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红樱邵青峰的现代都市小说《报告长官!嫂子她又惹事了全集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锦上甜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报告长官!嫂子她又惹事了》,现已完本,主角是林红樱邵青峰,由作者“锦上甜花”书写完成,文章简述:次方程算术题,林红樱越写越怀疑自己是不是拿错卷子了,想到现在教育普及程度才觉得合理起来。写到最后四个答题,考卷终于有点农业从业人员考核的模样,一题是“如果猪场出现急性流行病,应该如何应急?”一题是“害虫每年都使得粮食产量大大减少,是人民的公敌,请试分析如何解决大螟、稻苞虫、水稻螟等虫害?”林红樱皱了皱眉,这么宽泛的主题居然只留了一个巴掌宽的答题位置?......
《报告长官!嫂子她又惹事了全集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这么一顿搞下来,林红樱攒下了1550个怨念。这些怨念能购买2.2斤五花肉或9.3斤富强粉,收获还算不错。
但经历了家属楼这几个彪悍的邻居,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林红樱是彻底放弃了这种靠撩架挣怨念的方式,怕自己有命赚没命花。
堂堂杰出青年要是为了两斤五花肉被人打死了,那就搞笑了……
……
一星期后,林红樱去参加了农垦的笔试。
农垦是国家下属的一个部门,跟农业部、水产局属于并列部门,就单单黑省的牡丹江农垦局下辖了近百个农场,负责开垦发展国家的边区。
正值隆冬,学生们放假在家,农垦农场租下了市里一个中学拿来做考场。
这一批农场招聘的人数特别多,应聘者们分了快十个考场。因为这两年南方遭受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几乎颗粒无收,今年国家分配给黑省的粮食指标特别重。
去年农垦新开荒和扩建41个农场,新建立700多个生产队,这些都急需大量人才补充。
林红樱报的是“和平农场”下属的第四分农场,专管谷类种植。这个和平农场是毛熊援建的大型机械化农场,兰县最大的农场。
笔试的内容十分简单,一道题是给段落标上标点符号,考察的是识不识字,念没念完小学。
一道找出褒贬不同义的成语,一道小学的二元一次方程算术题,林红樱越写越怀疑自己是不是拿错卷子了,想到现在教育普及程度才觉得合理起来。
写到最后四个答题,考卷终于有点农业从业人员考核的模样,一题是“如果猪场出现急性流行病,应该如何应急?”
一题是“害虫每年都使得粮食产量大大减少,是人民的公敌,请试分析如何解决大螟、稻苞虫、水稻螟等虫害?”
林红樱皱了皱眉,这么宽泛的主题居然只留了一个巴掌宽的答题位置?
虽然觉得题目有点突兀,但她还是埋头写了起来,
林红樱问监考员要来了两张空白的纸,像写论文似的洋洋洒洒地写了近三千字,用胶布把白纸跟试卷粘在一起。
考完试后,大家陆续走出了教室。
林红樱肚子有些饿,找了家最近的国营饭店吃饭。国营饭店里挤满了参加笔试的应聘者。
国营饭店的饭菜有些贵,囊中羞涩的林红樱只点了一个肉沫粉条,看着别人桌上的小鸡炖蘑菇、红烧猪脸肉,不由地咽了咽口水。
吃饱喝足准备离开,林红樱听到饭店里的客人在对着答案,“第一题是逗号、分号、分号、句号,省略号。第二题是-5和3。”
有人感叹,“最后几问咋写,太难了,我都胡乱写的。”
旁人笑笑,“那是留给要当干部的人写的。”他艳羡地道:“送城里户口,每个月六十块工资,四十斤口粮待遇真不错。”
林红樱听了忍不住纠正,“错了。第二题是3和1.”
她立刻感到数十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李胜利怨念+500
方红军怨念+600
王兴文怨念+700
方文泉怨念+700
朱忠义怨念+1000
林红樱立刻抬起头来,双目骤然一亮。
居然有那么多怨念?仔细一想也对,毕竟这关乎着工作和饭碗。
原本吃饱了正离开的林红樱,屁股又坐了回来,不着急走了。
那位说答案是“-5和3”的大兄弟不会就叫朱忠义吧……多大的怨念啊。
望着他们迷茫的目光,林红樱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唰唰地写了下来,朗声说道:“那是一道仓库存储题,考察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的,列出算式是2X+5Y=11;3x-7Y=8,解得x=3,Y=1。”
乌泱泱的脑袋们齐刷刷地围在了林红樱桌边。
“同志同志,接下来答案呢?”
林红樱从善如流地把所有答案都写了下来,“第三题答案是6,第四题,土壤肥力要素是‘水、肥、气、热’……”
娓娓道来的讲解,时不时地穿插着怨念掉落一地的声音,那是他们心碎的声音。
钱宝祥怨念+200
张广亮怨念+300
周阿玉怨念+500
随着林红樱细致得无懈可击的解答,大家彻底服气了,看向她的目光全都变了。
他们带着崇敬的目光看她,小心翼翼地问,“同志,那……最后一道题呢?”
“最后一题是防疫应急管理的,我就简单说说吧。”
林红樱款款地而谈:“我是从两个方面回答的,政府方面应该有以下措施,第一,加大疫病的宣传和治疗,科学组织救援力量,给予养殖户和农场技术指导。
第二,对疫情科学检测和预警。第三,制定应急处理措施,相关防疫部门应该备齐防疫应急物资,避免疫情扩散……
农场方面采用全进全出繁育手段,减小损失 。第二,重视接种疫苗工作,防止传染病进一步发生。第三,养殖人员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及时将粪便和污水处理好,可采取粪便堆肥发酵,高温灭杀微生物病原体的手段,防止细菌病毒进一步传染……”
饭店里的同志们听得聚精会神,听得都痴了。很多人纷纷拿出笔记本,逐字逐句地记下来,
旁人笑他“记什么,都考完了”,那个记笔记的同志连头也不抬,埋头奋笔疾书,“这些都是珍贵的知识哩,这是难得的机会!”
没带纸的同志赶紧问别人借,草稿纸被借光了,有的干脆拿笔记在了自己的掌心、胳膊上。
他们那对待如饥似渴的精神,那股对待知识热情的劲头,叫林红樱为之动容,忍不住多讲了几句。
然后多挣了点怨念。
……
爱国国营饭店。
“和平农场”负责笔试招聘的几个干事收完卷子后,聚在一块吃饭。
农垦部黑省下属农垦局有大大小小上百个单位,单和平农场下属就有十八个农场,因为缺人才缺得狠了,每年都要去各地的大学抢人才。可是这边条件太艰苦、偏僻,太寒冷,没有多少高级技术员愿意过来。
否则怎么叫北大荒呢?
一个干事说:“四分场你们今年够狠的,开出的待遇都快要赶上八级钳工了吧!”
“哎,别提了,眼看着将近年底猪一批批地病。咱厂长急得嘴巴都长泡,亲自跑了好几趟到京城请了高校、研究所的专家。他只要能渡过难关,一个月开出一百都愿意。”
这时他们听到了一个年轻女人即兴的讲解,蓦地眼前一亮。
“听听!咱东北也不是没人才的嘛。”
他们听着都听入迷了,等那女人说完再起身去追,发现人家已经骑上单车不见人影了。
恨不得给自己几巴掌。
……
林红樱算了算自己的怨念,决定奖励自己,去供销社补充点生活物资。
这个年代比较特殊,各类物资极度贫匮,没有条件开放市场经济。因此国家采取的是“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方式。每个月给城市户口的居民发定量的粮食、生活用品票券,凭券购买物所需资。
供销社就是凭票券购买商品的地方。
它是这条街最气派的房子,来往的顾客挤满了商店。
货架上摆满了物品,不过种类却不多。小得像豆腐块的火柴盒,老式的搪瓷盆瓷面油光可鉴,白花花的白球鞋,还是这个年代稀罕物的手电筒……
来供销社购买生活用品的老百姓却特别多,队伍排得老长,一路排了十几米。
商店里售货员跟顾客几乎要用喊的方式互相沟通,顾客震惊地问:“什么?没有富强粉了,那有没有建设粉,生产粉?”
精明的售货员利索地说:“统统没有!全卖光了,明天早点来。”
顾客哆嗦了一下,犹豫地问:“那我要一斤鸡蛋,但我没带蛋票,用一斤全国粮票换可以吗?”
“同志你做梦呢,鸡蛋多金贵!”售货员嗤地一句,“现在家禽养殖困难,供应少。两市斤粮票能兑换一斤鸡蛋。你一斤粮票呢,只可以换四只鸡蛋。”
听了几耳朵的林红樱若有所思。
现在国家发行的票券大大小小有几十种,买东西既要票券也要钱,但供销社的商品经常供应不足,有时候老百姓想要的东西没了,换一样东西购买票又没带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习惯——同等价值的票券可以兑换。
生活物资的紧缺,造成了极大的供需紧张关系。以至于大家看见有人在排队,跟上去排就是了。
等林红樱反复地把《农业微生物学》、《农业气象学》、《遗传学》温习数遍,终于轮到了她。
她捏了捏自己站得酸麻的大腿,酸痛得不像是自己的。她提起双脚迈向柜台,“大米多少钱?”
售货员嘴皮子利索地骂道:“没有大米、没有大米,还要强调多少次!你聋啦?”
林红樱被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这个年代的售货员是正经的编制工作,福利好、油水多,因此气焰很嚣张,把顾客看做上帝的售货员只有后世才有。
林红樱没有生气,耐心地说:“好吧,我想问问煤炭多少钱一斤?”
她又问了布、油、糖、饼干、酱油的价格,售货员不耐烦地指了价目表给她。
最后“囊中羞涩”的林红樱指着价格表,说:“我需要一块肥皂,一支牙膏,我用粮票换。”
林红樱不缺粮食,但她还没办法解锁牙膏、肥皂这种略高级的生活用品,只能在供销社购买。
幸亏60年还没推行工业券,万能的粮票能当各种票券使。
林红樱的话音刚落,不仅售货员纳闷住了,大伙心里也有点纳闷。见过用肥皂票、牙膏票、煤票换粮食的人,可却很少见人用金贵的粮票换这种没用的玩意儿。真是败家娘们儿!
售货员告诫她:“粮票换了可就没了!”
因为赚了一大笔怨念,工作眼看着也有了着落,林红樱显得心情不错,“没事,你帮我换吧。”
她爽快地买了一堆生活用品,牙膏、肥皂、百雀羚、木梳。
售货员快速地从柜台抽下一根麻绳,用麻绳麻溜地系紧了肥皂和牙膏。
牙膏1元,林红樱迅速换算了一下价格,这年代的工人工资大约三十块,已经属于不错的收入,相当于后世五千以上的档次。
换算下来那就是上百元一支牙膏,这价格真是贵得叫人咋舌!
她还买了一百斤煤,邵青峰宿舍的煤不太够用了,东北的冬天太冷了,家属院里发的那点煤不太够用。
一顿东买西买,林红樱手上的存款急速缩水,只剩下堪堪十二块。
她不禁苦笑,钱不禁花!
……
供销社门口。
邵青峰跟战友来百货商店采购物资,市里的纺织厂送来了一批成色不错的棉麻,他们需要采购一部分作为过年给烈士家属的抚恤补贴。
离开之际,他和战友都看到了林红樱。
韩卫东指着供销社里面说,“我没看错吧,那不是你那个乡下来的小媳妇吗?”
邵青峰的视线穿越人群,落在了柜台前询问价格的女人身上。
她就像第一次进供销社一般,什么规矩都不懂,不厌其烦地东问西问。
不出意外地,售货员不耐烦地把她数落了一顿。
邵青峰不知想到了什么,撇过了头,表情一下子冷了下来。
他现在看到她只觉得头疼。
他得给这个女人买几件衣服,省得她找借口穿他的衣服。
邵青峰曾托徐奶奶带她去供销社添置衣服,她死活也不愿意去。问过徐奶奶才知道,她原来是怕出了部队大院就回不来了。
韩卫东对林红樱印象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确实打心底地瞧不起林红樱,她跟邵青峰差距实在太大了,两人搁在一块哪哪都不合适,勉强凑合在一起不会幸福的,他巴不得让她知难而退。
所以韩卫东这会反而是津津有味地看着热闹。
这时候电话响起,又接入了一个电话,“领导,是红星农场来电,请问接入吗?”
红星农场方面汇报情况,刘部员说:“农局,我们给症状较轻的猪仔喂了药,半个小时后它们症状有所减轻,开始有所活动,不再萎靡不振。”
他惊讶地看向林红樱,没想到她还是个小福将,不是那种高射炮放卫星的水货,她真有几分能耐!
他们这里如今出了个真的专家!
农彦平听了,精神大振,“老于,你赶紧坐火车去诓、诓……”
他差点把平时的土匪作风脱口而出,不过话到嘴边改了个词儿:“你得跟那帮老家伙把咱们的经费要回来,能要多少要多少!别管那群专家了。”
林红樱站起身,大声地凑了一句:“问他们要一批钢铁,能要多少要多少,他们安钢多得是钢材!”
农彦平立马添上了这句话:“要点钢回来,听到了吗?”
要钢来干嘛,农彦平没问,这玩意儿总归是有价值的。
他的想法很朴素,他们给不出钱拿钢来抵嘛。
电话那头的于亮愤怒地说:“不行老农,我要去把那批专家追回来,他们不能这么抢人,这简直是强盗所为!”
“可别——”农彦平暗示道:“你、经费和批条回来就行。听到了吗?”
把乌泱泱一大群专家请来,管吃又管喝,好生招待着,还得补贴一笔不菲的经费,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这不是纯纯给自己找事儿吗?
“专家要不回来就算啦。”
辽省。
于亮接到消息立马火速奔往辽省,专家团们已经在辽省农垦局那帮老家伙的接待下,好吃好喝,又在招待所高床软枕地睡了一夜。
不愿意再往北走了!
于亮简直晴天霹雳,连助理都没带,只身到农垦局单挑十几个老家伙。
他啪地一巴掌拍在桌上,激愤地说:“我们的养殖场是最先爆发流行病的,无论疫情还是受灾程度都比你们严重。”
“这群专家是我到高校挨个去请,动用了多少人情、耗费了多少物资就不提了。我求爷爷告奶奶地找来的专家,怎么在你辽省停个车的功夫就被截走了?“
“你们需要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农垦局的老家伙们心里震了震,“于老弟莫气莫气,我们实在冤枉啊!”
“我们不知道专家团怎么就在我们这儿下了车?”辽省的胜利农场场长说,“火车站电话打到我们这儿,我们都是懵的,我们这不是在好好帮你招待客人吗?”
主打一个装傻充愣,我也不知道呀,人家专家自己下的车。
“就不兴人专家是看咱们这儿风光好、气候好,主动留下来的?反正都是来治猪的,治黑省的是治,治辽省的也是治。大家都是老熟人,就别分什么彼此了!”
于亮只想喷他们一脸唾沫,听听这话,还要不要点脸了。
他有些庆幸还好来的不是老农,否则以他那暴脾气肯定捋袖子打一架不可。
“我不用你们帮忙,专家也不是来你们这儿观光旅游的。你们把专家放了,我马上带他们去黑省。”
“咳咳……”副局长拉住于亮,“来都来了,让他们先看看我们的情况,等看完了再去你们那儿,两不耽误。”
然后,专家团在你们这一看就是好几个月是吧?
于亮起身就要走人,冷冷地道:“看来你们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我回去以后要上报总局,让他们评评理。”
“林指导!”
“小林同志——”
林红樱靠在墙边缓了一会,睁开眼发现众人都担忧地看着她。
她惭愧地说:“不碍事,身体不争气,有时候会低血糖。”
原主的身体健康状况真的太糟糕了,林红樱发誓以后要天天喝牛奶,就冲着眼前这两座金山,天天喝牛奶也喝得起!
谁知道于亮和养猪场的一群领导,自行脑补了很多。
他们看向林师傅这单薄瘦削的身板,肯定长期没吃饱饭,跟着他们这帮老家伙奔波一天,把人累惨了,愧疚得不得了。
“看我这事儿办得,忙起来都忘了!”于亮叫来刘新民,“小刘,赶紧叫食堂张罗做顿好菜,给林师傅吃顿饭。”
振华养猪场别的地方不行,伙食却是绝对够硬。
食堂的掌勺师傅们接到了厂长亲口的叮咛,让做顿好的招待专家。
四菜一个汤,每道菜都油水十足,油汪汪的讨人喜。
一道秘制红烧肉有足足两斤,先炸后炖,炖得软烂糯香;一道锅包肉,外酥内嫩,酸甜可口,酱汁浓稠鲜香;一道猪肉炖粉条,一道铁锅炖大鹅,足足一整只鹅都下锅了,专给林红樱一个人吃。
每道菜都硬邦邦的,一个滥竽充数的菜都没有。
东北老铁,诚意满满。
等林红樱吃完饭后,食堂师傅偷塞给她一个袋子,里面是四个铝制饭盒给她打包了锅里干净的铁锅炖大鹅,足足用掉了四个饭盒才勉强装下!
于亮还掏出了他大老远从辽省带回来的特产——黄桃罐头送给林红樱。
他诚恳地说道:“林同志,我们养殖场是五年前大垦荒时建的,当时要建一个大型的养猪场,我们没什么经验,都是自己摸索着弄过来的,没有考虑过要专门造一个消毒、治疗区……”
他无奈地说:“我们这些大老粗懂打仗、懂花蛮力垦荒,却搞不懂搞生产。”
副厂长点点头,“我们大大小小的养猪场,像这样规模的一共18个,承担着几乎整个东北、华北的所有居民的猪肉饮食重担。
如果我们的猪场没有渡过难关,我们前线的解放军,每天将连一两肉都不能保证,我们的工人要饿着肚子在前线搞生产,普通老百姓更是吃不上肉!”
他们炽热的目光紧紧落在林红樱身上,“今天看到你的方案,我这颗心是彻底落了下来。”
“如果你能带咱猪场渡过猪瘟,你有什么要求,我们这几个老东西都能想办法满足你。”
林红樱立刻说:“我是农场的一份子,这是我应该做的事!”
她向于亮敬了个礼,“我的丈夫也是一名军人,我的一切属于祖国,国家有需要,我义不容辞!”
她微笑地抬头,“不过我还真的有要求——”
“请严格按照我的方案整改!虽然整改需要花钱,但这钱花得绝对物超所值!
中、重症猪需要另一套治疗方案,还有我观察到咱们养猪场很多猪不仅仅感染猪瘟,同时患有多项并发症,光用草药见效慢,我需要一个可以配药的实验室!”
于亮回了她一个标准的军礼,“林同志,没问题。”
“没想到你居然是一名军嫂!”
他于是仔细询问了林红樱丈夫是哪个部队、哪个旅。
林红樱回23军野战军现23军解放军,于亮拊掌一笑,“这支部队过往战斗很英勇!”
“那林同志你来上班不太方便,你们的驻地在隔壁县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