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全章节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是叶轩魏忠贤的穿越重生《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穿越重生,作者“昆吾”所著,主要讲述的是:拨款100万两先行动起来,然后再图其他?”众人争论到最后,施凤来竟然打起了内帑的主意。崇祯内心怒了,沉声问道:“施爱卿,现在京都大米多少银钱一石!”被问到的施凤来懵了,现在上奏的是大行皇帝陵墓的事情,怎么扯到大米多少钱一石了?他一个内阁辅臣哪里知道大米多少钱一石。但皇帝问了,他又不能不回答:“好像是一两银子……臣……不......
主角:叶轩魏忠贤 更新:2024-08-17 20:07: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轩魏忠贤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由网络作家“昆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叶轩魏忠贤的穿越重生《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穿越重生,作者“昆吾”所著,主要讲述的是:拨款100万两先行动起来,然后再图其他?”众人争论到最后,施凤来竟然打起了内帑的主意。崇祯内心怒了,沉声问道:“施爱卿,现在京都大米多少银钱一石!”被问到的施凤来懵了,现在上奏的是大行皇帝陵墓的事情,怎么扯到大米多少钱一石了?他一个内阁辅臣哪里知道大米多少钱一石。但皇帝问了,他又不能不回答:“好像是一两银子……臣……不......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是一本十分耐读的穿越、打脸、历史、作品,围绕着主角佚名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昆吾。《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1188章 火烧防线,血战,作者目前已经写了2488715字。
从写秦王那里就开始下滑了,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
完全不够看啊,作者大大是细狗,太短了。
读史看看,严怎能与卢曹比,一[笑哭]
第1094章 直捣黄龙,斩首计划
第1095章 蒸汽机问世,工业基础
第1096章 答疑解惑,雄起的苍山战船
第1097章 模拟实战测试,极速的苍山战船
第1098章 国之神器,战船玩漂移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粮食的问题先放一边,先解决了民变的问题再说,否则,聚集的民变队伍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席卷整个陕西、河南、山西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没有粮食,你这只能是饮鸩止渴,一旦赈灾的粮食没有了,民变再生,等于做了无用功。”
“还有从边镇调兵,若是被外敌知晓,趁机犯边怎么办?边镇失守你能承担吗?”
“呵呵,刚才成国公说调兵直接杀的时候,你们怎么不问问他们从哪里调兵呢,这会儿倒是质问起我了?”
“我同意施大人的提议,先安抚,不能顿顿吃米饭,喝粥总行吧,这种应该能解决吧?”
“附议,江南调粮是慢了点,但我们可以从陕西当地大士绅家里买一些,如果国库解决不了,那就先借一些,事后再还。”
“朝廷向个人借粮?先不说能不能借到,朝廷的脸还要不要了,皇室的脸还要不要了?”
“造反在任何时候都是诛九族的大罪,即便是朝廷下一道既往不咎的圣旨,他们信不信?会不会认为这是缓兵之计,秋后算账?”
……
争论了足足有半个时辰,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皇极殿内乱哄哄的。
“请陛下圣裁!”
突然施凤来高声呼喊了一句,乱哄哄的皇极殿,瞬间安静了下来,随后群众都跪了下来:“请陛下圣裁!”
崇祯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平台边缘,盯着朝臣:“理论上来说,朕是同意施爱卿的提议的。”
看着有几位朝臣想站出来询问,崇祯摆了摆手,继续道:“朕刚刚听了众位爱卿的争论,无非是聚焦在从哪里调兵、从哪里调粮、粮食不够再发生民变、民变的百姓们信不信怎么办等这几个问题上。”
“这几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
崇祯的声音在皇极殿内回荡着。
群臣被崇祯的话给震住了。
内阁、六部九卿这么多的大臣都没方法,这位年少的皇帝能有什么办法?
“请陛下示下!”
回过神的施凤来立刻躬身。
“第一,调兵的事情,就如施爱卿所言,但各只抽调三千精锐,这几大边镇各驻军十万有余,抽调区区三千问题不大吧。
另外,从京营神机营抽调三千精锐前往,在火器的压制下,一万五千精锐再打不过几千的难民,这大明干脆亡了算了。”
“崔呈秀,此事交由你解决!”
等兵部尚书崔呈秀领旨后,崇祯继续道:“第二个问题,从哪里调粮,先开官仓,有多少算多少,
其次,朝廷出钱,在当地士绅手中买粮,
第三步,从江南等地调粮,买粮和调粮,先按一百万石算。”
“郭大人,从国库拨出五十万两,内帑再出五十万两,合计一百万两。”
户部尚书郭允厚眉头皱了一下,最后还是同意了,虽然马上是给九大边军拨年例银的日子了,但以前欠了那么多,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了。
群臣也是有些意外,内帑那可是皇帝的私房钱,这种国家大事应该是从国库调拨的。
换做是崇祯刚穿越来的时候,内帑只有十万余两,就是想调也调不了。
可这大半个月来,将陈德润、客氏两个抄家后,得到白银一百三十余万两,随后是周奎拿出了五十余万两。
那些贿赂周奎的士绅们在崇祯抄家灭族的压力下,竟然也弄出了近百万两。
更让人意外的是后宫的田贵妃、袁贵妃等人的亲属在听闻了周奎的事情后,也主动上交了五十余万两。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东方不败?”
王承恩下意识的重复了一句,满脸的懵逼之色。
这如果是个人的话,叫这个名字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皇爷,您说的东方不败是个人,还是地方,奴婢……”
崇祯摆了摆手,打断了王承恩的疑问:“皇宫中有一位叫方正化的太监,武功奇高,你去查查现在在哪里任职,带他来见朕!”
“奴婢遵旨!”
王承恩虽然有些疑惑,但皇帝的话就是圣旨,必须得不折不扣的执行。
又看了看了朝阳下的北京城,崇祯开始回去了。
刚回到乾清宫,就见周玉凤站在宫门前左右眺望着,脸色满是焦急与担忧。
看见崇祯回来,立刻就迎了上去:“陛下,早上天寒露重,您龙体欠安,怎么出去了!”
“无妨,早晨空气好,出去走了走,精神好多了,让皇后担忧了!”
崇祯拉着周皇后的手,看着周皇后,眼中满是柔意。
如记载中所言,其容貌美丽端庄,皮肤洁白如玉,国色朝酣,玉体从容而定。
他在崇祯传中看过记载,这位周皇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先崇祯一步吊死。
死前说:“我服侍陛下十八年了,可陛下从来不肯听我一句劝,以致有今日,我能够以身殉国,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生前深明大义,勤于治家,国家危急之时,又以身相殉,悲壮凄美。
现在他来了,这种悲剧自然不会发生了。
“凤儿,陪朕用膳!”
或许是因为早上的事情,膳食都比较清淡,吃完饭与周皇后聊了几句后,王承恩就进来了,说方正化已经在东暖阁外候着了。
崇祯一听,立刻就站了起来,极力压抑着激动,朝着东暖阁走去。
“奴婢方正化参见陛下!”
崇祯一进东暖阁,一名太监立刻跪了下去。
“起来说话,抬起头来!”
崇祯打量着站起来的方正化,心中也是感叹,此刻的方正化身材高大,面容坚毅,双眼炯亮,裸露在外的手背上青筋突出,丝毫看不出来是一名太监。
方正化见崇祯紧紧的盯着自己,心中暗自打鼓。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淡淡道:“方正化,朕听闻你武艺高强,数十人都近不了身,是不是?”
崇祯的话虽平淡,但听在方正化耳中如同惊雷,吓得一下子就跪了下去:“奴婢该死,陛下恕罪!”
“起来说话!”
崇祯心中有些无奈:“朕想亲眼看看,若是传言属实,朕给你一些差事,你可敢一试?”
方正化可是一位传奇人物,现在在哪里任职他不清楚,但后来做到了司礼太监。
崇祯十五年,总管保定的军务,有保城的功劳,崇祯十七年二月出任地方长官,后城破,斩杀数十人后,被贼人砍死。
南渡以后,进入旌忠祠,对崇祯、大明可谓是忠心耿耿,死而后已。
被敌人包围了,还能斩杀数十人,足可见其武功高强,要知道那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算算时间,现在也才不过三十来岁,正值巅峰状态。
据说后世小说中的东方不败的原型就是这位太监。
“奴婢遵旨!”
方正化松了口气,论武功,在这宫中他还真不怕谁。
半个时辰后,崇祯一行数百人就到了京卫大营,站岗的军士懒散、巡逻的军士脚步虚浮、操练的军士动作敷衍。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愤怒,随即又隐藏了起来。
已经得到消息的京营总督英国公张维贤带着一大群匆匆赶过来的勋贵们立刻行礼。
“臣京营总督张维贤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英国公免礼!”
崇祯很是平淡:“从五军营调一个百户所的军士来,朕有用,王承恩,你跟着一起去!”
“臣遵旨!”
英国公张维贤立刻回应,然后让儿子张之极去调人,王承恩也跟了上去。
崇祯站在演武场的高台上,看着远方,也不说话,张维贤等一众将领也不敢出声。
张维贤内心暗自嘀咕着,早上从内廷传出说陛下累了,要休息一日,怎么这会就跑到京营来了。
到底是心血来潮巡视一下,还是对自己不满想来敲打一下自己?
另一边去调人的张之极摸出一袋银子朝着王承恩递去:“王中官,陛下调人做什么?”
王承恩瞟了一眼钱袋子,也没有伸手,淡淡的道:“小公爷,咱们还是快些吧,陛下等急了可不好!”
“是、是!”
张之极点了点头,虽然有些恼恨王承恩的不识抬举,但这种场合他可不敢动怒。
只是盏茶的功夫,一队百十来人的军士就到了演武场。
崇祯朝着王承恩点了点头,王承恩就开始宣布演武规则,并且说了,只要胜利了就赏银百,谁‘斩杀’方正化,将晋升为百户。
台下百十来人一阵欢呼,而方正化则是异常淡定。
“方正化,去吧!”
场中人影翻飞,方正化游走在军士之间,每递出一刀,都有一人退出比斗。
场面让崇祯大呼过瘾,这也让他认识到了古代真的有功夫,后世的那些武打明星能在方正化手上撑过一招都算他牛逼。
你说什么是功夫?特么的原地跳出两米来高算不算?借力踩在十数柄长枪上算不算?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结果就出来了,崇祯眼中喜色一闪而过,随即脸色沉了下来。
英国公等一众京营的将领脸色难看之极。
只因为,百户所的一百一十二名军士中,有六十三人因为演武规则‘阵亡’了。
“英国公,京营还得练呀!”
“臣死罪,请陛下治罪!”
英国公立刻跪了下去,额头贴着地面。
崇祯扫了一眼,暗骂了一声老狐狸,淡淡道:“英国公言重了,朕还需要你护卫京都安全呢!”
说完就朝着台下走去,王承恩立刻高呼:“起驾、回宫!”
京营一众将领立刻跪了下来,高呼恭送陛下。
看着崇祯的圣驾走出大营后,一众将领一下子围住了英国公张维贤。
不待众人开口,张维贤立刻道:“都给老夫闭嘴,看看你们干的好事,一个百户所对付一个太监,竟然还有了六十多人被踢出战局,
京营的脸都让你们丢完了,晚上到老夫府上议事,现在都去操练起来!”
见张维贤怒了,众将立刻散去,张维贤看着皇宫的方向,眼神有些复杂。
另一边,东暖阁内,崇祯看着方正化:“方正化,你让朕很满意!”
“朕本想让你去做些其他事情,但朕身边可用之人极少,近一段时间你就随朕身边,护卫朕的安全,你可愿意!”
“愿为陛下死而后已!”
方正化立刻拜倒谢恩,随后迟疑了一下:“皇爷,奴婢闲暇的时候调z教过八个徒弟,身手虽然不及臣,
但面对京营的那些军士,以一当二十不是问题,皇爷若是需要,可以调过来!”
“朕需要的是绝对忠于朕的!”
“绝无问题,他们进宫开始都是奴婢精心调z教,灌输忠于陛下、忠于大明的思想,现在即便让他们去死都无二话!”
“方正化,大明聪明人有很多……。”
崇祯虽然高兴,但还是敲打了一下方正化,果然方正化吓的立刻又跪了下去。
虽然板着脸,但内心极为开心,方正化果真没有让他失望。
若是那些大臣们有一半的人有方正化这种觉悟,李自成、张献忠、建奴就是个笑话。
有方正化和他的八名徒弟在,至少不用担心夜里有人闯到到乾清宫将他干掉,也不用担心意外落水了。
“方正化,你可有门路秘密出宫?朕说的是,不被魏忠贤和东林党等一众势力发现。”
方正化思索了一下:“皇爷,一两位问题不大!”
“好!”
崇祯大喜:“方正化,你选两位徒弟,携带圣旨秘密出宫,星夜兼程前往四川忠州,调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进京,朕再赐一柄尚方宝剑,告诉秦良玉,皇权特许,胆敢阻拦者,先斩后奏!”
“奴婢领旨!”
“秦良玉进京之时,就是你执掌御马监之时!”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前晚陈德润私闯懿安皇后的寝宫,他原本可以压下来低调处理,毕竟这关乎皇家颜面。
但为什么当着众大臣的面搞的血粼粼的?
这就是给东林党和其他人一个信号。
只要东林党不傻,朝会上就一定会开始弹劾魏忠贤,或者弹劾阉党。
自己再稍加引导,阉党和东林党就能打个你死我活的。
只是他没有想到,东林党竟然没有弹劾魏忠贤和阉党,反而是弹劾客氏,也算是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柳柳成阴了。
“魏忠贤,钱谦益弹劾的十八大罪状,你怎么看?”
听得崇祯问自己,魏忠贤出班了,给崇祯行礼后,道:“陛下,钱大人弹劾之事,臣也在身在其中,若是臣出言,有袒护嫌疑,于法不合,一切听从陛下发落。”
崇祯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老狐狸,他不想在此刻惊动魏忠贤,所以让魏忠贤做选择。
如果魏忠贤确认了钱谦益弹劾的是真的,那崇祯就能直接杀掉客氏。
如果魏忠贤不承认,那钱谦益他们肯定不同意,会继续弹劾,在满朝的舆论之下,崇祯也能顺理成章的调查客氏。
一旦调查,客氏必死无疑。
可这个老阴货竟然将皮球踢给了他,还表了一次忠心。
“钱谦益,你应该知道客氏的身份,他是皇兄的乳娘,按道理也是朕的长辈,
你这弹劾的十八大罪状,每一条都能将她凌迟处死十遍了,
如果朕调查之后,罪名不成立,后果不用朕说吧!”
下面的众大臣听着皇帝的话,心中都在暗自疑惑着。
首先皇帝的话透露的第一个信息是,他知道魏忠贤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争斗。
其次是,话里似乎在袒护魏忠贤。
这一会儿,别说是东林党了,连魏忠贤都有些迷糊了。
“陛下,客氏秽乱宫闱、谋害皇嗣、擅权乱政,不死不足以平民愤,不死不足以畏先皇,不死必将再次惑乱后宫,
大明如今风雨漂泊,后宫不平, 陛下怎有精力处理朝政,
陛下有尧舜之姿,万不可因为先帝饶恕如此罪大恶极之人,
臣……死谏,恳请陛下彻查客氏。”
钱谦益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皇极殿中回荡着。
“臣同意钱大人说法,臣也死谏,肯定陛下赐死客氏!”
“陛下,钱大人弹劾客氏的十八大罪状,乃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恳请陛下彻查,否则,臣就撞死在这皇极殿上,已经后来之人。”
右都御史曹于汴、吏部侍郎吏部左侍郎张凤翔等人也站了出来。
若不是现在的崇祯是后来的穿越者,知道史实,他差点就相信了眼前这些人就是大明的文人风骨了。
特别是督察院的那一群御史,个个都是个喷子,你可以打我,但是我就会骂你,他们饱读诗书,骂人都是引据论典。
御史是言官,设置的目的就是直言劝谏,多提意见,杀了言官只会让言官名垂千古,却让自己背负骂名。
当年朱太祖想招个女乐进内宫娱乐消遣,被巡视奉天门的御史周观政看到了,结果这位大佬,将传口语的太监一顿臭骂。
然后又上书将朱元璋一顿臭骂,朱元璋也只得安抚,并作出了保证,这位御史才没喷了。
鉴于朱元璋的作为,后面的大明皇帝就很少杀言官了,以至于这群言官都开始死谏了。
“你们这么说,朕可以理解为你们在威胁朕吗?”
崇祯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是怒是喜。
“臣等不敢,臣等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臣等问心无愧!”
钱谦益听着皇帝的话,心中猛然一突,但到了这一刻,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否则,以后他就是个笑话,这朝堂将再无他立足之地。
崇祯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跪着的五名死谏的大臣,整个皇极殿安静无比。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突然笑了:“好一个为江山社稷。”
不待众人松口气,崇祯下一句话将众人吓得魂飞魄散。
“既然你们死谏,那朕就成全了你们。”
“李若涟,将这群目无君父的东西拖到外面廷杖三十,朕倒要看看这群人是不是真的为大明社稷着想。”
“方正化,你亲自去,用心了打!”
皇极殿外当值的李若涟立刻带着数名锦衣卫进来,在钱谦益等人没有求饶前,直接就架了出去。
“陛下,廷杖三十,钱大人等人绝无生还的可能性,陛下刚登基就杀言官,恐伤及圣德,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从轻发落。”
“郭爱卿言重了,死谏死谏,以死明谏,既然他们有这个心思,朕只是成全他们,和圣德有什么关系?”
听着户部尚书郭允厚的求情声,崇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
身前有方正化,殿外有自己提拔的李若涟以及他的心腹,白杆兵也开始进京,否则他还真不好下杀手。
众人听见崇祯对死谏的解释是以死明谏后,只觉得头顶上有无数匹草泥马奔过。
死谏的意思是冒死进谏,冒着死亡的危险进谏,也即是说可能会死,而皇帝说的以死明谏是用死来进谏,这是非死不可了。
这一刻,他们很想将皇帝的老师给提过来,问问他是怎么教的皇帝,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但随即众人醒悟了,不是皇帝理解错了,估计是故意的。
现在他们敢跳出来说皇帝说错了吗?
“昏君,朱由检,你就是昏君,你就等着后宫被客氏弄成跟先帝一样吧!”
“朱由检,你就等着你的皇子们被客氏、魏忠贤这群奸臣弄死吧,哈哈!”
“哈哈,昏君,我现在怀疑,客氏弄死先帝皇子是不是得到了你的授意,皇子们都死了,你才好继位……啊……”
……
皇极殿外惨叫声、怒骂声此起彼伏。
大殿内众人听的面无人色,钱谦益骂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若不是接受了崇祯的记忆,他差点都有这种怀疑了,毕竟兄终弟及这种情况太特么的诡异了。
“李若涟,朕要是再听见他们几个骂朕一句,朕砍了你的脑袋。”
崇祯话音刚落,外面只传来廷杖的砰砰声,只是片刻,李若涟走进了大殿。
“陛下,钱谦益等人已经死了。”
崇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出声道:“钱谦益、曹于汴等人目无君父,口无遮拦,居心叵测,藐视皇权,有辱圣恩,三代内不得参加科举,家族现有出仕者一律革职查办,若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者,杀!”
“臣领旨!”
李若涟应声后离去。
众大臣惊惧,虽然没有抄家灭族,但这种处罚和抄家灭族没啥区别了,官场上有几个没贪的,朝廷没有了后台,家族垮台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大殿内魏忠贤的阉党心中满是疑惑,搞不清楚皇帝是什么意思。
东林党的人则心中满是悲戚,自家领军人物被z干掉了,超乎他们的预料。
而且看陛下这意思,似乎会继续重用魏忠贤,那他们的日子可不好过。
可不待众人猜测皇帝的心思,就再次听见皇帝的声音。
“诸位,既然钱谦益等人死谏了,还提供了证据,那即便客氏身份特殊,朕也需过问一下。”
“来人,传客氏当廷对质!”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