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热门作品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热门作品

易阴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易阴阳”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赵百汇赵锦衣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他带着系统穿越了。一个团队的补贴系统,每日一个成员补贴十块钱。要知道在这个古代,一块钱等于十文钱。发家致富的法子有了,接下来就是赚钱扩展团队!丫鬟?买买买!人头能凑一个是一个。团队逐渐雄壮起来,不但当上了小老爷,还拥有大宅院比肩首富。他每日躺着都能赚上几千文钱,一个字,爽!...

主角:赵百汇赵锦衣   更新:2024-07-21 12: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热门作品》,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易阴阳”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赵百汇赵锦衣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他带着系统穿越了。一个团队的补贴系统,每日一个成员补贴十块钱。要知道在这个古代,一块钱等于十文钱。发家致富的法子有了,接下来就是赚钱扩展团队!丫鬟?买买买!人头能凑一个是一个。团队逐渐雄壮起来,不但当上了小老爷,还拥有大宅院比肩首富。他每日躺着都能赚上几千文钱,一个字,爽!...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热门作品》精彩片段


这一般都是刚来的。


因为吃不了剩下了,没有特殊理由的话,还要罚款的。

所以常来的老爷们都习惯了,但来吃饭依然打四个菜八个菜的,只是剩下用纸盒打包拿回去给下人吃。

这个时代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穷的穷死,一文钱掰成两半花,有钱人一两银子都不当回事儿。

桃园镇在努力拉进彼此的距离,虽然有些成效,但依然任重而道远。

对这个维系了两百多年的王朝来说,今年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

多地出现灾情,乱民四起。

本是将近秋收之际,可一些地方减产严重,加上去年就没什么好收成。

不够吃饭的百姓纷纷闹腾起来,因为去年就差点饿死,今年很多人熬不到收获的时候了。

而且朝廷税收又减少了,又面临北方蛮族的威胁,各地军队都吵着要粮饷,不然有哗变之危,所以还未秋收,朝廷就下达了加税的命令。

税从四成增至六成。

结果,玩崩了,天下各地都烽火四起。

明王出,天下清!

去年西部最大的一伙流民再次冒头,而且有席卷天下的趋势,一路往东往北前进。

去年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镇压起义归来,因为没有拿到朝廷许诺的粮饷,气势大衰。

直接被流民大军给冲散了!

见势不妙的皇帝和一小部分人,在流民大军闯入京师前逃了出来,南下了!

当林学瑾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独自一人在屋子里呆愣了半天,谁也不见。

林夫人在屋外焦急的走来走去,六神无主的念叨着,怎么办,该怎么办啊。

锦园说,“婶子,不是说您已经通知家里人来咱们这避难了吗?难道没有逃出来吗?”

“应该逃出来了啊,可是现在四处都兵荒马乱的,没有消息啊。”

“那我也没有办法了。”锦园苦着小脸,为帮不上对方而苦恼。

房门推开,脸色憔悴了很多的林学瑾面色还算平静。

“不归我们操心的事情就不要去想了,能不能逃出来,就看命吧。”

“锦园,红薯还有多久能收获?”

“应该不超过十天。”

“嗯,明成,军营整顿的怎么样了?”

“大人,军营本该有三千人马,可是糜烂的太厉害了,当初清点,居然只有不到五百人,还皆是老弱病残。”

“这半年来,恢复了一千人,每日也有操练,可战力真的不好说。”

“明成,辛苦你了,只希望老天爷保佑,在秋收之前别出什么意外吧。”

坏事儿不能想,想什么来什么,眼看秋收将至,意外到底还是来了。

一伙五六千人的流民出现在了府城外面。

这些人耀武扬威的在城下喝骂。

林学瑾站在城头上往下看,脸色铁青。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流民不知道那些红薯是长在地下的,只是被破坏了一些地表的秧苗,没造成什么大的损失。

林学瑾看着城下的流民,是又心痛又心寒。

流民之中的大部分人一开始只是普通人,可怕的流民来了,杀了人,抢了粮,祸害了女人,将一切繁华美好全都毁灭。

然后依然活着的人流干了泪,麻木了心,心头充满了仇恨,却不知道该怎么发泄,只能恨这世道,恨这朝廷,恨老天,然后同样变成择人而噬的流民。

“这些是哪里的流民?附近几个府虽然穷但是应该还过得去,应该都还没到百姓要造反的程度吧。”

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赵百汇痛苦的捂住自己的额头,“锦衣,你怎么又来这套…”

另一边,林学瑾气冲冲的走出门,老婆儿女在后面追。

赶车的赵十一虽然好奇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还气冲冲的,但依然尽职尽责的上去问,“林老爷,您是要回去吗?我送你们吧。”

“不用!”林学瑾丢下一句话,快步离开。

林夫人气喘吁吁的追上来,拉住丈夫的手臂,“你走那么快干嘛?”

“我看那人可能也没什么大本事,满嘴胡吹罢了,你理他做什么,咱们走,不在这呆了,不受他这鸟气!”

林学瑾叹了口气,停下脚步,等儿女追上来,问儿子,“云轩,你怎么看这位赵老爷。”

“我看不透,毕竟他话没说完。要么胡吹大气,要么,深不可测…”

“可是以赵村长的能力来到,她那么厉害却也只是人家的丫鬟,我觉得应该是后一种。”

林学瑾又叹了口气,“当世奇人啊,可惜不愿为天下人谋划,咱们回去,明天…再来拜访。”

“啊?相公,明天还来啊?那你刚才为什么走?噗呲,不会是因为被骂生气了吧?”

“你相公我就那么小气?我确实气,只不过气的是他身怀天下计,却不为天下谋。”

“等我消消气的,这样状态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我觉得他是真的有安天下的本事,如果他愿意教我,就算让我磕头拜师我都愿意。怕就怕,他不愿意教啊。”



第二天,林学瑾很正式的递上拜帖,赵百汇看了一眼,“他怎么来了?麻烦啊,不见不见。”

林学瑾枯等了一上午,黯然离去。

第三天,他又来了,然后又是一上午。

一连七天递上拜帖,最后一天门口的人都不给他送了。

无奈,林学瑾回到客栈,让妻子租下一个院子,做好了打长期战的准备。

随后,他来到村委,找到锦衣。

“赵村长,林某想在桃园村求个差事。”

哪怕以锦衣的气度都差点跌倒。

举人老爷,你别闹。

一甲的举人,哪怕是没有关系背景那种,随随便便就能混个京师的七品官。

京师的七品官,和普通七品县令可不是一个含金量。

现在跑来村里找差事是闹哪样?

村里最大的官就是村长,不能给他,那…

“林先生,您是认真的吗?您要是认真的,那我就给您安排个副村长…”

“我接受。”

晚上回到家,锦衣把事儿和赵百汇说了,怕他不开心,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

但她是真的想把这位举人老爷留下来啊!因为老爷总是说,人才才是根本。

一甲的举人肯定算是人才了,一甲举人都不算,那谁还配称作人才?

嗯,自家老爷不列入对比行列,自家老爷是神仙。

“老爷,你骂我吧。”

“骂你?为什么骂你?”

“老爷,你不是不喜欢他吗?我却擅自主张的让他当了副村长。”

“嗨,我哪有不喜欢他,我只是嫌他麻烦,要是关系好了,我怕他一天天在我耳边嗡嗡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之类的东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老爷,这话好像还有下句啊,有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怎么了。”

“我觉得这两句话将来用得上,我记下来。”

“老爷,您继续。”

赵百汇无语,你这丫头,不会是打算把这两句话绣在反旗上吧?

老爷我怕范仲淹会跟着穿越过来找我啊。

“没什么了,总之他在哪里干什么无所谓,只要别来烦我就好。”


而且那时皇帝不知道他直接伸手要的东西都远远不止五万两了,还以为只是弄了个几千两什么的。


毕竟去年青江府总税收也才两万多。

所以皇帝看在五万两税收的面子上,放过了他。

而乡绅富人们也是有苦说不出,他们上折子都只是提林学瑾四处伸手要钱,而丝毫不敢提具体数目。

光提敛财,不提数目,怎么让皇帝相信?就偶尔说某人被要了两三百两,某人给了五百两。

皇帝还以为没几个人,加起来数目不多呢。

根本想不到林学瑾是冲全城的人一起下手的。

没办法,难道告诉皇帝,林学瑾这个王八蛋光是银子就要了六万八千两?还有几万两银子的地和几万两银子的粮食?

那皇帝会怎么想?凭什么一府之地几十万人税收才两万两。

他们这几个人随随便便就被人敲诈了十几万?

朝廷现在这么难,他们为什么这么肥?

林学瑾被人参的消息传回,听闻消息的锦园很生气。

“他们怎么这样啊,我要的时候他们也没说不给啊!如果不想给可以不给啊!为什么给了还偷偷的告状?”

林学瑾被她孩子一般的思维给逗笑了。

孩子就是可爱啊。

你携着知府的声势要钱要粮要地,那是他们想不给就能不给的吗?

就像他们向百姓伸手的时候,是百姓想不给就能不给的吗?

“好了,锦园,别生气了,桃园镇的红薯种什么时候到?”

“种地的农户都雇佣好了吗?”

“红薯种快到了,也就是这几天吧,农户也都找好了。”

“五千户人家,一户种六亩地应该不多。”

“我让人和他们谈好了,平均每户先给300斤粮食,差不多够吃五个月了。”

“五个月之后,一户再分500斤粮食。”

“表现好的,秋天还有活给他们干,另外给钱。”

“顺利的话,初秋红薯收获,能收1亿斤红薯。”

“足够25万人吃饱,或者够全郡的人不饿死!”

林学瑾一哆嗦,能让全郡的人不饿死,那是多么大的福德啊!

要是算钱,就按照粗粮算,都能有四五十万两银子。

到时候区区五万两赋税,算个屁啊!

随从快步跑进来,喜滋滋的汇报,“大人,大人,锦绣小姐来了。”

“锦绣姐姐来了吗?啊,姐姐!”锦园一听,直接叫着就跑了出去。

林学瑾责怪道,“怎么不直接请进来?”

随从脸上喜色停滞,不敢言语,这,谁家上门不是要先通禀的,这难道还是我错了?

很快锦绣和锦园手拉着手进来。

锦绣跟林学瑾行了个礼,“锦绣见过知府大人。”

林学瑾以手抚额,“锦绣啊,咱们才多久没见,怎么就这么生分了?我有点伤心。”

锦绣笑起来,“哈,老林,你现在身份不是不一样了吗?”

“还是这声老林听的我舒服。”

“怎么就不一样了,我不说了吗,副村长的职位给我挂着,这知府要是做的不开心,我随时都可能回去。”

“可别,您可是肩负着老爷给的特殊使命呢!”

“你亲自来,恐怕不仅仅是为了送粮种吧,还有什么事儿。”

“还是先生聪明,这次我过来主要是为了在府城开办银行的分行。”

“这…,你让我想想。”

哪怕林学瑾不太懂金融,也能明白货币权的重要性,这本来就是比盐铁专卖更重要的东西。

朝廷未必会同意啊。

“先生,老爷已经为您想好了!您就上书朝廷,说这是一种尝试,如果尝试成功,今年的税收应该能超过八万两,甚至十万两都未必不可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