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于正阳林瑶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浏览重生一句话,假少爷CPU烧了》,由网络作家“圆小圆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一句话,假少爷CPU烧了》中的人物于正阳林瑶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现代言情,“圆小圆呀”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重生一句话,假少爷CPU烧了》内容概括:我醒来的时候,头疼欲裂,睁眼看去,竟然重生到了和平年代。上一世,我是一个留洋少爷,国家危难之际,我上了战场,保家卫国。这一世,我是一个被遗留在乡下的真少爷,认祖归宗后,父母不仅没有赶走假少爷,还处处偏向他。他:“你要知道,这偌大的家产是我的。”我:“哦?所以呢?”他:“不要肖想不属于你的东西!”我:“你是家族培养的继承人,我是国家社会接班人,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一刻,真少爷愣住了……...
《全文浏览重生一句话,假少爷CPU烧了》精彩片段
可目前,我掌握的知识还是太少。
我必须在大学时进入师资最好的专业,得到更好的教导与指引。
看了一会儿晚会,我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
上辈子公派留洋,回来还当了一段时间翻译,所以英语我掌握得很好。
语文这一门学科,许多古诗词我少时坐在祖父的膝头,早已背过无数遍。
我的作文字字珠玑、笔酣墨饱,好几次在课堂上被老师当做范文朗读。
至于数学和理综,我只能不停做卷子,记错题。
一套两套不行,我就做上百套卷子。
二月份,学校组织了高考前的一模。
这一次我的排名到了年级前五十。
按照上次统考的排名,年级前五十,大概能进全市前一千名。
四月份,高考前第二次模拟,我终于到了年级第十,在市里能排在前一百名。
英语和数学逼近满分,理综成绩达到了二百五十多。
还不够,还能更好。
我甚至利用每天的课间、午休时间刷卷子,做题速度越来越快。
二模以后,于父频频给我打电话,关心我的生活。
虽然这个学校的很多同学不参加高考,但师资是真的很好。
成绩好的学生,即便拿到世界名校的offer,也得参加高考,为学校增光。
学校也多次出过市状元、省状元。
于父大概是知道了我成绩飞升,不想把鸡蛋都放在于正阳那一个篮子里了。
这几个月,咋呼的林瑶消停了很多,有一次甚至单独找到我,跟我说,只要我不为难于正阳,她就不跟我作对。
于正阳一开始还会问我要不要一起回家,后来大概屡次碰壁,也不找我了。
成绩上去以后,班里再也没有嘲讽我的声音,虽然我并不在意。
但是这也证明了,任何时候,先摆出实力,再开口说话。
五月下旬,学校组织了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
这一次,我考到了年级第一,理综成绩也逼近满分。
班主任激动地搓搓手:“小于同学,好好考,只要不出意外,清北不在话下。”
他走路带风,仿佛已经带出了省状元。
六月,我做好了万全准备,同其他考生一起,走进了考场。
在经历了一天烈日,一天暴雨后,我奋斗了半年的高考,终于落下了帷幕。
12
高考完,我依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市中心的公寓。
于父于母都不太高兴。
他们觉得高考都考完了,现在于正阳都已经不介意了,我为什么还要耿耿于怀。
一家人不该计较那么多。
我只说了一句“那从来不是我的家”,就让他们闭嘴了。
于母既委屈又伤心:“你回家以后,家里什么都依着你,你为什么就是跟我们不亲啊?”
我轻笑:“如果我还是之前那个乡下小子,不知礼仪,没有修养,也没有好成绩,你们还会希望跟我亲近吗?”
可原主就是个乡下长大的孩子,话不多,害怕犯错,不知道那些所谓的世家礼仪,或是上流社会的规矩,总是闹笑话。
当时于父于母都是嫌弃的吧。
“自始至终,在我和于正阳之间,你们从未选过我。”
“你们同意我住在外面,不也是照顾于正阳的心情么?他只要看到我,就会想到不堪的身世,还是分开最好,不是么?”
“既然早已做好决定,就坚定地走下去,别回头,也别后悔。”
“因为渴望亲情的于世荣,已经不在了。”
小说《重生一句话,假少爷CPU烧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你为什么要回来呢?原本我们家庭和睦,可你一回来,爸爸妈妈总是因为你的事郁郁寡欢。”
“你不回家,他们反而开始挂念你。”
“别跟我说那可笑的血缘,这个世上血缘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命。”
“你生来便是吃苦的命,怪不得任何人。”
我看向眼前这个精致的少年,突然笑了。
“于正阳,我一直以来,都想要做一件事。”
“这件事有悖于我的修养,但是,抱歉。”
我把录取通知书扔到角落,快速抓住他的衣领,狠狠给了他一拳。
趁他后退时,冲上前一脚踹到他的肚子上,把他踹出几米远。
于正阳倒在地上哀嚎,我弯腰捡起地上的通知书,掸了掸不存在的灰。
“你和你的泼天富贵,从此以后,滚出我的生活。”
17
军校的生活,丰富又充实。
不仅可以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还遇到一帮志同道合的战友。
让我常常想起在北洋水师的日子。
大三时,我凭借优异的成绩,加入到了一个航空航天类的项目组。
项目组的导师,正是当时给我回信的女工程师。
她是一个温柔风趣的中年女性,博学而优雅,待人如沐春风,让我见到了华夏女性的魅力。
她于我亦师亦友,后来我报考了她的研究生,开启了我的科研之路。
本科毕业的那个暑假,我提前进入导师的项目,忙到焦头烂额。
于父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南城参加于正阳的婚礼。
他要是不说,我都快要忘了这号人。
大学几年我跟于家几乎断了联系,上一次通电话还是大二的时候。
我礼貌拒绝了这个邀请。
又过了几年,我博士毕业,在导师的推荐下,进入到军方科研所工作。
有一天,于父给我打电话,声音带着哀求:“你妈五十寿宴,你总要来参加吧?”
“小荣,我和你妈活一天少一天,你真的忍心让我们带着遗憾去死吗?”
我沉默了。
“我会申请休假。”
“但能不能批,我不保证。”
一向把我当自己孩子的导师知道这件事,立刻冲进上级领导办公室,撒泼打滚帮我请假。
我哭笑不得。
18
我在寿宴的当天回了南城,与我同行的,还有一名警卫员。
于父于母很高兴,想要拉着我介绍给朋友,被我拒绝了。
他们通过我就读的学校,和身侧穿着便服也难掩气质危险的男人,大概也能猜到一些,就没有强求。
我坐在主桌上,安安静静等着宴会结束。
原主来南城时,于家没有公开把他介绍给南城的上流社会。
所以这场宴会,我几乎看不到面熟的人。
宴会过半,于正阳夫妻才姗姗来迟。
林瑶穿着礼服,生气地走在前面,于正阳神色隐隐不耐,却紧紧跟在她身后解释着什么。
看来假王子娶到了真公主,也没有我想象中过得那么好。
我只看了一眼,便挪开视线。
林瑶和于正阳到主桌这边时,于母正带着小心又讨好的笑容,给我夹菜。
于正阳看到我,一脸惊讶,表情说不出的复杂。
林瑶却如同被熄了火,沉默落座,时不时瞥我一眼。
我想起我的科研助理帮我清理旧手机时说过,有个叫林瑶的人给我发过道歉短信。
不过我并没有在意。
晚上九点多,宴会也差不多进入到尾声,我跟于父于母告别。
于母身边站着一个年轻女孩,听到我要走,她连忙说:“小荣,这是刘家的倩倩,刚留学回来,去过很多国家呢,你们要不要坐下聊聊天?”
刘倩倩没有反驳,笑意盈盈地看向我。
什么情况不言而喻。
我看着于母,微微一叹:“妈,刘小姐,我是一名军人。”
“你们了解军人这个职业吗?知道成为一名军嫂,将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履行什么样的义务吗?”
于母愣住,刘倩倩脸上的笑也顿住。
我对她们略一点头,转身离开了。
19
在宴会厅外的花园里,我遇到了正在抽烟的于正阳。
他看到我,慌乱地站起身,很快又镇定下来,掐灭手上的烟。
“于世荣,你是不是很得意?”
我一顿不顿地从他身边经过,没有给他一个眼神。
刚才在宴会上,我听到了邻桌人的窃窃私语。
于正阳和林瑶结婚后,随着两家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利益上太多牵扯,让两家人反而渐行渐远。
于父和林父斗法,于正阳夹在中间,成了牺牲品。
林瑶只知道玩,整天埋怨于正阳没用,不能帮林父分忧。
于父也没有那么相信于正阳了,开始防着他套取于氏的秘密给老丈人。
这些年,于正阳并没能成功继承家业,反而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但是这些又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与这些人,早已走在了不同的道路上。
20
回到科研所,我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已经从所里最年轻的研究员,成为最年轻的研究生导师。
我将像我的导师一样,将知识与希望传递给年轻人,带领更多人在科研的领域发光发热,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我的名字不会有很多知道,我主导、参与的项目,大多也需要保密。
可这又有什么呢?
我知道,我正在做的事,荣耀而伟大。
导师听说我出去一趟,没能解决掉人生大事,杀了过来。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孩子都……”
我接话:“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导师瞪我:“你一把年纪不结婚,是不是……”
我再次接话:“是不是恐婚?”
我给导师泡了一杯菊花茶:“操心太多,容易长皱纹,您看看,您的鱼尾纹都多了一条。”
导师大惊失色,连忙抢过保温杯,往自己的办公室跑。
21
我笑着坐回到自己的办公椅上,深深呼出一口气。
也许是最近没休息好,闭上眼睛,很快就有些迷糊。
半睡半醒间,我好像看到了上辈子的家。
那是一座中式园林,有亭台楼阁,有花园,还有戏台。
前院有藤架和竹篱,还种了牡丹和芍药。
父亲正板着脸教训淘气的弟妹,母亲则在一旁笑盈盈看着。
画面一转,来到了甲午海战。
面对敌众我寡、实力悬殊的局面,我们没有选择逃避或投降,而是毅然列阵迎敌,誓与侵略者决一死战。
后来啊,炮火连天,战机轰鸣,还没反应过来,船就沉了。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濒临死亡的那一刻,我仿佛做了一个梦。
梦里……江山如画,河清海晏。
我与将士们回到家中,母亲端出了热腾腾的汤面。
她说,儿啊,儿啊。
回来就好。
(全文完)
“你们的改变,一文不值。”
于父于母都沉默了。
我开始收拾行李。
13
几个月前,我给国家卫星发射中心写了一封信,将我对于航天技术的一些问题汇总,寄了过去。
一名女工程师认认真真给我回了手写信,由浅及深地解答了我的全部问题。
信的末尾她跟我说,希望我高考完可以去南方的发射基地,现场见证卫星发射。
百年前的人如何会想到,有朝一日人类可以探测月球火星啊!
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正是综合国力提升的象征。
这百年间,许许多多的优秀科学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来建设祖国。
那么多的国之脊梁,撑起了华夏民族的尊严。
我激动到不能自抑。
在封建年代时,我可以毫不犹豫为国捐躯。
来到新时代,我依然以身为华夏人而自豪。
14
从南城到发射基地所在的城市,我亲身体验了飞机和高铁。
我在那座城市找了份夜市小吃摊的工作,负责传菜,招呼客人。
同来自全世界的游客聊天,分享趣事,了解风土民情。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在卫星发射基地亲眼见证了卫星升空。
心中不由得泛起一股奇妙的情感。
卫星划过高空,从我头顶天空冲入云层,冲出大气层,奔跑于星云之间。
那是多么神奇又伟大的工程啊!
于父的电话打进来时,正是我最激动的时候。
他大声说:“小荣,你考了723分,是省状元!”
我的心情却平静下来。
他在电话另一端说着摆升学宴的事,我却突然打断他:“父亲。”
“咱们两清了。”
“感谢这半年多你们对我的帮助,再过几天,我就成年了。”
“根据《民法典》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以后我是我,于家是于家,我不会再回去了。”
于父许久都没有说话。
我轻松地笑了笑,挂断电话。
15
作为省状元,我的高考志愿没有如同大家期许得那样,填报清北。
而是报了国防科技大学。
这件事在南城还引发了一场不小的热议。
我的手机都要被打爆了,但是我全部都没有理会。
我回到南城参加了体检,在市中心的公寓留下于父于母当初给我的卡。
这半年的学费,在学校花的钱,都用省状元的奖金补平了。
我留了个字条,表明公寓过户我会全面配合。
在等录取通知书的时间里,我去了一趟原主长大的乡下。
那一家人贩子,都已经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我没有进村,只在村后山,给原主上了三炷香。
16
再次回到南城时,我见到了于正阳。
我来学校取录取通知书,他来找我。
他没有参加高考,暑假结束就要跟林瑶一起出国留学了。
这个暑假他应该是拿到了驾照,此时倚靠着一辆红色跑车,在学校后面的巷子等我。
这是去公交车站的必经之路。
见我过来,他打开副驾驶的门,示意我上车。
我没动。
他关上车门走了过来:“谈谈?”
我忍不住叹气:“我以为我表现得够明白了。”
“于正阳,你不用担心在你不在国内的这段时间,你在于家的地位发生变化。”
我扬了扬手中的快递包装:“我念的是军校。”
于正阳也不装了,他第一次直白地露出了厌恶的表情:“于世荣,你真让人讨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