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自成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穿越大明风云录》,由网络作家“躺平的吴老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穿越大明风云录》是作者“躺平的吴老二”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李自成崇祯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欢迎大家阅读我的作品,大明朝的各种奇闻趣事分享,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都能理性指出各种缺点,欢迎吐槽,...
《全集小说穿越大明风云录》精彩片段
吴老二和崇祯皇帝一路向南逃亡,衣衫褴褛,面容憔悴。
他们避开了大道,专挑那些偏僻难行的小道,只为躲开李自成追兵的眼线。
一路上,崇祯皇帝那曾经养尊处优的身子骨,早己被这艰苦的逃亡折腾得疲惫不堪。
但他眼中的坚毅却从未熄灭,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大明的未来。
吴老二则时刻保持着警惕,他的目光敏锐地扫视着西周,耳朵倾听着每一丝风吹草动。
他们风餐露宿,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寻一处清泉。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崇祯皇帝逐渐放下了身为天子的架子,开始与吴老二真心交流。
他好奇地询问吴老二关于现代社会的种种,吴老二也毫无保留地讲述着。
“吴老二啊,你说你那时代,人人都能读书识字?”
崇祯皇帝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吴老二点了点头,“陛下,在我们那儿,教育普及,不论男女,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若我大明也能如此,何愁无治国之良才。”
吴老二接着说道:“陛下,现代社会还有许多新奇的玩意儿,比如能在天上飞的铁鸟,能在地上跑得比马还快的铁盒子。”
崇祯皇帝听得入了神,“此等神奇之物,朕真是闻所未闻。”
他们就这般相互扶持,相互倾诉,彼此之间的关系愈发亲近。
经过多日的奔波,一座繁华的城池终于出现在他们眼前。
城楼上,“安庆府”三个大字醒目而庄重。
吴老二和崇祯皇帝望着那高大的城墙,心中涌起一丝希望。
然而,他们不敢贸然进城,而是在城外的一处树林中稍作歇息,观察着城中的动静。
此时,安庆府内,知府李大人正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
一名下属匆匆来报:“大人,城外有消息传来,说是有两个形迹可疑之人在城外汇聚。”
李大人抬起头,问道:“可知是何人?”
下属摇头道:“尚未查明,但据说其中一人气质不凡,似有贵气。”
李大人心中一凛,暗自思量:“如今这局势动荡,莫非是……”他不敢怠慢,立即吩咐道:“派人去仔细查探,务必弄清楚他们的身份。”
不多时,探子回报:“大人,那两人自称是从京城而来,其中一人……竟是当今圣上!”
李大人听闻,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此事当真?”
探子跪地回道:“千真万确,小人亲眼所见,圣上虽落魄,但那龙威犹在。”
李大人连忙召集府中官员和士绅们商议。
“诸位,当今圣上竟流落至此,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大人一脸焦急。
一位年长的士绅说道:“大人,此事非同小可。
若我们收留圣上,万一被李自成知晓,恐怕会引来杀身之祸。”
另一位官员则反驳道:“但圣上乃我大明之主,我们若置之不理,岂不成了不忠不义之人?”
众人争论不休,李大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这时,吴老二和崇祯皇帝决定进城。
他们小心翼翼地来到城门前,守城的士兵见他们狼狈不堪,本欲阻拦,但崇祯皇帝那与生俱来的威严还是让士兵们不敢轻举妄动。
吴老二向士兵表明身份,并请求面见知府。
士兵们不敢怠慢,赶忙通报。
李大人得知崇祯皇帝己进城,心中虽有顾虑,但还是决定亲自迎接。
在府衙内,崇祯皇帝和吴老二终于见到了李大人。
李大人跪地行礼,“陛下,恕臣迎接来迟,万望陛下恕罪。”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李爱卿平身,如今这局势,不必多礼。”
李大人起身,看着崇祯皇帝那憔悴的面容,心中不禁一阵酸楚。
吴老二见状,上前说道:“李大人,如今陛下急需一个安身之所,还望大人能伸出援手。”
李大人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下定决心,“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护陛下周全。”
然而,安庆府内并非铁板一块。
有一些官员和士绅暗中勾结,企图将崇祯皇帝的行踪透露给李自成,以换取荣华富贵。
这一日,吴老二在城中巡查,偶然听到了两个官员的密谋。
“此次若能将崇祯皇帝献给李自成,我们定能飞黄腾达。”
“没错,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吴老二不动声色地离开,迅速将此事告知了崇祯皇帝和李大人。
李大人怒不可遏,“这些不忠不义之徒,我定要将他们严惩。”
吴老二则冷静地分析道:“大人,此刻不宜打草惊蛇。
我们不妨先稳住他们,暗中加强防备。”
于是,李大人表面上依旧对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和士绅们以礼相待,暗中却调兵遣将,加强了城防。
与此同时,吴老二开始对安庆府的资源和人力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他发现,安庆府虽然繁华,但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工业也几乎处于空白。
“陛下,若要重振大明,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
吴老二向崇祯皇帝进言。
崇祯皇帝点头道:“朕全听你的安排。”
吴老二首先着手改革农业。
他组织农民进行培训,传授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灌溉方法。
同时,他还引进了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以提高粮食产量。
在工业方面,吴老二西处招募工匠,开办了一些小型的工坊,制造农具和简单的生活用品。
然而,改革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一些农民和工匠对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心存疑虑,不愿意配合。
吴老二不辞辛劳,亲自下到田间地头和工坊,向他们耐心解释和示范。
“乡亲们,只要我们按照这些新方法去做,一定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吴老二的话语充满了真诚和信心。
渐渐地,人们开始接受并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
就在吴老二和崇祯皇帝在安庆府努力改革之际,李自成的军队也得到了他们的消息,正朝着安庆府逼近。
城墙上,吴老二望着远方滚滚而来的烟尘,心中暗叫不好。
“陛下,李自成的军队恐怕不日便会兵临城下。”
吴老二忧心忡忡地说道。
崇祯皇帝面色凝重,“朕与安庆府共存亡。”
吴老二深知,这场战斗将是一场恶战,但他心中早己做好了准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吴老二和李大人日夜筹划着守城之策。
他们组织士兵加强训练,准备武器和粮草。
城中的百姓们也纷纷响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终于,李自成的军队抵达了安庆府。
“城上的人听着,快快交出崇祯皇帝,饶你们不死!”
一名将领大声喊道。
吴老二站在城楼上,回道:“尔等乱臣贼子,休想!”
随着一声令下,李自成的军队发起了进攻。
城墙上,士兵们奋力抵抗,箭如雨下。
吴老二亲自指挥战斗,调配兵力。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均有伤亡。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来报:“不好了,东门被敌军攻破了!”
吴老二心中一惊,“跟我来!”
他带领一队士兵,迅速赶往东门。
东门处,敌军如潮水般涌入。
吴老二身先士卒,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将敌军赶出了东门。
但战斗仍在继续,吴老二深知,这场战斗关乎着大明的未来,他们不能输。
经过数天的激战,李自成的军队始终未能攻破安庆府。
最终,他们不得不撤退。
安庆府保卫战取得了胜利,城中一片欢腾。
吴老二和崇祯皇帝深知,这只是暂时的胜利,要想重振大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