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完整章节阅读

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完整章节阅读

码字还债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一朝穿越到了大庆王朝,可咋就成了个辽地塞王镇守边疆?好好好,非要这么搞是吧?我一现代人还怕这个了?于是,花了六年时间我建造出一座属于自己的理想城池。本就想从此做个逍遥王爷,在这躺平也挺好,可没想到从未见过便宜老爹居然冒充朝廷使节,偷偷跑到了我的封地上!煤炭、柏油路、筒子楼、大锅饭、炼铁厂!面对这座陌生的北国城池,便宜老爹还以为来到了另外的世界。好在统治这里的王爷,是他的儿子老六啊!见过坑爹的,第一次捡到坑儿子的,这下只能带着老爹浪飞了。...

主角:秦风许宁儿   更新:2024-05-04 10: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秦风许宁儿的现代都市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完整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码字还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一朝穿越到了大庆王朝,可咋就成了个辽地塞王镇守边疆?好好好,非要这么搞是吧?我一现代人还怕这个了?于是,花了六年时间我建造出一座属于自己的理想城池。本就想从此做个逍遥王爷,在这躺平也挺好,可没想到从未见过便宜老爹居然冒充朝廷使节,偷偷跑到了我的封地上!煤炭、柏油路、筒子楼、大锅饭、炼铁厂!面对这座陌生的北国城池,便宜老爹还以为来到了另外的世界。好在统治这里的王爷,是他的儿子老六啊!见过坑爹的,第一次捡到坑儿子的,这下只能带着老爹浪飞了。...

《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完整章节阅读》精彩片段


“骑兵呢?”

“不低于两万骑。”

许达沉默了。

他原本以为这是世族故意放出的消息,用来拖延他们的。

可谁曾想到,晋王根本不经查。

查到后连他都触目惊心了。

“老五他究竟想干什么?”

庆皇死死捂着心口,疲惫的靠在椅子上,身子再也不如往日那般挺拔。

……

自古皇家无亲情。

庆皇极力想避免父子成仇。

但终究还是败了。

“许达,朕当初顶着巨大压力,强行将这群小崽子分封出去,真的错了吗?”

许达低头沉默许久,方才小心答道。

“臣一武夫,不懂得制度啥的。”

“可谁家没有几个不听话的孩子?”

“陛下教训一顿就是了。”

庆皇听得无比苦涩。

“是啊,别人家孩子不听话,教育一顿也就是了。”

“可皇家呢?”

“八万兵马,这牵扯到了多少平民家庭?叛乱一起,最终苦的还是百姓。”

许达想到后果,不免唉声叹气。

他打了一辈子仗,最为清楚兵灾的恐怖。

过去那些秩序的溃兵,就如同野兽般在乡间肆虐屠杀,破坏性远胜于自然灾害。

天灾尚有一丝余地。

人祸却不会。

“臣有一点想不通。”

“说。”

“就算晋王拥有八万兵马,手下却也并无强将,他不可能是臣的对手,他未必有胆量敢造反。”

庆皇摇头。

“你也曾年轻过,知晓年轻人跟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想的不一样。”

“哪个年轻人不狂傲?”

“当那个劲儿上来了,老五很有可能会孤注一掷,不管不顾。”

许达再度沉默了。

当年的他们何尝不是如此,全凭着一口气开创了崭新的王朝。

年轻人的莽撞劲儿,永远是难以把控的。

庆皇抬头望向窗外,思绪发散。

“朕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胡人的威胁彻底铲除。”

“可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劲儿不能往一块用。”

庆皇的目光穿过范阳城,越过了长城,看到了北方辽阔无边的草原,也看到了表面安宁,实则背后风波涌动的大庆。

“世族们想要治理权,朕满足他们,他们才会全力帮助朕北伐。”

“大臣们又觉得北伐劳民伤财,让你防住长城耗费更少,才是最优选择。”

“现在就连朕生的儿子……都开始搞小心思。”

庆皇的脸上变得无比苦涩。

“朕这辈子,还有机会北伐吗?”

许达不敢回答。

寂静的气氛直到被水壶发出呜呜呜声打破,炙热的蒸汽从壶口喷出。

“朕真的羡慕老六。”

庆皇盯着火炉开口道。

“辽地那么苦,可广宁城的百姓活得却那么开心。”

“朕看的出来,辽地的百姓是发自内心的爱戴老六。”

庆皇望着那升腾到空中的水汽,陷入沉思。

“老六身边的朱烈看起来傻楞傻楞的,但他却是真的一心一意为老六好。”

“朕呢?孤家寡人。”

“现在就连你,都不敢在朕面前乱说了。”

许达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臣……”

“臣……”

“臣嘴笨,怕说了陛下会生气。”

庆皇翻起杯子,重新倒了一壶茶。

“你不用说。”

“朕只是想跟你说说,说完了心情就好多了。”

情绪低沉的庆皇,再度恢复了正常,一如往日的那般睿智。

“卢令将这件事透给朕,不就是想看朕跟儿子们相互猜忌,到时候世族好趁机浑水摸鱼吗。”

“朕怎会如了他的愿。”

“传令晋王,来范阳速速见朕。”

只要他还活着,这些小的这辈子都别想作乱!

许达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那个英明神武的庆皇,终于又回来了。

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当第一车铁炉与煤矿装好,庆皇便要动身出发。

“本王还打算多留两位老哥几日,一起在这广宁城好好转转。”

“没想到两位老哥这么快就要走。”

“救灾如救火。”

庆皇望向南方,视线越过城墙,越过山海关……

况且,他来这的目的早已经达到了。

他看了老六很多眼,他很满意。

处于寒冷地带的广宁城不但没受灾,反而过的更好,他更满意。

甚至他没想到走的时候,还能带回去大批救灾物资。

不虚此行。

“以后咱还会来这的。”

庆皇说完,便催促着侍卫们加速,争取在天黑之前赶回到山海关。

“本王随时欢迎。”

目送着庆皇与许达带着人马离开了广宁城,秦风不免耸了耸肩。

“这俩朝堂使者,还蛮有意思的。”

“这次商路彻底打开,今后躺着赚钱,爽歪歪。”

“至于这条商路,还有赈灾物资,得选个本王信任的人主持才是。”

秦风摸着下巴琢磨了许久,最终脑海中想起了府中的一袭红衣。

“就她吧。”

至于最信任的朱二楞,这么大的权力他明显把握不住。

还是跟在他身边就好了。

“来人备车回府。”

“接着奏乐,接着舞。”

……

北风刺骨,大雪漫漫,庆皇骑在马上,感受着寒风刺骨,不由打了个哆嗦。

“这辽地,确实够冷的。”

许达更是喊着道:“我穿的熊皮大衣都被风彻底打透了。”

辽地风大,他声音但凡小点庆皇都听不见。

“加快速度,天黑后会更冷。”

一行人马顺着北风,在大地上溅起一串飞雪,直入山海关内。

好在他们没迷路,准时在天黑前进了山海关内。

许达双手被冻得红的发紫,烤着火盆打着哆嗦。

“这木炭的温度,没煤炭高。”

“要不在这建个火炉子吧,那个能将这间屋子都烤的暖烘烘的,还不用总往里面填炭。”

庆皇即便怀里抱着汤婆子,也依旧被冻得打摆子。

“广宁城明明更北,却总觉得山海关比广宁城更冷。”

“等明日老六将炉子运来,在山海关城内留个几十个吧。”

“陛下万岁。”

许达由衷的高呼。

次日被冻醒的庆皇早早坐在火盆边上。

哪怕昨晚屋子里生了一晚上的炭,露在外面的脑袋依旧觉得被冻得生疼。

这要是烧不起木炭百姓,恐怕会被直接冻死。

“立即动身去范阳。”

天还未亮,庆皇便带着许达动身。

山海关城半日便可抵达范阳。

范阳城比广宁城大上近二十倍,放眼大庆也是数得上名号的大城之一。

昔日的范阳城作为北方中心,更是繁荣无比,商贾云集,才子佳人无数。

可如今的范阳城,冷冷清清的毫无生机。

道路两边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冻的硬邦邦的尸体。

“朕不过离开了两日,尸体就多了这么多。”

“范阳的官,全都在干什么!”

庆皇难以抑制心中杀意。

范阳可是拥有整个北方最好的救灾条件,还调集了大量中枢官员来此,庆皇更是亲自坐镇。

可结果呢?

每天依旧在死人!

都是冻死的。

这里明明比广宁城暖和多了。

范阳府衙内,负责赈灾的左丞相胡庸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左丞你别转了,转的我头发晕。”

“我也不想转!”

胡庸急的直拍桌子。

“卢令,卢巡抚,你是这范阳的官,你来告诉我现在有什么法子!”

“全城几十万人,没柴了!”

“能拆的房子都烧完了!”

“百姓都在家里抱在一块了,好点的能抱着家里的猪取暖,不好的早就给冻死了。”

“就连这衙门内,都冻病了多少人?现在城里尸体都没办法清出去了。”

“你告诉我怎么办!”

胡令瘫坐在椅子上,听着窗外呼啸寒风声。

“陛下去了山海关怎么还没回来。”

“陛下!你还指望陛下!”

“以陛下那个脾气,要是知道现在城里成了这样,你我全都会被拉出去砍脑袋!”

“你我家人都保不了!”

“我还好,族里几十口,可你卢家上上下下过千人,都得被流放。”

“那我与胡左丞干脆一起出去搬尸体算了,冻死了总比被砍掉脑袋好,还能留个全尸。”

“走啊!”

“走。”

两人闷头向外冲,可刚到门口,便被一双大脚全都给踹回到屋子里。

“吵什么吵。”

两人刚要大怒,但见到来人后急忙全部跪好。

“陛下您可算是回来了。”

“城里真的没能烧的了。”

哪怕在官衙内,两人说话都能喷出一口口白雾,气温低的不行。

“都给朕滚起来。”

庆皇无法压制住心底怒火。

“一个左丞,一个巡抚,遇到事儿就知道在这抱怨,朕要你们何用。”

卢令抬头道:“目前范阳附近还有柴火的,恐怕只有宁王了。”

“可臣联系宁王,宁王根本就不给。”

庆皇深吸了一口气。

“老三吗?”

“那是个最不让朕省心的东西,就不能学学老六。”

“朕带了部分救灾物资,先给能调集的人手都招过来。”

胡庸低头道:“衙门里不生火太冷,基本都病倒了。”

庆皇沉默了。

“先将带回来的炉子在这升上吧。”

足足花费了一个时辰,才勉强将铁炉子支上,找了半天最终只能撕掉几年前的账本引火,好不容易才把煤给点着了。

很快铁炉子便变得红彤彤的,所有人围在炉子边上,也终于暖和了起来。

胡庸更是激动的拿起一块煤,反反复复的看来看去。

“陛下,这……煤?也烧起来也太热了!”

“辽王真的送过来很多?够全城今年冬天用的?”

胡庸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辽王那地方那么冷,前几年广宁城还都被胡人给屠了,真的有能力帮到范阳?”

“朕会骗你不成?”

“臣不敢。”

胡庸急忙跪倒在地。

“今天傍晚便能到达第一批,你准备些人将要到的先发给城中百姓,再让相熟的百姓围着炉子一起挤一挤。”

“臣这就去办。”

胡庸走出衙门外,出了一口长气。

总算是看到一点希望了!

要不是辽王运来这些煤用来救灾,自己的这颗脑袋,可能就真的保不住了。

这大恩,不能忘啊。

……

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