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仲景张仲景的现代都市小说《优质全文常见病的经方探索》,由网络作家“风云八百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常见病的经方探索》,主角分别是张仲景张仲景,作者“风云八百里”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中医经方一直是治病的有效手段,本人是民间中医,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有效方剂应用,整理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同探索!...
《优质全文常见病的经方探索》精彩片段
经常身热脸红是什么病?
表现:身上阵阵发热,脸部也发热潮红,白天困,但是睡不着,晚间失眠严重,总感觉胸腹部冷气逼入,易腹泻或者溏稀,手心或者足心也热,脉沉细。
原因:阴盛格阳方法:通阳破阴张仲景《伤寒论》白通汤加减。
制附子30克、干姜20克、大葱白4根。
如果手和足心也热,加炙甘草10克、砂仁10克、肉桂5克(打碎冲服)。
如果心慌严重加桂枝30克、炙甘草30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
制附子先入锅熬两个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
脸颊发热而脱皮是过敏吗?
古中医帮你解决烦恼表现:两个脸颊发热、很烫、有时发热的部位会有脱皮,心烦容易出汗、倦怠无力、舌淡、脉沉弱。
原因:肾水不足,导致阳不能藏。
上有龙雷之火,导致面部发热,津液失布而皮肤脱皮。
方法:润肺降气,引火归原方子:甘草干姜汤合引火汤加减方炮姜20 克、炙甘草30克、木蝴蝶20克、熟地24克、山茱萸30克、砂仁20克、元参15克、麦冬15克、天冬15克、五味子15克、肉桂5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服用三付后,加巴戟天30克、茯苓12克、沉香5克、 砂仁改为12克,炮姜改为6克,元参改为10克, 天冬改为12克,拿掉麦冬。
继续服用首到不适表现消失。
“群芳之首——桂枝汤”不做黄脸婆一、桂枝汤成分: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
(对以下症状例如风吹后感冒发烧、头痛,颈椎部位发紧酸麻,盗汗;预防冻疮;闭经,月经错后,月经腹痛;早起浑身痛、恶心呕吐;鼻子不通气;白天没精神,晚间失眠;产后体质弱;平时浑身无力可以调理。
)二、桂枝汤加减方1、桂枝加桂汤:桂枝汤加大桂枝量(或肉桂量),增加桂枝5克,桂枝的量达到20克。
桂枝20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
气从小腹上冲心者,强心通阳,开结气,降冲气,用来调理奔豚病。
也就是有气体向上冲到心脏,烦躁,血压升高,心脏憋闷,跳动剧烈,这股气体又冲到了嗓子,冲撞欲死一般。
概括的说,类似今天的心脏病。
推荐熬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如果恶心呕吐,加姜半夏15克,丁香5克,旋覆花15克。
2、桂枝加葛根汤:感冒后,浑身难受,或者出汗怕风,颈椎后背难受酸麻胀痛,减少桂枝和白芍的用量,加入葛根的量。
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葛根30克。
熬1付,然后喝点稀粥,出微汗即可。
有一种晦暗的人还长痤疮,其实是胆热脾寒造成的。
表现:上半身燥热,下半身怕冷,吃饭差,睡眠差,小便颜色黄,大便溏稀。
皮肤暗黄,痤疮暗红,大多痘痘以肿硬和鼓脓疱为主,分布于两侧脸颊,舌胖大,苔薄白,脉弦细。
原因:胆热脾寒方法:和解少阳,温补脾阳方子: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5克、桂枝10克、 干姜12克、 栝篓根15克、 黄芩10克、生牡蛎20克(熬)、 炙甘草6克、 丹皮9克、 连翘10克。
大便溏稀加茯苓 15克、白术 10克;脓包流脓加金银花20克、白芷10克。
如果是女孩还需要加当归芍药散来服用,因为胆热脾寒的女性往往血虚有湿。
脸部起小红疙瘩还发痒表现:脸部突然起很多小红疙瘩,很痒,面部潮红,发热、口渴。
分析:脸部一般主要为脾胃所主,有发热和口渴,而且脸部潮红,说明主要是胃的问题。
胃部有热,胃经巡行面部而受风,热无散处,聚而成小红疙瘩。
有风则痒。
方子:用白虎汤加减方。
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菊花10克、甘草6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