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时安夏陈渊的现代都市小说《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全本阅读》,由网络作家“十二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武侠修真《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是由作者“十二妖”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时安夏陈渊,其中内容简介:北翼国一代传奇人物惠正皇太后重生回到侯府。上一世时安夏眼瞎,对无能又自私凉薄的晋王一见钟情,还把他费力推上皇位,害苦了老百姓。熬到他死后,还得给他收拾烂摊子。这一世她只想守着母亲和失而复得的哥哥安安静静过完一生,谁知天生凤命,随手捡个上门夫婿竟然是西梁国死了十年的幼帝。她哀叹自己好命苦,忍痛放一纸和离书给他自由。而他却将和离书撕得稀烂,怒斥她:“你当朕是什么,想扔就扔?”扔不掉能怎么办?陪他走上夺......
《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全本阅读》精彩片段
时婉珍对伯府的怨恨达到了顶点。
明明丈夫是伯府世子,一大家子人,为什么只有她一个人在替他奔波操劳?
她的公公婆婆,世子的几房弟弟,还有宋家那些各房亲戚,一个个都不肯搭把手。
这是笃定她回侯府一定能成事儿!他们却不知道她的脸面和尊严,都被一个小辈踩进了泥土里。
分明才六百两银子,偌大一个伯府,随便凑凑能凑不出来吗?何至于让她用庄子抵那六百两银子?
宋世光听到她那番哭诉,不止没有一丝感动,反而更生气,一巴掌打得她鼻血直流,“你不会动你的嫁妆吗?”
“嫁妆!我的嫁妆不是被你用光了吗?我哪儿还有什么嫁妆!”
这句控诉又换来一轮拳打脚踢。
便是此刻,时婉珍莫名可笑地想起宋世子对她最柔情蜜意的时候,也就是她拿出嫁妆送到他手里的时候。
他跟她说,后院那些女子,不过是娶来兴旺后宅做点缀用的,谁都越不过她这个正头娘子去!
他还跟她说,以后青云直上,定记她的好。若是为朝廷立下功劳,高低得为她请封个诰命夫人,让她享尽荣光。
他又跟她说,“这府里也就你对我最是真心,父母兄弟都只重利轻情。”
现在时婉珍想起往日那些片段,就觉得是多么讽刺啊。
她惶恐和刺痛的心,远比皮肉伤得更重。
她听到宋世光在她耳边咆哮,“那庄子是我伯府的产业,你有什么权利做主拿去送给你的侄女儿!”
“那不是送!那不是送啊!”时婉珍一边擦鼻血,一边哭着辩解,“那分明是你跟人合伙坑我嫂嫂的铺子,为了把你从官府里接出来才抵的六百两银子!”
宋世光气笑了,“六百两!凭什么是六百两!我前后拿到手的银子不过三百两,凭什么你要出六百两!”
是啊,整个案子才五百两,为什么她要出六百两呢!时婉珍颓丧地坐在地上想这个问题。
宋世光将脸冷冷逼近她,“你和你娘家合起伙儿来骗老子!骗我伯府的庄子!你个贱人!”
时婉珍害怕得使劲往后缩,摇头哭得伤心,“我没有,我从来没有,真的没有……”
宋世光伸手抓起她的头发,恶毒的眼神逼视着发妻,“听着!你现在就滚回去,让他们拿出一千两补偿给我们伯府。否则,本世子就休了你!”
时婉珍是被宋世光赶回侯府的,那时天还没亮,正下着鹅毛大雪,脚下的积雪已过膝。
她深一脚,浅一脚顶着风雪,跌跌撞撞拍响了侯府大门。
门房骂骂咧咧开门就着昏暗烛光一看,竟然是个鼻青脸肿蓬头垢面的妇人,骂声晦气,砰一声关了大门,继续去睡觉了。
他做梦都没想到,那个像叫花子一样的女子竟然是他们侯府二房的小姑奶奶。
时安夏辰时末知道小姑母时婉珍回了侯府,那会子她刚梳洗完,正在用早膳。
南雁伺候她吃完,才禀报,“听说小姑奶奶被打得鼻青脸肿回来了,正在老夫人院里哭呢。”
时安夏将漱口水吐在盂里,用帕子擦了擦嘴,“想必是来找咱们要银子的。”
这一千八百两可真烫手啊!
话音刚落,陈妈妈就来了,“大小姐,老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南雁出来回话,“知道了,咱们姑娘说这就过去。”
陈妈妈看着南雁的眼神有些隐晦,堆满了笑容,“你就是南雁吧?”
南雁心思单纯,也很少与人交恶。只要别人对她笑脸相迎,她也会报以善意,“是,陈妈妈,奴婢叫南雁。”
陈妈妈往常一向在奴仆中地位很高,要不是前阵被罚跪了雪地,性子收敛了不少,还不知是怎样的嚣张跋扈。
像如今这般温和,实属少见,“南雁姑娘,你多大了?可有十六了?”
南雁没想太多,“明年四月就十六了。”
陈妈妈又问,“许过人家没?”
这次是时安夏冷冰冰的声音,从帘内传出,“许了!南雁进来!”
南雁应一声,转身进屋,留下陈妈妈杵在原地表情讪讪。
“姑娘,你怎么说我许了人家?”南雁瞧着姑娘神色不对,似乎很生气,“姑娘,我惹你不高兴了?”
时安夏重生以来,遇到再大的事,都是从容又平静的,很少像此时这般面如寒霜。
她轻叹一声,觉得自己可能吓着南雁了,缓了缓神色道,“没有不高兴,不过你们五个是我最信任的人,我希望由我亲自来替你们选择亲事。尤其是你,不要擅自作主,能不能答应我?”
南雁的脸顿时通红,“姑娘,南雁不成亲,永远跟着姑娘就成。”
前世她也是这么跟时安夏说,要永远跟着姑娘。
可那会子时安夏却认为,女子有归宿是好事。
所以陈妈妈来找她要南雁的时候,见南雁表现得也不抗拒,她便将身契毁了,去了南雁的奴籍,还给她添了些嫁妆。
她自以为做到了一个好主子该做的事,却没想到把南雁推进了深渊。
这一世,她便要如此强势,“这可是你说的,南雁!没有我的允许,你不能离开我的身边。”
南雁欢天喜地点头,“只要姑娘肯留着南雁,南雁就一辈子不离开。”
她忽然好想哭,感觉自己跟北茴姐姐一样,是活在她们姑娘心尖尖上的人。
时安夏心里舒坦,脸上的笑容便多了些。
来到荷安院时,她也就没有再摆臭脸对她那鼻青脸肿的小姑母,而是娓娓行礼问安,做足了一个小辈的礼数。
时婉珍再次见到时安夏时,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她见识过时安夏的厉害,从骨子里就生了惧意,甚至还下意识朝母亲身旁靠了靠。
今儿屋子里人来得齐。
大房时成逸的夫人于素君坐在一侧,其身后站着长女时安心。
二房唐楚君坐在另一侧,时安夏便站在她的身后。
三房的夫人尤晚霜,以及四房的夫人王可湘都已坐在下首。
众人相互打过招呼后,就关心起小姑子时婉珍被打一事来。
她们本就是时老夫人派人喊过来为其出主意,所以也就不避讳什么了。
但主意肯定是出不了,只能一人问一句没用的,表达一下关心。
“婉珍,你还好吧?”
“还疼吗?嘶,下手真狠!”
“哎呀,怎么这样,姑爷也太不讲究了,怎么还动上手了?”
唯有唐楚君问,“婉珍怎么想的,还回去伯府吗?”
时安柔远远看着时云清从小径上顶着风雪走来。
刘妈妈纳闷,“为什么不是门房先过来请咱们进厅里说话?瞧这样儿,难不成是不让进门,堵着咱在这侧门边上站着说?”
时安柔一时也没搞明白,“或许,或许云清堂哥正要出门?”
“他哪里像是要出门的样子?连个小厮都没带,身上也是在家才穿的常服。”
“先别管了,正事要紧。”时安柔朝走近的时云清微微屈膝行了一礼,“见过云清堂哥。”
刘妈妈也道,“老奴见过云清公子。”
时云清负手而立,开门见山问,“不知所为何事而来?”这是真打算堵在侧门口唠嗑呢,唠的还是这么隐秘的大事。
刘妈妈挤出一脸褶子,陪着笑,“云清公子,您看是不是进去说比较好。我家小姐有重要事情和您商量。”
时云清到底是读书人,最重礼数,闻言只皱了一下眉头,还是转身道,“请随我来。”
时安柔松了口气,要是让她站在侧门边说出想见晋王殿下的话,还真说不出口。
一路寒风萧瑟,飞雪漫天。几人安静行至一间偏厅外,时安柔才找到话题,“云清堂哥,您家这满院的红梅实在太美了。”
时云清沉着脸,没接这话茬,“不知你是侯府哪位堂妹?方便说下闺名?”
时安柔满脸通红。
上次深夜遇见,她分明已经自报过闺名。竟然才这么短的时间,他就没印象了?
她深深一福,“是安柔冒昧了。”
时云清脸色肉眼可见好了很多。
既是时安柔,那就不是闹出笑话的那位时安夏堂妹了。同时,他也想到这可能只是一位姨娘的女儿。
如此,便无意为难。他是个一板一眼的人,不会将怨气波及旁人。
将人请进偏厅后,他又礼数周全让人上了茶和点心,才温言细语再次询问,“不知安柔堂妹前来所为何事?”
如果对方继续冷言冷语,时安柔未必有胆子将今日的目的说出来,但现在对方温言细语给了她力量。
她红着脸,低眉垂眼道,“安柔是想着,云清堂哥在晋王府上做事……”
刚起了个头,时云清的脸就垮了下来。
时安柔却没有发现,自顾自继续说着,“安柔想请云清堂哥跟晋王殿下带个话,我有个……”
“送客!”时云清豁然起身,冷脸打断她的话。
时安柔被时云清吓一跳,说了一半的话卡在喉间,一时怔愣着,脸上血色尽失。
还想再说什么,门外守着的小厮已经进来请她走人。
时安柔一直觉得时云清是谦谦君子,做不出这种连礼仪都不顾的事情。
她没忍住,眼泪哗然落下,“云清堂哥,是安柔说错了什么吗?”
时云清负手而立,一脸冷漠,“看在大家都姓时的份上,本人奉劝安柔小姐一句,做事之前,先看看自己的身份。否则自己贻笑大方事小,牵连了别人……就不太体面了。”
时安柔被打击得全身都不由自主颤抖起来。因为她已经读懂了他的言下之意,你自己不要脸就算了,别人还是要脸的。
她记不清自己是如何回到侯府,只记得时云清脸上的表情是嫌弃,是愤怒,是恶心和厌恶。
她猛然醒悟过来,定是温姨娘嚷嚷着“我女儿以后可是要做晋王妃的人”,被人传了出去。
如果时云清知道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晋王殿下也知道了?天哪!她真的快要羞死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事。
最可怕的是……她好像帮时安夏铺了路。任谁都会觉得能作此肖想的人,定是侯府嫡出,不可能是庶出。
另一边,时云清让小厮给时成逸去了封信,约他下午在富贵楼见面。
时云逸如约而至。
时云清开门见山道,“大爷,有个事可能要跟您通个气儿。”于是一五一十将侯府里传出有人要做晋王妃的流言陈述了一遍。
末了,他道,“最主要是,他们认定说这话的是二婶唐氏,要做晋王妃的是安夏堂妹。”
时成逸一听,脸色立时凝重起来。他这些天忙着替时安夏办族学和一些别的事,根本没时间留意府里动静。
他摇了摇头,“不是唐氏。”
时云清道,“我知道不是唐氏,应该是哪个姨娘。时安柔是哪个姨娘的女儿?”
时成逸没想到时云清知道这么多,“你连这都查清楚了?安柔是温姨娘的女儿。”
时云清恍然大悟,冷哼一声,“我当是谁呢,原来是那位!果然上梁不正下梁歪。你知道这位安柔堂妹今天找我干啥来了吗?她异想天开,想通过我认识晋王。此心昭然若揭啊。”
时成逸眉头皱得更紧,“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主动要求认识晋王?那是真不想走寻常路。不过这寻常路的走法,也的确轮不到她一个庶女肖想晋王妃的位置。”
晚上,时安夏收到大伯时成逸的来信,看过之后就点燃烧掉了。
唐楚君也看过了信,问,“夏儿你说,这时安柔真有那么大胆子想要自己去认识晋王?无媒无聘的,岂非坏了侯府的名声。”
时安夏笑,“这侯府名声本就不好,坏不坏的也就那样。但我可能知道她找晋王做什么了。”
“做什么?”唐楚君越来越喜欢自己女儿那双像狐狸一样透亮灵动的眼睛,看着就安心欢喜。
时安夏坐下,不慌不忙喝了口茶才提醒道,“下午小姑母派人来找我,说要赎回庄子,被我拒绝了。”
好在她谨慎呀,签了个不可赎回的附约。本以为怎么也会等一阵才来闹,结果这都前后脚来找她毁约。
唐楚君也不笨,立刻想到了,“难道安柔真的知道温泉?她去找你小姑母买庄子,又去找时云清牵线搭桥想见晋王殿下。原来她是想把这消息给晋王殿下卖个好,让晋王殿下来开挖温泉呢。”
时安夏点点头,“正是。”
母女俩正说着话,便听南雁来报,安柔小姐来了。
二人互望一眼,都不由笑开了。
这般沉不住气的么?就找来了。
时安夏不动声色,“让她进来。”
时安柔将沾染了风雪的披风交给丫环,才进屋来请安。
但觉室内如春,金碧辉煌,连空气都透着华贵的味道……
几人中,除了杨掌柜,其余人都表示愿意签身契,以后听大小姐差遣。
官府牙人便把这几个人的身契也一并办了。
待人走后,时安夏让人把杨掌柜的账册挑出来,又叫来东蓠吩咐,“你盯着他,看看他去找谁,做了什么。”
东蓠领命去了。
时安夏吃完晚饭,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
她看着黑寂的夜色中,灯笼在檐下温温亮着,发出暖黄的光。
莫名有点想母亲。有些话,前世没来得及问。这一世,总要问问清楚。
时安夏便踩着积雪,去了海棠院。刚到门口,就见韩姨娘咳嗽着踮起脚尖在往院里望。
韩姨娘身边的婢女杏儿慌忙跪下,“见过大……大小姐。”
韩姨娘一扭头瞧见时安夏,也是大惊失色,赶紧低了头,“见过大小姐。妾身这就离开。”
时安夏问,“姨娘这是惦记舒哥儿了?”
韩姨娘越发紧张,忙摇头否认,“不,不是,妾身只是想着舒哥儿刚到一个陌生地方,他可能,可能会不乖,别惹了夫人不快。”
时安夏打量起对面的女人。年纪很轻,顶多比自己大五六岁的模样。
脸色是不正常的苍白,眉间满是化不开的忧愁,让人一见就觉得她在这世间过得艰难而苦涩。
如果没记错,韩姨娘应该是在两年之后就病死了。舒哥儿还很小,结果被温姨娘要过去也养死了。
时安夏温温一笑,在飘着飞雪的夜里格外温暖,“姨娘不要紧张。你以后想看舒哥儿,尽管来看就是了。走吧,随我进去。”
“不,不用了。”韩姨娘忙从袖中拿出一个拨浪鼓,颤颤递过去,乞求道,“劳烦大小姐把这个给舒哥儿,一摇,他就不哭了。”
时安夏不接拨浪鼓,顺势拉着韩姨娘一起进院子,“叫你去,你就去吧。你去哄哄舒哥儿,我还能找我母亲说会体己话。”
“好,好吧。”韩姨娘涨红了脸,只觉得这姑娘真好啊。明明是成全自己,还说得好像让自己帮忙似的,“谢谢大小姐。”
她感激地朝着时安夏的背影深深一福,一直目送到没了人影,才转身进西厢房。
那边,唐楚君在东厢房里守着睡觉的儿子。
原本这么大的儿子已算成年男子,她是不该这么寸步不离守着他的。
可是那缺失的十六年,是她胸口的痛。
她看着儿子身上密密麻麻的伤痕,心如刀割,疼得喘不上气来。
本来她想说实话,说他是她的亲生儿子。
奈何时云起发了高热,申大夫来看过之后,给他开了药。等退了烧,他便安静熟睡了。
但睡得并不安稳,像一只惊恐的小狗,蜷缩在床上,双手交叉抱着肩膀,显然经常用这个姿势躲避挨打。
唐楚君看得心酸极了,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比曾经知道时云兴死了还难过百倍。
钟嬷嬷进屋来,低声附耳道,“夫人,大小姐来了。”
唐楚君这才擦干眼泪,去了自己所住的正屋。
她进去的时候,看见女儿一个人孤单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发呆。
“夏儿。”唐楚君想说,这么晚了,怎么不去睡觉。可话到嘴边,她莫名咽下了。
许是欠了儿子十六年的时间;许是看到女儿纤瘦孤独的背影,又忽然想起,她还欠了这个女儿整整十年的时间。
眼泪莫名模糊了双眼。
时安夏听到声音,转过身来,看见母亲已是泪流满面。
刹那间,她鼻子也酸酸的。
活了两世,她才有机会这般细细端详母亲。
那是一张美得惊心动魄的脸,眉间隐有哀愁,唇畔噙着疏离和伤感。
时安夏第一次艰难问出心中一直想问的话,“母亲可是不喜夏儿?”
唐楚君愣了好一瞬才反应过来,一把搂紧女儿,“夏儿!母亲怎么可能不喜夏儿?”
“那为何……”时安夏没忍住哽咽,“为何母亲对夏儿只有客气和疏离?”
曾经作为一国太后,最为遗憾的,莫过于有个不争气的父亲,更有个早逝且对她清冷的母亲。
她两岁多在京城走失,自小四处飘零,学会看人眼色,从微小动作和表情就能洞察人心。
直到十二岁被大伯找回来,才知自己原是这样高门大户的嫡女。
她惶恐不安,又希望自己被亲人认可。所以拼命学习,想让自己对家族有所助益。
起初侯府二房这边的人不怎么看得起她,连奴才们都看人下菜碟。
唯有时云起和韩姨娘,从没对她使绊子。
唐楚君对她也不是不好,只是太客气了。
所以她很想问个明白,“因为母亲不喜父亲,所以也不喜夏儿么?”
唐楚君摇头,泪水汹涌,“夏儿,对不起,是母亲把你弄丢的,母亲心里实在内疚。母亲又怎会不喜夏儿?”
时光割裂十年之久,她错过了女儿的成长。在女儿最需要母亲的时候,她不在女儿身边。
那一天是怎么失去女儿的呢?是因为她的过失。
听说时成逸与人议亲,还订下交换庚帖的日子,她崩溃了,在马车里哭了许久。
恍惚回到侯府后,她就发现女儿不见了。那一刻不止是崩溃,更是天崩地裂。
她第一次在侯府大发脾气,狠心发卖了失职的乳母,从此疯狂寻找女儿的踪迹。
国公府在找,侯府也在找。几乎要绝望的时候,时成逸竟然将时安夏带回来了。
唐楚君再次见到时安夏的时候,心中激动得几乎晕厥。但没有想象的拥抱,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相拥哭泣。
那个又瘦又小的姑娘在她面前,用十分不标准的动作,行了个礼,“见过母亲。”
唐楚君生生抑制了所有情绪,将她亲手扶起,轻声道,“回家就好。”
她一直是个懦弱的人,在亲事上如此,在女儿的事上亦是如此。
此刻唐楚君被女儿骤然一问,心中多年压抑的情绪翻滚得澎湃汹涌,“夏儿,是母亲把你弄丢了!在你走丢的日日夜夜里,母亲没有一刻不想着你。”
时安夏忽然就明白过来,不是母亲不爱她,是不知道要怎么爱她。战战兢兢表达着爱意,所以显得清冷又疏离。
她曾经没有机会问。
可母亲对时云兴的死都那般痛苦,说明并不是因为父亲的原因迁怒于她。
这一世,终于问到了答案。
时安夏心头一松,眼泪盈了满眶,却终究还是把那股酸涩的泪意逼回去。
她轻轻偎在母亲怀里,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喃喃道,“母亲,我们要和哥哥好好过这一世!”
唐楚君的眼泪怎么都止不住,将女儿抱在怀里,像捧着世上最珍贵的宝贝,“母亲再也不会把你和起儿弄丢了!”
时成轩深觉如此。
尽管他已经作出补救,但坊间的茶楼书馆,哪哪都在说他们侯府仗势欺人。明明是魏家小姐派人去救人,却反被侯府诬陷。
说书先生还把温姨娘教唆奴仆闹事,又欠百姓工钱闹上官府写成了段子,一时满京城都在议论侯府行事不要脸。
这种情况下,时安夏这么爱惜羽毛的人会为他着想才怪。
母子俩正在你一言我一语骂温姨娘坏事,就见岑鸢满面喜色进屋来。
她先是请了安,才喜气洋洋道,“恭喜父亲!”
时成轩一脸恙色,衰衰的,“何喜之有啊?”
岑鸢坐到时老夫人的软榻边,笑道,“父亲调去了翰林院,不值得高兴吗?”
“平调。”时成轩摆了摆手,“不值一提,还不如原先的礼部呢。”
在他看来,起码礼部还能收点好处。翰林院那鬼地方,一点油水都没有。
岑鸢正色道,“此言差矣。父亲想想,当朝除了兵部和武将们,有几个大臣重臣没在翰林院待过?”
“是……吗?”时成轩疑惑坐直身。
岑鸢点点头,“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父亲随便打听打听就知道了。女儿再问父亲,分到你手下的文士都是些谁?”
时成轩想了半天,“好像有个叫……什么贤?”
“朱羽贤,前年进士榜第十八。”岑鸢眼睛亮晶晶的。
这位仁兄挨到她当太后的时候,已经专职为她草拟奏令,参与很多重大决议。
时成轩身体坐直了点,又想了半天,“好像还有个叫吴林?”
“吴长林,前年进士榜第十。”
此人后来位居御史,出了名的冷面不讲私情,正直得让人恨。
曾被荣光帝贬去漠州任知府,在那里兢兢业业干了五六年,愣是把鸟不拉屎的漠州打造成了北翼稳如磐石的边陲重镇。
她亲自下旨把吴长林调回京的时候,据说漠州百姓十里长街下跪相送,场面十分感人。
时成轩来了兴趣,“还有,还有个叫……黄月?”
“黄醒月,前年进士榜第六十二名。”
这个人有点意思。诗文一绝,傲骨清风,这是说得好听的。
说得不好听呢,则是虽写得一手好文章,但人情世故极差,对时事也不关心,因此很难在朝廷有一席之地。
他很穷,却以双足踏遍北翼大江南北,游走过万千市井小巷。他知民疾,却对民疾视若无睹,这导致他的仕途停滞不前。
说白了,给他个风花雪月或者游记类的命题,他定能给你弄个华而不实令人惊艳的诗赋出来。但若应对治理国家的策论,他就显得十分木讷。
这样的人用好了,可以装点门面;用不好,就容易坏事。
时成轩又说了几个名字,均是岑鸢的前世老熟人。
她便知,时安夏看似没帮忙,实则是在还她情。
也只有时成轩这等目光短浅的蠢人,才会觉得升迁是唯一出路。
上一世,时成轩在时老夫人的操作下,利用她这个晋王侧妃的光环,从礼部调去吏部,很是风光了一阵。
结果惹了大祸,连累她也举步维艰。
如今只要她把父亲看管好,这一世就能少闯点祸。
时老夫人听了岑鸢这一通分析,心情也似乎好了很多,“听夏姐儿这话,你父亲还走了个好去处?”
“那是自然。”岑鸢先铺垫好,“父亲过去以后,少说话,多看书。那几个文士自己知道要做哪些事,您别过多插手。多关心他们生活上的事就够了,哦,切忌带他们出去喝酒吃肉,更不要去逛……嗯,什么不好的地方。”
时成轩听得两眼闪着愚蠢的光,就记住了仨字儿,“多看书?”
别人看书费眼,他看书费的是命啊!
岑鸢忙安抚,“您不看书也行。您就去您自己的地儿待着,别打扰他们就可以了。我母亲说了,您要是肯听话,不到处惹事儿,她能保你步步高升。”
说一千道一万都没最后这几句话管用。
时成轩眼睛亮了,“真的?”
岑鸢诚恳点点头,“我母亲是这么说的。”
“行!”时成轩拍了拍胸脯,“今儿我就去你母亲院里歇着。”
岑鸢:“……”大可不必啊!
她想了想措辞,“母亲刚经历丧子之痛,准备吃斋念佛一百日。父亲还是别去扰了母亲的清修。”
“这样啊,”时成轩倒也不纠结,“好吧,那让你母亲注意身体。为父准备明天就正式上任去。”
“愿父亲在翰林院事事如愿。”岑鸢乖顺的。
时成轩却疑惑,“对了,你一个小姑娘是怎么知道翰林院那些人的?”
他连名字都没记全,女儿却能准确说出人家的进士排名。这太不可思议了。
岑鸢对自己这过目不忘的本事十分满意。她刚知道,她哥哥时云起也可以。
他们兄妹俩真是受老天爷偏爱啊。
她早就想好了理由,谎话编得顺顺溜,“因着父亲要升迁,母亲找舅母要来了礼部官员的基本资料,女儿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又因着云起哥哥明年要参加春闱,母亲又找舅母要来了历年考题以及历年进士榜名单。女儿正巧记性不错,就记在了脑子里,没想到派上了用场。”
时成轩惊呆了。
时老夫人也惊呆了。
两人惊呆的点,都乱七八糟。
唐楚君变得这般上心?夏儿记性如此之好?起儿明年要参加春闱?
就忽然热血沸腾起来,他们二房也开始干正事了!
尤其时老夫人有种想流泪的冲动。
自她嫁入侯府,没有一天不操心,没有一天不担心。
不管怎么筹谋,都感觉看不到希望一样。
丈夫平庸,儿子无能,孙子是草包,谁能体会她心里的苦啊!
温姨娘却在这个时候打帘进来了,“给姑母请安。老爷也在这啊,正好,妾身有事跟老爷商量。”
时成轩皱眉,满脸嫌弃,“你能有什么事?”
温姨娘这几日被查账查得头晕脑胀,急需做件大事转移时老夫人的注意力,同时挽回自己在姑母和老爷心里的形象。
她低眉柔顺道,“听说老爷平调去了翰林院。妾身想了想,如果只是平调,应该可以去求求袁大人,让您平调去户部,妾身跟袁大人的……夫人有些交情……”
在温姨娘想来,翰林院自然没有户部好。
户部是皇帝的钱袋子,谁能不重视管钱的人?
以她自己为例,掌家的时候多风光,多受人尊敬。现在呢,掌家权被收,连不长眼的奴才都能来呲她几句。
若在早前,温姨娘这话对时成轩应该是有效的。但现在嘛,刚吃了自家好闺女画的饼,就吃不下别的了。
他神情十分冷淡,“我觉得翰林院没什么不好。”他顿了一下,抬起头,“你跟袁大人的夫人有交情?确定不是跟他的小妾有交情?”
以前他不爱拿这些话刺她,但这回把升迁搞砸,温姨娘是罪魁祸首,那就没什么怜香惜玉的说法了。
温姨娘闻言面红耳赤,偏偏还不能反驳。
袁大人的正牌夫人虽不如唐氏身份显贵,但也出自书香门第,自不会跟她一个妾室交好。
倒是袁大人的小妾梁氏,因着同乡的缘故,与她极为投缘。
两人时不时就约着见面。总之温姨娘也没少出馊主意祸祸袁家。
她本想着手里捏着梁氏的把柄,可以让其去吹吹枕头风。
只要把老爷的事儿办成了,之前闯的祸就能一笔勾销,还能把掌家权重新要过来,那就不存在清不清账一说了。
但现在老爷一脸漠然,压根不想听她说话。
岑鸢也无视温姨娘,全当她是空气,“父亲,您新官上任,母亲说要为您宴请同僚。”
这话时成轩爱听,肉眼可见的高兴,“当真?”
岑鸢点点头,“但母亲说,您是平调,不宜大办,就随意请您主管的那几个文士到家中小聚即可。”
时成轩一脸茫然,“哦,不是请上头那几个?”
“自然不是。翰林院与别地儿不同,父亲您可千万别胡乱邀约,否则说不定就得罪了人,令人不喜。”岑鸢见时成轩顿时没了热情,又温温道,“母亲会根据那几位的喜好,选一些恰当的礼物送过去,您不必忧心。”
“不忧心!”时成轩也不是不知好赖,顺嘴道,“夫人她有心,我自然不忧心。”
温姨娘眼见这父慈女孝的画面,便想起此前时成轩提到唐楚君说过的话,“她看我不顺眼,我看她还不顺眼呢!要不是母亲逼着我娶她,我能娶这么个木头人回来吗?”
如今却是唐楚君面都不必露,在老爷这里竟成了事事为他操心的“有心人”。
温姨娘暗恨。
岑鸢冷眼看着,声音却多了几分温度和柔软,“其实母亲宴请您手下那几位同僚,倒也不全是为了父亲您。母亲还想让云起哥哥和他们见见面,涨些见识。”
时老夫人恍然大悟,手一拍椅子扶手,激动道,“楚君想得周到啊!”
时成轩这才反应过来,那几位都是进士榜上的人,甚至有些名次还十分靠前。
若是自己儿子得了这些人的指点,岂非事半功倍!
不由得对自己夫人的远见和眼光佩服起来,“还是夫人她有眼光!”
时老夫人便是重新审视起唐氏母女,瞧着嫡孙女全心全意为自己父亲出谋划策的样子倒不似作假,看起来也不像是和大房串通一气。
如此心头又松动了一些,觉得掌家权是该给了唐氏母女才像样。
众人散了后,时老夫人便让人去叫了海棠院的严妈妈来问话。
严妈妈禀报道,“老奴瞧着,夫人确实心软了,时时关心起少爷的伤情。不过,老奴近身去看过起少爷,那一身伤啊!您是没瞧见,有的地方骨头都露出来了。连申大夫都说,打下人都不是这么个打法。”
“这个温慧仪!”时老夫人听得心抽抽,“李嬷嬷,去喊她过来!”
门外的温姨娘本来正在偷听,闻言吓一跳,赶紧跟守门的陈妈妈打了个手势,一溜烟跑了。
陈妈妈那日被罚在雪地里跪五个时辰,两条腿差点废了。
要不是大小姐后来又到老夫人跟前替她求情,让她去明松堂把时辰跪满,恐怕她这条老命都要没了。
这会子她要死不活地守在门外,一言不发,什么都不想说。随他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她是看出来了,温姨娘和时老夫人都不是东西,对她这么重要得力的下人一点不留情面。以后要再想叫她卖命,嗯哼,那是不能了。
李嬷嬷去请温姨娘时,严妈妈还在继续汇报,语气里带了些喜悦,“倒是有个好消息,老夫人听了定能高兴。”
时老夫人却想的是,得让起哥儿早些好起来,别误了跟那几个文士交好的机会。
唐氏好容易为他筹谋,他得抓住机会。
如今唐氏定是看在起哥儿救了她女儿的份上,才关爱有加。若是过了这阵热度,恐怕就淡了。
严妈妈凑近身来,悄声道,“听说兴少爷早前那些被人颂扬的诗文,其实是起少爷所作。”
“什么?”时老夫人顿时来了精神,“此话当真?”
严妈妈脸上笑得灿烂,“海棠院里的人都这么传,老奴也辨不来真假。不过老奴琢磨,应该是起少爷怕做不成嫡子,主动跟夫人和大小姐说起的。您想,若起少爷能干些,夫人也有了倚仗,何苦非得收个那么小的舒少爷养在膝下。万一又养出个浪荡纨绔……咳,老奴多嘴。”
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她便轻轻掌了自己一嘴。
时老夫人却是一拍桌,喜笑颜开,“那就对了!”
她后知后觉地想起,为何曾经那么相信兴哥儿能出人头地,完全是因为他八岁就表现得惊才绝艳,连松山书院的夫子都赞不绝口,还说将来名扬京城指日可待。
结果没等到名扬京城,倒是得知被所有书院拒之门外的消息。
这会子终于醒悟过来,惊才绝艳的那个,原来是起哥儿!
想让起哥儿成为嫡子的心思,更加热切起来。
谁知李嬷嬷风风火火来禀,“老夫人,不好了,温姨娘跑去海棠院抢起少爷去了!”
时老夫人眼皮重重一跳,一股怒气直冲天灵盖,“走,去海棠院!”
谁破坏她命格复位的计划,谁就是她的敌人!
这个温慧仪早该处理了!
待她赶到海棠院时,就听见温姨娘正扯着喉咙在号哭,“儿啊!我的儿!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不能因为想做嫡子,就不要我这娘啊!虽然我只是个低贱的姨娘,但怎么说也是你的亲生母亲,你不能说不要就不要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