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煊沈姝的现代都市小说《娇软表妹进府:禁欲世子疯魔了全集阅读》,由网络作家“白水青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娇软表妹进府:禁欲世子疯魔了》是由作者“白水青菜”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李煊沈姝,其中内容简介:(双洁!双洁!&独宠&HE&欢迎入坑&非小白文,这是作者最后的倔强)[心机美人&腹黑世子]沈姝身娇体软,声音千绕百转,在众多一板一眼的世家贵女里面别具风情。怎奈美娇娘一门心思要找个如意郎君,好让自己能够攀附上权贵,从此以后有钱有地位!哪想到一招不慎,被国公府世子抓住把柄。李煊:你看我俊美又多金,还是个准国公爷。嫁给我,可好?沈姝:坑谁,也不能坑自己,嫁谁都不能嫁给李煊,那就是个早亡的!-----------------------------------不知从何时起,李煊经常会梦到那个女子。那微微张开的红唇,娇艳欲滴,极尽魅惑之...
《娇软表妹进府:禁欲世子疯魔了全集阅读》精彩片段
张嫣一走,刘娥便走到三皇子跟前,盈盈一拜,“多谢三殿下解围,若不是有你,今日真不知道会如何………”
刘娥的话还没有说完,双眼一闭,便软软的倒了下来。
三皇子早就没有了刚刚在张嫣面前的那种玩世不恭,眼疾手快,将刘娥抱在怀中。
这时众人才看到,刘娥的左手袖口处有鲜血往下流。
看来刚刚那一摔,刘娥确实摔的不轻。
“刘姑娘有伤在身,本宫就先送刘姑娘回城看伤。告辞!”,说完,三皇子将刘娥抱上随行的马车。
这山还没上,沈姝几人就看了这么场大戏,看来这京城之中,还真是卧虎藏龙。
几人随即也开始慢慢策马往上走,待走到梅园附近,就看到贵妃娘娘的仪仗已经停在此处。
众人也只能绕道继续上山,山上还有一个清风观,到那处休整也是极好的。
才到清风观门口,就听到门口传来一声清脆的童音,“漂亮姐姐!漂亮姐姐!”
沈姝循着声音看去,这不是长公主家的宋旭又是谁?
宋旭身后,是一脸笑容的宋晖,宋晖看到幼弟如此跳脱,只是无奈的揉了揉宋旭的头发。
宋晖正在跟国公府的众人打招呼,那边宋旭已经跑了过来,拉起沈姝的手就要往里走。
“漂亮姐姐!漂亮姐姐!我二哥送了一只白狐给我,今天我都带出来了。走,我带你去看看!”
“宋小公子,是白狐吗?我也很是想看呢!”,站在一旁的宝钗看到宋旭跟沈姝熟悉,也凑了上去。
还时不时的用眼角移光,看看站在旁边的宋晖。
“是白狐呢!你要看那也跟过来吧!”,宋家毕竟不是小家族,也是三朝元老,自然教养出来的孩子不会太小家子气。
今日国公府来的姑娘多,想着可能小姑娘家对白狐都比较感兴趣。宋晖开口说道:“今日家母来这秋名山梅园,我们哥两个随从过来,不过我们更喜欢这清风观的幽静。里面已经准备好了茶水素斋,不如几位进去歇歇脚?”
宋晖本就与李煊平日里交好,两家也多少有些往来。
此刻宋晖也表明了,长公主在梅园陪贵妃,无长辈在,大家自然更为随意。便一同跟着宋晖两兄弟进了观中。
院子中,果然如宋旭所说,这个铁笼确实关着一只白狐。
“漂亮姐姐!这白狐漂亮吧?看到它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你,说什也要让你看上一看。”,宋旭脸上露出了骄傲。
“是很漂亮呢!这样的白狐应该极其难寻吧?”,沈姝看着也喜欢,不由得问道。
“那可不是,这可是我二哥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到皇家猎场寻回来的。我也还是第一次看到白狐。”
宋晖听到自家弟弟又在吹嘘自己,只是眼眸含笑的看了过来。
旁边的宝钗则是一脸娇羞,心中窃喜,看来要接触宋二公子,还得讲究策略。
往日宋二公子的眼里从来没有自己,今日自己和宋小公子走的近了,果然能够引起宋二公子的注意。
站在宝钗旁边的沈姝,自然感觉到一丝宝钗的异样,难道宝钗喜欢宋二公子?
“听说这秋名山的后山,也有不少野物,前几日还有人传出来,这附近有一只紫狐出没。”,宋晖本就喜好打猎,今日刚好英国公府三兄弟和几位姑娘都在。
更何况里面还有自己心仪的姑娘,自然想多跟大家相处。
所以才想邀约几个公子一起打猎,说不定还可以吃上烤肉。
国功夫本就武将世家,虽然李煇三兄弟仍旧在国子监读书。但三兄弟的身手和马上功夫自然也是不弱的。
四人休整之后便提上弓箭,往秋名山的后山而去。
“二哥哥,我要那只紫狐来做个围脖。”,宝珠跟在后面喊道。
众人也只当宝珠年少天真烂漫,全都是笑着了笑。这紫狐哪是这么容易遇到的!
几人走后,宝钗也没了陪宋旭的心思,看了看,虽然秋高气爽,但是正午的阳光还是有点晒。
“姝表姐,你们在这玩着,我到那边去找二姐姐和三姐姐,问问她们花样。”,宝珠做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那你先过去。”,宋小公子一直缠着沈姝,一会儿问这问那,一会儿又拿出他的宝贝来给沈姝看。
“姝姐姐,你在这等着我,我还有一个项圈,上面镶嵌了一个夜明珠,我祖母说那夜明珠可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我去取来给你瞧瞧。”,想起来自己那宝贝项圈,宋旭也想拿给沈姝瞧瞧。
听到那物件可是经过了宋旭祖母,沈姝自然知道干系重大,也知道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忙说:“我还是第一次来这清风观,也不知道景色怎样?不知道旭哥儿能否带我四处看看?”
“这清风观我可熟悉了,每年我都要过来好几次呢!走,我带你去个好玩的地方。”,说完宋旭拉着沈姝的手就走。
宋旭上次过来,就发现清风观门口不远处有一个麻雀窝,早上二哥就说过,可能这几日雀儿已经孵出来了,今日正好过去看看小雀儿。
刚走了十来步,听到后面跟着随从的脚步声,宋旭转过身气鼓鼓的说道:“你们不要老是跟着我!谁也不许跟过来!”
“小姐......”,玉镯欲言又止。
看宋旭的态度坚决,沈姝想着,虽然这清风观也是京城贵人们经常来的地方,但没有仆妇小厮却是不行。
便蹲下身子对宋旭说道:“你看跟着你是他们的职责,如果他们今日不跟着你了,那就是失职的行为。这样吧,让他们远远的跟着如何?”
宋旭虽然顽劣,但品性纯良,听了沈姝的话后,便也点了点头应允。
事后,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举动,倒是救了宋小公子一命。
梧桐院中的沈姝此刻当然不知道,自己的老底都快要被人给揭穿了。
而始作俑者更加不知道,自己过分的关注沈姝,最后导致自己身心沦陷其中。
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初入国公府第一晚,沈姝刚用了晚膳,就听到院门口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
“姝表姐,姝表姐……”
沈姝猜测,可能是国公府四房的五小姐李宝珠,忙提起裙摆往外去迎接。
沈姝人刚出外室,就看到一前一后两个姑娘走进了院子。
稍长一点的姑娘落后半步,穿着一身秋香色的缎面束腰长裙,眼睛是妩媚的丹凤眼,眼尾高挑,眼神中带着点清高和孤傲。
此刻正在颇为不快的目光,打量的看着沈姝。
年龄稍小的那个则是长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说不上来绝色,也就是长相清秀。穿着一身火红色的衣裙,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小靴子,不过神色看起来略微张扬了些。
沈姝猜测,前面的应该是四房嫡女李宝珠,站在后面的应该就是四房的庶女李宝钗。
李宝钗的姨娘曾是江南有名的瘦马,很是得四老爷得欢心。英国公府上的姑娘,就数李宝钗长相最好,在府中也颇受欢迎。
沈姝忙走下台阶,“是宝珠和宝钗两位妹妹来了!还请到屋里坐一会儿,吃上口我从苏城带过来的热茶。”
“咦,殊表姐!刚刚我回来,就听说府上的丫鬟婆子说,今天府上来了个天仙一样的姐姐。这不就拉着四姐姐过来看看。”
说着朝沈姝调皮的眨眨眼睛,继续说道:“原想着下人们言过其实了,可见了姝姐姐才知道,你可比那盛京第一美人张嫣要美上三分。”
说完,宝珠热情的拉长沈姝的手就往里走。
当前面两人转过身的时候,宝钗在后面瞬间掩去了脸上的笑意。
“姝表姐,今日国子监那边传来消息,明日二哥、三哥、四哥要回来。母亲特意让我过来跟你说一声,明日就到祖母的寿安堂去给祖母请安。”
说完又朝沈姝眨了眨眼睛,“其实这是我抢了杜鹃姐姐的活儿,主要就为了来看看姝表姐你。”
宝珠还不忘转头跟宝钗说道:“四姐姐和我听说你要来,早就想要一睹你的芳容了。”
“殊表姐确实长相清秀!”,被宝珠问道,宝钗也仅是附和一声。
眼看时间也不早,几个人又寒暄了几句,宝珠两姐妹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沈舒望者两人的背影,明显的可以感觉到。宝珠表面就是无忧无虑的小女儿心态。
宝钗貌似就不太一样,可以感觉到他对自己的敌意。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本就是到国公府打秋风的穷亲戚而已。
自己此行上京,不就是为了寻一门好姻缘吗,只要摆正了自己的位置,等自己谋得佳婿,自然是不用一辈子寄人篱下的。
说句实在话,这国公府后院,真正掌权的还不是那国公府的老夫人以及大房那边。
自己有那精力,真该好好筹谋,给老夫人和大房那边留个好印象,关键时刻,也能成为自己的靠山。
四房的一个小小庶女,也没有什么通天的本事。
不过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这高门大户中,确实应该多留一个心眼。
第二日。天刚破晓。
沈叔便带着丫鬟玉镯。早早的准备到永寿堂门口。
才刚出院子,就看到了相携而来的宝珠两姐妹。
“姝表姐,一会儿你跟在我旁边就可以,其实祖母最是和善,你也莫要怕了她老人家。”
交代完关键的几句,宝珠看到沈姝头上所戴的发簪,立马来了精神。
“姝姐姐,你这发簪看起来挺别致的, 你是在哪儿买的呢?”
今日沈姝所戴的发簪,乃是出自漓城自家店铺,也是自己亲自设计出来的。
作为一个商人,当然会更多的考虑自己铺子的生意,恰当的时候推销自己的商品。
“这发簪用的是西域所产铃兰花的造型,用的是掐丝工艺,这是我从漓城那边无意中得到的,确实还是费了不少周张。”
掐丝工艺本来就是沈姝外祖家的祖传技艺,到沈姝母亲的时候,由于沈姝的母亲在首饰制作上有超人的天赋。
白家便也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破例将此项技艺传授给沈姝的母亲。
而沈姝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熟练掌握了掐丝的技艺,还从孤本中学到了点翠等的制作方法,相互融会贯通,自成一体。
“想不到小小得漓城,居然有手艺这么高的匠人,做出来的首饰比我们宝玉斋的还要好看,看着妹妹可是眼馋不已。”
李宝珠满眼都是不可思议。
“我也经常光顾他们店铺,这一来二去,跟他们铺子里边的掌柜倒是有了点交情。我来京城之前,还听说他们也要准备到京城开个铺子呢!”
自己来之前已经带足了银票,想的就是往后大概率会在京城找个夫婿。
那就得在合适的地方盘个铺子,不管是嫁入高门大户还是嫁入普通人家,往后的生活也算有个保障。
三位小姐就边走边围绕着各种首饰谈论起来,知不觉就到了老妇人的永寿堂门口。
门口已经站着了几位大丫鬟,可见老妇人的几位儿媳已经到了。
等沈姝跟着宝珠姐妹进入永寿堂的时候,就看到主座上坐着一个年近六十的老妇人。
老妇人鬓角头发已经有些花白,戴着一个万字文的抹额,脸上笑意盈盈,此刻正跟府上的大夫人在说笑。
看到沈姝几人进来,李老夫人笑呵呵的对着沈姝说道:“这就是老四家的表姑娘?”
赵氏忙回道:“回母亲,这正是儿媳刚从苏城接过来表小姐,名唤作沈姝,比宝珠还要大上两岁。”
一番话也不拖泥带水,把沈姝的情况交代了清楚。但是也从未在众人面前说过,自己曾和沈姝的母亲义结金兰的事。
沈姝心中了然,看来这位所谓的姨母,也并未像曾经母亲口中所说的那般好。
赵氏的话才说完,沈姝便走到李老夫人的面前,此时,刚巧伺候李老夫人的大丫鬟递上来一个软垫。
沈姝会意,盈盈的跪拜在李老夫人面前。
这是当朝第一次拜见老者所要的礼节。
李老夫人看着沈姝,长相艳丽,身姿婀娜。
又是个温柔娴静的性子,真真是个妙人儿,心中也不觉得更加欢喜了几分。
“前几日我就听马嬷嬷那老货说,咱们府上来了个天仙似的人儿。我还不信,今日看来我这老婆子可是有眼福了,阿姝快快起来!”,李老夫人和善,这么一句话也算是承认了沈姝是国公府的亲戚。
“母亲!什么天仙似的人儿让您老人家这么高兴?”
沈姝还没有在李老夫人身边伺候的丫鬟的搀扶下起身,就听到门口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
随后屏风外拐过来,一名穿着红色衣衫的年轻妇人。她头上戴着赤金头面,就连步遥也是飞鹤吐珠的张扬造型。
这样一身装扮,若是在普通人身上,那肯定是看起来庸俗不堪。
可是在此人身上,虽然说不上多雅致。但却让人感到贵气逼人,只叹好一朵人间富贵花!
“你这泼皮!怎么今日还要到母亲这边来打秋风?”
沈姝不禁心想:这男人长相是好,可一张冰块脸,其实还挺无趣的,以后谁要是他夫人,肯定也要患面瘫!
李老夫人那边过万明路后,李煊便带着沈姝出门。
临出门前,赵八还贴心的给沈姝送来一套男装。
门口早就停好了马车,马车看上去朴实无华,但内里大有乾坤。
在沈姝今日就坐在李煊的对面,面对这个国公府的世子,沈姝总会有些拘谨。
见李煊拿起小几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沈姝忙双手接过:“谢谢大公子!”
“嗯~”,李煊仍旧是冷着一张脸应了声。
这世子实在是惜字如金,沈姝也没办法,总得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吧!
略一思索,还是小心的问道:“不知道大公子是要带我去哪?”
“怡红院!”,李煊抬眸看了看沈姝,那薄唇才吐出三个字。
沈姝就算是脾气再好,此刻也有了点小性子,听到后也联想当时听到仵作所说的“那脂粉跟怡红院的差不多”。
遂也不再多问,压下心头的火气,将头扭到一边。
对面的李煊闻着沈姝身上特有的气息,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很多梦中的细节,在马车这样密闭的空间中,身体倒还算诚实。
李煊不动声色的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在沈姝询问的时候,只能用冰冷来稍微掩盖点自己的失态,才没叫沈姝看出端倪。
再等等吧!等闻九回来再说,那个姑娘自己终究还要为她负责。
不到两盏茶的时间,马车就驶到了怡红院门口。这时候太阳也已经落山,怡红院门口已经点上了灯笼。
李煊向来自律,这样的风月场所也鲜少会来,故此这风月场所的老鸨根本就不认识李煊。
才下马车,李煊便走到沈姝旁边,低声说道:“一会跟着我进去就好!”
沈姝自然知道今日是来办正事,可不是过来所谓的见世面,寻乐子来的。
再说就吏部侍郎这么大的官,都被人取了首级,自己更是不会吃饱了惹火烧身,定会跟紧了李煊。
“哟!两位公子面生啊!这是头一次来?”,门口招呼生意的老鸨看到两人跨进去,便赶紧走过来套近乎。
李煊从怀中掏出一锭金子,丢到那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鸨怀中,不咸不淡的说道:“带家中小弟出来见见世面,伺候好了,有赏!”。
李煊话音刚落,那老鸨就笑呵呵的将金子收起来,环顾四周,现在客人还不多,随朝里招呼道:“给两位公子上等雅间,招呼空闲的姑娘出来伺候贵客!”
李煊不着痕迹的看向沈姝,沈姝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随后,龟公将俩人领入三楼雅间,这雅间有个很大的会客厅,里面用屏风隔断,沈姝猜测,里面肯定布置的床榻。
外面的布置是矮几跟蒲垫,很显然客人可以或坐或卧。李煊倒是也不在意,走到沈姝对面,大马金刀的坐了起来,看起来还有那么些的放荡不羁。
可沈姝毕竟为女子,若是无熟人,那还可以效仿李煊。可李煊就坐在自己对面,竟是盘坐也不是,只好跪坐起来。
二人才刚坐好,另个龟公已经领着十几个姑娘过来了。
可谓是环肥燕瘦,应有尽有。几位姑娘看到主位上的李煊虽然坐姿随意,但眉眼间冷冽。
只有那胆子稍大的敢往李煊跟前凑,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长得细皮嫩肉的小公子根本做不了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