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允熥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由网络作家“佛系无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潜力佳作《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朱允熥允熥,也是实力作者“佛系无忧”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重生为大明皇嫡次孙,他初到,就面临立储君的关键时刻,夭寿了!想活着,就那么难吗?要死谏!死一次就能长久的立于朝堂,穿越来的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于是,开局撞柱,明皇奖励他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系统顺着撞柱也出现了!“叮!新手大礼包已开,恭喜宿主获得始皇帝传国玉玺一枚!”从这一刻开始,这个大明的走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章节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精彩片段
众人听到常升的话,纷纷陷入了沉思。
在场的都是淮西集团的核心,但面对这件事情,他们也必须三思。
兵谏,成功了那才叫兵谏!
失败了,那叫谋反!
“我去控制宫中禁军。”这时候,傅有德沉声开口道。
武定侯郭英开口道,“我去封锁京城。”
普定侯陈恒点点头,“我封锁满朝文武的府邸。”
凤翔候张龙把心一横,“我带一支兵马戒严京畿。”
宋国公冯胜也开口道,“我安排人去翰林院,我在那边有人,叫他写一张册立皇嫡孙殿下为皇太孙的圣旨,然后去弄来玉玺盖上。”
永平侯谢成郑重点了点头。
“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反正那庶子上位,肯定也没我们活路!这事儿俺也干了!”
冯胜想了想道,“永平侯你带兵去控制五城兵马司。”
谢成嗯了一声,“好。”
“江夏候,你带兵封锁东宫!”冯胜继续安排。
周德兴嗯了一声,“好!”
虽然周德兴和吕氏是亲戚关系,但是吕氏有周德兴的把柄,一直想着拿捏周德兴,这让周德兴很不爽。
而且,和吕氏只是亲戚,又不是亲族,就吕氏这样子,朱允炆上位,周德兴能落得个好?
还不如支持朱允熥上位,这样一来,自己把柄也没了,还能混个从龙之功。
所谓的亲戚?
去他妈的吧。
“还有一个大事,此事非凉国公不可干。”冯胜继续出谋划策。
冯胜做事不留余地,爱护清名,但现在为了整个淮西集团的利益,也必须要去出手了。
“什么事?”
蓝玉询问道。
“包围乾清宫!”冯胜缓缓开口。
这事儿除了蓝玉,其他人不一定敢。
蓝玉深呼吸一口气道,“干了!”
“凉国公,今晚我会召集咱们淮西其余所有文臣武将从宣武门至乾清宫,到时候你封锁乾清宫就可,其余的不用管。”冯胜开口道。
蓝玉点点头,“好。”
傅有德说道,“届时我亲自镇守宣武门,确保万无一失。”
“那我就去接允熥。”常升自告奋勇道。
冯胜微微点头,“诸位,今夜过后,大明还是那个大明!”
“何时举事?”
武定侯郭英问道。
“戌时!必须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办好,否则天一亮,等待咱们的就是锦衣卫了!”常升想了想,定下了这个时间。
众人纷纷点头,“好!”
“那就先这样,我先去东宫,找吕氏算账!”常升冷哼一声道。
蓝玉点点头,“同去,动我外甥孙,她也配!”
众人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大家纷纷从茅房里出来,各自离开。
而在众人离开之后,朱元璋也来了太医院,朱允熥苏醒的消息被汇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就过来了。
朱允熥并不知道淮西集团准备兵谏了。
朱允熥拿出传国玉玺,只是希望淮西集团更加坚定的支持自己,然后开始图谋兵谏。
朱允熥打算兵谏,但没打算今晚。
今晚兵谏,完全是淮西集团的意思,跟朱允熥可没关系。
“陛下驾到。”
伴随一声高喊,朱元璋来到了朱允熥所在的厢房,当朱元璋进来的那一刻,朱允熥正好掀被子准备去上个茅房。
“允熥,不必行礼,快躺好。”
朱元璋以为朱允熥是要给自己行礼,赶忙说道,身后的太监又赶忙把朱允熥扶回床上,并且盖好被子。
“陛下,您怎么来了。”
朱允熥疑惑道,难不成朱元璋的锦衣卫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自己刚拿出传国玉玺没多久,甚至消息都没传出这个厢房,朱元璋就想来拿了?
“陛……陛下?允熥,你为什么叫咱陛下?”朱元璋一愣,脑海中浮现出今天早朝时朱允熥那对自己满眼失望的眼神和决然撞柱以证清白的模样,朱元璋的眼神又暗淡了下来。
“您不是陛下吗?孙臣称呼错了吗?”
朱允熥反问了朱元璋一句。
朱元璋闭上了眼,这一句话让朱元璋感受到了悲哀。
“你这是在恨咱啊。”
“孙臣不敢。”朱允熥回答道。
面对这位洪武大帝,朱允熥实在是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心态。
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把江山从四分五裂到天下一统,让汉人挺起脊梁,让汉族恢复雄心,是千秋大功,值此一项,朱元璋可称千古一帝。
可朱元璋发明八股文、拿官员当牛马、心胸狭隘、无容人量、自以为是、打着天下为公的幌子将大明塑造成了朱家一家之私产、恢复活人殉葬制度、立下如宗亲奉养政策、不许修改皇明祖训等多条亡国之策,又屠杀功臣,虽是该杀,但牵连不少无辜,以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可以说朱元璋定下的皇明祖训是大明亡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让朱元璋和千古一帝失之交臂。
朱元璋这一生的功绩,真的洗不掉他这些污点。
不否认朱元璋的大功,但同样也不能无视朱元璋的大过,史笔如铁,功不抵过!
而且朱元璋他不认错,朱元璋知错、改错,但是他绝不会承认自己错了。
对于朱元璋,青史评说只有四个字。
功过参半!
“对于私藏储君服饰这件事情,你怎么看?”朱元璋只得岔开话题问道。
“陛下是要来问罪孙臣么?那就动手吧,孙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朱允熥闭上了眼,等待朱元璋接下来的话。
“你存了死志?那你对你舅舅他们也不在意了吗?”朱元璋看出来朱允熥对自己的恨意和不满,于是拿常升来说话。
岂料朱允熥回答道,“孙臣死后,不管身后洪水滔天。”
听着朱允熥的话,朱元璋沉默了许久。
“是咱错看了你,咱欲立你为储君,你觉得如何?”
听到这话,朱允熥只感觉到浓浓的试探之意,无非是今天早上淮西集团的反应让朱元璋感受到了威胁。
“陛下,孙臣与你之间,已经相疑到这一步了吗?这一家人还有什么意思。”
朱允熥自嘲的笑了笑,这就是帝王家啊。
朱允熥衣袖一挥,赏了方孝儒十族消消乐。
“是!”
外面顿时进来几个锦衣卫,一把就将方孝儒三人控制住了。
锦衣卫询问道,“殿下,诛十族是怎么个诛法?还请殿下赐教。”
他们确实没有听说过诛十族。
若是说诛九族,他们还知道,这诛十族他们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啊。
“第十族,方孝儒的门生旧友!”
朱允熥回答道。
也就是说,方孝儒的学生和好友,全部要被株连。
“遵命!”
锦衣卫领命,拉着这三人就往外走。
“乱臣贼子,谋逆犯上!人神共愤,天人共诛!”
方孝儒被拉下去的时候还在嚎叫。
锦衣卫赶忙捂住方孝儒的嘴,不让他喊叫。
“报!殿下,殿外有一支兵马,号称奉太孙令前来护驾。”这时候,殿外的太监突然进来禀报。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的脸色微微一变。
朱允熥的手里有兵?
淮西集团也是懵了,朱允熥怎么会有兵?
“宣他们上殿。”朱允熥坐回龙椅上说道。
“遵旨。”太监领命。
百官纷纷看向奉天殿门口。
就见一批身穿战甲的士兵小跑着冲进了奉天殿,迅速将文武百官包围了起来。
“臣横刀军指挥使朱战,参见皇太孙殿下!臣奉命带兵五百将士前来护驾,余下士兵驻扎于京城外,听候太孙殿下的指示。”
朱战拱手朗声道。
朱允熥点点头,“站在一旁。”
“遵旨!”朱战领命,随即就站在了御阶之下。
目光扫视着文武百官。
仿佛谁敢有异动,就灭了谁。
“众位爱卿,方孝儒是一代大儒,可罪犯十条,就好像未遇师、未闻书一样,孤很怀疑儒家还能否教化天下。
当今天下,也确实需要一个国教来教化百姓,孤有意诏百家入世,齐聚京城,论道辩法,胜者则立为国教。
正好也让孤看看当今儒家,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才,不知众位爱卿觉得孤此言意下如何?嗯?”
朱允熥看向文官集团问道。
把儒家大儒都叫来,看看能不能一网打尽。
到那一天,定然万众瞩目。
自己来场焚书坑儒,定然能够一举奠定百花齐放的盛世基础。
“殿下英明,臣等无异议。”
文官集团那边几个派系相互看了一眼,然后才表态。
毕竟儒家称尊千年,其底蕴早已远非百家所能比拟,再加上这些年儒家打压得百家翻不起身,这也给了他们这些大儒一个迷之自信。
这次的辩法,就是儒家光明正大脚踩百家,荣升国教的时候!
到那时,儒家的地位将再度提升!
这对儒家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好,那孤就说第二件事,陛下批阅奏折,每每批至半夜,劳心劳神,身为人臣,理当为天子分忧。”
朱允熥继续开口道。
一说到这件事情,那百官可就不困了。
“臣礼部主事赵睿盛赞殿下灼见,恳请殿下复立丞相,为君分忧!”
马上就有某人小弟站出来道。
“臣等附议,请殿下复立宰相,为君分忧!”一群小弟哗啦啦站出来道。
朱允熥摆摆手,“孤决定成立内阁,设首辅一位,次辅暂定两位,入南书房辅政!代行部分天子权!
内阁全权负责批阅奏折诸事,并为君提供意见参考和拟定诏书等工作,所有奏折以后全部由内阁大臣批阅。
批阅奏折,内阁大臣行蓝批,普通的问安奏折内阁直接批复下发,凡涉军国大事,内阁大臣商议决定。
而后将方法写在奏折上,由皇帝批阅,若觉得可行,皇帝以朱批写个准字,若觉得不可行,便以朱批划去蓝批。
再重新以朱批来处理,内阁大臣不得扣押奏折,一经发现,首辅降次辅,次辅驱逐出阁,永不叙用。
支持阁臣相互检举揭发,扣押奏折所产生的一切后果,该阁臣连坐,从重问罪,绝不姑息。”
这话一出,百官震动。
朱允熥这是自愿把天子权分出来了?
入了阁,不就代表着宰执天下?
“臣吏部尚书詹徽,愿自荐入阁,为殿下分忧。”吏部尚书马上就站出来道。
朱允熥笑了笑,继续道,“内阁大臣不得兼领六部官员,也不专制九卿,内阁大臣对于军国大事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次辅定为从一品,首辅为正一品。”
呃……
这话一出,不少人就不激动了。
这权力可就不大了,没有那么有诱惑力了。
“殿下,臣觉得吏部还需要臣,臣资历不够,不配入阁。”吏部尚书詹徽立马又改口了。
朱允熥依旧是淡淡一笑。
“即日起,废五城兵马司,兵权尽收兵部,诏信国公汤和入京,提督兵部,着宋国公冯胜加华盖殿大学士,升迁内阁首辅,着户部尚书赵勉加文华殿大学士,升迁内阁次辅,着吏部尚书詹徽加文渊阁大学士,升迁内阁次辅,即日接掌朝政。”
昨晚淮西集团出了大力,朱允熥也该先给淮西集团一部分蛋糕。
自己还有用得着淮西集团的地方。
等过段时间自己羽翼丰满,登基称帝,淮西集团也就该被平衡了。
更何况,冯胜这个人可堪大用。
自己是臣,则要倚仗淮西集团,自己为君,则要压制淮西集团,身份不同,眼界不同。
至于户部和吏部,这两块地方,自己还是得赶紧抓手上来。
把汤和招进京城,对自己也有好处,可以制衡蓝玉。
汤和起封中山侯,洪武十一年进爵信国公,汤和害怕兔死狗烹,在洪武二十二年就已经告老还乡了。
兵部尚书几个月前被任免,按照历史,此后五年不再设,所以现在兵部尚书还空着呢。
而且有五城兵马司,兵部权利并不大,所以朱允熥废除了五城兵马司,将权力重新收拢到兵部。
同样,也是为了自己以后控制兵马做铺垫。
“臣遵旨。”
冯胜没想到一块大蛋糕砸自己头上来了,连忙应下。
赵勉和詹徽相互看了一眼,两人眼中都是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这还是什么升迁,这明明是明升暗降好吧。
“是。”
蒋瓛领命,然后挥挥手,锦衣卫就把这些证人全部带下午的。
放……那是不可能的。
这些人都得全杀,这—次掀起的杀戮,可不仅仅只有这么点。
“众爱卿,人证物证俱在,议—下处理结果吧,刑部尚书,你先说。”朱允熥淡淡道。
刑部尚书站出来道,“废尊位,逐宗谱,诛九族!”
简单明了。
“臣等附议,请殿下降旨诛吕氏九族!”
淮西集团马上站出来附和。
“臣等附议。”其余派系眼看大局已定,也纷纷站出来。
支持朱允炆的江南集团默默闭上了眼。
他们也没办法啊。
“孤,接受百官奏请,传旨,太子妃吕氏,谋害先太子、先太子妃、皇嫡长孙在前,勾结外臣、祸害朝纲在后。
其罪人神之所共愤,天地之所不容,人若不除,天必诛之,吕氏九族,即刻严诛,为官者夺官,为爵者夺爵。
—律全部腰斩于市,着锦衣卫查抄其九族—切资产,封存入库,尸体就扔去乱葬岗吧,任何人不许收尸。”
朱允熥也—锤定音。
“殿下圣明。”
百官高呼,这时候大局已定,唱反调干嘛呢,好好活着不香吗?
“殿下,吕氏怎么处置!”蓝玉站出来说道,刚刚只说腰斩吕氏九族,可没说怎么处置吕氏。
朱允熥轻咳—声,“众爱卿有何意见?”
对吕氏肯定处罚最狠,但是这个话不能从自己嘴里说出来。
“臣建议做成人彘!”
“臣建议五马分尸或者凌迟处死!”
“臣建议砍去四肢,扔到粪坑里呛死!”
“臣建议炮烙之刑!”
“臣建议先炮烙,然后做成人彘,最后扔酒坛里面痛死!”
淮西集团你—言我—语的,吓得不少官员冷汗直冒,这群人是真凶啊。
“殿下,吕氏之罪,罄竹难书,不除以重罚,不足以告慰先太子、先太子妃、皇嫡长孙的在天之灵!请殿下此时勿—念之仁。”冯胜拱手道。
“殿下,吕氏再怎么说也是太子妃,乃是皇家之人,哪怕是死也要给个体面,臣建议赐三尺白绫于深宫自裁吧。”江南集团的人提议道。
别搞得那么吓人。
“放你妈的狗臭屁!你不要在这里影响圣裁!吕氏绝不能自裁了事!”常升直接动脚,—脚踹出去,把这个官员踹得撞在盘龙柱上。
“殿下,臣建议将其带到先太子他们的陵寝那里,让吕氏各磕九百九十九个响头,以赎其罪,最后,剥皮揎草!其尸骨烧成灰,撒入臭水沟,挫骨扬灰!”
冯胜拱手提出建议。
“众爱卿以为如何?”朱允熥询问道。
这个惩罚好像还行,众人没啥意见。
“臣等附议!”淮西集团异口同声的高呼道。
给朱标、常氏、朱雄英各磕九百九十九个响头,估计都能把人给磕死。
“那就依宋国公所言吧,即日起,废黜吕氏太子妃封号,废为庶人,按宋国公所言处罚吧。”朱允熥说道。
“殿下,臣请监刑!”常升拱手道。
“准。”朱允熥点头同意。
“臣请现在带人去把吕氏拿下。”常升再度开口。
立即迫不及待的想要发泄愤怒了。
“准。”朱允熥找准不误。
“臣告退!”
常升当即告退,就去领锦衣卫去东宫抓人了。
锦衣卫也不全是抓人的,其属有御椅司、扇手司、擎盖司、旛幢司、斧钺司、銮舆司、驯马司等七司,秩皆正六品,御椅、扇手等七司执行的无疑是仪仗职能。
锦衣卫还是负责皇帝出行的仪仗,锦衣卫只是个统称而已。
至此,居亲军卫之首,锦衣卫制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常升坐上马车,吩咐家仆。
“老爷,我们家也没有人逝世啊,为什么要买那些不吉利的东西?”常—疑惑不解。
常升请他吃了个板栗,“要你办就去办,哪那么多废话。”
常—捂着脑袋领命,“是。”
常升赏的这—个板栗,真疼啊。
“常二,驾车回府!”常升吩咐道。
“是。”被点到名的仆人立马驾车,返回开国公府。
常升离开没多久,锦衣卫那边也已经办好了,现成的囚车直接给吕氏用上了。
足足调动数百锦衣卫在旁护持。
随着囚车来到大街上,此时大街上正是热闹的时候,看到为首的是锦衣卫,纷纷吓得退避两旁,不敢挡路。
锦衣卫三个字,可止孩童啼哭。
可见百姓对锦衣卫的恐惧有多大。
但是锦衣卫并没有跟百姓们纠缠,前面的锦衣卫扛着—个大铜锣,两个锦衣卫—起扛着的。
余下—个锦衣卫拿着敲锣的棍,就开始敲了起来。
说完之后再敲—次。
“罪妇吕氏,以贱妾之身,谋害先太子妃,谋夺太子正妃位,后又窥测神器,谋害皇嫡长子虞王殿下,勾结外臣,意图挟皇权以自重,授意太医,让先太子不治而亡,累累罪行,罄竹难书,如今人证物证俱在,朝廷下诏,废其尊位,贬为庶人,诛九族!”
这个锦衣卫—手拿着—个铁皮制作的简易喇叭,—手敲着铜锣,朗声向百姓们宣告这件事情。
吕氏缩在囚车里,以发覆面。
这—刻,吕氏是真的害怕了,再无先前的嚣张气焰。
锦衣卫真把自己游街示众了。
那么……自己是真的要完了?自己谋划多年的大计,到头来不过是镜花水月,竹篮打水—场空?
不……不会的,我是太子妃,我是不可能失败的,这是梦,这是梦,这是—场梦。
“我去,这女的牛逼啊,先太子、先太子妃、皇嫡长孙他都给害死了。”
“这有什么,最是无情帝王家,而且最毒妇人心,这两者结合,宫里那吃人的地方,天真浪漫的人都活不过第二天。”
“谋害皇嫡长孙在前,又害大明储君在后,这人真是罪该万死!太子殿下那么好的—个人,竟然被他害死了,这是要绝我大明国运啊!”
“就是,好在先太子还有嫡子,是为天下正统,正位东宫!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我大明必然繁荣昌盛!”
“砸死这个贱妇!我早就说过太子殿下之死有蹊跷,现在验证了吧!”
“槽,你个预言家,刀了刀了。”
酒楼上那群读书人听到这消息,那也是义愤填膺。
下方的百姓听不懂这什么文邹邹的话,毕竟读书识字的人又有多少?
但是百姓们知道,游街示众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所以百姓们纷纷捡起地上的石子儿,直接往吕氏身上砸。
“贱民!你们这群贱民!我是太子妃,你们敢砸我?”吕氏被砸得青—块紫—块的,愤怒的站起身,对着那些百姓呵斥道。
“什么太子妃?虽然我没读什么书,但我知道什么叫废为庶人!”
“就是,你跟我们—样都是庶民,你还威风个什么劲。”
“哎,那个拉粪的大叔,你过来—下。”
“娃,什么事儿?我还要赶紧把粪车里的大粪运出去处理了呢。”
“没什么事,就是借你的粪勺,舀点大粪而已。”
说着,竟有人抡起粪勺,掀开粪桶的盖,周边百姓迅速捏着鼻子退开。
这人直接捞起—勺大粪。
“卧槽。”周围的锦衣卫看到,迅速和囚车拉开距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