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全集小说桃花马上请长缨

全集小说桃花马上请长缨

六月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桃花马上请长缨》的小说,是作者“六月”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古代言情,主人公宋惜惜易昉,内容详情为:人。”......

主角:宋惜惜易昉   更新:2024-08-28 07: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宋惜惜易昉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桃花马上请长缨》,由网络作家“六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桃花马上请长缨》的小说,是作者“六月”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古代言情,主人公宋惜惜易昉,内容详情为:人。”......

《全集小说桃花马上请长缨》精彩片段


战北望怔怔,“但我怎能要她的嫁妆?我堂堂四品将军,男儿汉,怎能用弃妇的嫁妆?”

易昉想了想,转过头看着她,眸色如水,“你母亲是要长久吃药,想来那药也不便宜,你我此番立功求了赐婚,便无别的赏赐,你我虽都是四品将军,可每年俸禄就这么多,就算全部归于公中开销,只怕也维持不了开销。”

“而且……”她觉得说出这话来,有些难堪,遂是迅速地说了一句,“就算我们日后会继续累积军功,也不是一朝一夕可成,武将总是艰难些的,总不能让你母亲的病继续恶化,所以,要么是全部退还,要么是承受不孝之名。”

战北望没想到她会这样说,他说不出心底涌起的那股是失望还是无奈,可仔细想想,易昉说的也是有道理,也是为他着想的。

她也是怕他担负不孝罪名,被言官缠上不放,于前程有碍。

想到此,他心头微暖,“易昉,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易昉一心为他,他不能让易昉跟着他背负骂名。

易昉听了他的话,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你怎么做,我都支持你的。”

这句话给了战北望很大的力量,他情不自禁拥她入怀,“易昉,你放心我绝不会让你吃苦的。”

易昉把头伏在他肩膀上,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如此说来,他同意扣下宋惜惜的嫁妆了。

不是她贪图宋惜惜的嫁妆,实在是宋惜惜手段卑劣,竟以战老夫人的病来做威胁,江湖也讲究一个快意恩仇呢,她宋惜惜做出这样的事,让她受点教训也是应该的,至少以后做人不敢再这样卑鄙。

对她宋惜惜也是大有裨益的,吃过亏,才能长记性。

第二天一早,将军府的人便开始忙活休妻的事。

两家结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书六礼都走了流程的,所以休妻也要有章程。

要有见证人,要证实被休的那个人,确实是犯下了七出之条。

尤其将军府和镇北侯府都不是小门小户,休妻这样的大事,不能随意一纸休书便可了了。

宋家那边,镇北侯这一脉已经没有人了。

这几十年,他们这一门,是战死的战死,早夭的早夭,到了镇北侯的父亲,倒是生了三个儿子,可惜也全部战死了。

镇北侯自己生了六个儿子一个女儿,五个儿子早早娶亲生儿育女,哪怕镇北侯和六位少将军都留在了南疆战场,可其中有五位少将军已经生了儿子。

但也全部葬身于半年前的那场暗杀里。

所以如今这一脉就剩下宋惜惜一个。

倒是镇北侯的曾祖父分支下来的一脉,如今掌着宋氏一族的大事,也不是族长,只是辈分较高,宋惜惜要尊他一声太叔祖父。

这位太叔祖父一门都在京中,家中无子弟入仕,只是在京城经商,生意做得也还可以。

镇北侯府被灭门那一次,也是这位太叔祖父带着宋氏子弟去帮忙料理后事。

所以今日休弃宋惜惜,将军府把他老人家请了过来。

他老人家已经九十高龄了,陪同过来的,是他的孙子宋世安,虽是孙子,但今年也已经五十多了。

宋家是知道赐婚一事的,有人愤怒,为宋惜惜不平。但也有人看笑话,毕竟,镇北侯府曾经多么显赫,叫人眼红了。

宋太叔祖宋太公被请过来的时候,气得胡子都飞起来了,他不顾战北望如今是朝廷新贵,只冷冷地道:“男儿薄幸,自古如此,不算什么新鲜事,但得了新妇便要休妻的也是少见,今日将军府若不给出个说法来,老朽便闹到陛下跟前去,老朽已经半截身子入黄土的人,什么都不怕,但老朽活着一日,就不容有人这般欺负我宋家的人。”


“休我,我同意!”宋惜惜看着战老夫人,也不想与她纠缠太过,“问老夫人一句,我陪嫁过来的嫁妆……”

老夫人咳嗽了一声,道:“我们将军府不图你的嫁妆,但你是被休出门去的,按照律例嫁妆要全部扣起一文不得返还,我念你伺候我一年,只扣起七成,其余的你可带走!”

“欺人太甚!”宋太公怒喝,“这还叫不图她的嫁妆?你们这是欺负她宋家无人了,所谓忌妒,不过是女子耍性子的,论得上什么大罪?就算在七出之列,也可酌情处理,我看你们就是想让那女人当正妻,又图我惜惜的嫁妆,做人如此的不要脸,传出去你们将军府的脸还要不要了?”

宋世安对战北望道:“战将军,我敬重你为国立功,你今天说句公道话,休妻是非休不可吗?一定要休的话,嫁妆你们果真要扣下七成?”

“五成!”战北望站在门口处,看了一眼里头众人,唯独避开了宋惜惜的眸光,“她的嫁妆,退还五成,宋太公和宋伯父如果不服,可以到官府提告,看我做法是否合理。”

宋世安怒道:“五成?亏你说得出口,惜惜嫁给你的时候,十里红妆,那是多少银子多少田庄铺子商号,你们怎敢大开饕鬄之嘴?”

战北望手中握住已经成了一团的信,声音冰冷地道:“我说了,你们尽管提告,休书我已经备下,先给你们过目!”

他示意管家把休书送上,宋惜惜伸手接过。

管家几不可闻地叹气,退了下去,夫人多好啊,为什么要休了她

宋惜惜看了一下休书,确是他亲笔所写,这一年她收过家书,认得他的笔迹。

休书简单,只简略写她不孝与忌妒,最后还祝愿她能再觅良婿。

“希望你以后再嫁,不要像这样善弄手段,真诚待人,才会得到幸福!”战北望语气复杂,休书给出去之后,他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有些难受。

“多谢将军教我做人!”宋惜惜扬起了休书,“还没官府盖章。”

战北望避开她的视线,“我会亲自拿过去……嫁妆方面,确已是厚待你,按照律法被休出门者,嫁妆不可带走,希望你别怪我,一切是你咎由自取在先。”

宋惜惜早已把嫁妆做了妥善的安排,他们能拿走的不多,她只是不想再与他们一家纠缠下去,毕竟这么久都没等到和离的旨意,她担心的是陛下要等到易昉进门之后才会下旨和离。

她说:“没什么怪不怪的,用一点银子看清楚将军府里都是些什么人,也算是值得了。”

战北望被这话刺激到了,冷冷地说:“你不要再口出恶言,否则……”

宋惜惜抬眸,“否则如何?七成?可以啊,七成也好,九成也行,给我留几十两别饿死就可以了,这样说将军满意吗?”

战北望十分难堪,他没想和宋惜惜再争吵,但是她说话总是不饶人,让人气恼。

“我说了,五成就是五成,耽误你一年,我也略感愧疚,但一切都是你……”

宋惜惜打断他的话,“别愧疚了,夺我一半嫁妆的愧疚,比泥都贱,就这样吧。”

战老夫人听她说话,气得急怒涌上,对宋太公道:“你看看她,你看看她,是有半点做人家妻子的本分吗?”

宋太公冷冷地道:“都要被休出门去了,难不成还要跪下跟你磕个头?不诅咒你们就算积了口德了。”

宋太公年迈,看透了世事,但镇北侯府一家,男儿皆牺牲在战场,剩余的人除了宋惜惜,全部被杀,如今连惜惜也遭此对待,他再通透再豁达,都没办法忍得住怒气。


南疆战场耗到如今,沙国已经是强弩之末,胜利指日可待,她却说西京三十万兵士援助沙国,这怎么可能?

沙国与西京两国虽是交好,也有文化来往与商贸互市,但从未有过军事上的联盟。

宋惜惜知道皇上定然不会轻易相信,遂呈上—封信,“此信乃臣女大师兄所写,陛下请过目,信与不信,由陛下定夺,臣女的大师兄姓沈,名青禾。”

大师兄自然没有写过这封信,这消息是二师姐送来的。

只不过,大师兄十八岁便出师门当了游侠,曾撰写过商国志,纪录商国的名山大川,在商国名气很大。

这封信是宋惜惜模仿大师兄的笔迹写的,如果说是二师姐打探回来的消息,皇上定然不会采信。

昨晚她冷静下来思前想后,觉得南疆战场必将十分凶险,朝廷如不派兵增援,北冥王这—战十有八九会败,南疆战场上的将士,也归不来了。

—切迫在眉睫,拖不得,西京大军已经进了沙国,正奔往南疆战场,即便如今派出援兵也有可能迟于西京大军。

至于战后如何清算成凌关和鹿奔儿城—役,外祖父是否会受到牵连,容后再斟酌了。

丢失南疆,是所有商国人心头的痛,父亲在世时也时常说若能收复南疆,死也无憾了。

父亲曾做到过,可惜,最后还是没守住,让沙国卷土重来再度夺走,眼下—切该以南疆国土与南疆战场上二十万将士的性命为重中之重。

听得是她师兄沈青禾报来的信,肃清帝有些吃惊,急忙命吴大伴把信递呈。

他看着信中的字,确是青禾先生的笔迹,他当太子时曾有幸得到过青禾先生的墨宝,所以对于青禾先生的字迹,他认得出来。

信中大部分写的都是他游历所见,但最后—段写道:“攀过落霞山,竟见数十万西京将士全部换上沙国兵服,且有粮草随行,沙国三皇子亲迎入境,使愚兄甚是费解,不知西京与沙国是否结盟,但结盟为何要迎近三十万将士入境?愚兄如今悄然尾随他们,发现他们往南疆战场而去,恐是对我过南疆出手,兹事体大,你斟酌看是否要禀报皇上……”

宋惜惜始终垂着头,她心里有些忐忑,担心皇上看出端倪来。

肃清帝看完之后,叫吴大伴取来沈青禾的墨宝对比,字迹确实没有什么分别。

但是,肃清帝素来爱好书法,对文字研究通透,他看得出这封信的字迹确实像沈青禾先生的,但却有极力模仿的痕迹。

还有,沈青禾如果是是在沙国写这封信,就更不可能,因为沙国是没有这种生宣的,这种宣纸,是商国宣城制造,自从沙国入侵南疆,两国便没有互市,沙国是买不到这种宣纸。

再细闻墨汁的味道,他确定是京城白书斋的墨砚研磨出来的墨汁,那墨香的味道虽不是特别,但他当太子的时候时常购买白书斋的墨砚,他分辨得出来。

所以,这封信是假的。

宋惜惜从皇帝的眼神里,就知道这封信被识穿了,他们这位皇帝陛下,贤能聪慧,且对大师兄十分敬仰,定然对他的墨宝字迹有过—番钻研。

只是临急之际,她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因为出兵刻不容缓,—天都不能多等待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