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扶摇直上全章节

扶摇直上全章节

徐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推荐《扶摇直上》是作者“徐福”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赵泗嬴政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4-09-08 06: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全章节》,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扶摇直上》是作者“徐福”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赵泗嬴政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扶摇直上全章节》精彩片段


“哈哈~~”看着王离抱头鼠窜的样子,王翦笑而不语。

王离过了一会又凑到王翦身边开口道:“大父,赵泗想借家中藏书一观。”

王翦愣了一下想了好一会:“你之前带回家的友人?”

王离中间带着赵泗出营过几次,去了王离家,不过不是老家。

但是王翦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知道赵泗是出海归来的童子之一,和自家孙子交好。

“嗯,陛下赐书《显学》《五蠹》,赵泗挺喜欢的,想借家中藏书一观。”王离点了点头开口。

“大父老了,你爹不在家,家中之事该由你做主。”王翦老神自在的靠在床上开口道。

“哪能不告知大父一声?”王离挠了挠头笑了一下。

“况且大父如何算老?方才敲我这一下,现在还疼呢。”王离笑着逗闷道。

王翦闻言略显自得的笑了起来。

尔后又勉强直起身子,招了招手,示意王离来到身前开口道:“你同我讲讲这个赵泗。”

王翦不是没有消息渠道,只是人上了年纪,很多东西都已经不关注也懒得听了。

对于赵泗,他知之甚少。

或者说,如果赵泗不是王离的朋友,曾几次被王离邀至家中,可能王翦记忆里压根不会有赵泗这个人。

什么不负王命,三种新粮,多大的功劳对于王翦来说都是虚的,他已经做到了人臣极致功成身退,也没有人能比他的功劳更大了,甚至他如今七十多岁的高龄都已经算是活着的人瑞,别说赵泗现在前途广大,就算赵泗做到了人臣极致,就算是左丞相李斯,对于现在已经完全隐退的王翦来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干系。

伐楚之战以后,王翦和始皇帝主动冰释前嫌。

从那以后,整个大秦帝国就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牵动王翦这尊庞然大物,这个活着的彻侯。

王离点了点头,开口大概描述了一番。

毕竟是好兄弟,王离对赵泗的描述多为正面描述,给赵泗夸的那叫一个英明神武荡气回肠。

赵泗外在条件不差,人高马大,又有一身力气,整个人又使人亲近,言谈举止虽偶有不得体之处,但是却不令人觉得冒犯,王离对赵泗的感觉十分正面。

王翦听闻王离的评价,并没有太过在意。

他更沉浸于其中的是年轻人之间纯粹的友谊和独属于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和不拘一格。

至于王离的高度评价?王翦身上获得的评价已经不知多少。

他还见过不知道多少个获得过更高评价的少年人。或者说,王翦作为一个屹立不倒的王侯,见过不知道多少后起之秀,王离极度美化后的赵泗,放在那些人面前也根本排不上号。

唯一让王翦在意的,也就只有始皇帝对赵泗的态度,

始皇帝于之同食同饮,还赐书《显学》《五蠹》。

王翦知道,《显学》和《五蠹》是始皇帝十分喜爱的文章。

当初韩非的《显学》《五蠹》之论流传至咸阳之时,始皇帝观后大为赞叹,甚至公开表示过对韩非的赞赏,为了把韩非弄过来还废了一番心思。

后来韩非虽故,但《显学》《五蠹》依旧是始皇帝最喜欢的书籍,可以说这两本书某种意义上也是始皇帝思想的一种折射。

始皇帝能和赵泗同饮同食,甚至赠书也是《显学》《五蠹》,对赵泗的亲近不言而喻。

相比较之下,王离所描述的赵泗的种种优点反而成为了极为微末的东西。

领兵打仗也好,为官施政也好,这些都可以后天慢慢学,哪怕较为平庸也无所谓。

唯有为王亲近,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最重要,也最稀少。

王翦勉强算是为王亲近,可那是他用一辈子换来的。

至于左丞相李斯~恐怕这辈子都没机会为王亲近。

自己的儿子王贲亦是如此!

现今大秦,能够谈得上为王亲近的人真的不多,年轻一代也就蒙毅勉强算是。

出则同游,行则同乘,每一次大巡天下的行程规划车辆配置等事宜全部由蒙毅负责,无人可以插手。

蒙毅上书要求诛杀赵高,始皇帝没有同意,但是事后却专门开导蒙毅,其对蒙毅信重可想而知。

蒙毅如今官职虽不算位极人臣,但哪怕左相李斯,有很多东西都要和他商量甚至问问蒙毅的意见。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蒙毅,本就是被始皇帝带在身边当成未来的一把手培养。

王前亲近,说来容易做来难!

而且蒙毅也不是一开始就得到始皇帝信重,是在始皇帝身边做郎官的时候用了很长时间,凭借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忠信无二,逐渐得到始皇帝的亲近。

始皇帝鲜少在很短的接触时间之内表达出对一个人的亲近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这或许和始皇帝童年以及继位之初不太友好的人生经历有关。

总之,上一次见到,刚刚接触不久始皇帝就明显表现出亲近意思的人,还是很久很久以前。

那个人的名字,叫李信!

赵泗初逢始皇,却得王亲近,这一点……殊为难得!

“赵泗可曾治学?”王翦沉思片刻后开口问道。

“不曾,《显学》《五蠹》都得我帮他通读下来,不过他读的挺快,几遍下来就能通读文章了。”王离开口回答道。

“不用借了,家中法家藏书,皆抄录一份赠之。”王翦拍板决定。

“好!”崽卖爷田不心疼,反正是大父做的决定,另一边又是自己的好兄弟。

“你和赵泗互为友人?”王翦又开口问道。

“是也!此人颇有风度,行事不拘小节……”王离还在夸,王翦却陷入了沉思。

“既然如此,你从家里挑些歌姬舞姬一并相赠。”王翦开口道。

“不用,赵泗还没安家呢……”王离摆了摆手。

“那就连宅子一道送了,既然尚未安家,一并再遣些奴仆过去。”王翦摸着胡子缓缓开口。

“啊?”王离一惊。

大父今天大方的有点过分。

“算了,此事我差人去办,妥当之后,你再说不迟。”王翦估摸着自家孙子憋不住那破嘴,这些琐事估计也得办的鸡飞狗跳,索幸他压根也没指望王离。

王家家大业大,王离只要不瞎折腾,一切事情都有最专业的人才帮助他处理。

(月票推荐票快捷通道)




“你便是赵泗?”逃离了父亲王贲高强度压力气场的王离重新变得活泼起来,略带好奇的打量着面前的一行人。

“恳田种植可有甚么需求?尽管说来,都有人筹备。”王离开口说道。

“无甚要求,只需一些田地耕具即可。”赵泗开口回答到,尔后开始思考红薯土豆玉米以及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土豆怎么种来着?切块,对切块发芽即可。

红薯不能切块,红薯切块怕坏,整个种下去等着红薯藤长出来以后再行掐藤插种。

玉米倒是简单,玉米粒往里面洒就行。

其余辣椒番茄也都凑合种种,往地里面洒呗。

赵泗又不是什么农学家,能让种子发芽就行,精细操持农作物这活他还真干不来。

“需要多少田地?”王离问道。

“百亩吧。”赵泗沉吟一下。

他这次出海带回来的红薯玉米土豆种子还真不少。

这三样农作物尤为重要,故而带的比较多,每条船上都单独储存了一部分,怕的就是哪条船上发生霉变,或者船只倾覆以至于三种种子付之东流。

“好!”王离即刻派人询问此地军所剩余田产情况。

蓝田大营也是有耕地的,算是军产地,虽然耕地相比较于诺大的蓝田大营并不算太多,但是十几倾还是有的。

没有等候多久,王离就开口道:“随我来吧。”

“二三子,随我布种!”赵泗去招呼跟随自己来到咸阳的船员们。

一行船员各自背负从船上带下来的农作物种子,一行七八十人呼啦啦的跟随在王离身后。

王离好奇,有心想要瞅瞅据说亩产五百斤的海外粮种有何神奇之处,但是考虑到自己的形象,最终没有转身偷瞄。

一行人行约小半个时辰,来到一处谷地,谷地面积很大,两侧是山,地势稍低,但是并不影响光照,而且还有人力建设的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开垦得力,此地耕地已有数倾。

赵泗注意到,此地早已经种上了小麦,现在已经绿油油的冒出头来。

眼下是四月份,天气适宜,只是此地早有耕种,小麦这玩意成长周期长,种的早,一般来说都是开春前就早早种下,等到农历五六月份就可以迎来丰收。

而眼下这地界的小麦都已经抽穗了,要看距离成熟也已经不剩多少。

“除了吧!”王离挥了挥手,示意士卒行动。

一应士卒没有质疑,只是略带惋惜,再等上个一个多月,这批小麦就可以丰收了啊。

他们只是寻常应役的士卒,家中也都是种地为生,从来都是精心操持自家田地,哪里敢想这已经抽穗,长势如此好的小麦就得叫他们硬生生的除了?

不过也仅仅是惋惜,秦朝的军法很严,秦军的职业素养也很高,他们拿起农具,套上耕牛,准备行动。

“将军且慢!”赵泗忽然开口。

“还是垦荒吧……”赵泗倒也算不上圣母,只是看着百亩即将收成的良田就这么被摧毁有些于心不忍,说白了还是心态没转变过来。

“为何?”王离转身开口。

“红薯土豆荒地也能种,不影响。”赵泗开口回答道。

红薯土豆,除了产量以外,就是出了名的耐操。

至于玉米,荒田也能种,无非收成的时候对标荒田小麦产量进行对比即可。

王离也没有固执己见,赵泗说什么是什么。

这三种农作物都是海上泊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王贲已经叮嘱过王离了,一应所求皆应之。

王离性格跳脱但不是傻子,他们父子起的是一个监管作用。

说白了,这三种海上泊来的种子是真是假不好说,甚至能不能种出来都不好说,王离甚至下意识的就把赵泗跟徐福这样的方士联系起来。

真假王离不敢肯定,但是王离知道这三种农作物种出来他半毛钱功劳也没有,要是种不出来,自己又中途有什么阻拦或者不配合,对方往自己身上抹屎可太简单了。

“可!”

王离又带赵泗一行准备开垦荒田。

找好地界以后,王离又调来耕牛和犁具。

赵泗一行人好是一通手忙脚乱。

他们是水手,几年下来陆地生活可以说少的可怜。

又是自幼跟随徐福出海,后来徐福垦荒虽然也曾跟着开垦土地,但是距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农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行水手可以说水平参次不齐但是又都差的平均,甚至于对于如何使用大型耕具上还产生了分歧,没办法,以前也没见过这么大的犁啊。

在目睹一番乱象以后,王离又派人接替了赵泗一行人的工作,去帮助他们垦荒。

留下一种船员略显狼狈的站在原地。

赵泗和荆相视许久哈哈大笑。

“我分明记得该……”

众人七口八舌。

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完全不会种地,而是每个人都对种地的印象很浅,而且还很片面。

时间让他们忘了很多,只能记起来只言片语。

零碎的记忆,七八十人,对照不起来,也就出现了分歧。

只是谁也不愿意承认,从土里走出来的孩子,连种地都种不好了。

不过种地这东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看一遍就能学会种地,但是想把地种好,可能就得是十年二十年的学问。

有王离派来的士卒帮忙,赵泗一行人也没有闲着,而是提前去切割土豆,方便待会进行种植。

至于其余的一些农作物种子也挑拣出来晾晒。

赵泗自己则闲得发慌的坐在树下打量着这个时代的耕种方式。

入目所见,是颇为经典的二牛抬杠式。

即犁具硕大,上有横杠,二牛负于肩,即为二牛抬杠。

赵泗又敏锐的注意到,这个时候的犁具的犁辕,还是直辕。

“曲辕犁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来着?这个时代总归是没有的。”赵泗沉吟思索。

赵泗动手能力一般,也没有手搓曲辕犁的经历,不过他还真见过曲辕犁,老家里迄今为止还有两个曲辕犁呢,爷爷那一辈是农具,现在纯粹是当成老古董丢在了牛棚子里。

新世纪的农村,牛棚子猪圈里面没有牛没有猪是很正常的。

里面大约都会堆着一堆看似有用实则没用的杂物。

很小很小的时候,堆了一堆乱七八糟东西的牛棚子,就是赵泗童年的藏宝之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