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连晓敏李向海的现代都市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全文》,由网络作家“梅东南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梅东南北”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连晓敏李向海,小说中具体讲述了:我本是安保精英,一不小心开启了空间,这样的好事,居然轮到我的头上。不仅如此,为了让我囤物资,买什么,什么中奖!我囤囤囤,一不小心居然被拉进了空间里,穿越六零,变成了人人都觉得悲惨的逃荒女……没想到我把工作的地方也拽进了空间,看似可怜,其实富婆的日子爽的很!...
《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全文》精彩片段
晚上临睡觉的时候,李向海才回来,农村人睡得早,起的也早,晚上七八点就睡觉了。
李向海和李向海又过来这屋,告诉连晓敏:“落户的事说好了,大队长也兼任咱们村村长,但这事也要跟村支书打招呼。他带我又去找了村支书。”
李向海嘴快的问:“那支书那儿,能行吗?”
李向海回答:“同意了!明天老支书徐凤民,会去公社给办户口,我把仨孩子的大名儿都给人家说明白了。连晓敏,连兴福,连晓芸,对吧?”
连晓敏连忙点点头说没错,弟妹的大名就是这个,这次出来时村里开的介绍信上其实也都写了。
不过因为俩娃子还小,之前还没上过户口本呢,这回到三道口村直接上了。
李向海又继续说:“至于盖房的事,可以给小福批块宅基地,不过还有个事,你们听听看,就是老支书说原先那马地主家的宅子,大宅子之前打土豪的时候都给扒了,只山脚下还剩下两间半,当年马地主和他家人被批斗完,就搬去那儿住了,后来人都没了,就剩下俩孩子住在那,去年有一队上面的人,来咱村搞啥宣传批斗过,俩孩子也给赶出去了,一直空着了。老支书说那房子可以卖给你,就不用另盖了,能省不老少钱。”
李向海听到这儿,眼睛一亮:“那个啊,那房子还是青砖盖的砖瓦房,带半拉院子,就在大青山脚下那儿。”
李向海说:“对就是那个。因为地界稍微有点儿偏僻,以前从这附近连云岭的深山里,下来过野兽,直接奔着那个院子去嚯嚯了,以后村里人都害怕,也没人打主意要去住那边儿,就空在那儿。”
李向海说:“是这么回事,现在基本上再没见有啥野兽进村的事了。”
李向海点点头:“要直接少交点钱给村里,买下来也能住,回头把那个墙加高加厚弄结实就行。”
连晓敏听了姑姑和姑父的话,连连点头:“就要这个房子了,省事儿了,秋收最忙了,盖房子也不易,有现成的就买这个吧。”
李向海说:“那行,明儿一早我就跟大队长说妥了,他说交给村里180块钱就行。”
李向海从连晓敏手里接过18张大团结,在兜里放好,姑姑交代她早点休息,剩下的事交给姑父办,他俩就回屋了。
连晓敏也了却一桩心事,觉得一阵轻松。终于确定了能有自己的住处,心里真敞亮,寄居在姑姑的婆家总是不自在。
三天后,连晓敏捧着崭新的户口本,收拾好东西,终于可以搬去自己的房子那边住了。
晚上下工后,连晓敏就带着弟妹搬过去住了,这几天,姑姑、张大翠和李玉芳都抽空帮忙去打扫卫生,收拾屋子了,还给拿了一副被褥先用着,连晓敏一阵感激。
姑姑要把那袋高粱米都给连晓敏搬过来,连晓敏说什么都没让,只带了50斤过来,张大翠硬要给连晓敏20块钱,说不能占这三个可怜孩子的便宜。
连晓敏说什么都不收,说毕竟自己是卖人参得的钱,多亏了姑父跑那么老远,才这么顺利卖出去好价钱。
等姑姑他们都回去了,连晓敏终于好好的看看自己的新家,一进门是一个二十多平的堂屋带着做饭的灶火台,还有个后门,出去就是后院菜地,不过现在啥也没种。
左右各一间房,左边门进去是主屋,很宽敞通透,整个屋里大概有60多平,一铺东北大炕,得有将近八米宽,睡下八九个人没问题,就他们仨小孩儿,太宽裕了,东北大炕就是这么敞亮!
屋里除了姑父给找来了一套旧的桌椅,啥家具也没有了。
连晓敏把俩小娃放到炕上,炕上有一层炕席,是农村人手编的,是新的很干净,现在被褥就一套,姑姑给拿来的,铺在那儿姐弟三人先凑合用。
连晓敏又去西屋看了一下,西屋大概二十多平,也有个炕,也铺着一张新炕席。西屋靠墙有个一米多高的柜子,粮食袋子锁在里面。
这套房子不小啊,买的真值,连晓敏心里想,她是肯定不害怕野猪啥的,不过姑父说了,现在已经没有了,安全没问题。
这个位置让她太喜欢了,就在山脚边,却不荒凉,离着50多米左右就有邻居了。
东北真是地界宽广啊,住房都这么宽敞,敞亮。从这儿走到姑姑家也就10分钟,不算远,挺方便的。
连晓敏又看了下外面的半间屋子,是放杂物的,再旁边还有个茅房。这院墙姑父说再过10多天双抢结束了,就来给她加固一下。
连晓敏在自己的新家里转来转去,瞅瞅这,瞅瞅那,兴奋的不行。这是她穿越来异世界之后的第一个家,她现在就是一个东北辽省、建业县、三道沟大队村民啦!
把院门插好,其实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不怎么插院门,但她家特殊,就三个小孩儿,她决定每天白天晚上的,都插门。
进了屋,看见小福在炕席上打滚儿玩儿,旁边的小丫瞅着小福咧嘴笑,小手小脚都在比划着。
趁俩娃没看这边,她从空间拿出一套新被褥,铺在大炕上,把旧的替换下来,卷起来放在靠墙的一边。
新被褥都很宽,够她们仨睡的。她又拿出一个木头炕桌,这个桌子很简单,跟这年代的风格没有什么出入。
连晓敏打算明天去一趟公社,看看买点什么缺的东西过过明路。现在家里啥都没有,啥都缺。
连晓敏已经连续三日每日吃一颗大力丸了,现在她的力气增长了十倍,她能体会到身体每天都在变化,简直太爽了。
明天就背着俩小娃儿出门去!其实空间也可以带俩娃进去的,以后有什么意外的情况,也不担心。
就这样在新家睡了第一个晚上,平安无事。第二天一早八点多,连晓敏才醒,她也没必要起那么早,七八点天才大亮。
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后,她仔细确认没有留下痕迹了,才把打扫的东西都收起来,翻身跳过墙,进了院子。
这条草根胡同并不长,只有这一户,肯定就是那个许达旺的家。
进到当院儿一看,院子里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有些没吃完的饭菜,有三个饭碗,三个酒杯,估计就是鸽委会这三个人之前在吃饭。
连晓敏看了眼一侧的仓房,用意识查看到,里面的确有个人坐在地上,而其他的地方都没有人了。
她没立刻进去仓房,而是先往右面的正屋走去。
进到屋里以后,先快速的四处查看一遍,心想这鸽委会的主任家,怎么的也有点金银钱财啥的。贼不走空,不,侠不走空,顺带手的好好搜一搜。
没想到屋里空空,四处翻了一下,竟然只看到靠墙的桌子抽屉里,有一个小号的钱盒子,里面放着二百多块钱,还有十几张票据。不对,更多的一定是藏到更隐蔽的地方了。
她这回用意识再搜寻一遍,有了新的发现。原来衣柜里靠墙的木板是活动的!挪开一看,是一个地道口,下面连着个地窖。
连晓敏点着一支大号的手电筒,往里爬了进去,她压低身子,顺着台阶往下走了五六阶,越往里越宽敞,下到地窖底下一看,原来财宝都放在这儿了!
发财了!发财了!
连晓敏内心激动的叫喊!不到十平的地窖里,满满的放着七个大木箱子,肯定是好东西!旁边还有四个大麻袋,应该是粮食,一袋能有二百斤。
连晓敏乐的嘴都合不上了,谁不喜欢开宝盒游戏呢?
她兴奋地赶紧打开一个箱子,瞬间一顿眩晕,里面是整整一箱大黄鱼,金条啊!真是咔咔闪瞎眼呐,这一大箱得有一百多根!惊不惊喜,激不激动。
她又赶紧打开第二个箱子,里面放着半箱成捆的大团结,这一捆应该是100张,目测有五十多捆……五万多块钱。
好家伙,一个小小的地方鸽委会主任,怎么有这么大的能量,搞来这么多现金,他个人有这么大本事?还是联合了什么人一块儿作恶?
箱子里的另一半是大块的金砖,连晓敏第一次看见真正的金砖,可比大黄鱼大多了,比以前见过的,盖房子那种真正的砖头小两圈儿,一共十二块,震撼感十足的摞在箱子里。
横财啊,今晚上没白跑一趟。
连晓敏又查看了其他的五个箱子,有四箱都是一些看起来很古朴的瓷器,还有古董字画,看着都很精美。
还有一个稍微小一些的箱子,里面装着很多个小盒子,打开看了一下,都是黄金和宝石、玉器的首饰。
其中金镯子就有十多副,大部分的做工比较粗糙简单,但是分量都不小,也有几副做工精巧,还镶嵌祖母绿的。
翡翠和玉的镯子也有四五个盒子装着,有单只也有成对的,看着都是上乘的质地。
打开一些粗略看过之后,她没有继续看,按下心中的激动,还是赶快行动吧,外面还有人等着搭救呢。
五米之内,都能直接挥一下手就瞬间收入空间。连晓敏挥一挥衣袖,给地窖来个不剩下一片云彩,把七个箱子和四袋粮食通通收进空间。
她用意念把七箱财宝放在别墅的一间空着的客房里,粮食放进仓库,又顺便查查看了下主卧里的弟妹,嗯睡的香甜,真是两个乖宝宝。
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连晓敏一听就知道,姑姑家也要断粮了,没想到啊,这边的日子也这么不好过,也是一样靠挖野菜吃度日,家里还能有点玉米面,那就不错了。
她对姑姑说:“姑,临来的时候,路上有卡车司机师傅心善,给了我小半篓胡萝卜,垫了衣服放在小丫身下,我给你拿来,给家人吃吧!”
说着连晓敏转身跑回屋,把准备好的胡萝卜,连着竹篓拿出来,塞到连秋萍怀里。
连秋萍看着这起码有十多根水灵灵的大胡萝卜,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感动的看着连晓敏点了点头。
“姑谢谢你了晓敏,咱家现在的确是没有粮食了,啥吃的也没有了,马上就断顿了,这胡萝卜可真好!”
连晓敏又说:“姑,你跟姑父说,等把人参换了钱,想办法买点粮食。”
连秋萍点点头:“行,让他试试,也不知道能不能买上,现在到处都没有粮,唉。”
连晓敏回了屋里,从被窝里抱出小福,又给他把了尿,再塞回被窝让他继续睡。
现在还早,看了眼空间里的手表,才5点钟左右。
又给小丫换了个纸尿裤,全程小丫都没醒,睡得香甜。
自从昨天连晓敏来了这个时空,小丫就喝上了奶粉,也不会饿得直哭了,四个多月的小婴儿总是吃饱了就睡。
连晓敏打算以后没人的时候,就都给小丫用纸尿裤,这样省事儿,宝宝也舒服。
她前世是个33岁依然单身的丁克族,也没照顾过小孩子,但现在成为一个13岁、农活和照顾孩子都很行的少女,嗯,那就无缝衔接吧。。
姑姑平时忙活一家子的事,尤其秋收的时候,大家都很忙,早出晚归的。
李家的其他人更不会过分关注小丫和小福的,毕竟不是血亲,也不会那么亲近,连晓敏觉得平时多注意着点就行了,等以后自己有了房子,一切就更方便了。
连晓敏又在炕上躺下,继续眯着,反正天还没大亮,起来也没事儿干。
这东北的炕,可真是硬啊,第一天睡大炕,腰酸背疼怀疑人生。
连晓敏前世就是祖籍东北人,只是记得很小的时候去亲戚家,才睡过几次炕,没想到这么多年以后,现在竟然又睡上了炕。以后也都是这样的日子咯。
小丫和小福在身边呼呼地睡着,连晓敏想着想着也睡着了。
再次醒来,天光大亮,连晓敏看了下表,上午9点多了,该起来了。
她侧了下头,看见旁边的小福也在歪头看着她呢,小脑袋贴着她的肩膀,扬起小脸呆呆地瞅着姐姐楞神儿,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么小的娃子,其实很简单的,对很多事情都没什么概念,也不会去想姐姐给他吃的东西都从哪儿来,就知道有好吃的、不再饿肚子就行。
连晓敏伸手轻轻的揪了揪小福的小脸蛋,对他说:“小福醒了呀,饿不饿?”
“吃蛋蛋,包包,结结~”小福的小奶音儿响在耳朵边。
连晓敏探过脸去,在小福脸上“啾啾”亲了两下,一骨碌坐起来,抱起小福,给他穿上衣服,带着他去洗脸刷牙。
李家人都上工去了,家里也没有外人,就是小凤儿都被带出去了。
连晓敏从空间找出来一套儿童牙具,在小牙刷上挤一点牙膏,用小水杯装了点水,在当院里教小福刷牙。
刷了牙之后,又拿出一个装了温水的搪瓷盆,帮小福洗了脸,然后自己也洗漱完毕,就带着他又回到了屋里。
吃东西的时候还是得在屋里关上门吃啊,还是小心点好。
带着小福坐炕上,从空间里拿出一个折叠小桌子,打开支好。
拿出一饭盒的瘦肉粥,两个茶叶蛋,先拿勺子喂小福吃早饭。
小福终于吃上了鸡蛋,开心极了,一口鸡蛋一口粥吃的香甜。
又给小福冲了一瓶奶,不一会儿也都喝光了。
连晓敏自己拿出两个包子吃了起来,小福看见了包包也想吃,于是给他掰了半个包子,让他捧着慢慢啃。
连晓敏吃完以后,看到小丫也醒了,把她抱在怀里,先用奶瓶喂了点温水,等一下再喂奶喝。
一上午,连晓敏就忙活俩小娃了,也没干别的,这具身体还是累啊,什么也不想干,都没下炕,得好好歇一歇。
反正家里又没人,就俩什么事也不懂的小人儿,嘿嘿。
连晓敏用意识翻着空间书房里的五斗柜,找出大力丸,给自己吃了一颗,她打算连吃三天,增大自己的力气。这种东西此时不用何时用。
以后生活在这个时代,自己就是眼前这两个小娃子的依靠,可是自己也才13岁,他俩肯定是要每天挂在自己身上的,不能离开身边,要想保护好他们,这得有劲儿啊,不然累死姐了。
小福吃饱了乖乖的坐在那,靠着墙,玩着一个小皮球,是连晓敏从空间找出来的。
他特别喜欢这个小皮球,隔一会儿就开心的嘎嘎笑几声。
玩儿了一会,小福又爬到小丫身边,指着小丫身上的小衣服对连晓敏说:“结结,也穿~”
连晓敏给小丫是换的新的婴儿服,小福身上的是旧的衣服,不过昨晚用洗衣机洗干净了。
她对小福说:“小福也想穿新衣服呀?看妹妹穿了是不是?等过几天再给小福穿新衣服哈!”
连晓敏捏着小福的小手手,小福扑闪着眼睛,重重地点头:“嗯!以后穿。”
吃完饭,连晓敏把吃完的饭盒等东西都收进空间,又翻出一个玩具木头小马给小福换着玩儿,自己一边看着小丫,一边用意念整理空间。
她的意识在别墅的房间里,整理从商场买回来的一些东西。
拆开几个盒子,拿出穿越前最后一天,在那个商场买的几块劳力士和欧米伽手表,心想这表算是离开2023之前,最后的礼物了。
其中一块蓝色表盘的欧米伽,她之前已经拆开用了,她昨天就发现这空间里的钟表时间和1968年的一样。
姑姑家堂屋有一个老式的座钟,她看过,和自己的手表是一致的,都不用对表了,真神奇。
不过她的表不敢戴出来外面的,就先放卧室的床头柜上,需要的时候用意念看一眼时间就行。
突然想起还有八千块在那个批发市场买的便宜表呢,就是那个黄了的年代店铺里,都全部收过来的。
以后可以拿去县城试试卖掉几块表换钱。
连晓敏大约走了五里多地,就到了村口,看来之前她们已经走到离三道沟村很近了,可是原主小姑娘却在这儿倒下了。唉。
走进村里,正是生产队下工的时间,一个五十多岁、穿藏蓝色褂子的大婶先看见的她们,走近了问:“你们是哪儿来的啊?找谁家的?”
连晓敏赶快说:“婶子我找我亲姑姑,我姑叫连秋萍,几年前她嫁到你们村的,我姑父叫李向海。”
“噢,向海媳妇啊,对,是叫秋萍,他们家在那边,得一直往前走挺远的,咱屯子大。走到那棵大槐树那里……得了,还是我领你去吧。”大婶儿有着一股东北人的热心肠,连晓敏感觉很舒畅,亲切,赶紧跟着她往前走。
又走了快二里地,这家院门前不远处,的确是一棵好大的柳树,估计三人抱才行那种大树。
树下面有几个小孩,蹲在地上玩儿。
婶子喊了一声“向海媳妇~下工了没?你家有且(qie三声,客人的意思)来了~”
一边喊,一边就直接推院门往里走,门也没有插,东北乡下一般都这样,因为院子很大,走到屋门口还得几十米呢,一般白天都不插前院门。
连晓敏跟着进了院子,一眼就见到姑姑!她听到声音正往这边张望——她扎着两条大辫子,晒黑的脸颊流着汗,一双眼透着温和的神情。
连秋萍身穿着洗的发白的浅蓝色褂子,衣服裤子都打着好几块补丁。
虽然几年没见,但是连晓敏立刻就认出了自己的姑姑连秋萍。
连秋萍比大哥连大山年龄小8岁,今年23,她和后面的弟弟连二山相差2岁。三年前也是秋天,她嫁到东北,之后不久,年尾的时候连二山也娶了媳妇,她并没见过小福和小丫。
一晃三年过去了,因为家实在是穷,哪舍得买二十多块的火车票,连秋萍一直还没有回过老家。
当下连秋萍望着面前的三个脏兮兮的孩子,惊讶的睁着眼睛。
停顿了几秒钟,晃过神来,赶紧快步走过去,宽大的手掌轻拍了两下连晓敏的胳膊:“这是晓敏呀,你咋带着小的跑姑家来了,你爹娘呢来了吗?晓敏长这么大了,你们这是咋的了,家里有啥事了?”
姑姑一顿急促的询问,连晓敏突然间一阵难受,都不知如何开口,她红着眼圈说:“姑,家里是出事了,我带着二叔家的小福,和我妹妹小丫来投奔你……”
连秋萍这时候才看见后面竹篓里还背了一个小婴儿,惊讶的张大了嘴,赶快帮连晓敏卸下背篓,放在当院里的长条饭桌上,里面的小丫倒是没醒,还睡着。
连秋萍看了几眼小丫,又看了看小福。
小福用小手紧紧的搂着姐姐脖子,怯怯的看着姑姑,小娃子还不是很清楚怎么回事,但是姐姐一直说找姑姑,他也记住了有一个姑姑,就是眼前的人。
连秋萍赶忙又把这个小娃抱过去,让他坐在一张有靠背的竹椅子里。
晓敏也坐下来,连秋萍转头对领路来的大婶说:“谢谢林婶儿了,领着我侄子侄女来了”。
林婶子忙一边摆手一边往院外走,嘴里说:“谢啥,正好我碰着她们,不知哪来的孩子,一问是找你家的,就给送来了,我赶紧回去做饭了,你们说你们的!”
连秋萍也没多说,送林婶子出了远门。林婶子平时就风风火火,性子爽利。
现下连秋萍脑子里只顾揪心,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怎么三个孩子跑到这来了,这么远呐。
她脑子里想着,手上也没停,从桌上的壶里倒了碗凉白开给连晓敏和小福喝。
连晓敏坐在条凳上,先给小福喂了几口水喝,然后自己把剩下的一口喝完。
她声音哽咽的对连秋萍说:“姑姑,我爹娘,还有二叔二婶都不在了,就前不久的事,家里没多少粮了,他们结伴想去山上打点猎物,挖点野菜,结果进了深山有点远,遇到山体滑坡,都没了。小丫现在才四个多月,小福一岁半,村里有来东北逃荒的,我跟着他们也到了这边,按照你信里写的地址就来了。好在有几个乡亲结伴一路过来,路上没出什么事,还有货车捎了一段路。”
连晓敏嘴上说着,心里却想,这还叫路上没出什么事,其实人都没了,唉,换我来了。
连秋萍一边听一边就刷刷流眼泪,听连晓敏简单说完经过之后,已经捂着脸泣不成声。
她搂过连晓敏和小福,哭着说:“我可怜的几个娃啊,我可怜的哥嫂啊!”
她又抱过小丫,小丫被说话声和哭泣声吵醒,憋着泪,眼看也要哭了,连晓敏赶忙又把她抱过来哄了几下。
连秋萍哭了一会儿,渐渐平静下来,她去洗了一把脸,回来时虽双眼通红,不过情绪稳定了。
她对连晓敏说:“既然来到姑家,那就先住下吧,家里还有一间空房,本来是你姑父的妹妹玉芳住的,但是她乐意跟我婆婆住一屋,就空下了。你们先落脚,以后姑想办法,给你们在村里盖间房。”
连秋萍把几个孩子安置进靠西边一间不大的房里,让他们躺一会,自己转身出去做晌午饭。
秋收的季节,是最忙的时候,一般每家都只有做饭的人回来,做好了饭再带过去地头儿吃,剩下的人就在田间短暂休息等着。
连晓敏忙说:“姑,我们刚才进村之前刚吃过干粮,现在不饿,中午就不用吃了,我们先睡一会儿,你去忙你的。”
连秋萍看他们的确是累了,说:“行,那你们快躺下,等姑晚上下工回来再细说。”
门被姑姑从外面轻轻的关上了,连晓敏把小丫放到炕上,哄睡着了。
小福到了炕上也立刻躺下了,娃子太小,早就累了,依偎在姐姐身旁迷迷糊糊的很快睡着了。
连晓敏看他们睡得香甜,一时半会儿,不会醒来,于是心念一动,直接身体进入空间。
胖老头盯着比富强粉还白的面粉,这咋这么好?赶紧说:“我要五斤挂面和三十斤白面粉。”连晓敏利索的掏出秤给称好了白面,再拿出五捆挂面,收了29块钱。
见到这边儿有粮食卖,又有好几个人赶紧走过来,但要的都不多了,精粮每个人只买了两三斤,倒是地瓜和玉米面又各卖出了三十斤。
这些都是连晓敏偷偷续进去背篓的,但是不能再整了,再多就露馅了,背篓也装不了那么多。
县城的东西肯定是要比公社贵—些的,但她也没卖太高价。
买家都拿着东西走了,连晓敏收拾了—下,打算离开。
其实今天就想先探探这个黑市,看起来规模不小,今天有点累了,打算早点回去休息。
这时走过来—个老大娘,老人满头已经有丝丝白发,干瘦的身体,穿着打着补丁的黑色单衣。
夜晚吹着小北风儿,温度着实挺低了,老大娘身体看起来有点瑟瑟发抖。
她走到了连晓敏面前,瞅着背篓低声问:“你这儿还有粮食吗?”
连晓敏本来想走了,还是点点头,说:“大娘你要啥?”
对方讷讷的缓缓开口:“我、我能不能拿这个跟你换点细粮?你看着给就行……”
连晓敏顿了—下,看过去,大娘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来,里面是—枚宝石戒指,还有—对翡翠镯子,成色很不错。
借着月光,盒子里的物件儿闪烁着美丽的光。
其实这些东西在现在的时期根本不值钱,还没有金的首饰值钱—点儿。
但是连晓敏啥也没说,示意大娘跟着自己往外走再说。
她们出了黑市的院门,往旁边多走了几步路,连晓敏停下来默默从背篓里往外掏,摸出—袋大米,—共是三十斤,全给了对方,还往里面放了五个大鹅蛋。
老大娘看着那白花花的米,瞬间表情都快绷不住了,激动的说:“姑娘,你咋给这么多呀!”
月光下,清楚的看见她眼里闪着泪花。
她心里明白,家里藏下的这些东西,哪能换这老些精米呢!能换个两三斤都难。她这是碰着好人了。
连晓敏说:“大娘你收着吧,你这些东西现在虽然不值钱,以后肯定是会很值钱的,不是几十斤粮食能比的。”
大娘颤着手接过袋子,感激的说:“大娘谢谢你了,姑娘,我也不知道说啥好,对了,我家里还有些东西,比这个更好,你还要不要?……我想换个十块二十块的,给我小孙子开点药,他发高烧呢,我实在没办法!”
连晓敏听她这么说,点点头:“那行,我跟你去—趟。”
大娘赶紧拎着袋子,带着她往家的方向走,—边说:“中,中,离这儿不远的,不过姑娘啊,我家里前些天被红小队给砸了,—会儿你进我家去,得背着点儿人,千万别给你惹来麻烦哈。”
路上得知,这个大娘姓孔,连晓敏跟着孔大娘走了大概15分钟,看看这地方叫杨树胡同,四周黑灯瞎火的没有人,她们赶紧往里走。
走了10多米,拐了个弯,第—家就是了。
孔大娘赶紧掏出钥匙开了院门,带连晓敏进去。
院子里乱七八糟的,有—棵小树还给踹倒了,—个凳子也坏了,饭桌子也塌了腿儿挪在—边。
大娘—边说:“这几天孩子病了,我也没心收拾,姑娘你小心点。”
进了主屋,—盏小油灯点着,连晓敏看见炕上躺着俩孩子,都睡着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