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有成林兆喜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精品含辛茹苦》,由网络作家“林有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含辛茹苦》,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林有成从未想过他会突然穿越1983年,一天之内死老婆,当六个萝卜头的爸爸……对此,林有成的内心是选择死亡。不过在死之前,林有成还要想办法把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小萝卜头拉扯大,为此林有成不得不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拿起笔杆子赚钱养娃……————本文又名《鳏夫总是在写爱情故事,是人性的使然,还是道德的寂寞?》、《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成为带娃鳏夫后,一边养娃,一边搞文娱的80年......
《畅读精品含辛茹苦》精彩片段
德城,春风巷。
清晨,林有成顶着浓浓的黑眼圈,爬起来,他一整个晚上压根就没怎么睡。
小娃娃林兆乐的摇篮就放在林有成的大床旁边。
看着还在摇篮里睡着的娃娃,林有成有种欲哭无泪的悲伤,这个娃娃不知道为什么晚上就是这么精神,一直哭闹个不停,真的就是没个消停。
林有成呆坐在床边,瞅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他觉得他现在不是黄世仁,他是黄世仁家里的长工。
天还没亮,就需要起来干活。
可是没有办法,林有成轻手轻脚地把摇篮放到林兆喜那边的屋子。
这一刻,林有成忽然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些背着孩子外出干活的人,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把孩子丢在家里。
现在娃娃还太小了,林有成担心去外面吹风着凉,只能是把娃娃先放在林兆喜姐弟的屋子里面,他这出去扫大街只能是尽快赶回来,希望不会有什么问题。
就在林有成刚把摇篮放在林兆喜姐弟的大床边上,看了一眼床上睡着的林兆喜姐弟,还好床够大,几个孩子挤在一起还睡得下,只怕后面等孩子再大一些,就要放上下铺了,不然真的会睡不下。
要不然就是让林兆庆和林兆满兄弟和他去睡。
不过现在肯定是不行的,林有成都没有让两岁的林兆欢睡在他那,因为闹人的林兆乐夜里哭,其他孩子也睡不安宁,还不如在这挤一挤。
林有成看见林兆满踹开了被子,走到床边,给林兆满盖上。
“爸爸!”
林兆喜睡眼迷蒙地睁开眼,她听见动静,有些迷糊地望向林有成,
“弟弟放你们这里,我先去扫街了,要是有什么事,就去喊我。”
林有成昨天晚上就和林兆喜说过这件事,没办法现在也只能是辛苦林兆喜照看。
“你再睡一会,我先去了。”
林兆喜揉了揉眼睛,应了一声,透过朦胧的月光,看着出去带上门的父亲背影,她的心情有些复杂,母亲不在了,她很难受,她也一直有听到那些阿姑阿婆说她们可怜之类的话,她知道自己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她心里其实也很不安。
可是现在父亲似乎有些不一样了,给他们洗衣服,还给他们做饭,虽然做得饭菜没有母亲做得好吃,但是林兆喜觉得这样的父亲也很好。
是的,很好。
林兆喜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又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
林有成揉了揉自己的腰,虽然浑身都酸痛,因为晚上孩子哭闹,他也没有睡好,但是现在林有成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些,只想赶紧把街道扫完,回家照看孩子。
林有成心想,可能等林兆乐再大一些,他就要背着林兆乐一起出来扫大街了。
那画面真得太美,林有成想象得来。
但是在林有成觉得扫街不可能一直扫街的,毕竟现在还是夏天,早起还好,等到后面下雨,冬天下雪,他总不可能带着孩子来扫街。
要是过了稿,成了作家,后面倒是可以在家写稿,也方便照看孩子。
不知不觉,林有成已经开始在为那些孩子打算。
也许是因为接受,林有成虽然累,但还是凭着一口气,支撑下来,没敢多耽误,想着快些结束,还要赶回家。
“有成,扫完街去打牌啊?”
林有成正扫着街,就看见以前打牌的牌友朱荣,朱荣在国营食堂上班,工作倒也不算忙,过了饭点,自然也就是清闲时候,后面也就和林有成一伙人时不时约着下班后打牌。
“不成,还要回家照看孩子。”
朱荣一听林有成这话,也反应过来林有成现在老婆死了,家里还有那几个娃,肯定不像以前那样悠闲。
朱荣直接准备离开,林有成却是一把拉住朱荣,问道:“你有肉票吗?我想托你买点肉?”
“这个啊,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朱荣拍了拍胸脯,说道:“我后面给你送过去。”
“那就谢谢了,对了,你有办法订倒牛奶吗?”
“牛奶可是稀罕物,你家那个娃娃喝米糊糊就行了。”
听见朱荣这话,林有成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也知道80年代初奶粉的供应还是很紧张的,有时还需要特批。
普通人家想要在这个时代想要订牛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忆里面以前是因为有孩子他妈喂奶,即便奶水不够,也是煮饭的时候,先把米汤盛出来,放一点糖,就那样喂大那几个孩子。
难怪一个个都单薄瘦的厉害。
林有成觉得牛奶这件事还是问一下大哥,毕竟大哥是在国营工厂上班,应该会有门路。
只是想到牛奶的钱,只怕也不简单。
朱荣也没有和林有成多聊,他也要赶着去上班。
报摊的范爱国听见朱荣喊林有成去打牌,心里还有些替林有成家里那几个孩子担心,毕竟这林有成要是旧态复发,那家里几个孩子真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办,看见林有成拒绝了,心里也不禁替那几个孩子松了一口气。
林有成不知道范爱国心中所想,他现在哪有时间去打牌。
这不林有成扫完街,又赶紧回家看孩子,就怕耽搁,林兆喜在家照看不过来。
也许是因为半夜已经闹得够厉害,林有成到家的时候,娃娃还在睡觉。
“弟弟醒了一直哭,刚好不容易才睡着。”
好吧,还以为是一直睡着的。
果然没有那么容易,
林有成听见林兆喜的话,擦了下额头上的汗,笑着说道:“辛苦喜儿你了。”
林兆喜刚准备说什么,摇篮里的娃娃醒了,似乎知道林有成回来,就等着林有成到家开始用哭声迎接,又开始哭了起来。
哭哭哭,就知道哭!
现在林有成听见这个哭声都快有应激反应了,整个脑袋都大了,但还是赶紧把娃娃从摇篮里抱起来,一看原来是尿布湿了。
林有成又赶紧给娃娃换干净的尿布。这换下来的尿布自然也是他这个父亲要洗的。
想想就好心酸啊!
哪个穿越者还要苦逼地给孩子洗尿布啊?
德城。
因为《德城日报》的采访报道,林有成这位作者的一些信息自然也就会被报道,对于林有成说得他写的是人民文学,是写给人民群众看的文学,这样的话同样也引起了非常多文学爱好者的感触。
不管是什么文学,都是人民文学。
但相较于《山楂树之恋》是伤痕文学,还是通俗文学的讨论,虽然热烈,但是引发最热烈的讨论的还是林有成这位作者的身份。
《山楂树之恋》的这位作者居然是一名扫大街的环卫工人。
这瞬间就震惊无数读者了!
真的就是震惊!
这样一位文学作者居然是扫大街的环卫工人?
这怎么可能啊!
究竟是为什么啊!
当然,震惊过后,就让无数文学青年感到无比的气愤,一个个都替林有成鸣不平了。
要知道林有成可也上过高中,经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怎么现在就沦落到扫大街?
更别说现在林有成还是一位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小说文章的文学作者,这就更让人无法认同。
组织上究竟是怎么给返城青年安排的工作啊?
为什么像林有成这样有才华的青年才俊——
好吧,有才华的中年鳏夫怎么就安排到扫大街去了?
很多《山楂树之恋》的读者知道这件事之后,真的就不能忍,一个个都主动替林有成写信给有关部门,一时间有关部门也都接到了很多人民群众写的信,纷纷要求给林有成安排更合适的工作。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低估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街道办这边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件事。
虽然说一开始街道办这边虽然也知道林有成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文章很是惊讶,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林有成发表的这篇小说《山楂树之恋》居然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响。
街道办这边也收到了非常多的信,一个个都是群众在替林有成反应困难,希望街道办能够帮林有成,让林有成这样一位作家不要再继续扫大街了。
这真的是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不尊重!
看见那些群众的来信,街道办的郑卫国主任倍感压力,一大早就跑到林有成家里。
可是郑卫国这边却是来迟了,因为有几家单位都来找林有成了。
像有从省城那边赶过来的《芙蓉》杂志社的人,还有《德城日报》的人,另外就是《湘江文艺》的人,还有德城文化馆都有来邀请林有成,想让林有成去单位上班。
不过,很显然拖家带口的林有成自然没有那么容易。
毕竟这不仅要解决户口,还要解决住房问题,更重要的是林有成还有几个小娃娃,根本就没有那么长的时间上班。
因为这个原因,林有成并没有答应其他单位的邀约。
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啃声,后面听出来了一些重点的郑卫国瞬间就想到了什么,走出来说道:“林有成同志对待扫大街的这份工作一直都很认真敬业。”
不知为何,郑卫国说这话的时候,良心有些痛,尤其是在瞅见屋子里面那张小小的照片之后,更是感到一阵心虚,他可是非常清楚林有成以前是什么德行,扫大街这份工作要不是因为那个女人,根本就不会还在林有成身上。
那一天天可都是那个女人替林有成扫的大街。
林有成不说扫大街,别说去街道办报道都没有去过一天。
谁又能想到当初那个不成器的林有成在那个女人死后居然转了性,还写起了文章。
真的是死老婆三日,当刮目相看。
郑卫国心里闪过这样的念头,面上却是说道:“虽然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但是我们街道办一直都认为像林有成同志这样有才华的不应该干扫大街这样的环卫工作。”
“我认为他可以在街道办担任宣传员,一来宣传工作也是十分重要,正是需要林有成同志这样的人来做,二来,也可以方便林有成同志照顾孩子。”
林有成听见街道办郑主任这话,心里倒是觉得也不是不可以,而且街道办的宣传工作,听郑主任这话应该十分轻松。
“郑主任,如果可以的话,我这边——”
听见林有成这话,郑卫国忙说道:“你放心,街道办都知道你的情况,不需要你一直在街道办工作。”
林有成点了点头,只是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该不会是吃空饷吧?
这吃空饷的话,会不会不大好。
林有成觉得自己以后还是不能占了岗位不做事,真的没有必要。
不过,不管怎么样,现在不用再去扫大街对林有成而言也绝对是一件好消息。
《芙蓉》杂志社的副主编刘承看了一眼林有成,又看了一眼睡在摇篮里面的那个娃娃,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林有成虽然是鳏夫,但并不是真正的鳏寡孤独,这还有六个孩子要照顾。
这样一来,林有成自然没有办法带着六个孩子去省城工作。
毕竟《芙蓉》杂志社那边即便能够给林有成解决户口问题,这住房肯定也是问题,虽然可以住宿舍,但是林有成毕竟有那么多孩子,怎么可能都跟着林有成住宿舍。
还有就是林有成还要照顾孩子,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当编辑审稿,看稿。
不过——
“有成,你不当编辑也挺好的,就继续写作,你的处女作就这般精彩,我很期待你下一部小说。后面等孩子长大些,可以再考虑一下来我们《芙蓉》杂志社。”
“当然,有合适的文章一定要往我们《芙蓉》杂志社投稿啊。”
一旁《湘江文艺》杂志社的人也连忙说道:“林老师,你也可以给我们《湘江文艺》投稿的。”
很显然,这些也就是之前《小说月报》杂志社所说的抢稿,一个个都非常希望林有成的下一篇文章能够发表在自家杂志上。
这也算是向林有成约稿。
就在这些杂志社向林有成约稿的时候,《小说月报》的编辑董照也刚上火车从津城赶来,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林有成不知道林有才心中所想,如果知道,也不会认为是吾家有弟初长成或者终有成,而是吾家老弟终老成。
“大哥,那没什么事,我就先带孩子回去了。”
林有才一听林有成这话,他也知道林有成和孩子是在国营饭店吃过饭,也不好再多留,起身说道:“牛奶的事我会想办法的。”
林有成又要一个人背着两岁的林兆欢,抱着还是娃娃的林兆乐回去。
从林有成拿钱给方梅的时候,方梅她心里颇有些不好意思,她之前因为分家的事和林有成吵过架,也曾不止一次和林有才因为林有成的事起过争执。
现在看着手里的这一笔钱,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方梅再一看林有成一个人蹲下身子要背着林兆乐,又要抱着林兆欢,一个人带孩子,真的是十分幸苦,不禁对林有才说道:“有才,你送兆欢她们回去吧,这回去的路也不近。”
“没事,大嫂,我一个人可以。”
说着,林有成已经将林兆欢在自己背上绑好,又抱起林兆乐,说道:“不用麻烦大哥。”
林有才倒是没有觉得麻烦,只是他看着林有成的背影,心里倒歇了几分想要帮林有成的心,他这个弟弟现在可以靠自己了。
林有才还准备说什么,林有成已经喊着林兆喜和林兆庆姐弟一起回家。
方梅看见林有才是真的不打算送林有成一家回去,不禁问道:“你怎么不送送他啊。”
“他可以。”
听见林有才这句话,方梅不禁愣了一下,看了一眼桌上的菜,又看了一眼手上的钱,点头说道:“他是可以。”
林有才瞅了一眼方梅手里的那笔钱,说道:“他给有凤的那笔钱后面找个时间给有凤寄过去吧,至于我们的那笔给他存着吧。”
林有才没有打算用林有成的那笔钱,想着给林有成存着,毕竟林有成还有那六个孩子要养。
方梅欲言又止,想要说什么,看了一眼手里的这笔钱,说道:“你也别说我惦记用他的这笔钱,这也是他这个做弟弟的一番心意,不说之前的那笔医药费,弟妹走的丧葬费,这订牛奶的钱,兆平兆安他们两个可都没有尝过牛奶的味道。”
“这不是兆乐没了妈,没有奶水喝,才订得牛奶,再说也一直都有在喝米汤。”
林有才一听方梅这话,想到自己那两个孩子,又想到了林有成刚才说得话,摆了摆手说道:“算了,你说得对,那也是他的心意。”
方梅听见林有成的话心里松了一口气,又感叹道:“你说有成他怎么能写那么多字啊,多少字来着?”
林有才回答道:“二十多万字啊!”
是啊,二十万多完字。
对于这个数字,方梅到现在都还是震惊的。
当然,最让她震惊的数字还是那一千八百的数字。
……
林有才和方梅对于林有成写的稿子字数和稿费震惊,他们并不知道远在津城《小说月报》杂志社将会比他们更震惊。
因为林有成给他们回信了。
在这样一个作家容易成为明星,作为发掘的编辑也与有荣焉的时代,编辑非常在意自己挖掘的作者,一直都会有保持联络。
要知道现在全国各大编辑部为了争取到好作者,常常发生“抢稿”大战,这要是一个疏忽,可能就会被别的编辑捷足先登。
虽然说林有成还是新人,但是董照这边是十分在意这位林有成这位新人作者的,毕竟有哪位新人作者一开始就直接投长篇。
不对,好像《人民文学》的编辑朱伟就是一开始写了四十万的长篇小说然后投稿《人民文学》,被请来改稿,不过可惜后面那篇四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还是没有发表,朱伟反倒成了编辑。
说起来,要不是因为林有成不在津城,只怕董照都会时不时去登门问林有成有没有什么新稿的想法。
“你说什么?”
林红霞听见董照的话,还有些错愕,怀疑自己听错了。
“他是街道办的环卫工人?”
街道办的环卫工人居然还会写文章?
这真的让林红霞都有些错愕。
好好的知识分子,文学作者怎么会干扫大街的活啊?
董照点了点头,说道:“是的,他是街道办的环卫工人。”
“没想到他居然会是扫大街的环卫工人?”
“这谁能想到啊!”
“是啊,万万没想到扫大街的居然也会写小说。”
一旁的主编马京海听见这句话,眉头一皱,意识到这话里面有贬低扫大街的环卫工人的意思,立即说道:“这说明不管什么职业的人都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
很显然,主编马京海这话一出,刚说扫大街居然也会写小说的那位编辑瞬间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说道:“是是是,主编说的对,这位林有成同志也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
其他编辑虽然没有说那样政治不正确的话,但是很显然一个个也都很震惊写出《山楂树之恋》的作者居然会是一名扫大街的环卫工人。
这真的让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
那位说错话的编辑想了一下,不禁问道:“马主编,你看是不是要给林有成同志那边的单位写一封表扬信啊,虽然说环卫工人的岗位也很重要,但是对于文学作者的培养和重视也不少啊。”
主编马京海听了这话,没有直接回答,似乎是认真在想这个问题。
林红霞并没有在意这些,而是问道:“老照,林有成他写的这部《山楂树之恋》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董照摇了摇头,说道:“我有在信中问他,老三和静秋的故事是不是他有经历过,或者真实发生过,信里他也回了,虽然他在家中排行老三,他不是老三。”
一旁有别的编辑插了一嘴,说道:“他当然不可能是老三,老三都得白血病死了。”
“那故事他有说是真实的嘛?”
董照摇了摇头,说道:“他说这个故事也许发生过,也许没有。”
“这算什么回答。”
林红霞有些不开心了,对于这样的回答,就是作者最爱玩的把戏,故意让读者去自己遐想,也就是瞎想。
“那能写这部小说,他年龄应该也不大吧。”
董照说道:“他结婚了,还有六个孩子,所以他来不了津城,因为还要照顾孩子。”
董照有在信中提过
“为什么,他老婆呢?”
“他的老婆离世了。”
“得白血病死了?”
这话是另外一个编辑冒出来问的。
董照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是难产不幸离世。”
听见董照这话,整个编辑部都一瞬间震惊和沉默了,扫大街的环卫工人,中年丧偶,还有六个娃……
没想到这位新人作者林有成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
主编马京海听见这话,也沉默了几秒,望着董照,说道:“老照,后面你把刊发的最新一期寄给他,这也算是他的处女作。”
“放心,我知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