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马卫东马卫国的现代都市小说《八零:抛弃家人后,我发家致富了优质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马卫东马卫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八零:抛弃家人后,我发家致富了》,主角分别是爱吃西藏野菊米的绝叔,作者“马卫东马卫国”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前世,我的大哥偷窥女厕所被发现后,一怒之下杀了人。有正式工作的大哥被父母包庇,还让我们其他人抽签为大哥顶罪!在母亲的暗箱操作下,我成为替大哥顶罪的人,坐牢十几年。重生后,我不想为人渣大哥顶罪,也不想理会偏心家人。这一世,我为自己做主,我要靠自己发家致富。...
《八零:抛弃家人后,我发家致富了优质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上一世马卫东还好奇,马卫燕怎么会嫁给那种人,现在想想,怕是被郭麦莲和马耀东逼着嫁出去的。
毕竟,那时候的父母就是天,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
“当然可以。”
郭麦莲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容,说:“但我们养了她这么些年,总不能白养吧,那些钱就……”
不等她话说完,马卫东就直接打断道:“行,那我还是要工作吧!”
“别啊,我不要钱了还不行吗!”
见状,郭麦莲只得放弃。
但她内心里,已经不打算将剩下的钱给马卫东了。
……
城里人分家不像农村那么麻烦,在张大妈与一众街坊的见证下,马卫东与马耀东分为了两家。
除了一间平房和400块钱外,他们还得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粮食和锅碗瓢盆等杂物。
搬完了东西,两家又跟随着张大妈去了一趟街道办,把户口给分开了。
过去户籍还归街道办,而不是派出所。
甚至就连结婚离婚,也是来街道办,不需要去民政局。
除此之外,街道办还会帮着你找工作,每天街道办都会张贴一张告示,上面会标记招工名额。
那些待业青年们,基本上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去街道办,看看自己有没有被招走。
由于无业……不对,是待业人口过多,所以上面要求各单位各企业,尽可能的多招收员工,哪怕是临时工。
这也使得原本一个人的工作,现在两三个人干,不少企业开始发展三产企业和大集体,放开就业限制。
但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车薪。
要知道那时候全国足足两千多万城里人没有工作,而城市人口都不到总人口的20%。
很多等不及的人,为了谋生只能选择去灵活就业,也就是当个体户。
从79开始,上面已经要放宽对个体工商户的限制,同意待业青年根据社会需要,从事个体经营。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实际上,这个时间段,你只能去街头修鞋擦鞋、修自行车、理发,要么就是给人缝纫衣服、修缮房屋、代写书信、蹬三轮。
至于摆地摊卖东西,那仍然属于投机倒把的行为。
虽然有着不少人,已经在摆地摊了,但只要见到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那就得跑。
被抓住了不但会罚没所得,还会被教育,到时候不但失了财,还会相当的丢人。
毕竟,在那个年代的人看来,投机倒把那可不是正经人干的,正经人就应该进国营企业或者进机关。
“卫东啊,你也看到了。”
张大妈指着街道办院里乌泱泱的人头,对马卫东说道:“现在街道办需要安排的待业人员太多了,最近我们打算筹办几个集体合作社,你要不要进去?”
“不了。”
马卫东摇了摇头。
集体合作社就是大集体,也就是所谓的集体产业。
过去那些早餐铺子、缝纫社、自行车修理铺,就都属于集体产业。
集体产业的人员,要比国营企业赚的少,各方面的待遇也都不如,所以会低人一等,找对象都不带找这样的。
当然了,马卫东倒不是觉得进大集体丢人,而是他只想赚大钱。
“卫东啊,虽然你们拿到了400块钱,但也不能坐吃山空吧?”
张大妈苦口婆心道:“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从去年开始,肉、蛋、禽类、水产品、蔬菜等价格就开始上涨了。
过去一个人一个月8块钱的开销,现在一个月至少得10块钱,你这些钱能支持你们兄妹俩多久?你不工作能行吗?”
而剩下的待业青年没法吸收,上面不得不选择让他们干个体户,灵活就业去了。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尽管郭麦莲很不愿意,但她也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
况且,这件事本就是他们家有错,再闹下去的话,怕是临时工都没了。
于是,只得捏鼻子认了。
郭麦莲只得在心中暗骂:“老大真是个丧门星,好好的国营工厂正式工,非要去耍流氓,这下岗位没了吧?”
……
“收摊!友谊商店走起滴干活!”
马卫东卖掉最后一份酱香饼,便骑着自行车直奔京城友谊商店。
今天他一共卖了三次酱香饼,每次都是制作15张。
45张酱香饼,总共获取了90块外汇券。
再加上那些需要找零的外汇券,马卫东一共收到103块外汇券。
若是将这些外汇券换成紧俏货物卖掉,差不多能够换到200块钱。
在当下这年头,也只有八级工和那些干部们,才能拿到100多块钱工资。
但那是他们一个月的收入,而马卫东仅仅一天时间,就能赚取到200块钱。
当然了,扣掉成本那些,一天只能赚100多。
即便如此,马卫东成为万元户,也只需要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不愧是机遇遍地的时代。
马卫东来到友谊商店附近,就被一个青年拦了下来。
这青年穿着十分显眼,上身是花衬衫,下身喇叭裤,脚上踩着一双皮鞋。
在那个以“蓝绿灰”三色服装为主的年代,这种打扮绝对算得上拉风,走在大街上回头率十足。
“这就是近几年最时髦的打扮了吧?”
上一世,马卫东在坐牢,倒是没有办法在大街上看到。
也就只有一次探监的时候,马卫民有过这种打扮。
那年轻笑着问道:“哥们儿,你这是去友谊商店买东西?”
“嗯。”
马卫东点了点头,问:“你有事儿?”
“是这样的。”
那青年缓缓说道:“我奶奶马上八十大寿了,我就想买一台电视机送给她,但是你也知道,外面的电视机都需要电视机票,我根本弄不到,就想着换点外汇券买。”
说到这里,他用充满诱惑的语气,对马卫东讲:“我也不白让你忙活,每100块外汇券,我用120块钱给你换,你觉得怎么样?”
“你应该找那些外国人换,我可没那么多外汇券。”
马卫东摇了摇头,径直越过了对方。
他自然能够看得出,对方要买电视机只是一个借口,真实目的就是倒卖外汇券的。
前世他那个狱友说过,这外汇券不但能够去友谊商店买东西,还能兑换外汇。
别看现在官方汇率是1美元兑换1.49RMB。
但在黑市里,1美元甚至能兑换到6-7块钱以上。
这个行业才是真正的暴利。
尤其是那些有关系的人,想要赚到几百万,轻轻松松。
不过,利润大,也代表着风险大。
马卫东可不打算涉足。
在那个严重缺少外汇的年头,这种倒汇行为,妥妥是要被杀头的。
马卫东多的是办法赚到钱,可能没有这个赚的多,但胜在安全,自然没有必要冒风险。
进入友谊商店,马卫东来到了酒水区域。
只见货架上,陈列着各种中外名酒,如汾酒、五粮液、茅台、人头马、马爹利等。
这一次,马卫东直接搞了12瓶茅台酒,每瓶价格8块钱外汇券。
老话常说,烟酒不分家。
不管在什么时候,烟酒都是送礼的首选。
在过去,同样如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