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雁门之围全文完结

雁门之围全文完结

杨倓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杨广杨倓是《雁门之围》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杨倓”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眼睛一闭一睁,杨倓穿越到了隋朝。好消息是,成为了杨广钟爱的长孙。坏消息是,成为了杨广钟爱的长孙。更坏的消息是,在大业十四年,这个被杨广所钟爱的长孙,会随杨广一起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而现在,是大业十一年,八月十二日,史上击垮杨广的雁门之围,距离大隋灭亡仅有两年半时间。杨倓只有两年半的活命时间了……......

主角:杨广杨倓   更新:2024-07-29 05: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杨倓的现代都市小说《雁门之围全文完结》,由网络作家“杨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杨广杨倓是《雁门之围》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杨倓”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眼睛一闭一睁,杨倓穿越到了隋朝。好消息是,成为了杨广钟爱的长孙。坏消息是,成为了杨广钟爱的长孙。更坏的消息是,在大业十四年,这个被杨广所钟爱的长孙,会随杨广一起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而现在,是大业十一年,八月十二日,史上击垮杨广的雁门之围,距离大隋灭亡仅有两年半时间。杨倓只有两年半的活命时间了……......

《雁门之围全文完结》精彩片段


“萧瑀,你可知燕王去了何处?”杨广心中大骇又慌乱,他本来还寄希望于杨倓能像上次般,悍勇又奇迹的化解雁门城的危机。

可是现在,他却只看到了张须陀领着五百兵马,还停在那处驿道与突厥对峙。

他寄予“厚望”的长孙杨倓,与那支所向披靡的悍勇锐士,已经不见了踪影。

这是临阵脱逃了吗?

“臣……不知。”萧瑀眺望过去,满脸的惊讶。

他也是现在才发现,杨倓已经不见了。

只剩下张须陀一个人,率领着五百兵马,与一支万人突厥军阵对峙。

至于杨倓去了哪里,之前天色昏暗,他根本看不到杨倓一方的动向。

再加之之前突然见到突厥大军调动,为攻城做准备了,他焦急的前去汇报军情,更没心情去观望杨倓那支兵马的动向。

“你可知燕王去了何处?”萧瑀忙拉过一位将领询问。

“末将不知。”这位将领摇头,“天亮时,那里便仅剩下了张将军率领的五百兵马,燕王与其余兵马不知去了何处。”

也就是说,杨倓率领兵马连夜离去的。

萧瑀心中大惊。

杨倓现在在守城军民心中的声望极高,有杨倓亲自率领着兵马在,守城军民就还会感觉有希望,战斗意志就还会加强。

可现在杨倓却率领兵马不见了。

宇文述也发现杨倓率领着兵马不见了,他心思转动间,向杨广说道:“陛下,面对突厥大军如此浩大的声势,燕王率兵离去,避其锋芒,是明智之举。”

“毕竟突厥今日准备全力攻城了,燕王这支兵马也已经无济于事。”

“他率兵离去,一来可以渡过这场危难,二来也能保存这支锐士。”

萧瑀听到这些话,顿时怒了。

表面上来看,宇文述是在替杨倓说好话。

但实际上是在说杨倓怕死,临阵脱逃了。

“陛下,以燕王之性,这般率兵离去,必是另有妙计。”

萧瑀是萧皇后的同母弟,而萧皇后是杨倓的嫡亲祖母,因此,萧瑀也就是杨倓的亲舅公。

对于杨倓这个品性自小就优良的外孙,萧瑀一直有好感。

这次杨倓又表现出这般卓越武略,他更是高兴。

若非如此,之前他也不会向杨广提议,将杨倓率兵突围的事迹宣扬出去,巧妙的帮杨倓树立声望。

他向杨广说道:“先前张须陀的奏疏中陈述,这支兵马能这般如天降神兵般出现,一举大获全胜,是出自于燕王的妙计。”

“燕王如今率兵消失,必然也是另有妙计,而非是在自顾渡过这场危难。”

他的话语刚落,宇文述叹了一声。

宇文述自责的哀叹道:“或许是因为臣昨夜那个提议,令得燕王颇有微词了。”

“从而才导致,如今燕王率领兵马离去。”

“唉,臣当时真应该写信一封,让禁卫一并带去给燕王,阐明这个提议的用意,也不至令得燕王有误臣的意思。”

萧瑀勃然大怒。

圣旨是杨广下的,宇文述这么说,岂不是在表达这是杨倓在对杨广不满?

而且,在这种危急时刻,宇文述竟还进谗言,置大局于不顾。

其心之毒,真该诛杀。

萧瑀正要说话,另一人也出面替杨倓说话了。

此人便是左千牛(相当于御前带刀侍卫),独孤开远。

从姓氏便可看出,此人的来历不简单。

的确如此,独孤开远的家世也是牛逼。

独孤开远的生父是独孤罗,而独孤罗便是史上最牛老丈人独孤信的长子。

因此,独孤罗也就是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与李渊之母独孤氏的哥哥。

这样沾亲带故的算起来,独孤开远与杨广及李渊都是表兄弟。

论亲戚关系的话,杨倓也得叫独孤开远一声舅公。

独孤开远在隋朝灭亡之前,一直都是忠于隋朝的。

孤独开远向杨广道:“陛下,燕王之前的作战,有目共睹,为了保卫陛下不受突厥奴之忧,将生死置之了度外,悍不畏死的斩杀突厥奴。”

“燕王为了陛下,将自己的生死都不顾了,如今突厥奴再欲攻城,燕王岂会自顾?”

“他这般率兵离去,必定是另有妙计,准备彻底解除陛下对突厥奴的忧恼。”

杨广微微颔首,“如此便最好。”

话虽这么说,但在被宇文述这般说了后,他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了。

自己这般疼爱这个长孙,如今危难时候,却这般不明其意的率兵消失了,在杨倓心中,还有没有他这个天子与祖父了?

宇文述明了杨广的心思。

知道经过自己说的这番话后,杨广对杨倓已是有些不满了。

这正是他想要的。

他也不再说什么,移步走到了宇文化及身边。

宇文述看了一眼雁门城外的景象,以仅有他与宇文化及能听到的声音低声说道:“突厥大军很快就要攻城了,届时的情况必然危急凶险万分。”

宇文化及点头道:“阿耶,儿自会退到最安全的地方,不必担忧儿的安危。”

宇文述声色一寒,“为父并非担忧你的安危,为父是要让你不顾己身性命,死命护在陛下左右。”

“这是你取得陛下再次宠信的最好机会,不得丢失了。”

宇文化及为之诧异,原来是他会错了意,而后他便是流露出害怕,“阿耶,我,我……”

虽然宇文化及是无恶不作的二世祖,有着“轻薄公子”之称,但他真心贪生怕死。

他很清楚,届时突厥大军攻城时,将会可怕至极,这么凶险的局面,他自己都还嫌命不够长,让他用命去保护杨广?

宇文述沉声道:“为父年岁已经大了,没有多少年月可活,宇文家将来只能靠你。”

“这次虽然凶险,但也是你的大好时机,务必要记住,用命护卫陛下,重新获得宠信。”

宇文化及不得不硬着头皮点头。

此际已是朝阳初升,雁门城外,突厥大军犹如数之不尽的野狼一般,在各部族的首领指挥下,带着凶狠的气息向着雁门快速移动而来。

大地在震颤。

杀戮气息如潮水般在空气中卷动。

一场残酷无情的大战,即将到来。

带领一万兵马与张须陀对峙的契苾何力,在这大战降临的前夕,更是惊疑不定的看着张须陀。

直至天亮时,他才发现与他对峙的兵马,最多有五百人。

“那位少年燕王,率领着其余兵马到那里去了?”

“这是否是一个诡计?”

契苾何力惊疑不定。

即使他率领着一万兵马,而张须陀最多五百兵力,在不了解情况之下,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之前的那一战,让他对这支隋军为之震骇。

之后退兵,他又从执失思力那里了解到溃败的整个过程,契苾何力更是震骇了,这支隋军不仅悍不畏死,更是谋略强悍。

如今再面对这支隋军,即使仅有五百兵力,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他担忧这是一个诡计,攻城很快就要开始了,若他中了诡计溃败,后果严重,届时必然严重影响到始毕可汗的攻城。

若因此攻城失败,始毕可汗必然杀了他。

与契苾何力对峙的张须陀,见着契苾何力一直没有选择攻打过来,心中不由越加佩服杨倓。

之前他在与杨倓商讨计策时,杨倓就断言过,在突厥大军攻城前,突厥再派兵马过来阻截他们,若还是由契苾何力统率,契苾何力短时间内必然不会贸然攻打他们,会稳妥的选择对峙。

果然如此。

“也不知燕王此刻行军到哪里了?”张须陀看了一眼突厥大军的方向,忧心忡忡的心中喃语。

昨晚与张须陀定下整个计策后,杨倓便是与秦叔宝与罗士信,率领着剩下的三千余兵马,在深夜时悄然离去,翻山越岭绕道。

驻留在雁门的这两天,他们除了时刻戒备着突厥大军之外,也是派出大量探子去寻路。

找到了一条可行的线路。

这条线路,并没有路,极为难行与凶险,需要他们自己开辟,翻山越岭。

“就地休息一刻钟。”从昨晚深夜一直行军到现在,三千余兵马也没有停下,人疲马乏,杨倓当即下令休整。

而此际,雁门城方向,也传来了震天的厮杀声……




宇文述的这一突然肘击,力量极大,宇文化及被击得口中猛然喷出一口血的同时,也难以自控的跌倒在了地面上。

宇文化及难以置信的望向宇文述。

自己的父亲为何要这般用流箭刺进自己腹部,接着又用肘击伤自己?

“化及……”

宇文述仿如此刻才发现,自己的爱儿受伤了一般。

他大骇又惊慌的忙跑到宇文化及身前,焦急的将宇文化及扶起,惶恐不安的大叫,“你怎么样了,你怎么样了?”

宇文化及是机智之人,一下子便是明白了宇文述的用意。

“阿耶,一点小,小伤,我……无大碍。”

“快,快扶我起来,我,我要护卫陛下。”

宇文化及一副身受重伤依然要尽忠职守的模样,颤颤巍巍的从地上站起。

可他还没完全站起来,又仿如受伤过重一般,双眼一闭,直接倒了下来。

这种情况之下,他不装死还真想要玩命吗?

他自己都贪生怕死的不行,还想护卫杨广?

他也是想明白了,自己父亲见自己一直没有在杨广面前有所表现,心下一狠,借箭矢射来的这个机会,帮他一把。

闭眼装死之中,宇文化及听到了宇文述惶恐不安呼喊他的声音。

也听到杨广当即下令,命尚医医治他的命令,然后宇文化及便感觉到,自己被人抬了起来,快速的抬进了城楼中。

做戏做全套,宇文化及一直装作伤重不醒。

渐渐的,外面惨烈的厮杀声停歇了,时至下午日落时分,突厥大军的阵营中,响起了鸣金收兵的号角声,突厥大军终于退去了。

“吱呀。”没过多久,木门开启声响起。

宇文化及“恰到好处”的醒了过来。

看着是杨广走进来时,宇文化及受宠若惊,慌忙从床上爬起来。

似乎伤势太重,他扑通一声从床上跌到了地上。

“陛下,奴,奴……”宇文化及“坚强”的又从地上爬起,诚惶诚恐的向杨广跪着,“奴无能,没有护卫好陛下。”

说着,他竟是哭了起来,声泪俱下,“奴本欲誓死护卫陛下,斩尽突厥奴,以示陛下圣威。”

“可恨奴无能,被箭矢所伤,有负陛下所望。”

“奴有罪,奴罪该万死,请陛下治罪。”

声泪俱下恸哭自责的模样,连杨广这个曾经的演戏大行家,也没有看出破绽。

而之前宇文述借箭矢顺势伤宇文化及的这件事,做的太隐秘了,很难被发现。

发现这件事的人,也都是宇文述身边的心腹。

自然不可能将此事说出来。

“爱卿,快快请起。”

杨广被宇文化及的忠诚感动的不行,上前将宇文化及扶了起来。

“谢陛下圣恩。”宇文化及感激涕零,如受天恩一般泪流满面。

“爱卿,你对朕的忠心,朕已明了。”

杨广颇为感概,“唯有爱卿你,还能一如往昔对朕忠心不二。”

说到这里,杨广心中的阴郁,与几乎耗尽的心气,让他显得有些落寞。

他向宇文述继续叹道:“爱卿,这几年,朕将你贬为奴,是欲磨炼磨炼你的心性,朕不希望你继续恃宠而骄,有负朕恩。”

“如今你的表现,没有令朕失望。”

杨广的脸上泛起了难得的笑容,续道:“爱卿知耻而后勇,颇得朕心,难能可贵的是,爱卿对朕的忠心,已是能以命来相护了。”

“爱卿才是朕的股肱啊!”

…………

突厥大军的收兵,并不意味着攻城的结束,或许是酝酿着最后的孤注一掷。

“燕王,突厥大军停止攻城了。”

依然处在行军中的杨倓这支兵马中,罗士信听着雁门方向没有再响起震天的厮杀声,好奇的向着杨倓道:“他们是打算放弃攻城了?”

“未必。”杨倓微微摇头。

“现在已经太阳落山,很快就要天黑了,天一黑,对攻城最是不利,他们不应该再攻城啊。”罗士喜疑惑不解道。

“这是需要有足够时间的前提下,才会放弃在夜里攻城。”秦叔宝道,“但现在距离突厥探子回来,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今日白天突厥没能攻下城,损失巨大,始毕可汗必然更会不甘心。”

“因此,始毕可汗还可能选择在夜里,进行最后的攻城。”

“正是此理。”杨倓赞同的点头,神色泛起几分凝重道,“雁门城经历过一天的苦战,面对突厥大军夜里的攻城,恐怕要支撑不住了。”

秦叔宝与罗士信也同时泛起凝重之色。

雁门城的守军,是军民糅合在一起,能战的兵马占少数,一大半都是城民,之前就死伤了一些,今天再这般苦战,必然更加伤亡巨大。

若再面对突厥大军连夜攻城,恐怕真就要破城了。

在他们收到勤王诏来到雁门郡前,雁门城能这般一直守住,除了突厥人不善于攻城外,更主要是没有大型攻城器械。

最有利破城的方法,便是困死雁门,让雁门城的粮食水源断绝,届时雁门城不攻自破。

但始毕可汗不能这样选择。

他没有那么多时间。

只能选择攻城。

经过这二十来天的打造,突厥大军已经制造出了大型攻城器械。

这一下便是令得雁门守城局势岌岌可危。

让他们的时间越来越紧迫。

天色很快暗了下来,杨倓也是率领着三千余兵马,翻山越岭,终于抵达了预选地点。

此地是在背山一面,突厥人难以发现,也不会料到,他们这支兵马会到了这里。

“就地休整。”

杨倓下完命令后,与秦叔宝及罗士信,还有赵忠等亲卫,立刻攀上了面前的山,来到山顶。

站在山顶之上,一眼便可望见突厥连绵的营地中的布置。

“突厥果然准备连夜攻城。”杨倓看到了突厥营地中,正在搬运大量的木材与火油,向着雁门城的方向运输而去。

这是为了照明所用,在雁门城前点燃大量木材,便可照亮雁门城,有利于攻城。

“现在,我们便要等时机了。”

“最好突厥探子能够今夜赶回来,有了突厥探子的情报,始毕可汗必然会选择退兵,届时,便是我们最佳的时机。”

杨倓虽是目前还不知道崞县突厥是否退兵了。

但对于杨义臣的能力,杨倓很相信,杨义臣必然已经迫使崞县突厥退兵了。

现在就等始毕可汗派出的探子,将崞县突厥退兵的情报,带回给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在得知崞县突厥退兵的情报,与杨义臣制造出来的大军很快就要到达雁门时,给始毕可汗十个胆子也不敢再攻城了。

必然退兵。

到那时候,他们这三千余奇兵,必将发挥出不可估量的威力。

从时间上来看,突厥探子今夜就会返回来了。

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杨倓也不知道局势会怎样发展。

天也完全黑了下来,如今已是临近九月中旬了,天空之上,已经没有了月亮,零星几颗星辰,也在飘散的云层中隐没了身影。

今晚的夜,格外的昏暗。

成百上千个篝火,犹如一条长长的火龙般,燃起在连绵十数里的突厥营地中,照亮了夜空。

突厥大军经过休整之后,已是继续调动起来,新的攻城大军,正向雁门城进发。

“燕王,你看,那会否是突厥探子?”在山顶上静默观察了许久,罗士信突然指着一个方向说道。

杨倓看向罗士信所指的方向。

便见一队人马从突厥大军的北面,快马加鞭,疾驰进了突厥营地中,向着中军大营快速驰去。

“应该是扼守涿郡方向要道的兵马。”秦叔宝推测出了这些兵马的来历,“涿郡方面的勤王之师,必定是到雁门郡了。”

雁门郡的北面,有一条要道便是通往涿郡。

这队人马从北面而来,必然是回来汇报,涿郡方面的勤王之师到来了。

而涿郡的勤王之师攻破驻守在这条要道上的突厥兵马,再赶到雁门城,至少也要两天时间,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这并非是杨倓所要等待的。

他需要等待南面的突厥探子今夜返回来。

“燕王,魏良回来了。”没过多久,身旁的赵忠忽然惊喜道。

杨倓慌忙转身看向山下。

果然见到魏良回来了,之前他行军时,便派魏良带人率先去查探南面突厥探子的踪迹,现在必然探知到消息回来了。

魏良很快来到了山顶,也顾不上喘气,大喜的向着杨倓汇报,“燕王,南下查探崞县情报的突厥探子,已经返回来了,最多再过半个时辰便会到突厥大营。”

杨倓闻言大喜。

大势站在了他这一边!

他的大计可成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