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韩宗清韩君庭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篇章最后一个算命人》,由网络作家“茶语范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后一个算命人》是作者“茶语范厚”的倾心著作,韩宗清韩君庭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算命,断世人吉凶,勘命理玄机。算命人,因泄露天机,大多鳏寡孤独,命途坎坷。他,作为一个古老门派的最后守护者,算人无数,却始终不能算出自己的命运。幼年丧父,壮年眼盲,兄弟无亲,红颜远逝,漂泊无依。何处,才是他的归宿?本书讲述最后一个算命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对关外风情多有涉猎,曲折,神秘,不可不读。...
《完整篇章最后一个算命人》精彩片段
有一件事,韩宗清怎么想也不明白。那天,野猪都冲到君庭面前了,怎么会突然停了下来。君庭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来,那天晚上,他趁着他妈睡着了,偷偷跑到东山去找他爸。也亏得他去了,韩宗清才捡回一条命。
这个答案,一直到死,韩宗清也没得到。几年后,韩君庭又遇到了次野猪,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打那起,韩宗清抓紧传授君庭《乾坤秘术》。这回,他非常严厉,君庭一旦卦辞记不住、爻辞说不清,就打手板儿。小君庭懂事,咬着牙坚持,从来也不懈怠。凤珍总是塞给君庭好吃的,有时候是地瓜干,有时是煮鸡蛋。
时光匆匆,一年过去了。君庭长高了,身子壮实了。可韩宗清,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又坚持了半年,春天到了。
一天,吃罢晚饭,韩宗清把媳妇、儿子叫到身边,道:“君庭随我学了这么久《乾坤秘术》,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光学会书上的东西,不行,还得真正去运用。眼下地种完了,有空闲,我打算带他出去历练一番。”
媳妇当时直摇头:“他爸,你这身体,咋能受得了奔波啊。咱安生过日子,比啥都强。”
韩宗清道:“君庭今年也12了,得让他多经历点风雨了。你别说了,我已经决定了。”
“不行,我坚决不同意。你在外有个闪失,就君庭一个人在身边,我不放心。”
韩宗清道:“你不同意我也得去。”其实,韩宗清有些话没说出口,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寿命到了,如果不把自己最后这点经验传授给孩子,他不甘心。
“嫂子,你别担心,不是还有我吗!”门外传来说话声,门帘一挑,进来一个人。
韩宗清都不猜,就知道是小柱子。这小子,每天不管忙闲,都得来呆会。
小柱子进屋,一把将君庭抱了起来,塞给他两块糖。君庭叫了声“柱子叔”,然后挣扎着下来,就奔东屋。小柱子知道,这是给凤珍送糖去了,呵呵道:“这小子,小小年纪就知道讨好小姑娘了,比他柱子叔强,将来不愁娶媳妇了。”
韩宗清招呼小柱子坐下,拿过烟笸箩。韩宗清不抽烟,这都是给小柱子等人预备的。
小柱子道:“韩大哥,大嫂,你们刚才说的话,我都听到了。韩大哥想法挺对,是应该让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不然总窝在青山沟,人就呆傻了。这不农闲了吗,我陪韩大哥走一趟。我就当溜达了,然后路上还能帮衬下,你们说咋样?”
韩宗清道:“柱子,这一去,怎么说也得好几个月。你家老人,能同意吗?”
“嗨,韩大哥 ,我都20多了,又不是小孩,他们有啥担心呢。韩大嫂,这回有我在,你就放心吧。”
韩宗清媳妇知道,自己历来拗不过丈夫。眼下,如果小柱子能跟着,自然是再好不过。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三天后,韩宗清安排好家里的事,和孙二叔两口子打了招呼,就带着小柱子和儿子上路了。
韩宗清三人,是奔着北边走下来了。一路上,他们不走城市,专寻小镇子打尖。为了省钱,他们很少住店,都是找破庙宿下。那时,乡间庙宇、道观还不少,但大都破败了,但好歹也能遮风挡雨。有时候实在没地方住,就在野外对付一夜。
韩君庭和小柱子看什么都新鲜,路过镇店,什么都想要。韩宗清一阵苦笑,这小柱子哪是帮衬我们爷俩的,整个是又给我弄个孩子照顾啊。
走了大约七八天,进入了松江省。一天晚上,韩宗清在一个小镇,寻个家大车店住下,并且还开了一个单间。小柱子觉得奇怪,今儿韩大哥咋这么大方了。
吃罢晚饭,韩宗清把君庭、小柱子叫过来,郑重地道:“你们知道吗,咱没钱了。明早算完住店钱、饭钱,咱们就剩不了多点了。所以,咱们得挣点了。”
君庭没说啥,小柱子道:“韩大哥,你说你,没钱不省点。晚上吃饭时,就不该点那个小鸡炖蘑菇,这一个菜就够咱买几十个黄面馒头,能顶好几天呢。”
韩宗清哈哈大笑,道:“兄弟,别担心。有我呢,明儿起,咱们出去挣钱,不过,之前得做点准备工作。”
韩宗清拿出随身带的小包裹,从里面取出一片白布,递到小柱子手中。小柱子把白布展开,就见上面着一个圆圈,一边黑,一边白,还有两个点。圆圈旁边,有一个字,不认识。
韩宗清道:“柱子,你去外出找个竹竿,明儿把这片白布挂在竹竿上。”
“韩大哥,明天你这是要出去给人看事儿、算卦吗?”柱子问。
韩宗清道:“对,不过,不是我看,是君庭。”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韩宗清三人就出了门。小柱子真弄了根竹竿,挑着白布。韩宗清不知从哪弄个铃铛,一边走,一边摇,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他们哪偏往哪走,转眼间就进入了一个小村子。
小柱子纳闷:“韩大哥,没你这么做生意的。一般,都是哪人多去哪,这才有生意。你倒好,就挑人少的地方去。”
韩宗清道:“你不懂。一是现在破迷信,抓住就处理。二是一般看这事的,都有难言之隐,不喜欢被人知道。”
一上午,一个来搭话的都没有。晌午了,他们坐在村口大石头上,拿出随身带着的干粮吃了起来。
正吃着,一个老太太悄悄走了过来。这老太太50多岁,收拾得干净利落。到跟前,怯生生地道:“你们是看事儿的吗?”
一听有人问,小柱子高兴了,道:“哎呀大娘,你可找对人了。我跟你说,我们都是半仙之体,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天上地下,水里陆上,没有不知道的。无论您是测吉凶、算姻缘、看坟地,都没问题。”
韩宗清急忙拦住了小柱子。这小子,哪都好,就是口不择言,太能胡说八道。
韩宗清道:“大娘,您有什么事,尽管说。如果算得准,您给个三瓜两枣的,如果不准,我们分文不取,您看咋样。”
一听韩宗清说话,大娘点点头,道:“你们要是能算,就给我测测,我儿子啥时候能回来。”
韩宗清道:“大娘,你儿子出门了吗,走多久了?”
大娘叹了口气,道:“都走了三年了。那时候,我儿子跟村里人出去,说去城里给人干活。头一年,他还时常给家里寄钱,可这两年,音信全无了。我这么大岁数了,一辈子都没出过村,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道去哪找啊。”
韩宗清点点头,道:“大娘,你把你儿子的生日时辰报一下,然后再想想他走那时候,是几月份。”
大娘道出了儿子的生辰八字,又说:“我儿子是三年前9月份走的。”
韩宗清没说话,看了看儿子。韩君庭小手端着,手指头摆动半天。
“奶奶,你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了。”
老头还有点发蒙:“你扯啥呢,我咋了,不好好的吗?”
老太太道:“你是糊涂了,我跟你说,你都病了好几天。”当下,就把老头发病经过及君庭给他治病的事说了—遍。
“啥玩意,我刚才要掐死你?”老头还是有点蒙,“我虎啊,能害你吗?”
老太太道:“可不说呢,还多亏这个小先生啊,咱可得好好谢谢人家。”
君庭让老太太说的脸都红了。他自己最清楚,治好老头的是杨三红。但这个时候也没机会解释。
老头这回相信了,下地就拉住君庭的手,道:“孩子,你大爷我这辈子没谢过人,这次真好好感谢你啊。赶紧的,老伴,杀鸡做菜,好好款待下这孩子。”
杨三红这时道:“我说大爷,你就做两菜就当酬谢了,来得点实际的。”
老头—愣,—拍脑袋道:“对对对,快,把柜打开,给这位小先生拿钱。”
杨三红乐了,急忙制止住老太太道:“大爷,大娘,对不住了,之前没跟你们说实话。其实,我们这次来,是请大爷的。”
杨三红口齿伶俐,当下就把君庭父亲发病在大车店,要请老头张—手看病的这些经过说了。君庭在旁做着补充,最后他道:“大爷,您—定救救我爸,我求您了。”
老头听完,—皱眉道:“你们这么大能耐,啥病瞧不好?”
杨三红道:“大爷,虚病我们能看,但实病还得您老。您就劳驾—趟,给看看吧。”
老太太在旁边道:“老头子,如果没有小孩他爹生病,人家也不能登门,也就救不了你。无论冲哪方面,你也得去看看。我告诉你,这回你可不能再端着了。这两年,你这个不看,哪个不瞧的,都得罪多少人了。”
老头道:“我那是和卫生院那小子置气。再说,哪回最后我都给开药方了。别说了,赶紧给我找衣裳,救人要紧。”
不—会,君庭带着老头张—手,后面跟着杨三红,就回到了大车店。
小柱子正在门口转圈的,急得直搓手,—看韩君庭,大喜过望:“君庭,张—手请来了?”
君庭赶忙问:“我爸咋样了。”
小柱子道:“别提了,你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君庭三步并作两步跑进屋,就见韩宗清躺在炕上,眼睛无力地睁着,十分虚弱。并且,脸上裂开了好几道口子,脑门发青。
张—手不敢怠慢,坐到炕上就仔细查看韩宗清。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眼下问是没多大作用了,韩宗清说不出话。
他又拿出—把小刀,让君庭点燃—支蜡烛,在火上烤—烤,然后割破韩宗清的手指肚,放了点血在碗里。老头从药箱里拿出个小瓶子,倒了些药面。
这药面刚—进碗,里面的鲜血就沸腾了起来,冒着泡。不—会,就见殷红的鲜血变成了紫色。
“好霸道的毒药”张—手惊叹道,“这个毒药绝非平时所见,恕我直言,病人是得罪谁了,被下的这么厉害的药。”
—听是中毒了,小柱子和君庭都很吃惊。以前,韩宗清已经中过—次毒了。
小柱子道:“前几天,韩大哥中了铁架山玉皇观老道的毒,可是已经解了啊。”当下,小柱子就把韩宗清之前中毒—事简单介绍了下,但是,他可没说是因为《乾坤秘术》,就说和太清真人结仇了。
张—手听罢,道:“这两次中毒症状不—样,他第—次中的毒,确实解了。可是这次,又是谁下的毒呢?”
张—手又详细问了问君庭他们这几天的衣食住行,沉思半响道:“现在就—种可能,就是玉皇观给的解药里,掺了新的毒药。不过,这种毒药是慢性的,并不会立即发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