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凡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完整阅读》,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潜力佳作《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张凡崇祯,也是实力作者“画凌烟”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一场车祸,他从本属于自己的和平年代穿越到了大明,还是最后一个黑暗王朝。内有奸臣当道,残害忠良,外有八大蝗商收敛钱财,叛经离道,他一睁眼,便是生死局。既来之则安之,他可不觉得没有回旋余地。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召忠臣,查蝗商……私通建奴?隐瞒商税?真当他看不见、不知道?他只不过在等一个锲机罢了!天子一怒,血染三里——顺我者达官俸禄,逆我者满门抄斩!...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完整阅读》精彩片段
妈的!
崇祯心里暗骂一句,你英国公好歹也是张辅的后人,怎么跟那些文官一样不要脸了!
这不就跟后世那些键盘侠一个鸟德行么!
嫌这个不行,那个做的差。
让他自己来,肯定是不会的。
不会怎么办?
喊口号啊!
反正口号是要喊的!
崇祯觉得尼玛张维贤也是个老油条,怎么大明朝这么多老油条!
崇祯表面上表扬了张维贤几句,毕竟英国公年龄大了,这要是骂几句,气不过过去了怎么办。
崇祯又问:“小公爷,你觉得这红夷大炮如何?”
小公爷张之极倒是个脾气有些冲的家伙,他朗声道:“天启六年,袁崇焕以红夷大炮守宁远城,击杀建奴酋首,威震朝野,臣以为红夷大炮是护国利器!”
一边的张维贤不停给自己儿子使眼色,但张之极却仿佛没有看到一样。
崇祯倒是乐了,看来这个小公爷倒不是个油腻的人。
等张维贤退休后,军都督的京卫可以给张之极来管,让他和孙传庭相互竞争。
崇祯道:“这东西,给九边军镇每个军镇先来一门,有没有难度?”
徐光启道:“回禀陛下,我朝原本就有火炮制造方法,不过胡人的红夷大炮却是有诸多优点,火器局已经正在研究红夷大炮,还有地方可以改良。”
“这好啊,那个什么,你可以从濠江(澳门)雇佣一些胡人工匠到京师来。”崇祯扫了一眼诸位大臣道,“咱们也不要只顾着自己是天朝就骄傲自满,别人的东西好,就应该好好学,学过来成为自己的。”
徐光启道:“陛下圣明,臣这就去办。”
“对,记得去找吏部领名额。”
“是!”
在场的孙承宗和徐光启,都是坚定的火炮派,在他们看来,火炮是对付建奴最强大的武器。
但他们深怕当今天子对火炮没啥兴趣,就和先帝一样。
但现在看皇帝的态度,似乎对火炮的执着比他们还强,心中不由得高兴起来。
随手,崇祯又道:“这火铳枪,也要换了,朕是不是听谁说过,濠江的胡人,现在有一种枪叫火绳枪,射程和准心都比我大明的火铳要好?”
三眼火铳这东西,搁在明初,那肯定是好宝贝,拿出来可以吊打西方。
可是两百多年过去了,三眼火铳丫的就没有变过。
西方都已经普及火绳枪了,大明现在还抱着三眼火铳不放,也不是个办法啊。
这种时候,不是比情怀的时候,也不是非要死心眼找火铳优点的时候,肯定是哪种好就用哪种!
徐光启更是惊讶,怎么皇帝连火绳枪都知道?
濠江的那些胡人用的火枪确实与大明的不同。
大明的三眼火铳射程仅仅是在六七十米,但火绳枪的射程却是一百二十米到两百米之间。
而且炸膛率也降了一半!
可惜大明的天朝思维太严重了,太喜欢自诩天朝上国了。
赶紧学,学过来有朝一日去把欧洲那帮狗日的摁在地上摩擦!
徐光启道:“陛下,这事臣倒是昨日与孙阁老商量过,孙阁老也觉得可行,臣以为可以分两步,一是从濠江采购一批火绳枪回来,火器局自己也好好研究一番,二是同样从胡人中高价雇佣一些人回来,等朝廷自己研究好了,再从胡人的实操中学习,改进。”
“可行,总之赶紧把火绳枪给朕做一批出来,朕已经迫不及待了!”
崇祯说的迫不及待并不是要大批量生产火绳枪了,而是要先把火绳枪弄到手,然后再细细谈论燧发枪的事情。
火绳枪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一定要研制出燧发枪出来,那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把火炮和火枪都巡视了一遍,崇祯倒是还觉得满意。
至少大明晚期的火器研发,不会落后西方太多,几个短板补起来后,武器方面就问题不大了。
等把火炮和火枪都巡视完了,崇祯又跑到火器局去转了一转。
等转下来之后,崇祯不由得感慨,工业化之路任重道远啊!
不能急,不能急!
第二天,崇祯要等的第一个将才终于来了。
孙传庭,很年轻嘛,今年才三十五岁。
别看他是明末的名将,但他是个文官。
进士及第。
孙传庭长得很帅,很高大,浓眉大眼,留着浓密的胡须,看起来就给人一种力量感。
这一日崇祯正在煮牛肉吃,吃得正香。
“臣叩拜天子!”
“孙爱卿,你终于来了!”崇祯一边吃着牛肉一边道,“坐,没事,坐吧。”
孙传庭不由得有些惊讶,在皇帝面前,自己还能坐?
孙传庭犹豫了一下,还是坐下来。
“王承恩,去给孙大人来一碗牛肉。”
“臣不敢。”
崇祯挥了挥筷子:“坐坐坐,有什么敢不敢的,汉唐之臣,见到君上,不都是坐而论道么?”
对啊!
陛下,您也知道那是汉唐的时候,大明哪个官员在皇帝面前敢坐?
王承恩给孙传庭也来了一大碗牛肉。
崇祯也不说话,只顾着吃牛肉,直到吃完,觉得全身都充满了力气。
而孙传庭却不敢动筷子。
“朕让你吃就吃,男子汉大丈夫,怕什么!”
孙传庭这才动了筷子。
待孙传庭吃完,崇祯道:“孙爱卿,知道朕为什么找你来么?”
“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崇祯站起来喝了杯茶,叹了口气道:“朕睡不着觉啊!”
这下孙传庭就懵逼了,陛下,您睡不着觉,叫我来做什么?难道我能让陛下您睡着觉?
孙传庭是满脸的问号,但又不敢随便乱问,只是道:“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意思就是,皇帝,您说吧,为什么睡不着,看我有没有催眠药。
香皂开始批量生产。
崇祯是不是该把香皂拿到街头去卖呢?
当然不是。
这种新鲜东西,拿出去卖,也没有几个人敢尝鲜。
女人和男人是不一样的,女人因为生理结构限制,导致天生就很敏感、防备心理很强。
而男人则是一种比较浪的生物,对新鲜的东西都非常热诚,尤其是新鲜女人。
香皂是做女人的生意,哪个女人敢随便把来历不明的东西往自己身上抹?
这不是找死么?
所以,香皂的生意,它得玩格调和饥饿营销。
什么是格调?
就是这玩意儿一定是有钱人才用的,这就是品牌定位。
至于饥饿营销,就是这玩意儿不是你想要就能要的。
怎么玩这个营销崇祯也已经想好了,就让周皇后先来用,通过皇后传播到王公贵族的夫人们那里,在权贵的小圈子里先流传开。
权贵圈子就是最爱攀比的一群人,等消息传开了,崇祯就可以坐等收钱了。
果然,过了几天,皇后使用香皂的事情,就在京城的一小撮贵族女性圈子里传开了。
于是,尚书家的夫人,国公家的小姐就开始打听香皂这东西。
可打听来打听去,也不知道从哪里弄的。
但几天之内,却总有人能弄一两块来。
那些少部分使用过的人则表示非常好用,这事越传越开。
尤其是英国公的女儿张婉君,她是京城名媛圈里出了名的交际花,她一张嘴出来,什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的女人、夫人们,各个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听说皇后娘娘正在使用,那更是恨不得马上挖地三尺也要买一个回来。
但是,没货啊!
京城的贵夫人们恨不得把大街跑烂,恨不得把街道翻个底朝天,就是没有看到。
这些天的动态,崇祯都看在眼里,每天都有锦衣卫向他汇报。
我们的崇祯也不着急,让那些人先干着急一段时间。
又过了几天,京城里又陆陆续续有一些人在使用了。
结果出现了一个什么现象呢?
贵妇人们一起出来郊游的时候,居然以此作为攀比和显摆。
等到正月二十日,京城里的这把火也燃烧得差不多了。
京城又开始流传一件事,五天后,在东华门外,有一家店叫雅兰堂开业,卖香皂。
这是立刻在名媛圈子里传开了。
五天后,也就是正月二十五日,雅兰堂开业了。
开业的第一天,爆满。
一千块香皂被一抢而空。
每一块香皂卖多少钱?
五两银子!
明朝的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的650块钱,五两银子相当于多少钱?
相当于3250元。
也就是说,崇祯的一块香皂,卖3250元。
一千块香皂,卖了5000两。
按照崇祯这个定价,香皂的净利润达到了80%。
也就是说,他一天净赚了4000两。
比彩票局还赚钱!
这还是第一天。
这简直让崇祯想起了后世的苹果手机。
有逼格,就是牛逼!
第二天,五千块香皂被搬运过去,一样,一扫而空。
一块香皂大约用一个月,很多人看着香皂小,就一口气买十几块。
英国公张维贤的女儿直接买了五十块带回去屯着。
这事传到徐光启的耳朵里,把这位老人差点震惊得下巴都掉下来了。
徐光启立刻就跑到皇帝那里。
“陛下,老臣觉得这个香皂,可以多出几个品类,例如兰花香、菊花香、桂花香……”
徐光启一口气说了十几种花的名字,越说越兴奋。
毕竟是给朝廷赚钱的事,身为工部尚书也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可是崇祯却摇了摇头啊。
徐老爷砸,你不能新鲜玩意儿一出来,就把它搞死啊!
市场都是有规律的,既然现在梅花香的香皂卖得这么好,就多卖一段时间嘛。
等市场疲劳了,再推出新品。
崇祯一副奸商嘴脸道:“不急,等这批香皂卖完,大家用得麻木了再推也不晚。”
徐光启微微一怔,随即立刻明白皇帝的意思了,不由得笑起来:“陛下圣明。”
他没想到这个小皇帝,脑子居然这么好使,这一点他完全没有想到。
有这样的局面,崇祯很开心。
但不开心的人也有,例如杨所修。
山西八大蝗商此时此刻已经被押入京师的牢里,山西那边的刑场已经是血流成河。
两万多人,足够把刽子手都杀怕,足够把刽子手手里的刀都砍出缺口来。
这事起初执行的并不到位,处斩的速度也不快,下面的人总是拖了又拖。
直到这一日,督察院的曹思诚将那十万两贪污的名单给递上去。
崇祯看完大怒,只在奏疏上批复了一句话:全部砍了!
于是京城就有十几个官员两天之后就被拖到菜市口各自挨了一刀。
其中最高关于牵涉到三品大员,就直接被拖出去砍了。
山西那边有二十几个官员也都被打入死牢,等待被押入京师问斩。
这事立刻参与山西案审判的官员们失眠了几天,几天后,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官员突然就变得非常积极起来。
积极到什么程度呢?
经常加班核查,一个个核查。
山西那边更是一天砍一千来个脑袋。
刽子手每一顿都大鱼大肉,深怕没有力气,在刑场上吓晕过去。
在这种情况下,拿了钱的杨所修已经失眠了好多天了。
他已经在家里等待皇帝的圣旨来弄死自己了。
听说曹思诚还专门写了一份奏疏来弹劾他的。
结果杨所修等啊等啊,就是没有等到皇帝要杀自己脑袋的消息。
在家里被吓病了好几天的杨大人,在二月初十的这一天,终于等到了皇帝召见入宫的消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