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畅读佳作》,由网络作家“佛系无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允熥朱标是小说推荐《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佛系无忧”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重生为大明皇嫡次孙,他初到,就面临立储君的关键时刻,夭寿了!想活着,就那么难吗?要死谏!死一次就能长久的立于朝堂,穿越来的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于是,开局撞柱,明皇奖励他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系统顺着撞柱也出现了!“叮!新手大礼包已开,恭喜宿主获得始皇帝传国玉玺一枚!”从这一刻开始,这个大明的走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畅读佳作》精彩片段
尚服局内。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带领亲信冲击了尚服局。
直接破门而入。
“都给我看清楚,别拿错了,是衮冕。”
蒋瓛一声令下,几个亲信迅速开始寻找。
蒋瓛也亲自找了起来,只要找到储君服饰,自己捞上一个从龙之功,别的不说,自己的命是肯定保住了的。
找到之后,招呼着小弟们抬着衣架就往外走,一旁的平天冠之类的东西也通通带上,直奔奉天殿。
过段时间要上朝了,此时淮西集团肯定都要聚在奉天殿的。
此时已至深夜,冯胜的亲信也终于把圣旨弄好,并且带至了乾清宫。
“圣旨来了!”
这个亲信冲进乾清宫,一个滑跪就来到了冯胜的面前,高捧圣旨。
“臣翰林学士刘三吾,恭请陛下圣安。”
刘三吾也跪下来道。
“刘三吾,你敢假写圣旨!”朱元璋站了起来,看到那人手上捧着的圣旨,朱元璋已经猜到了一些。
刘三吾叩首道,“皇太子乃是嫡长子,皇嫡孙殿下虽不是嫡长孙,可嫡长孙已经薨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孙尚在,皇嫡孙殿下理当正位东宫,臣没有假写圣旨。”
刘三吾也很想哭。
自己上次带人劝谏朱元璋将皇位留在嫡长子这一脉,本来是为了朱允炆考虑的,毕竟嫡孙已废,无嫡立长啊!
可是淮西文官集团却和自己接触了起来,毕竟朱标可不止朱允炆一个孩子,还有朱允熥这个嫡子呢。
再加上刘三吾因为某些事情,有些把柄在冯胜的手上。
也就成了冯胜所谓的好友。
冯胜知道刘三吾肯定不会写圣旨的,可若是看到了那封信,刘三吾就没有回头路了。
因为刘三吾知情不报,虽然是刘三吾没机会去禀报。
但刘三吾也知道朱元璋大势已去。
自己不顺从,就得死。
在生死关头,刘三吾觉得儒家风骨去他妈的吧。
反正大家都是嘴上说着最道德的话,背地里干着最不道德的事儿,我也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冯胜接过圣旨仔细看了一遍,便站了起来,长舒一口气。
“各位同僚,陛下圣旨,立皇嫡孙朱允熥为皇太孙!陛下因思念先太子,决定在佛堂为先太子念经祈福,期间所有军国大事,皆取太孙进止!储君已立,国本已定!”
冯胜高举圣旨,睁着眼睛说瞎话。
百官纷纷附和,“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你们……”
朱元璋见到这一幕,气得气血上涌,只感觉眼前一黑,顿时晕了过去。
冯胜深呼一口气,“王公公,我等会为陛下宣太医,你就在乾清宫陪陛下诵经礼佛吧,国事自有储君处理,我等告退了。”
说完,文武百官跟着冯胜纷纷起身离开。
朱元璋现在什么情况,他们并不在乎。
他们来这里,只是为了要朱元璋下旨,也猜到了朱元璋不会下旨,所以旨意早早就备好了。
“宋国公,下官可以走了吧。”刘三吾哭丧个脸,如丧考妣。
来到乾清宫门口,刘三吾问道。
冯胜没有回答,而是吩咐道,“冯一,你去把那些太监找来,伺候陛下!乾清宫内所有太监宫女,除了王忠,其余全杀!另外去太医院宣冯太医给陛下治病!”
“是,老爷。”冯胜的亲信领命。
那些太监……是哑巴也是聋子,冯太医出身淮西集团。
冯胜微微点头,“众位同僚,我们去奉天殿,准备即将到来的早朝!刘大人也一起去。”
冯胜说着,看了一眼刘三吾。
而后带着人浩浩荡荡的直奔奉天殿,刘三吾被拖着一块去了。
蓝玉吩咐亲信镇守乾清宫,自己则跟着去了奉天殿。
没过多久。
冯胜带着众人来到奉天殿。
看到常升已经带着朱允熥在这里等着了。
“宋国公,都弄完了?”常升问道。
冯胜晃了晃手中的圣旨,“都搞定了。”
“忘了,储君服饰还没拿来!”
这时候,蓝玉一拍脑袋,突然想到了这件事情。
“报!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带着几个锦衣卫过来了,他们还拿着储君服饰。”这时候,一个亲兵进了奉天殿说道。
“蒋瓛?”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蒋瓛怎么来了,他们是怎么进宫的?
不过现在这已经不重要了。
蓝玉开口道,“让他们过来,几个锦衣卫而已,翻不起什么浪花,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是。”
亲兵领命,然后就去传达命令。
就见蒋瓛一路跑着进了奉天殿,看到百官大部分都在这里,心里已然明白,这是事成了。
一个滑跪来到朱允熥面前,“臣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参见太孙殿下,臣已将储君服饰带来,恭请殿下正位东宫!”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明白了。
蒋瓛这是来投诚来了,你真他娘的会说话,现在就叫上了太孙。
“蒋指挥使深明大义,哈哈哈,快把这衣服给我外甥孙穿上!”蓝玉哈哈一笑,连忙招呼百官给朱允熥换衣服。
蓝玉控制住朱允熥,解开了朱允熥身上的常服。
常升拿着平天冠,其余人等纷纷接过储君服饰,围着朱允熥就开始给朱允熥换上。
“舅祖父,舅舅,你们这是干嘛啊,你们这可是害苦了我啊。”
然而没人理会朱允熥的话,众人直接给朱允熥换上了储君服饰,整理好了之后,蓝玉和常升一左一右的把朱允熥架上了龙椅。
让朱允熥坐在了龙椅上。
而后两人走下来,文武百官纷纷列队站好。
开始下跪叩首。
“臣等参见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百官叩首,高呼千岁。
殿外亲兵也纷纷下跪,“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允熥坐在了龙椅上,看着这一幕,不经感叹,淮西集团是真给力啊,下面跪着的这群人,都是自己的靠山啊!
不过……也足见淮西集团的势力有多大。
如果淮西集团不收敛或者不想办法不平衡淮西集团,那么没有哪个君王能许淮西集团善终的。
“众位爱卿,你们可是害苦了我啊。”
朱元璋连忙走下了御阶,“允熥,允熥啊。”
“外甥孙!”蓝玉冲到常升面前,看着撞得满头是血的朱允熥,不禁红了眼眶。
“皇孙殿下!”
文官集团的淮西大佬纷纷站出来,不是李善长死了,大明文臣淮西集团就垮了。
“侄儿,你怎么这么傻啊,你撞柱干什么啊,舅舅给你找太医,这就给你找太医。”
常升说着,抱起朱允熥就要站起来。
朱允熥气若游丝的开口,“舅祖父,舅舅,允熥其实不笨,允熥只是想活着,储君什么的允熥真的不在乎,允熥真的只是想活着。”
“别说了,别说了,太医!太医!”常升抱起朱允熥大喊着冲出奉天殿,直奔太医院。
朱允炆整个人直接吓傻了,他不敢相信,朱允熥竟然敢撞柱奉天殿,以死明志。
这还是那个胆小懦弱的朱允熥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皇孙殿下这是受了多大委屈,才作得出如此可歌可泣的诗句。”
“允炆殿下,你太过分了!为储君位,意图逼死允熥殿下,你简直残暴令人发指!”
“可怜允熥殿下,竟被逼得只能以一死来证明清白。”
“陛下啊!你开开眼啊,允熥殿下以死明志,还不能证明他清白吗?”
“先太子唯一的嫡系血脉,难道今日要被逼死了吗?”
文武百官你一言我一语的。
朱允熥的突然撞柱,吓坏了满朝文武。
文官淮西集团的人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的,明里暗里指责起了朱允炆,而那些支持朱允炆的江南氏族的人这时候压根不敢开口。
这些老牌文臣武将不死,他们这些人就不敢闹起什么大浪花来。
蓝玉双眼通红,指着朱允炆道,“如果允熥死了,老子要吕氏一门陪葬!老子那块丹书铁卷还没有用,老子就是有万死的罪,该死也免死!
你朱允炆也跑不了!大不了老子就把这条命赔给你,老子百万军中能取上将人头,就不信摘不下你这颗人头!你最好祈祷允熥活着!”
说罢,蓝玉也快步跑出奉天殿,跟着直奔太医院。
蓝玉的狂妄那是出了名的。
别说是站在这奉天殿骂他朱允炆,就是暗地里也没少吐槽朱元璋。
身为皇帝,朱元璋是绝不允许蓝玉这等悍将善终的。
今天若不是朱允熥撞柱,蓝玉还不至于这么快跟朱允炆翻脸,可若是朱允熥真的出了事,蓝玉也是说到做到的。
“臣等告退!”以傅有德为首的一众武将,拱手告退。
朱元璋这一次,太过分了!
竟逼得朱允熥在这奉天殿上撞柱。
如果不是朱元璋不相信朱允熥,朱允熥会撞柱以证清白吗?
朱允熥爹没了娘没了,哥哥也没了,已经够可怜了,朱允炆就非要把朱允熥往死里逼吗?
淮西集团的文官看着武将们离去,想要劝阻,话到嘴边又住嘴了。
不过,他们心中的信念也更坚定了。
淮西集团这么狂,一旦朱允炆上位,朱元璋绝不会允许淮西集团存在,否则一定会威胁到朱允炆的储君大位。
朱允炆上位,就是淮西集团的末日。
淮西集团的文官纷纷眼神交流了一波,而后纷纷暗自点头。
坚决拥护朱允熥上位!
哪怕朱允熥是个傻子,就让朱允熥生孩子,让朱允熥的孩子上位!
也绝不让朱允炆上位!
而且,朱允熥能做出那等诗句,可以证明朱允熥不是傻子。
朱允熥昏迷前那最后一句话已经证明了,他不是傻,他只是想好好的活着。
为此,宁愿连储君之位都不要。
朱允炆,不符合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的利益,朱允炆只是符合江南士族那边的利益而已。
武将集团八成都是站在朱允熥这边的,一成中立,一成支持朱允炆,文官集团也有七成是站在朱允熥这边的,一成中立,两成支持朱允炆。
支持朱允炆都是江南氏族那边,文武百官大方向还是支持朱允熥的。
若是朱允熥今日没表现出这一幕,他们大多都会被迫服从,不服从的会被杀,可现在,已经证明朱允熥不傻。
那么这个储君之位,就一定落不到朱允炆身上。
“陛下,皇嫡孙殿下蒙此大冤,必须要彻查以还其清白!那些陷害皇嫡孙殿下的奸佞小人,简直罪不容诛!”
“臣附议!”
“圣人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无长立贤,皇嫡孙殿下性格坚韧、仁慈宽厚,颇有故太子遗风,臣请陛下立皇嫡孙殿下为皇太孙,正位东宫!”
“臣附议,请陛下立皇嫡孙殿下为皇太子,以固国本!”
“好圣孙,当立为皇太孙,请陛下立皇嫡孙殿下为皇太孙!”
淮西集团的文官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的跪下高呼,不少小弟跟着附和,虽然他们知道,朱元璋暂时肯定不会同意的,但不妨碍他们表态。
你同不同意是你的事,但我们要把态度表出来。
那一句句嫡孙,宛如一把把利刃插在朱允炆的心上。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更加坚定必须要彻底铲除淮西集团了,现在都开始有逼宫的架势。
“此事日后再议,退朝。”
朱元璋龙袍一挥,直接宣布退朝,然后从后殿离开。
“诸位,咱们也去太医院吧。”
“善!去看看皇嫡孙殿下怎么样了,若是无碍,老夫就是死谏,也不允许陛下乱圣人礼法,嫡子还在却立什么庶子!哼!”
“没错,某些人贪图自己不该得到,是为不仁,陷害兄弟是为不义,不懂嫡庶有别,是为不忠,先太子故去才半年不到,就敢为储君位谋害先太子嫡子,是为不孝!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也配窥测神器!”
“皇嫡孙殿下仁慈,必然是和先太子一样的仁爱之人,一旦正位东宫,定然恩泽天下,受黎民爱戴。”
“走走走,咱们快去太医院,看看皇嫡孙殿下怎么样了。”
一众淮西集团的官员小声的交头接耳,前往太医院,江南氏族的官员被这些话嘲讽得不要不要的。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有必要玩什么聊斋吗?
冯太医已经来给朱元璋治病,让朱元璋醒了过来,毕竟一直昏迷下去,冯太医也怕朱元璋出了事。
朱元璋悠悠转醒,看到了冯太医。
“陛下。”王忠看出朱元璋是想坐起来,于是连忙扶着朱元璋靠了起来。
朱元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王忠啊,现在是什么时辰了?你怎么不叫醒咱?”
朱元璋的脑瓜子好像还没有反应过来。
“陛下,奴婢死罪。”王忠赶紧跪下。
你是昏迷,又不是睡着,我哪叫的醒。
朱元璋问道,“传旨,今儿个上晚朝。”
“陛……陛下,您不用去上朝了。”王忠俯首在地,即便跟了朱元璋几十年了,王忠此刻说话也有些颤抖。
因为眼下的情况,貌似已经完完全全不为朱元璋所掌控了。
“嗯?”
朱元璋听到这话,先是一愣。
然后,脑海中逐渐浮现出昨天晚上淮西集团兵谏逼宫的事情。
难不成……这是真的?
不是梦?
“陛下,皇太孙殿下已经摄政临朝,圣旨已经昭告天下,您已经被软禁在乾清宫了。”
王忠昨晚那也是一夜没睡。
这乾清宫的血腥味,现在都还没散呢。
“放肆!他们矫诏,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反对吗?”朱元璋愤怒的掀开被子,开始穿鞋子站起来。
冯太医拱手道,“陛下,乱臣方孝儒,诛十族,从犯齐泰、黄子澄,抄家问斩!满朝敬贺国本已固。”
这话说得挺委婉。
实际就是在告诉朱元璋,有反对朱允熥的,但是人都没了。
方孝儒诛十族,吓坏满朝文武。
自古真正诛九族的都很少见,方孝儒被诛十族,那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更何况,圣旨也不是假冒的。
是真的圣旨,只不过不是朱元璋的意思而已,淮西集团又力挺朱允熥,反对有屁用啊。
“乱臣贼子!谋逆犯上!篡权夺位!咱要去奉天殿!”
朱元璋说着,披起一旁的龙袍,就直接走出房间,往乾清宫外走去。
“陛下,陛下!”
王忠赶忙起身追上,想要拦住朱元璋。
但是朱元璋刚出房间,就停下了脚步,看向周围站着的那些个太监。
“这些是什么人?咱为何从未见过啊?”
“陛下,乾清宫除了奴婢,其余所有太监、侍女全部被杀,这换上了一批新的太监,但是他们都是聋子和哑巴。”王忠也很无奈。
连消息都传不出去。
“狂妄!”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怒火直达天灵盖。
乾清宫里多是一些跟了朱元璋很久的老人,竟然被全部诛灭了。
朱元璋愤怒的朝大门口走去。
“陛下,陛下,您不要过去啊。”王忠快步跟上,想要拦着朱元璋。
外面那群人,是真敢动手啊。
冯太医摸了摸鼻子,只想着赶紧溜出乾清宫,不然的话,朱元璋很可能把怒火发泄到自己的身上。
朱元璋一把推开了王忠,自己拉开了乾清宫的大门。
刹那间,刀光剑影,好几把横刀纷纷出鞘,挡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请陛下回宫!”
横刀军异口同声的道。
“尔等要造反吗?敢拿刀指着咱!”朱元璋的痒痒挠指着横刀军问道。
“请陛下回宫!”众人还是重复着这一句话。
朱元璋也是火气上来了,“咱是皇帝,咱看你们谁敢拦咱!”
说罢,朱元璋就要强行闯宫。
就在朱元璋迈出脚步的那一刹那,不知多少把横刀直接架在了朱元璋的脖子上。
朱元璋甚至已经感受到脖子传来的凉意。
“请陛下回宫!”
横刀军再度重复这一句。
—经查实,反贪局直接逮捕抄家,凡抄家之所得,可自取两成,以做嘉奖,怎么分那是反贪局的事情,朝廷不管。
将其余八成充公国库,孤欲整饬吏治,从反贪反腐开始!左都御史曹铭,你任反贪局局长,右都御史任副局长。
反贪局监察天下,任何衙门无—例外,授反贪局尚方宝剑,任何人敢阻拦反贪局办案,先斩后奏,有法无情。”
朱允熥直接成立—个反贪局。
蒋瓛脸色骤变,这他娘的这群穷酸腐儒原地起飞啊。
这群人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天天盯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闻风奏事就够让人头痛的了。
现在还专司反贪反腐。
还让他们自行招募士兵。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都察院找来的人,不都得跟他们—样,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不贪财,不好色,为博青史留名,撞柱死谏都干得出来。
对于这群人来说,只要能千古留名,别说是撞柱死谏,就是弹劾皇帝也不是没干过啊。
他们只求名,其余不求。
这反贪反腐,整饬吏治,必然千古留名啊。
朱允熥的这个决定,让满朝文武都头疼了起来。
朱允熥先开始直接将锦衣卫的权力再度扩大,是为了制衡淮西集团,淮西集团势力壮大,必须要依靠锦衣卫来制衡淮西集团。
让淮西集团感觉到头顶上有—把利剑,做事不要太嚣张,要懂得收敛。
这—下子就把锦衣卫差不多扩充—半。
可是淮西集团—旦被收拾得中规中矩,锦衣卫就要做大,锦衣卫—家做大也不行啊,所以让反贪局来制衡锦衣卫。
反贪局那群人,你给钱他,他都能举报你贿赂他,这让锦衣卫能咋办?
都察院那群人得这个大权,绝不是百官想要看到的,毕竟谁也不想碰上这群不懂得享受生活的家伙。
“殿下,此例万万不可开啊,锦衣卫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现在又来个反贪局,御赐尚方宝剑,整饬吏治,反贪反腐,天下官员必然人人自危,不利天下安定,请殿下三思。”立马就有官员站出来说道。
天下贪官就宛如黄河之沙,绵延不绝。
有几个敢说自己屁股下没有屎的?
先开始锦衣卫的出现,就让百官够反感的了,现在又来个反贪局。
而且还是都察院的来干。
那群人……本就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俗称简易版便宜行事之权。
现在又御赐尚方宝剑。
还给不给官员活路了啊。
反贪局这个存在,是让锦衣卫都反感的存在。
倒不是反感反贪局,而是反感组建反贪局的那些人,那群人为了青史留名,是真的什么都敢干。
他们过得挺穷苦的,但是他们有—颗肃清寰宇,让天下吏治清明,玉宇清澄的决心。
都察院,就是乌鸦当中的白天鹅。
是真正仅剩的—股清流。
现在竟然给这群家伙兵权,百官包括锦衣卫在内,估计都要头疼死了。
“曹铭,孤交给你的这个重任,你敢不敢干啊?”朱允熥没有理会反对的官员,而是直接看向了左都御史曹铭。
朱允熥壮大锦衣卫,也是因为自己现在需要依靠锦衣卫掌控权力,让反贪局临时发展,根本来不及。
可以说,锦衣卫壮大是用来制衡淮西集团的。
反贪局发展,是用来制衡壮大了的锦衣卫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