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麟刘福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畅读全文版》,由网络作家“林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赵麟刘福是《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林桐”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都金陵城的国子监。自此,鸿运当头,青云直上。科考一路顺畅,以二甲进士出身入翰林院,继而又加侍郎衔,就任中原七府的提学。林世海虽才就任三月,便以品性高洁、为官清廉、才学厚重,为中原士林所敬仰。作为中原首富,世代皇商、拥有谏议大夫头衔的苏文正,也与之接触过几次。两人脾性相投,爱好近似,也算是不错的文友了。上......
《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畅读全文版》精彩片段
同时,又要附和前三句的口语化。
如此一来,这最后一句实在太难补上。
父女二人已经静坐了快一个时辰了,脑海中也涌出了不少的诗句。
可每次放入到这幅画中的题跋诗词里,总感觉欠缺些什么。
“爹,好难啊。”
宫纱绝美少女,双手托腮,露出罕见的小女儿姿态。
“呵呵,汤公人称江南第一才子,他诗词可不是谁都能对得上的。”
苏方正长叹一声。
对于一个钟爱诗词书画的文人,缺少最后一句的诗,总是让他感到心中如猫挠一般,坐立不安,左右不宁。
就在这时,苏家的大管家匆匆走来,在门外道。
“老爷,提学大人林大人听说我们新进了汤公的字画,便去了漱芳斋,正在那里等候。”
苏方正听了这个消息,豁然站了起来,掩饰不住的喜色:“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他来的倒是好时候。”
林世海,出身江南名门望族,年少时曾与江南四大才子十分友善,纵情青楼画舫,恣意山水间。
其父无奈,只得把他赶到了南都金陵城的国子监。
自此,鸿运当头,青云直上。
科考一路顺畅,以二甲进士出身入翰林院,继而又加侍郎衔,就任中原七府的提学。
林世海虽才就任三月,便以品性高洁、为官清廉、才学厚重,为中原士林所敬仰。
作为中原首富,世代皇商、拥有谏议大夫头衔的苏文正,也与之接触过几次。
两人脾性相投,爱好近似,也算是不错的文友了。
上次府试结束,林世海举办宴会,苏府又是出力,又是出人,把那场宴会办的既体面,又排场。
自此,二人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此时听到他已在漱芳斋,苏方正不敢怠慢,忙起身就想离开。
“爹,我也想去。”
苏诗诗早就听闻过这位大宗师。
据说,他与江南四大才子可都是十分要好的。
也许他能知道汤公这幅封笔书画的背景,以及那首断尾诗最后一句。
林世海一向娇惯宝贝女儿,可以说无不应允。
这次也是一样,他想都没想,便笑道:“好,那就随爹爹见见你这位林伯父。”
他之所以如此爽快,也未尝没有炫耀的意思。
那就是让这位大宗师,见识一下宝贝女儿的才情。
漱芳斋。
赵麟心中难掩激动,今天本是出来散心的,谁曾想竟是收获如此之多。
难怪疯道人师父总是告诫自己,不要只会苦读,要学会走出去。
恐怕这“走出去”三字,不单单是纵情山水的意思。
同样也有与人结识、交流的深意。
就如现在,他先是接触到了那高大威猛又博学的士子。
而后,又得遇眼前这位温文尔雅的大儒。
仅仅只是这半个时辰的交流,就让他获益匪浅了。
“你功课如何了?对此次院试有没有信心。”
林世海饶有兴致的询问着眼前的少年。
刚才的这半个时辰,他像一个谆谆的师长一样为其讲解着相关的知识。
如此的状态,让他颇为享受。
眼前的少年,也让他颇有好感,又甚是欣赏。
在这半个时辰里,这少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安静且认真听着,每当他讲完之后,这少年才会发问。
每个问题,都是直指要点。
而他也会不厌其烦耐心的为之讲解,如此的相处模式,让二人都很愉快。
时间过的很快,苏家的那位执事老者走了过来,躬身一礼:“大人,汤公的书画快送到了,请到三楼一叙吧。”
“父亲,世叔,县尊大人,吉时已到,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礼仪活动了?”
经他这一提醒,三人这才想起在宴会之前,还有个文人雅士的礼仪呢。
“雍儿,这次你选的是什么啊?”
祁老爷子似乎很宠爱这个幼子,满脸溺爱笑问道。
那位祁家少主眉宇一展:“回父亲的话,我们商议的是投壶。”
“投壶?”
祁老爷子、杨参议、刘县尊俱都是一愕。
他们没想到,宴前礼仪活动,竟是投壶。
一旁的赵麟,有些疑惑道:“蔡师,投壶不是挺好的吗?怎么祁老爷子、杨大人、刘大人一副迟疑的神色?”
投壶,源于春秋战国,是士大夫们宴会前的一种礼仪活动。
可谓是古之有之,一直盛行至今,久经不衰。
按理说,如此高雅的礼仪活动,几位大人不应该迟疑的。
正当赵麟疑惑的时候,蔡举人、方举人却是一脸的无奈,低声道。
“真是可恶至极,他们这是针对你的。”
这下赵麟更懵了,投壶为何是针对自己啊?
一旁的马秀才却是叹了口气,解释道。
“投壶,是士大夫们的宴前高雅活动。可你要知道一个限定的词,是士大夫和他们的子弟。”
他怕赵麟还不理解,便道:“通俗来讲,权贵士族子弟,从小就耳濡目染,十分擅长这项礼仪。”
这下,赵麟终于弄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了。
正如这位马秀才所言,出身穷乡僻壤的贫寒读书人,哪里有机会接触这样的高雅活动?
很多贫寒士子在功成名就之前,甚至都没有见过投壶,连具体操作都不会,又怎能有赢得的机会?
要知道这样的高雅礼仪活动,都是有彩头的。
现在这位祁家少主突然发起投壶活动,这很明显就是针对自己这样的贫寒读书人。
赵麟环顾四周,猛然发现自己衣着还真是最为寒酸的。
不对啊,不是有个比自己还要寒酸的哥们吗?
他去哪里了?
祁家少主和“汴州四秀”李凡,嘴角挂着笑意,看着不远处的少年。
“呵呵,他不是名望隆重吗?不是文曲星吗?今日就让他丢尽脸面。”
“哈哈,李兄,还是你有谋略。高,实在太高了。你看到没,那人已经开始慌张,吓的四处张望了。”
投壶,无论是赵麟还是原主的记忆,都对这项高雅的礼仪有过了解。
但要说起具体操作,却是懵懂。
前世、今生都未曾接触过。
正如马秀才说的那般,这项礼仪活动,自春秋战国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宴会上,此项礼仪十分盛行,久经不衰。
可也仅限出身望族的士子阶层。
寒门、贫寒士子,为了读书,一两银子恨不得掰成两半使用,谁有那个闲情逸致去玩投壶?
按理说,要参与这样的礼仪活动,定会让赵麟胆战心惊,面露窘色。
可他非但没有一丝的畏惧退缩,反而露出了一副跃跃欲的兴奋神色。
这可吓坏了一旁的蔡举人。
这小子是不是根本不知道投壶的玩法?
投壶,可不仅仅是礼仪,它还是蕴含竞技性质的娱乐。
换句话说,参与者是要有彩头的。
如此才能激发竞技者的胜负欲,同时活跃宴会的气氛。
参与这样礼仪的人,非富即贵,彩头可想而知。
看着布置场地的祁家奴仆,方举人皱了皱眉,好心提醒道:“赵小友,一会若他们邀请你的时候,我建议你以身体不适拒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