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专修出世的沙门法 ,应当独居静处 ,铺好尼师坛(即坐具) ,整齐衣服 ,或披袈裟 ,端身正坐 ,左手放在 右手上 ,两大拇指舒适相拄 。
闭目 ,舌抵上颚 ,摄心凝神 , 使自安住 ,不至散乱。
此处所用手印 , 亦可同禅定三昧正印 ,右手放在左手 上 ,两大拇指舒适相拄——七支跏趺坐法 。
此法随处可见 , 不另详说 。
安坐澄心以后 ,应当观察默念:“ 崇高必至堕落 ,积聚必有消散 ,缘会终须别离 ,有命咸归于死” 。
世间无常 , 必归死寂的死观 。
一. 然后意念返视 , 系念在左脚大拇指上 ,谛观左脚的大拇指前半节 ,如死后初起溃烂 ,生了脓包那样地去想象。
接着,想象脓包逐渐破裂,脓血慢慢流出,散发出恶臭。
感受那种痛苦和不适,仿佛亲身经历一般。
但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不被幻觉所干扰。
随着观想的深入,将这种腐朽和败坏的感觉扩展到整个身体,体会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意识到肉体终会消亡,一切皆是虚妄。
最后,回归现实,深呼吸几次,让思绪清晰。
明白通过这样的观想修行,能够超越生死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解脱与宁静。
二. 专念谛观左脚大拇指的脓包溃烂 ,化成脓水 , 露出 了非常白净的骨头 ,放着白色的光芒。
这时,一股清凉的气息从骨头上散发出来,顺着左腿蔓延至全身。
谛观感到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无比,仿佛要飘起来似的。
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奇异的空间,西周弥漫着白色的光芒。
在光芒的照耀下,谛观看到了一个身影。
走近一看,竟然是他自己!
不过,这个“自己”并非此刻的模样,而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慈悲的老者。
老者微笑着对谛观说道:“恭喜你,通过观想左脚大拇指的溃烂,你己经领悟到了生死无常的真谛。
接下来,你要学会放下执着,以平常心面对世间万物。”
兰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忽然,一阵风吹来,兰因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还坐在原处。
他低头看了看左脚大拇指,只见白骨上的光芒渐渐消失,但他心中却多了一份宁静和释然。
三. 反观意象中 , 既见白骨、 白光以后 ,再依次使整个 大拇指的肉 ,分裂开来 ,见到大拇指节的全节白骨 ,绽放白光。
世尊说到这里 ,便对迦絺罗难陀说: 如此观想 ,便是专 一系念的法门 ,你去好自为之。
、迦絺罗难陀听佛如此说法 ,非常欢喜 ,便去依教奉行 。
他依佛所教 ,不敢妄作聪明 ,再自散乱 。
先从左脚大拇指作白骨白光的思想 。
观想成就之后 ,再观第二个脚趾 , 也 成就了白骨白光想象 。
再现第三脚趾 , 到了第三脚趾的白骨 白光观想成就之后 , 心量逐渐扩大 ,就可同时观起五个脚趾 的白骨白光 ,一时俱现 。
左脚观成 ,再观右脚 , 也是同样如 此 ,然后就把心念定止在这五节白骨上 ,使得心念不再乱跑 。
如果杂思乱想又起伏波动的话 ,就再摄心凝神 ,再归到 当初观想大拇指前半节的境相 ,一步一步重新观想。
只要大拇指前半节的思想成就了 ,全身自然柔软温暖, 从心胸部位以下 ,会有暖热的感觉 , 到了此时 ,有此象征, 就可达到系心住的境界了。
这也就是通说小止观得初住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