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畅销书目高中生物知识点总汇

畅销书目高中生物知识点总汇

2022届高中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汇》是作者“2022届高中生”的倾心著作,施旺施莱登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本书涵盖高中生物的知识。作者是一名努力奋斗的高中生。学生当然更了解生物的知识点了。我会把这个当成类似于笔记本来记录高中生物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如果有不妥之处,请指教。欢迎各位前来学习!(作品标签我是瞎选的,我实在不知道要选啥)...

主角:施旺施莱登   更新:2024-06-06 17:4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施旺施莱登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书目高中生物知识点总汇》,由网络作家“2022届高中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中生物知识点总汇》是作者“2022届高中生”的倾心著作,施旺施莱登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本书涵盖高中生物的知识。作者是一名努力奋斗的高中生。学生当然更了解生物的知识点了。我会把这个当成类似于笔记本来记录高中生物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如果有不妥之处,请指教。欢迎各位前来学习!(作品标签我是瞎选的,我实在不知道要选啥)...

《畅销书目高中生物知识点总汇》精彩片段

❶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种类上的统一性)统一性是从化学元素的种类来说的但是,细胞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与无机自然界的大不相同(含量上的差异性)差异性是从化学元素的含量来说的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含量较多的是C、H、Ca、Mg等元素,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元素含量很少,如Fe、Mn、Zn、Cu、B、Mo等,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虽然少,但是其生理作用不可替代;并不是含量少的元素是微量元素,如铅;并不是所有元素对人体都有利,如生物富集现象中的重金属元素铅、汞等C、H、O、N这西种元素的含量很高,其原因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最基本的元素是C(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依据自然界中生物的整体情况来划分的,具体到某一生物体中元素的含量可能有差别。

❷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水(无机物,70%—10%)、蛋白质(有机物,7%—10%)、脂质(有机物,1%—2%)、核酸和糖类(1%—1.5%)等(少数元素会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不同生物组织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是有差别的,有的还相差悬殊。

2.细胞含量(1)细胞鲜重元素含量:O>C>H>N化合物含量:水>蛋白质>脂质>糖类(2)细胞干重(细胞干重是细胞失去全部自由水以后的重量)元素含量:C>O>N>H化合物含量:蛋白质>脂质>糖类❸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有机物鉴定实验的思路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根据产生的颜色来鉴定有关物质的存在1.还原糖的检测(1)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反应条件:50—60ºC水浴加热)通过出现砖红色沉淀,只能推至待测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糖,而不能推之是否含有葡萄糖(2)实验步骤①取材:还原糖含量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不宜选用甜菜(主要含有蔗糖,蔗糖为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多糖也不可以)、甘蔗和马铃薯块茎(主要含淀粉),还原糖含量少;不宜用西瓜为实验材料(有颜色)②制备组织样液: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₄溶液;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③颜色变化: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到溶液中生成砖红色沉淀(蓝→棕→砖红↓)④结论:组织样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

(3)注意事项①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检测还原糖时参与反应的是新制成的Cu(OH)₂↓悬浊液,若放置时间过长(Cu₂O,黑色)会有沉淀析出,使反应减慢甚至不发生反应②甲液、乙液要等量混合再加入实际是为反应提供Cu(OH)₂③水浴加热④本实验的原理是新制Cu(OH)₂浊液被醛基还原成Cu₂O⑤斐林试剂为蓝色,是Cu(OH)₂的颜色,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检测(1)原理:脂肪+苏丹III染液→橘黄色(脂肪+苏丹IV→红色)(2)实验步骤①取材、切片:花生种子(浸泡)去种皮,将子叶切成薄片。

浸泡:若用花生种子做实验材料,必须提前浸泡3—4h,浸泡时间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切成薄片:若子叶过厚,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重叠,不易观察②制片:选最理想的薄片→第2~3滴苏丹III染液染色3min→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制成临时装片染色:染色时间不宜过短(染色不充分,脂肪颗粒染色过浅,不易观察);染色时间也不宜过长(时间过长,样品中的脂肪可能溶解,洗浮色时被洗掉,且会使细胞其他位置着色,观察不到被染色的脂肪)苏丹III易溶于酒精不融水,脂肪也溶于酒精,因此实验操作要安排合理③观察:在低倍镜下寻找到以角色的圆形小颗粒,然后用高倍镜观察(视野中有橘黄色颗粒)④结论:花生种子中有脂肪存在。

3.蛋白质的检测(1)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碱性环境下的Cu²⁺可与含有肽键的结构(CO—NH—)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双缩脲试剂只能检测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本质是与肽键发生反应(2)实验步骤①选材与制备:鸡蛋清稀释液或豆浆滤液或鲜肝提取液②制作组织样液: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ml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₄溶液)使用时先加A液(制造碱性环境利于下一步Cu²⁺与蛋白质进行反应,发生颜色变化;CuSO₄在碱性环境中生成Cu(OH)²)再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滴加过多,蓝色对紫色有遮盖作用)③颜色变化:浅蓝色→紫色④结论:组织样液中含有蛋白质。

⊂[┐_┌]⊃1.实验中的三个注意点①三个实验中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颜色变化(三个实验的实验原理都基于颜色反应)②脂肪鉴定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理是苏丹III染液易溶于酒精,不能用蒸馏水,苏丹III不溶于水。

③物质鉴定实验一般不设对照实验,若需设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己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在蛋白质的检测中,如果用鸡蛋清作为实验材料,一定要稀释到一定程度,否则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黏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试管也不易清刷干净2.理清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1)一同:都含有NaOH和CuSO₄两种成分,且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g/ml⁻¹(2)三不同①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的实质是新配的Cu(OH)₂溶液,双缩脲试剂的实质是碱性环境中的Cu²⁺②使用方法不同:检测还原糖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且需水浴加热;检测蛋白质时先加A液1ml摇匀,然后加B液4滴震荡摇匀③CuSO₄溶液的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CuSO₄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ml⁻¹,双缩脲试剂中 CuSO₄。

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g·ml⁻¹(3)把握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三个唯一”①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检测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首接加热。

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②唯一需要显微镜:切片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③唯一使用酒精:脂肪的检测,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科学实验 盐变成了糖? 教你做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把少量的盐和进面粉里,面粉并不会变成咸,而是变甜。

这不是味觉失调,而是因为盐增加了淀粉分子间的凝聚程度,当粘到舌头时,面粉、盐遇到了口腔中的水和酶,加速淀粉转化成麦芽糖的过程,所以会感觉“甜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