子再喝。”

见陈文心这样说,德嫔点点头,又问:“你最近常常去乾清宫,可有瞧见四阿哥?”

原来德嫔找她来,只是为了打听一下四阿哥。

为人母的心情定然是关爱子女的,陈文心可以理解,便说了许多她知道的四阿哥的事情。

“四阿哥到我腰腹那么高了,长得白白胖胖,很健康。他写字也很认真,经常写得满头大汗,冰山都不顶用。”

“哦,对了,四阿哥的手颇有腕力,一写半个时辰都不抖呢。”

“本宫不是问这些。”

德嫔摆摆手,问道:“皇上为何突然亲近起四阿哥了?怎么偏是四阿哥,三阿哥为什么没去?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德嫔的话,让陈文心生生打了一个冷战。

德嫔不是在关心四阿哥的近况,而是……

在打探皇上的心意。

她是在打皇上立四阿哥为太子的主意么?

是了,若是只想知道四阿哥的情况,找伺候四阿哥的奴才一问便是,何必亲自问她?

德嫔一定是往乾清宫打听过,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这才迫不及待来问她。

“皇上的心意,嫔妾哪里知道。”

陈文心敷衍着,总不能告诉德嫔,是因为自己想跟四阿哥玩,所以皇上把四阿哥弄去乾清宫习字吧?

也许皇上还有别的用意,那她也真不知道了。

德嫔冷哼一声。

“你和四阿哥一同由皇上开笔,一同习字,你敢说不知道?”

陈文心只觉咯噔一声,心道不妙。

她和四阿哥一起习字,皇上曾经交代过四阿哥,不许对外人说。她看得出四阿哥对皇上既敬畏又崇拜,皇上说的话他肯定不会违逆。

乾清宫伺候的人自然也不会说,他们比四阿哥更不敢违抗皇上。

那剩下的,只有她自己的身边人了……

陈文心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怒火。

她对自己身边的人一向是信任有加,自觉待他们不薄。

德嫔竟然想办法买通了自己的身边人,得到了这个消息。

她气恼自己的宫人不忠,又怨德嫔。

这个女人只知道权力地位,她到底把她的亲生儿子放在什么位置?

不关心自己儿子开心不开心,健康不健康,只关心皇上是不是立她儿子为太子。

“嫔妾不才,只知道安守本分。伺候皇上是我的本分,皇上叫我习字我就习字。”

她冷冷道:“揣度圣意并非我分内之事,还请娘娘另寻高明。”

这是陈文心,第一次对其他嫔妃用这种语气说话。

还是身居嫔位的德嫔。

她一向对德嫔礼敬有加,倒叫人以为她好欺负了。从乾清宫打探不出来的消息,跑她这打探来了,还收买她的宫人!

她要是真的知道皇上的心意,傻乎乎地告诉了德嫔。

也许明天的太阳她就看不见了。

德嫔这是要害死她!

“你……你这是什么口气?”

德嫔恼羞成怒,她倒不是有心要害陈文心泄露圣意,只是对皇上有可能立四阿哥为太子这种可能,太过心急了。

所以她着急想知道,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娘娘要陷我于不忠不义,还问我什么口气?”

陈文心索性豁出去了:“娘娘收买我身边的宫人,探听我的事情也就罢了。皇上的事情,他不想让娘娘知道,也是娘娘可以探听的?”

“叫皇上知道了,娘娘难逃一罚。幸好我不知道皇上怎么想,否则一不小心被娘娘套去了话,我也不必活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