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热门小说手握万朝穿越系统,我打造永久盛世

热门小说手握万朝穿越系统,我打造永久盛世

一封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手握万朝穿越系统,我打造永久盛世》,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王旭李世民,由大神作者“一封”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人。”“哦?”听到这话,邓芝更加疑惑了,“不是丞相,不是将军,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如此完美的决策,蜀中还有此等大才我却不知,实在惭愧。”“哈哈哈,实话告诉你吧,做出决定的,不是任何文臣武将,而是陛下!”看着邓芝迷惑的表情,赵云哈哈大笑,全然忘记了自己当初同样被李世民震惊的说不出话来。“陛下!”邓芝的第......

主角:王旭李世民   更新:2024-05-06 15: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旭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小说手握万朝穿越系统,我打造永久盛世》,由网络作家“一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手握万朝穿越系统,我打造永久盛世》,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王旭李世民,由大神作者“一封”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人。”“哦?”听到这话,邓芝更加疑惑了,“不是丞相,不是将军,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如此完美的决策,蜀中还有此等大才我却不知,实在惭愧。”“哈哈哈,实话告诉你吧,做出决定的,不是任何文臣武将,而是陛下!”看着邓芝迷惑的表情,赵云哈哈大笑,全然忘记了自己当初同样被李世民震惊的说不出话来。“陛下!”邓芝的第......

《热门小说手握万朝穿越系统,我打造永久盛世》精彩片段


“陛下,就我们这几个人去探查敌情,能行吗?”

见李世民不是说笑,而且结结实实的跨上了战马,张苞脸都绿了,谁不知道陛下自幼不喜运动,别说骑马了,就连多走两步都费劲,这要是出了什么意外,自己可怎么向丞相交待啊。

“君无戏言,你要是怕就留下吧,我和关兴一同前去,关兴,听闻叔父当年单刀赴会,东吴群臣不敢轻举妄动,你不会堕了他的名头吧?”

李世民深深的吸了几口气,自己不过是上个马竟然就有些呼吸急促,这刘禅的身体或许孱弱了。

本来关兴也是有些担心,但被李世民一激,热血上头的情况下早就把担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当即表示道,“东吴鼠辈而已,臣何惧之有?愿誓死追随陛下!”

“好,既然如此关兴随我去前线,张苞就留守营地,接应我们。”

“臣愿与关兴一同为陛下赴汤蹈火!”

见李世民只带关兴不带自己,张苞岂会情愿,当即表示要和关兴一起跟随李世民。

“哈哈哈,这才不算辱没三叔的威名,侦查这种事,人数不应太多,再说我们本来也没多少人,这样,你我加上关兴共三人,再找两个熟悉情况的人咱们一共五人,前去探查,其余人则埋伏起来。”

“五人!陛下,这……”

“五人就够了,我意已决,休要多言。”

李世民微微动怒,久居上位的气场不自觉的散发出来,关兴二人大骇,只好熄灭想要劝阻的思想。

“遵旨。”

……

“丞相果然神机妙算,我等在此以逸待劳,曹真进退两难,要是还不撤退,怕是要重蹈汉中之战覆辙了。”

阳平关城门之上,看着不远处军容散漫的魏军,邓芝由衷夸赞道。

“伯苗猜错了,这计策可不是丞相想出来的。”

“芝浅薄了,只知道丞相智多而近妖,却忘了老将军当年空营计吓退曹操了。”

“哈哈哈,非也非也,”赵云捋了捋胡须,大笑道,“曹贼生性多疑,当年侥幸而已,想出此计的人另有其人。”

“哦?”

听到这话,邓芝更加疑惑了,“不是丞相,不是将军,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如此完美的决策,蜀中还有此等大才我却不知,实在惭愧。”

“哈哈哈,实话告诉你吧,做出决定的,不是任何文臣武将,而是陛下!”

看着邓芝迷惑的表情,赵云哈哈大笑,全然忘记了自己当初同样被李世民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陛下!”

邓芝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可是抬头看到赵云那完全不像是开玩笑的表情,邓芝的内心掀起了滔天巨浪。

“怎么样,没想到吧。”

看着呆若木鸡的邓芝,赵云有些好笑,自己还从没见过一向风轻云淡的邓芝如此失态,感谢陛下。

“老将军说的是真的?”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邓芝还是再次确认道。

“军中无戏言,某从不在军营中信口开河!”

见邓芝还是不信,赵云便将那日在丞相府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邓芝。

听到赵云的话,邓芝激动的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先帝有灵,此乃我等之福,大汉之福啊!”

看着如此失态的邓芝,赵云默默走到身边,将他扶起,自己非常理解邓芝的感受,“起来吧,陛下大器晚成,你我要尽心辅佐才是。”

“一定!”

邓芝心情大好,竟然和赵云开起了玩笑,“子龙将军,当年在长坂坡,不会也是陛下帮你找到曹军弱点才冲杀出来的吧。”

赵云突然有点不自信了,踏马的,不会真是陛下真龙之气保佑自己才能在长坂坡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吧。

“也、也许吧……”

同样的事情在魏延处,马超处、李严处同样在上演,在确定了这个计策真是由李世民谋划的后,所有人的心中就只剩下了一个念头:汉室可兴!

蜀汉众人都很开心,根据笑容守恒定律,那就肯定有人不开心了。

洛阳皇宫中,气氛异常凝重,曹丕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

谁曾想到,自己信心满满的五十万大军,被人不费吹灰之力就破去了,别人没损失什么,自己大军损耗的粮草、为了让其他人出兵使用的金银资源那可是实打实的啊。

“想必众卿也都知道了,五十万大军被人轻而易举的挡下了,有什么想说的吗?”

眼见曹丕动怒,众人哪敢在这个时候出头,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殿之上一片寂静。

“司马懿,此计是你提出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见众人都不说话,曹丕更加恼怒,直接看向群臣中的司马懿。

“臣有罪,请陛下息怒。”

司马懿匍匐在地上,汗如雨下,这时候的他还不是后来掌管三军的太尉,曹丕更不是他的草包后代,他只能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请罪。

“息怒?我为了说动其他四十万大军花了多少口舌好处你知道吗?你觉得我能息怒吗?”

曹丕大怒,将手中的竹简砸向司马懿,司马懿又不敢躲,只能硬着身子承受。

“陛下息怒啊。”

见司马懿被砸的鼻青脸肿,,身为尚书令,司马懿的好基友陈群坐不住了,赶紧上前劝阻。

“仲达也是一片好心,而且据臣所知,这番计谋的筹划者不是诸葛亮,而且刘备之子刘禅,臣觉得……”

“哈哈哈,这种话你都信,颖川陈氏的脸都被你丢尽了,这摆明了是诸葛亮想出来的应对之策,只是将功劳都安在了那乳臭未干的臭小子身上。”

陈群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刘晔,也只有他才会在朝堂上这么怼其他大臣了。

做为光武帝刘秀的后人,在曹操起兵初期可以说是地超然,就连荀彧、夏侯惇等人对他也礼让三分。

可随着曹操的势力与野心越来越大,他的身份也越来越少被提及,到了后来曹丕称帝即位,更是对刘晔一直进行边缘化处理。刘晔对此心中不忿,故对陈群、司马懿等后来居上的人颇为不爽,经常在朝堂上怼他们。

而因为其资历、身份等原因,再加上自己确实理亏,只要不是太过分,曹丕也不好处置他。

“哼,除非赵子龙当年在长坂坡抱错人了,他刘禅要是有这本事我跟他姓!反之,你跟他姓怎么样?”


士徽自然是不肯,凭借着他爹的威望以及士家的几代人的恩宠,他已经自称交趾太守,开始反抗东吴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孙权也真是的,士燮刚死才多久就等不及了,而且胃口也忒大了些,把人从根深蒂固的交趾派到根基尚浅的九真当太守,换我我也反,邓艾你说孙权是不是老糊涂了。”

听到李世民点名,李严有些惊讶,但邓芝脸色却没什么变化,“艾…艾认为,这也有可能是孙…孙权故意这么做的,士家在交州根深蒂固,他们可以容得下一个行将就木的士燮,却绝对容不下一个年富力强的士徽。

只有将他逼反,才能名正言顺的出兵,这样才能把交趾掌握在自己手里,毕竟自己掌握的才让人安心。”

一开始邓艾说话还有点口吃,可他越说越自信,越说越流利,到最后完全和常人无异了。

李世民有些惊喜,“可以啊,看来你在丞相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话说丞相是怎么治好你口吃的。”

“简单,丞相让我往嘴里放个石子每天读一千遍《出师表》,遗憾的是马均年纪大了,效果不太明显的。”

“其实是有效果的,”诸葛亮叹了口气,“可惜德衡年纪大了,这样说话已经成习惯了,所以他的记忆总是会让他不自觉的将一个字重复好几遍,嘴磨破了也没用,臣已经让他停下了,接下来只能慢慢调整了,急不来。”

“告诉德衡不用急,像这种大才别说口吃了,就算是哑巴都会受到重用的。”

诸葛亮微微躬身,掏出几张纸递给李世民,“臣一定转达,还有一件事就是陛下委托德衡改进的纸已经略有成果了,臣斗胆试了试,洁白方正,平滑紧密,比现在的纸张有明显的进步。”

李世民接过纸张,手感和前世都差不多了,又拿起笔写了几个字,确实可以,结构紧密,毫无凝滞感,“成本如何,不会昂贵吧。”

“禀陛下,据德衡所说,成本和先前造纸用的成本相差不大,甚至还能再改进些让成本更低。”

“好!”李世民大喜过望,“赏万金,另外替朕告诉德衡,等北出伐魏之时,便是他封侯之日。”

虽然不太清楚李世民为什么对这低廉的纸这么看重,但诸葛亮还是替马均领了赏,“臣替德衡叩谢陛下。”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如此才能让国家兴盛,诸位还有事吗?”

“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

李严上前一步,开口说道,“陛下可知雍闿?”

李世民点了点头,“知道,此人乃西汉什邡侯雍齿的后人,平日就里嚣张跋扈不服管教,先帝驾崩后就更加骄横,说起来我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东吴,倒是把他给忘了。”

“没错,我曾写过一封六张纸的信劝他规劝,他却只回了一张,而且信中言语十分嚣张,将东吴、曹贼与我大汉并称正统,我看他心有反意啊,需要早做打算。”

“还有此事?”李世民知道日后雍闿会勾结孟获造反,朱褒、高定二人惧其威势献城投降,一时间蜀中震动。

但可惜雷声大雨点小,诸葛亮领兵讨伐,路才走到一半雍闿就被高定的部下杀了,诸葛亮只好顺手刷了七波孟获,因此也就没怎么放在心上,经李严一提才想起来这事,

“却有此事,而且雍闿与士燮和步骘交好,臣倒不是说他一定会反,倒是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来年还有第一场科举,不能不防啊。”


“请陛下降罪。”

经过张苞提醒关兴也终于反应过来了,此刻的他汗如雨下,自己刚才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这么和陛下说话。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作为关羽的儿子,他的身上背负的压力要比张苞大的多,虽然明面上没人敢说,但是关兴知道,很多人都将丢荆州的责任归咎到关羽身上。

而荆州丢了,最严重的后是造成诸葛亮三分天下计划的破产,很多人因此看不到希望,甚至将关羽视为大汉的第一罪人。

身为关羽的儿子,他无时无刻不想为父正名、收复荆州,今天终于有希望了,可是陛下突然说不会全部收复荆州,这也难怪关兴如此失态了。

这些事李世民当然也知道,也能理解,不过这并不是,身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你有天大的理由也得服从命令。

“自今日起,关兴贬为偏将军,仍领本部兵马,来日戴罪立功。”

看着跪地不起的关兴,李世民说道,“我知道你的苦衷,可是不罚不足以明正军法,希望你能理解。”

“多谢陛下,臣惭愧难当。”

既然处罚了关兴,李世民就不能不解释了,刚好今天有时间,他也不想让关兴连事情都搞不明白就被降了职。

“魏强则联汉而抗魏,汉强则联魏抗汉,虽能自保,但难一统天下,孙策、周瑜、鲁肃,都是世间之豪杰,到了江东要么早死,要么早早的没了雄心。

自古以来,可有自南向北一统天下的?这种人是可以和秦皇汉武掰手腕的猛男,孙权他配给人提鞋吗?

孙策死后,吴地君臣既没了一统天下的雄心,也没有了一统天下的机会,魏强则联汉抗魏,汉强则联魏抗汉,先帝伐吴之时竟然给小辈曹丕称臣,孙权也就这点见气魄了。

今天给他一棒子,再给他一个甜枣,保证他短时间内不会侵犯,我们也好腾出手专心对付曹丕。

反过来就不行,曹家祖传的睚眦必报,你把他打疼了,想收手是不可能的,必须把他打死,连骨灰都扬了的那种。”

关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好像有点明白了,多谢陛下解惑。”

李世民目视远方,微微一笑,“陆逊不是吕蒙,只要稳住孙权,我进攻曹丕东吴绝不会乱动,但如果我要进攻东吴,哪怕和曹丕说的再好也脑保他不会咬你一口。”

“都回去吧,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养精蓄锐,吴军快来了。”

“没事的陛下,”张苞摆了摆手,“我们据城而守,就算是来十万吴兵又如何,大不了再打一次逍遥津,难道我们还不如张辽?”

“虽说你们都姓张,但张辽都死了几年了,你老和他比什么?”

张苞看着军营内忙忙碌碌的士兵,低头回答道,“这不是听说孙权对他都有心理阴影了吗,那他的名头。”

李世民有些无语,“那你就给他造成新的更大的心理阴影。”

“遵旨,关兴你看那是什么?”张苞突然指向人群。

关兴紧张的朝着张苞手指的方向看去,等看清楚是什么后顿时轻松了起来,“我还以为敌军来了呢,你也知道,每天都有新招募的乡勇,不就是他们在搭建军帐吗。”

“我不瞎,你看军帐上面有什么,仔细看看。”

“我看看哈,”关兴瞪大了双眼,“没什么不一样啊,就是好像多了点东西,大汉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这什么玩意?”

“还有呢,接着看。”

关兴惊叫道,“大汉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军帐之上为什么有我们俩的名字? ”

“将士们听说因为你俩的守护,朕的噩梦消散的无影无踪,纷纷将你俩的名字写在自己军帐上,盼望驱散邪祟,保佑自身。”

张苞有些无语的看着下方的人群,“这么说的话,我们成门神了?也不能这么说,毕竟这不是门,我们成帐神了?”

“帐神?好难听啊。”

关兴皱了皱眉头,“我和张苞为陛下守帐,是因为陛下乃大汉天子,他们不过是我们的手下,哪有将军为士兵守卫的道理。”

见关兴似乎有些不情愿,李世民劝诫道,“这些是我允许的,他们不仅是大汉的士兵,也是大汉的子民,你俩守卫他们,不就相当于守卫大汉的千家万户嘛。”

“臣知错了。”

本来关兴是有些想不开,但听李世民这么一说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守卫大汉子民诶,前有父亲和三叔,现有赵云、马超两位老将军,竟然能轮到自己,这么一看,真是莫大的荣耀。

“哎呀,关兴真丑啊。”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句,本来还兴奋着的关兴瞬间想骂回去,说谁丑呢,我父亲可是美髯公,我也差不了多少好吧。

“没说你,有的军帐还把你和张苞的画像画上了,说的应该是画像。”

关兴有气无力的回答道,“知道了陛下,我这个帐神不仅要守卫他们,还要守卫自己的耳朵,这些话我就当没听见。”

“哈哈哈哈哈,”李世民拍了拍关兴的肩膀,转身离去,他也要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了。

…………

“吴懿,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巴西郡内,看着身前的大军,魏延问起领头的将军。

“禀告将军,接到命令后,除了留下王平以及部分防备曹魏的士兵外,都在这里了。”

“嗯,不错。”

魏延点了点头,严肃道理“我也是一接到军令就选定此地等你们集合了,连汉中都没回,情况紧急,我们现在就出发!”

“是!”

大军浩浩荡荡,吴懿跟上魏延,小声问道,“文长,我们这是去哪?”

魏延扭头看了看吴懿,“子远不要问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你看这么多士兵也能猜到,这次的阵仗小不了。”

吴懿点点头,“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听说五路大军被陛下谈笑间退去了四路,只剩下了孙权这一路,看这方向,跑不了了,肯定是和吴国有关,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调集我们汉中的部队。”

魏延既不否认也不承认,只是不紧不慢的往前走,不一会把吴懿落下了一大截。

吴懿无奈的摇了摇头,果然没法从文长嘴里套准确的话,全都得靠自己的猜测,“文长等等我,后面的跟上,不要掉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