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王动谢秀娘是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中出场的关键人物,“王动”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4-12 09:35: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佳作我在明末守边关》,由网络作家“王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王动谢秀娘是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中出场的关键人物,“王动”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王动站起来道:“秀娘,你怎么来了?”
谢秀娘见周边的人都是看着她笑,她有些羞怯不安,看着自己鞋面低声道:“哥哥你多日未回庄内,母亲挂念,便吩咐秀娘前来探望。”
王动笑道:“原来如此,这些时间屯堡的事务确是忙了些,算算有些时日没有回去,倒让母亲她老人家挂念了。”
他温和道:“你还没有吃饭吧,过来一起吃点吧。”
谢秀娘温顺地应了一声,便移步过来,围在王动身旁的各人忙闪开一点,给谢秀娘让出位子。韩仲端着碗叫了一声:“嫂子,可有些时日没见你了。”
齐天良也在旁道:“是啊是啊,有些时间没与王头去庄内了,老夫人她还好吧?”
谢秀娘轻声应了一声,见这么多人看着她,更是不敢怎么说话。
钟荣私下也打听过王动的事,听说他有一位未成婚的童养媳,看来就是眼前这位小女孩了,他忙站起来对谢秀娘拱手作揖,微笑道:“原来这位就是小娘子,学生钟荣这边有礼了。”
谢秀娘见眼前这位象是读书人的样子,她不敢怠慢,记着以前母亲教过自己的礼节,裣衽回了一礼,轻声道:“先生多礼了,秀娘不敢当。”
旁边的杨通早听说过王动家内有一个媳妇儿,只是一直没有见过,心下虽奇怪王头那么魁梧的人,怎么会有这么一个瘦小的媳妇,面上他当然不敢怠慢,满面笑容地欢叫道:“原来这位就是小娘子,小的杨通,早听说王头提起过您,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他一连声的道:“快快,小娘子快请坐下,这么冷的天,得赶紧喝些热汤暖暖身子才是。”
他叫囔着,让自己婆娘刘氏赶快添一双碗筷过来。
刘氏小跑着过来,手上提着汤桶,她倒了一碗热汤,对谢秀娘笑道:“这天寒地冻的,小娘子快请喝些热汤暖暖身子。”
谢秀娘见这么多人都是奉迎她,知道这都是因为王动之故,她心下又是自豪,又是紧张,更害怕自己举止不得体,让别人在背后说闲话,她接过汤碗,轻声谢了一声,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
王动大口大口的吃饭,劝谢秀娘多吃点,谢秀娘吃着,只是不停的点头。
众人吃过饭后,王动又继续领着众人干活,谢秀娘轻声对王动道自己也想帮忙。
王动想了想给她一把锄头,让她跟在自己身后,让她注意不可太劳累,谢秀娘欢喜地答应了。
傍晚收工时,谢秀娘与王动一起回去,王动问起庄内事情,谢秀娘言道眼下庄内平静无事,自己想留在靖边堡内,看能不能帮王动做点什么,又说母亲也是这种说法。
王动笑了笑,便让谢秀娘留下了,就让她住在靖边墩原来自己那间房内。
……
第二天,谢秀娘也是随王动一起出工,周边的军户早传遍王动与谢秀娘的关系了,这就是未来靖边堡的主母,很多军户都是过来恭敬行礼,口称小娘子,谢秀娘都是一一回礼。
此后谢秀娘又在堡内住了几天,每日都是随王动早出晚归,一起劳作,她这种行动举止,颇得堡内军户之心。不过干了几天后,王动发觉谢秀娘又有些脸色苍白起来,便吩咐她要注意休息。
其实自王动缴获后金军所获,并拿回银钱回家后,他也曾请郎中为谢秀娘检查过身体,郎中言道谢秀娘从小身虚体弱,最好不要过于操劳,能安心静养才是最好。
不过说归说,每日谢秀娘还是随王动一起出工,并言自己从小干活,让王动不必担忧。
王动第一次发现这小女孩还挺有性子的。
时间很快到了崇祯七年的十月中,后世的阳历己是十二月初,快到大雪时节了,这大明的北方实在冷得紧,北风一吹过来,真是要人老命。王动盘算着再干一段时间,等地表上冻后,那时众军户就只能休息了。
好在开荒修渠己经快告一段落,等明年开春就可以耕种了。
今天似乎特别冷,还飘下一些雪花,北风一吹而过,落在地上的残雪立时冻成坚冰。在外面劳作的众军户们个个裹得象粽子,不过仍有缩手缩脚之感,口中呼出的都是浓浓的白气。
王动也是裹紧了身上的皮袄,将头上的皮帽戴得更紧些,口中骂了几声鬼天气,他无意中扫了旁边的谢秀娘一眼,不由一愣,只见谢秀娘那边己是脸色发白,嘴唇青紫,似乎在不断地哆嗦着。
王动过去一把抓起她的手,见她小小的手上己满是冻疮,王动大声道:“秀娘,我让你不要出来,你偏要出来,看看你的手,这么冷的天,真是胡闹。”
谢秀娘苍白着脸只是怔怔看着王动,她半响不说话,良久,她轻轻地说了声:“哥哥,你可是嫌弃奴家无用?”
王动呆了一呆,放缓声音道:“秀娘,你怎么会这样想?”
谢秀娘眼睛闪闪亮的看了王动一阵,最后她慢慢抽出手,背转过身去,幽幽地道:“奴也知道自己无用,可就是想为哥哥分忧啊。”
她慢慢而去,声音徘徊转侧,最后轻不可闻。
看着她小小的身影消失,王动呆了良久,最后叫陶氏过来,让她照顾好谢秀娘。
陶氏道:“王头只管放心好了,我一定会照看好小娘子的。”
王动长长地叹了口气,或许刚才自己态度太生硬了,这个小女孩也只是想为自己做点事啊。
……
第二日,谢秀娘回往辛庄,王动叫陶氏陪她回去。
到了十一月初时,靖边堡军户开荒修渠之事完全结束,根据钟荣的统计文册,共开垦有田地一千一百六十三亩,疏浚水渠三里多,开挖灌井五口,这个成绩在舜乡堡诸多屯堡中算是非常不错了。
事后王动的靖边堡屯顷亩数文册上缴报备后,不说张贵吃惊,就连舜乡堡管理所内屯田诸事的杜真也是非常惊讶,防守官许忠俊得知后也是非常欢喜,看来自己当日让那王动去屯田,还真是不错的选择。
王动也是心中自豪,自己为了这个屯堡,可以说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才有了现在这个成绩,自豪是完全应该的。而这时韩朝等人也从舜乡堡那边回来了,经过多日的辛劳,他们终于采集到足够堡内各宅院建筑的石料,至于外面城墙地基的石料,那还要等明年继续努力。
不过这种天气下,王动当然不能让韩朝他们继续干了,看看韩朝,人都黑瘦了一大圈,王动吩咐韩朝等人好好休息。
许忠俊酝酿着什么时候去靖边堡视察一下,重申自己对王动的支持。而王动这边,他己经开始忙另外一件事了。
……
“老弟,你屯堡搞得不错嘛,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董家庄内,张贵感叹了一句,接着又说道:“说吧,你老弟来找我有什么事,哥哥知道你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正有所求。”
王动微微一笑,抱了抱拳道:“小弟今日来,是请老哥支援一些刀剑器械的,您也知道,我那屯堡初创,还没器械防身呢。”
张贵抚着唇边的短须,沉吟半晌,道:“也罢,我库房内还有一些长枪火铳,就便宜些给你吧。”
王动道:“多谢老哥了。”
王动随洪丘去了仓房内,里面堆了一些军械,大多是刀枪与三眼铳,王动问道:“没有鸟铳弓箭吗?”
洪丘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王动想了想,弓箭手训练困难,现在大明鸟铳的质量也让人担忧,暂时有刀枪与三眼铳也不错。
他拿起一根长枪看了看,枪长约一丈,枪头铁制,形如鸭嘴,典型的大明制式长枪,可惜这批长枪的保存不怎么样啊,枪头都生锈了,还有那些三眼铳,也同样是锈迹斑斑。
王动叹了口气,这样的兵器,这样的质量真是不行,最后他选了三十根过眼的长枪与十把三眼铳,腰刀价钱由于贵被他放弃了,好在自己堡内还有一批缴获的后金腰刀可以使用。
除了这些兵器外,王动还花了四十两银子买了三百多斤生铁,买不如造,还是自己动手算了。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开宴前,许忠俊还体谅王动等人的心情,叫他们下去换了官衣过来。
由一个军役引到后院偏房,王动等人换了官衣,相互看了看,都是傻傻笑了起来。
王动身为实授总旗,此时他腰间己是配上铜木腰牌,总旗官衣上也是绣上彪样纹饰,脚下穿着牛皮官靴。韩朝,韩仲二人虽署总旗,仍与齐天良、高史银二人穿着小旗的官衣,上有犀牛纹饰,脚下同样穿着硬靴。
除了王动与韩朝会沉稳些,韩仲、齐天良、高史银三人未免没有官威架子,韩仲身子左扭右扭,总觉得身上官衣有些不舒服,齐天良眉欢眼笑地拿着告身直看,高史银则是不断地抛着手上的银子,裂开嘴直笑,不过他满脸横肉的样子,那笑容却是显得有些狰狞。
王动含笑看了他一眼,正好高史银也看向王动,接触到王动的目光,高史银脸容一呆,轻咳了一声,转过头去。
当日出生入死的几人中,韩朝三人己是明确向王动表达了投靠的意思,特别是经过刚才之事,三人神情更为恭敬。只有高史银态度不明,或许是那日被王动痛打后,面子上放不下。王动暂时也不理高史银的想法。
见众人都换好了官衣,王动道:“好了,管队大人己是设好酒宴,我们这就去吧,免得让上官久等。”
众人中己是稳以王动为首,见王动这样说,几人都出了偏房,韩朝还为王动拿好了他换下的包裹,众人又来到官厅内。
见到王动等人焕然一新的样子,许忠俊几人欣赏的目光都是看过来,王动重新以下官礼见过许忠俊几人,口称卑职,一跪一揖。
许忠俊哈哈笑着扶起王动,言道大家都是同僚,不必过于拘束。
……
众人入席,有许忠俊这样的大官在前,众人未免有些小心翼翼,不说齐天良不敢再狼吞虎咽,就是张贵也是时刻陪着小心,有时许忠俊夸赞他一句,他脸上就满是受宠若惊的欢喜神情。
席间,许忠俊连连祝酒,为王动等人表功,他言谈儒雅风趣,真看不出来他只是一个武官。听闻他饱读诗书,与保安州儒学学正符名启交好,那儒学学正虽只是个未入流的官吏,不过他是一州文人之首,在大明这种文贵武贱的氛围下,他一个千户能结识一个儒学学正,却也足以让人自毫了。
在席中,许忠俊毫不掩饰他对王动的好感,连连向王动劝酒。他任副千户多年,一直难以升迁,幸好此次王动斩获有功,原舜乡堡防守官徐祖成大人升迁保安州城操守,他许忠俊作为徐大人的心腹,便顺势接了徐祖成的位子,心事一朝得偿,怎能让他不开怀?
坐在他旁边的杜真也是同样看王动顺眼,他原是百户,一直任着舜乡堡管队官的职务,因平时紧跟许忠俊,此次他也被升署为副千户,管理堡内外的一系列屯田之事,实权在握,也是让他意气风发。
归根结底,众人的一系列升迁,反而都是因为王动等人的功劳,怎么能不让各人对王动等好感连连?
许忠俊对王动那亲热的样子,连张贵看了都有些眼热。
慢慢的,许忠俊与张贵等人谈起了堡内外的政务之事,具体说起来,就是各堡的屯田屯粮等事。
象他们这种守官,出外征战机会不大,平日职务除了严谨烽堠,保障居民外,最大功能就是管理征收境内的卫所屯粮了。
王动所在的舜乡堡,其实是保安卫左千户所的别称,下属有大堡董家庄堡与辉耀堡,另还辖有几个屯堡,每堡委任掌堡官或是总旗专门屯种,征收屯粮子粒等,董家庄堡下也同样辖有三个屯堡。
那保安卫地理广大,光千户所就有六个,保安州城这带就有三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之间明争暗斗,老实说许忠俊现在的压力很大,别人都看到上官人前的威风,但他们背后的辛酸苦楚,又有谁能看得到?
大明武官的军政考课是每五年一次,特别是这种守备官军,考课的成绩向来是看你纳徵的子粒银多少,特别是今上,对于各地官员的纳粮成绩更为看重。
许忠俊新任,自然也想干出一番成绩来,或许未来还可以再进一步,不过他虽是雄心勃勃,只是以现今所内屯田情况,想干出成绩来,难啊。
他期盼地看向张贵:“老张,明年你们堡内的屯粮子粒,能不能再往上提提?”
张贵脸上现出难色:“眼下田地干旱,军户逃亡……不过许大人这样说,下官自当尽力而为。”
许忠俊看着张贵,眼中现出不满意的神情。
舜乡堡所在的保安卫左千户所,算是保安卫六个千户所中较为贫瘠的一块地方,弘治年间,曾有官户五十一户,军户一千五百四十余户,有屯田地七十多倾,每年纳粮九百余石,岁纳杨木柴火四百余斤,草一千多束。张贵所属的董家庄屯粮田地,算是在舜乡堡一带较为优良的土地,每年纳粮数额占了近半。
不过那己经是弘治年间的事了,到了崇祯现在,不说整个舜乡堡军户逃亡得不剩一千户,就是军官豪强侵占良田,转派田赋,还有因干旱等造成的田地抛荒等,都让所内屯粮的征收越来越困难,董家庄也同样是如此。
其实与大明其它卫所一样,舜乡堡屯田废弛的原因很多,不过当地军官的责任要算上一大半,不说董家庄,就是在整个舜乡堡境内,被许忠俊等各级军官侵占的良田土地又有多少?
看着许忠俊的脸色,张贵有些忐忑不安,不过他却是不敢夸下海口,以许忠俊的性情,到时自己要是完不成屯粮任务,那就惨了。他是了解许忠俊的,被压制得太久,总想干出一番事情来证明自己,说好听点是雄心勃勃,是难听点是好高骛远。
席内一时气氛有些沉默,只余许忠俊手指在桌上的轻敲声。
上官说话,自然没有王动等人说话的份,他们只是在一旁静静听着。
听到这里,王动心头一动,他拱手对许忠俊与张贵道:“防守大人,管队大人,卑职倒有个不情之请,卑职愿请命屯田一堡,为防守大人及管队大人分忧。”
“哦?”
许忠俊,张贵,杜真几人都是奇怪地看向王动,要知道在大明各地,管屯官可一向不受重视,都是堡内武艺不精者才用来管屯,而且每年终如果完不成该屯粮斛征收,还要受到严责。
在各地卫所,向来没有什么军官愿意请命去管理屯堡,没想到这个王动却甘愿去受这个苦。在许忠俊心里,原来他也是想将王动等人调入自己家丁队的。
许忠俊微笑地问王动:“王动你为何想去管理屯堡?”
王动诚恳地道:“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屯田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国有所赖,边防之计莫善于此。现今所内屯田废弛,上官有劳忧之苦,王动不才,愿当请命,为防守大人及管队大人分忧解劳。”
许忠俊等人看向王动的目光更为震惊,这王动还是小兵出身吗?就算他家学渊源,有见识如此,也还真是少见!
在旁的韩朝等人也是佩服地看向王动,心里都浮起了高深莫测的感觉。
其实刚才王动的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拥有自己的地盘土地,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不久,便一直盘旋心底的念头。现在的他,虽说有了一定的身份钱粮,可以让自己及家人活下去,不过这又有什么用?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在未来的浩劫中,谁又知道会不会成为一场空?乱世之中,有自己的地盘势力才是根本!
而地盘势力一为土地,二为钱粮,三为人口,要获得这些,军屯便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远如曹操,近如明太祖,都是以军屯起家,特别是明太祖,养活百万兵而不费百姓一文钱,靠的便是卫所屯田。
先人珠玉在前,现在自己身为总旗,己经有资格管理屯田地,现在又有这个机会,自己怎么能不劳劳抓住?别人眼中的苦差事,换成是他,反倒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当然了,管理屯田地,困难也是很大,现今卫所军户逃亡不断,屯田,需要青壮人口,开垦管理土地,需要钱粮,这些都是王动将来所需要克服的问题!困难很大,前景同样良好,王动不会放弃了。
许忠俊当然不明白王动心内所想,他只是感慨,难得有一个见识明白,自愿出来为上官排忧解难的人,真是难得啊。
他看了王动良久,叹道:“王动你有这个心思,真是难能可贵。”
张贵也很高兴,王动这样一出来,成功地转移了先前许忠俊对自己的注意话题,而且王动这样表态,作为直属上官的他,脸上也是很有光彩的。
还有说实在,如果王动将来能把屯田地搞好,对他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现今大明卫所的青壮大多被挑去各营作为战兵,象他们这种守备官兵,杀敌立功的机会其实很少,纳粮多多,屯田兴旺,才是真正的政绩,也是将来军政考课的最大标准。
接在许忠俊的后面,张贵立时问道:“王老弟有这样的心思,确实难能可贵,说吧,董家庄下面三个屯堡,你愿意去哪一个堡?”
机会到手,王动强忍心中喜悦,他沉稳地道:“靖边墩沿董房河一带荒地甚多,卑职愿意招募军民一体开垦,新立一堡!”
笑话,舜乡堡内各个屯堡都是弊端多多,与其将心力浪费在那里,不如自己白手起家算了。
张贵心下更喜,王动愿意自己开垦土地,免去了一系列复杂的人事调动,也为自己省了不少心力,他沉吟道:“烟墩重地不可轻离,这样吧,王老弟你仍为靖边墩甲长,身兼新堡屯长之职。将来有什么事,只管来找老哥我!”
许忠俊道:“新屯堡便称靖边堡好了,王动你只管放手去做,本官作主,新堡开垦出来的田地,应纳子粒,三年不与起科,也不许别人徵扰,你只管安心屯种。”
有了许忠俊与张贵的保证,王动心下大喜,这样将来自己行事就方便多了,他起身深深拜谢过二人。
许忠俊又对杜真道:“杜大人,王总旗忠勇可嘉,愿为所内屯田,你这个上官,应该多多帮助才是!”
杜真作为副千户,佥书官,负责所内外的一切屯田事物,闻言他忙道:“许大人放心,下官省得,王总旗将来屯堡所需的耕牛种籽等物,下官都会给于方便!”
....
王动等人拜别走后,看着王动的身影远去,良久,许忠俊才缓缓道:“这个王动不错,很不简单!”
王动等人出了官厅,这时谢秀娘也由张贵夫人田氏送了出来。
谢秀娘神色有些不好,总感觉刚才自己表现不佳。
管队夫人谈起各种事,自己都是一问三不知,这样的表现,会不会影响王动哥哥在人前的形象?
看她样子,王动随便问了两句,笑了笑,并不在意,顺口安慰了她几句。
出堡来后,众人策马急行,人人身上崭新的官衣,胯下健马,所谓鲜衣怒马,人生快意不过如此!
王动骑在马上,心中的喜悦更是难以形容。
小丈夫一日不可无钱,大丈夫一日不可无权!
前世自己就热衷于权势,到了大明后这种心思更为热切。
眼下自己终于达到目标的第一步了,怎能让他不乐开怀?
天边晚霞辉映,山河壮丽!
王动忍不住心头澎湃,他跳下马,冲到前方一个山岗上,在山上欢呼嚎叫,来回自由地歌唱。
韩仲几人在坡下高声怪叫地应和。
谢秀娘远远的看着王动,小小的心内也满是喜悦。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