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微亮时,一家就早早起床。
简单的梳洗用餐后,就把需要往城里卖的东西收拾好,准备出发。
“好了,我们出发吧。”
王大牙颠颠背上的筐,迫不及待道。
“那个,小竹的脸要不要用纱巾蒙一下?
毕竟县城那边三教九流的人多,这样安全一些。”
“哈哈,蒙脸那都是有钱公子才会做的事,我们乡下人哪有那么讲究。
再说,就我们这种乡下的泥腿子,人家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姐也看不上呀。”
王大牙大喇喇地说。
听她这样讲,萧雨寒也不好再说什么。
她背上自己的筐,然后跟在他们身后默默的走路。
走了约一个时辰后,萧雨寒终于见到了古代的城墙。
面前的城墙显得有点古旧,不知在这屹立了多少年。
城门边上立着几个衙卫,一副悠悠闪闪的样子。
几人走到城门边,有一带头的衙卫伸手拦了一下,然后敷衍地询问一番后就首接让进了。
萧雨寒进了城门后拉住王母低声询问了一句:“这边的制度这么松的吗?”
王母往两边看了看,然后拉着萧雨寒低声说:“这边的衙卫活可轻松了,每天就光站在那唠唠嗑什么的,就有大把的钱拿。
人家可是都有后台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随便便进入衙卫的。”
我懂,我懂,萧雨寒想我怎么不知道呢?
在现代的社会,也是没有关系就没有好的出路。
哪怕你进入好的大学里,出来后都是没有门路,也是没有用的。
再努力也比不上别人有后台。
社会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哪有公平可言。
有些人的起点就是别人一辈子也达不到的终点!
王母一边走一边与萧雨寒说:“这边是北街,一般小商贩待的最多的地方。
还有南街,东街,西街,不过东、西两街都是达官贵人所待的地方。
南街那边就是烟花巷柳比较多的地方。”
萧雨寒一边听一边往心里记,经过城中的坊市,吆喝声,唱曲声,叫好声,铁器敲击声,声浪嘈杂,人群熙熙攘攘。
她抬头的时候看到不远处有济世堂的牌子,顿了一下,然后对着王母说:“王婶,你们找个地方等我一下,我先去那个药房看一下我的草药能不能卖。”
“那我们就到前面的那个地方支个小摊卖鱼,然后等你忙完了你去寻我们。”
“好!”
我应了一声后背着草药筐就往济世堂走去。
“你买药吗?
买什么药?”
一个穿着短打的药童过来询问。
“我不买药,那个你们掌柜的在吗?
我想问一下你们这回不回收那个药草?”
“不买药进来干嘛?
滚!
滚!
你当我们济世堂是什么地方?
是什么穷鬼都能进来的地方吗?
再说乡下的泥腿子能认识什么药?
骗人骗到我这儿来了。”
听到不买药药童的脸色陡然变了,一边挥手,一边赶人。
“不是,你这人怎么这样?
乡下的泥腿子怎么了?
是吃你的还是用你的了啊?
没有乡下人种粮食,你们这些城里人吃什么?
你天生的就是城里人吗?
你敢说你祖上里就没有泥腿子吗?
士农工商你就是按国家纪律排的话,我们农工都排在你们前面。
哼!
你有什么权利瞧不起人。
农民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如果没有农民,你们就等着全都饿死吧。”
萧雨寒有点义愤填膺道。
“你,你,,”药童手指着萧雨寒说不出话来。
“你什么你,我就不信除了你们这家药房就没有其他地方收了。”
说完萧雨寒就背着筐转身前往另一家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