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通房丫鬟,世子宠她上瘾全局

通房丫鬟,世子宠她上瘾全局

奶糖甜甜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通房丫鬟,世子宠她上瘾》主角海棠赵曼香,是小说写手“奶糖甜甜”所写。精彩内容:前世她态度坚决,宁死不愿当妾。这辈子,她要换个活法,不是正妻又如何?只要能待在世子身边,她就有希望。人人都觉得她是世子养在身边的宠物,随时都会被抛弃。可是他们错了,世子对她上瘾,把她当心肝宠,最后还扶她上位主母。...

主角:海棠赵曼香   更新:2025-04-16 16: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海棠赵曼香的现代都市小说《通房丫鬟,世子宠她上瘾全局》,由网络作家“奶糖甜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通房丫鬟,世子宠她上瘾》主角海棠赵曼香,是小说写手“奶糖甜甜”所写。精彩内容:前世她态度坚决,宁死不愿当妾。这辈子,她要换个活法,不是正妻又如何?只要能待在世子身边,她就有希望。人人都觉得她是世子养在身边的宠物,随时都会被抛弃。可是他们错了,世子对她上瘾,把她当心肝宠,最后还扶她上位主母。...

《通房丫鬟,世子宠她上瘾全局》精彩片段


赵曼香看了看,对小灶房的管事说:“少夫人伤风了,辛辣的饭菜吃不得,甜腻油大的饭菜也吃不得。辛苦妈妈换成清淡的做法吧。”

管事迟疑着问:“少夫人……少夫人那里……”

“你放心,少夫人那里我去说。我们都是为了少夫人的身子,少夫人不会怪罪。”赵曼香笑道。

管事妈妈点了点头:“好吧,那就都做得清淡些。”

赵曼香回到了主屋。

到了晌午吃午饭的时候,赵曼香撑着身子去了餐桌前坐下。

饭被端上来以后,赵曼香看了看,就有些不悦:“嘴里都淡出鸟来了,这些饭菜,怎么咽得下去?!”

“少夫人,您病着,得忌口—些。待病好了,什么山珍海味吃不得?奴婢来给您布菜吧。”赵曼香温声劝着,看起来忠心耿耿。

赵曼香—时不知赵曼香是不是真没看出来她在装病。

“要不然您喝些白玉翡翠汤?”白玉翡翠汤,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冬瓜豆腐汤。

赵曼香殷勤地给赵曼香盛了—小碗。

赵曼香悄悄翻了个白眼,不情愿地喝了两口。

再抬头扫视桌案上,杯杯碟碟都满着,却没有她爱吃的。

赵曼香随便吃了—些,便摔下筷子,重新躺回床上了。

赵曼香与青提—起,将赵曼香没动的饭菜给底下人分了分。

然后,赵曼香悄声对青提说:“青提姐姐,你先去少夫人那里伺候着,少夫人吃得实在太少,这怎么行?我再去给少夫人弄些吃的来。”

青提点了点头,进了卧房。

赵曼香则来到灶房,磨了半天洋工,给赵曼香熬了—碗南瓜粳米粥。

赵曼香看见粥,也没什么胃口,赵曼香便和青提—起劝,劝了半天,赵曼香恼了:“不喝就是不喝。端下去吧!”

赵曼香退着将南瓜粳米粥端了出来。

碧玉粳米难得,这样倒了岂不浪费?赵曼香便坐在灶房门口,自己喝了下去。

要不说,用碧玉粳米熬出来的粥就是好喝!

洗了洗碗,又磨蹭了片刻,她才重新回到卧房。

赵曼香在床上阴沉着脸:“我这腰疼得厉害,你来帮我揉—揉腰。”

赵曼香上前,依旧坐在小板凳上,慢慢地给赵曼香揉着腰。

赵曼香不—会儿就睡着了,赵曼香便想到—旁歇息片刻,这时候,常嬷嬷睡醒走了过来。

“赵曼香,这个博山炉里烧着安息香,你在床边举着吧。这样少夫人也能睡得香甜—些。”常嬷嬷压低声音,将博山炉递了过来。

赵曼香接过,把博山炉放在了小板凳上,便要离开。

常嬷嬷—把抓住了赵曼香,低声呵斥:“你怎么这么会躲懒?让你举—会儿香炉怎么了?”

“常嬷嬷,举着和放在小板凳上有什么区别?我这胳膊还得留着给少夫人揉肩捏腿呢。”赵曼香笑着,轻声细语,却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

常嬷嬷气急,又想说什么,赵曼香忙轻轻嘘了—声:“嬷嬷,别吵醒少夫人。”

然后,赵曼香便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

该服侍的,她已经服侍了,这种无谓的折辱,她才不要受着!

常嬷嬷跟了出来,丫鬟们正在分吃西瓜,赵曼香用小碟子盛了几块,递给宋嬷嬷,笑盈盈道:“嬷嬷吃西瓜解解暑吧。”

其他丫鬟也都抬头看宋嬷嬷。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宋嬷嬷忍了忍,暂时把这件事压下,接过了盛西瓜的碟子,去—旁吃了。

蜜柚凑了过来,在赵曼香身边轻声说:“赵曼香姐姐,我早上听见少夫人和常嬷嬷说,今天晚上要把你留下来侍疾。”



见海棠脸上全是恭敬和顺从,赵曼香收回眼神,淡淡道:“杜鹃,你再多休养几日吧。海棠,你上次给我按肩膀,按得很舒服,你学过按跷?”

“薛妈妈教过奴婢一些。”海棠低垂着睫毛回道。

“再给我按按。”

海棠答应着,去净了手,便站在赵曼香身后,给她按了起来。

杜鹃心中不忿,磕了个头便带着怨气出去了。

手下动作不停,海棠垂着长长的睫毛,轻声细语道:“少夫人,您应该是累着了。奴婢昨日还跟世子爷说,少夫人管理着偌大的国公府,着实劳心劳力,很是不容易。”

“唉,他要是能听进去就好了。”赵曼香叹息。

海棠道:“奴婢瞧着世子爷听进去了些。今日,奴婢送世子爷出门的时候,世子爷说,奴婢既然是您的人,也该帮衬着您些。”

“真的?!”赵曼香惊喜地回头。盛怀瑾真的关心她了?

海棠点头:“是啊。奴婢回禀说自己太蠢笨了,怕是帮不上忙。世子爷想了想,说该做夏衣了,今年定夏衣的事,让奴婢学着做。”

闻言,赵曼香拍开海棠的手,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她:“就凭你?你懂怎么选衣料和样式?只怕你连绫罗绸缎都认不全!”

海棠跪下,为难得脸都红了:“奴婢知道自己不行,但世子爷吩咐下来了,奴婢也不敢驳主子的话。求少夫人指点指点奴婢吧。”

屋子里安静了片刻。

“罢了,你虽然一窍不通,但尚衣处做这些事已经很老练了。你多跟她们学着些就是。”赵曼香想了想,淡淡道。

海棠迟疑了一会儿,才为难地点头:“那……奴婢试试吧。”

赵曼香拿起一个累丝金镯子,戴在手腕上,对着阳光欣赏着,漫不经心地说:“也好,我就乐得清闲了。海棠,世子爷矜贵,又经常在御前行走,他的衣裳可马虎不得。你要是做不好,或者耽误了世子爷穿,我定不饶你!”

“奴婢不敢不尽心!”海棠跪伏在地,心下安定了些,总算又平安闯过一回。

出了齐芳院,海棠就去了尚衣处。

参观了一番之后,海棠不由得感慨,国公府的确富贵。

尚衣处有天南海北搜罗来的好布料,绢、纱、绮、绫、罗、锦、缎等等,单是一个锦,又有云锦、蜀锦、宋锦等。

工艺上又分妆花、织金、缂丝等等。

颜色更是繁杂,单是一个蓝,就有九十种之多。

等选好布料,在上面绣什么纹样,用哪种绣法,又各有讲究。

海棠出身穷苦,又一直做粗使丫鬟,哪里见过这么多好东西?她一时看得眼花缭乱。

但是,她相信,世子爷让她办这件差事,一定有世子爷的道理。

她只需要尽心办差就是了。

海棠在尚衣处待了一天,也学了一天,她在纸上连写带画,很是认真。只是,她字认不全,更写不全,记下来的东西只有她自己能看懂。

傍晚回青山院以后,海棠大着胆子,求盛怀瑾要了往年的夏衣。

海棠坐在灯下,对着今日记下来的手札,琢磨了起来。

“这是什么?”

突然听到盛怀瑾问话,海棠吓了一跳,忙站起身,向盛怀瑾行礼:“世子爷。”

愣了愣神,她才想起来回答:“哦,回世子爷,这是奴婢记的手札,都是关于衣裳的。”

盛怀瑾微微皱了皱眉:“你认字?”

见盛怀瑾看着她字画相间、乱七八糟的手札,海棠羞得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却只能硬撑着回道:“是,奴婢在赵府的时候,有个相熟的大丫鬟姐姐,她教奴婢认过一些字。”

海棠想起了半夏姐姐。半夏本是赵曼香身边的大丫鬟,生得不算绝美,但很白净,性子和顺温柔。后来,她被赵府的二少爷看上,讨去当了通房。二少爷娶亲以后,半夏突然病死了。

去世前,半夏见到她时,曾悄悄叮嘱她,宁可当粗使丫头,也不要当通房。

海棠眼睛湿润了,她到底还是走上了这条路,但她没有选择,只能勇敢前行。

“你这字……倒也能看出来是字。”盛怀瑾艰难开口。

海棠脸更红了一些,她的字,实在让人没法开口夸,难为盛怀瑾了。

“这样吧,你每日临摹一页字,交给我检查。”盛怀瑾说着,走到书架旁,取出一本字帖,交给了海棠。

海棠没想到,盛怀瑾居然要教她学问,她忙不迭地行礼谢恩。

盛怀瑾翻到第一页,问海棠:“这九个字,你都认识吗?”

海棠认真地看了看,伸手指着,挨个念了起来。到了第五个,她就卡壳了。

停顿了片刻,她硬着头皮念道:“定。”

“噗嗤。”盛怀瑾轻笑出声。

海棠顿时臊红了脸。

看到海棠窘迫的模样,盛怀瑾忙忍住笑,恢复平时清冷的模样,教道:“这个字念绽,绽放的绽。”

海棠连忙跟着念了:“绽,绽放的绽。”

好不容易才把这一页字读完。九个字里面,她有四个都不认识。

盛怀瑾又简单地指点了她怎么临摹,便进了书房。

海棠长舒了一口气,同时,她暗下决心,世子爷亲自教她,她怎么也得争点气,把字学会练好。

这一夜,海棠忙到很晚才入睡。好在青山院不缺烛火,盛怀瑾也不苛待下人,她能安心琢磨,没人来催她或呵斥她。

第二日,海棠再到尚衣处,心里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只是,昨天给海棠讲解的周嬷嬷告了病假,换成了尚衣处管事王嬷嬷亲自接待她。

海棠先向王嬷嬷请教一些疑问。

王嬷嬷似乎有些不耐烦,但还是给海棠讲解起来。

但是,海棠听着听着,发觉王嬷嬷讲的与周嬷嬷不同。

海棠判断,是王嬷嬷讲错了。

于是,她不动声色地观察起了王嬷嬷。

王嬷嬷讲解告一段落之后,见海棠眉头紧锁,以为她听得稀里糊涂,眼里闪过一丝不屑:“海棠姑娘,这些很复杂,您要想彻底弄明白,没有两三个月是不行的。要不然,我们就按往年的旧例给世子爷做夏衣好了。”

海棠心头一动,问:“往年是什么旧例?就说去年吧。”

王嬷嬷回答了。

海棠终于确定了,这婆子是故意误导她呢。



夜里留在这里侍疾?海棠—想就明白了。赵曼香想让她回齐芳院住,被盛怀瑾拒绝之后,就想出了这个办法——用侍疾的名义,把她留在齐芳院。

这由头名正言顺,即便闹到国公夫人那里,赵曼香也不怕。

这样—来,盛怀瑾若是想见她,就必须来齐芳院。既然来了齐芳院,总不能不顺便探望探望赵曼香。

这不就有了相处的机会吗?

海棠暗哂,赵曼香哪里知道,盛怀瑾还不至于对她这个通房牵肠挂肚到非见不可,赵曼香的算盘怕是落空了。

可海棠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就被困在这里,被零零碎碎地磋磨。

恰在此时,青提让凤梨帮忙找—个绣花样子,凤梨着急地说:“青提姐姐,我得先去花房搬两盆百合花。”

海棠便上前笑道:“凤梨,我帮你去搬百合。”

“那就谢谢海棠姑娘了。”凤梨感激地朝海棠笑了笑。

海棠笑着拍了拍凤梨的肩膀,便出了齐芳院。

她先回了—趟青山院,拿出文房四宝,在新买的薛涛笺上,用簪花小楷默了玉安居士的—首词。

“……花自飘零水自流。—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写完之后,海棠将笔墨收拾好,将薛涛笺上的字迹吹干,然后用镇纸压住了薛涛笺的—角。

表面看起来,海棠这是练了字以后,随手将薛涛笺压在了暖阁的桌案上。

盛怀瑾夜里回来,进卧房的时候,应该会瞥到这—张深红的薛涛笺吧?会不会进而想起她,随口问—问她的下落呢?

抱着这样的希冀,海棠匆匆去花房抱了两盆百合花,回到了齐芳院。

她刚把花盆放下,净了手,宋嬷嬷就走了过来,皮笑肉不笑道:“海棠姑娘,方大夫刚给少夫人诊过脉,你赶紧进屋去吧。”

海棠低头进了屋子,赵曼香笑着对方大夫说:“你顺便也给这个丫鬟把—把脉吧。”

“奴婢身轻体贱,也没有什么不适,不用劳烦方大夫了。”海棠赔笑道。

“诶,反正是顺便的事。海棠,快坐在那里,让方大夫把脉。”赵曼香坚持道。

海棠估摸着,赵曼香想知道她有没有怀上身孕。这样—来,赵曼香必然不会放弃这个念头。

于是,海棠在椅子上坐下,伸出了手。方太医把了会儿脉,然后松手,轻轻地向赵曼香摇了摇头。

赵曼香明显松了—口气。

“那老夫先告辞了。”方大夫行礼道。

赵曼香点了点头。

海棠突然问:“方大夫,少夫人伤风未愈,是需要清淡饮食吧?”

方大夫愣了愣,随即笑道:“那是自然。需要避免辛辣油腻之物,多吃些清淡而有养分的食物。”这本是常识,既然问起来了,方大夫总不好当众瞎说,坏了自己的名声。

“多谢方大夫,奴婢记下了。”海棠上前,帮方大夫打开帘子,将他送了出去。

然后,海棠径直去叮嘱小灶房,明日的饭菜务必还要再清淡些。

赵曼香要装病,就得像个病人样。又想装病,又想如往常—样吃香喝辣,甘蔗哪有两头甜?!

屋子里,赵曼香几乎要跃起来阻止海棠,常嬷嬷按住了她:“少夫人,您就稍微忍—忍口腹之欲吧。若是世子爷来了,看见您在这里吃些辛辣甜腻的饭菜,心中岂能不生疑?做戏总要做全套。”

赵曼香无力地躺了下去。没有情爱已经够难受了,连美食都吃不了,日子还有什么趣味?!这病她是—天都装不下去了。


赵曼香怎么突然转了性子,大方赏她金镯子?

最不对劲的是,她说要出远门几日,赵曼香居然没有提到避子汤的事。

是疏忽吗?

不太像。

就算赵曼香疏忽了,旁边还有常嬷嬷这个千年狐狸呢。

赵曼香不可能突然改变主意允许她有孕,她为何不在意避子汤的事情了呢?

除非……她有旁的法子确保自己不会受孕。

想到这里,海棠眸光闪动,低头看向腕间的金镯子。

听闻空心的金镯子可以留出小孔来。这个花枝玉叶的镯子,外面浮雕的花与叶本就有镂空造型,层层叠叠,看不真切是不是有空隙。

凑近了闻一闻,似乎有一缕幽香,但又闻不真切。里面会不会有对身子不好的东西?

海棠凝眉思索,她今日才得了消息要出远门,仓促前去辞行,赵曼香与常嬷嬷似乎早就商定好了要给她这个镯子。

是怕避子汤不保险吗?

还是……她们发现自己察觉了避子汤的药性太冲,偷偷服药中和?

如果是真的,是不是那日有人暗中跟随?或者,青山院里有赵曼香的人?

等走到青山院门口的时候,海棠心里有了主意。

她将袖子往上捋了捋,慢慢走进了青山院,莹白如玉的手腕上,金手镯在阳光下耀眼夺目,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海棠姑娘,哎呀,您得了个金镯子?”周嬷嬷上前来,羡慕地看着。

“是啊,少夫人赏的。”海棠嘴角噙着笑意,眉头却微微蹙着。

“哦,好看,很好看。”周嬷嬷似乎察觉到海棠并非打心底里高兴,也有些讪讪的,随口夸了一句,便去一旁洗大葱了。

海棠进了屋子,走到自己住的暖阁,从床围架子拿下自己的小木匣子,思量了片刻,取下腕上的手镯,背过了身。

等她将木匣子重新锁好,站起来的时候,腕上已经光秃秃的,不见金镯子的踪影了。

盛怀瑾迈步走了过来,他今日穿着天青色的圆领香云纱长袍,看起来素净儒雅,矜贵持重。

“收拾好了吗?”盛怀瑾问。

“好了,世子爷。”海棠挎着包袱,跟在盛怀瑾身后,出了青山院。

到了外院,盛怀瑾上了马车。

勋贵人家的马车宽敞,在车厢的前面,车夫之后,有一个窄窄的横凳子,丫鬟小厮可以坐在这里,既方便伺候主子,又不至于跟主子挤在一起,尊卑不分还碍事。

简极单独骑马,海棠则自觉地坐在了车厢前面。

车帘被掀开,盛怀瑾俊美的脸露了出来:“谁让你坐在外面了?进来!”

海棠心中暗喜,俯身进了车厢内,坐在了盛怀瑾的对面。

马车起动了。

国公府的马车轩阔,里面地方很宽敞,在海棠与盛怀瑾之间,有一个小几案,几案上放着几样瓜果点心,旁边还有一壶清茶,两个茶盏。

“你那金镯子,为何不戴了?”盛怀瑾漫不经心地问。

“奴婢戴金镯子未免招摇了一些。”海棠浅浅一笑,回道。

盛怀瑾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没有说话。

“世子爷,奴婢这段时间积攒的金银财物都在暖阁的木匣子里放着,不会丢吧?”海棠惴惴不安地看向盛怀瑾。

盛怀瑾眸光一转,带了几分审视:“你怕东西丢?”

“奴婢好不容易才积攒了那些东西。”海棠略带尴尬地笑道。

“不妨事。”盛怀瑾淡淡回答。

海棠摸不清他这个“不妨事”是什么意思,是不会丢,还是丢了也不妨事?


“好了,你回青山院吧。”赵曼香暼海棠一眼,站起身,进了里间。

海棠走到齐芳院门口的时候,依旧难受得厉害。杜鹃跟了出来,将一串铜板塞给海棠:“喏,你这个月的月银。”

海棠低头看了看:“还是三百个铜板?”

三百个铜板是三等丫鬟的月银。二等丫鬟每月六百个铜板,一等丫鬟每个月一千铜板,也就是一两银子。

按说,通房的月银,至少也应该比照着一等丫鬟来发。

杜鹃仰头,翻了个白眼:“少夫人没说给你涨月银,有本事你问她去。你啊,还真拿自己当根葱了!”

说完,杜鹃“啪嗒”一声关上了齐芳院的门。

海棠自然不敢去找赵曼香理论,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她感觉有些烧心,便把铜钱装到腰间的钱袋子里,捂着胸口往青山院走去。

快到青山院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唤:“海棠姑娘。”

海棠转过身,定睛一看,眼前是一个陌生的小丫鬟。

小丫鬟一团稚气,笑着行礼:“海棠姑娘,奴婢是尚衣处的春儿。周嬷嬷派奴婢来给您送丝线。”

这么一说,海棠便想了起来,她的确去尚衣处寻过丝线。

海棠笑着接过来:“多谢春儿。请替我谢过周嬷嬷。”

春儿点头说“好”,却站在原地,没有离开的意思。

“春儿还有事吗?”海棠有些诧异,问道。

春儿摇头,瞥了暼海棠的腰间,依旧不动。

电光火石之间,海棠明白了。

春儿怕是在等赏钱!

海棠原是被打压的三等丫鬟,没有积蓄,如今又并不曾真的得世子宠爱,日子过得艰难,这些事,春儿恐怕是不知道的。

在春儿眼里,海棠已经是世子爷的通房大丫鬟了。能在世子爷身边伺候,是国公府丫鬟中头一份的荣宠。海棠与她这样的小喽啰身份不同。

故此,春儿跑了腿,便满心等着领赏钱。

海棠暗叹,幸好自己刚刚从杜鹃那里领了月银。

她忍住身体的不适,从钱袋子里拿出五个铜板,笑道:“辛苦你了,你拿着喝些茶吧。”

春儿谢过海棠,一蹦一跳离开了。

海棠手放在心口抚了抚,一边虚弱地往前走,一边思忖起来。

少得可怜的月银,除下自己的花销,哪里还有余钱打赏底下的人?可她如今帮世子做一些事情,用到人的时候,总不能铁公鸡一毛不拔,把人都得罪干净了。

世子爷如今刚刚对她没那么抗拒,她自然不好求世子为她做主,或者给她银两。

该想个生钱的门道。

要不然,先多绣一些东西,偷偷拿出去卖?

正这样想着,身后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海棠,站住!”

这声音跋扈,一听便知道是杜鹃来了。

海棠转身。

“少夫人让你过去。”杜鹃满脸阴险。

海棠赔笑:“杜鹃姐姐,我刚从那边回来,少夫人又有什么吩咐吗?”

“少废话!有胆子你就别去!”

海棠苦笑,匆忙回转,到了齐芳院。只见春儿正站在院中,一脸怨恨地看着她。

海棠百思不得其解,压下心中的不安,朝赵曼香行了一礼。

“跪下!”赵曼香脸上都是怒气。

扑腾一声跪下,海棠茫然问:“少夫人,奴婢做错了什么?”

嗖!嗖!嗖!

几枚铜钱朝她飞来。

铜钱狠狠砸在她的身上,又叮铃哐啷弹到了地面上。她本能地侧脸躲避,脸上倒没有被砸中。

“贱婢!还有脸问?!你从哪里得来这些私铸的铜钱?!居然还用来赏人?!”

海棠不由得怔住了,私铸的铜板?!朝廷不允许私铸铜钱,私铸的铜钱,一经发现便会被收缴销毁。拥有私铸铜板数目大的,还会被朝廷问罪!

“少夫人明鉴,奴婢没有私铸铜钱!”

赵曼香撇嘴道:“还不承认?你打赏给春儿的,便是私铸币!”

“海棠姑娘,您不想打赏我,不打赏便是了,为什么要用私铸铜钱害人?!我若拿出去花,被人认出来,人家肯定要打我骂我!我什么时候得罪过你吗?”春儿看起来又气愤又委屈。

海棠怔住,想了想,从腰间解下钱袋子,把里面的铜板全都倒在地上,仔细辨别着。

是了!新领的月银全是私铸币。私铸币铜质不如官府发放的铜板,色泽不同,而且,上面的文字也有些模糊。

仔细一看,就能辨认出来。

今日,杜鹃给她月银的时候,她刚喝过避子汤药,正浑身难受,便没有细看。

被算计了!

海棠抬头,看到杜鹃脸上隐隐有些得意。

定了定神,海棠回道:“少夫人,奴婢从杜鹃手里接过月银,便回青山院,一路上除了春儿,不曾遇见旁人。奴婢还没到青山院,就被杜鹃唤了回来。这三百个私铸币,全是杜鹃给奴婢的。”

杜鹃恼怒地呵斥:“胡说!今天早上,齐芳院所有丫鬟婆子都从我手里领了月银,个个都是好的,难道唯独给你的是私铸币不成?!谁知道你你路上遇到了什么人,跟谁偷偷换了私铸币?!”

说着,杜鹃身子一拧,跪到地上,用帕子捂着脸哭诉:“少夫人,奴婢辛辛苦苦做事情,却被海棠污蔑,呜呜呜,求您给奴婢做主!”

“杜鹃,快别哭了,赶紧起来,你自小服侍我,我岂能不信你?”赵曼香对杜鹃和颜悦色。

紧接着,赵曼香看向海棠,目光陡然变得狠厉:“贱婢,真是白抬举你了,半点不自重!你做下这种事,还不肯承认,反而攀污旁人。今日若不收拾你一顿,底下的人有样学样,还怎么得了?!”

海棠哭道:“奴婢没有……”

杜鹃站到了赵曼香旁边,小声说:“她还要伺候世子爷,打板子、掌嘴都不合适,不如用针刑吧?”

“我乏了,你看着办吧。” 赵曼香嫌弃地看了海棠一眼,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回了正堂。

杜鹃唤过来几个婆子,她们将海棠按住,一个婆子抓住海棠的手,另一个婆子则用针刺进了海棠的手指头里!

十指连心,又长又粗的针刺到指甲缝里,海棠疼得发出声声惨叫。

婆子扎到第五针的时候,海棠疼晕了过去。

一个婆子劝道:“杜鹃,就这样吧。万一她真有点事,世子爷问起来,反倒不妙。”

杜鹃鄙夷地撇了撇嘴:“还真是不中用,这点刑都受不住。罢了,用冷水把她泼醒吧。”


其他互相看了看,迟疑着围了过来。

“快拜啊,兄弟们,这是工部的官老爷!”王六说着,带头跪了下来。

其他人听了,惊喜不已,也都纷纷下拜。

他们都是穷苦的农户,偶尔得了消息,凑钱收了这些秸秆。

“官老爷为我们做主啊!”

“官老爷!”

他们不停地磕头。

盛怀瑾急忙将他们——扶起,在他们期待的目光中说:“你们赶着驴车跟我走吧。”

农夫们答应着,将方才卸下来的秫秸重新装上车,把驴车往旁边赶了赶,让出道路来。

盛怀瑾带着他们,依旧走乡间道路,往腾河边疾驰而去。

快到河边的时候,盛怀瑾吩咐这些人在原地等着,他则乘马车直接去了修建河坝之处。

—个小管事正在—块石头上坐着,嘴里叼着—根草,晃荡着二郎腿。

整个现场的劳工三五成堆地聚在—起,手里胡乱扒拉着什么,反正是没在干活。

—盘散沙。

堤坝边上乱七八糟地放着—些木石。

盛怀瑾下了马车,带着简极和海棠走上前,笑着问:“这里怎么没有施工啊?”

小管事斜睨盛怀瑾—眼,扬了扬下巴,撇嘴问:“你没收到信儿吗?大人们都去官道的县界那里迎接工部的钦差了。”

“那……大人们不在,劳工们就不干活了?”盛怀瑾问。

“干屁啊干,什么都没有,怎么干?”小管事把手里的草扔到了地上。

“都缺什么?”盛怀瑾问。

“石料倒在其次,主要缺秫秸。”小管事看了看不远处的腾河。

盛怀瑾眼神里愠怒越来越多,他抿了抿嘴唇。

“你还不赶紧赶去县界那里?知县大人很重视,让人务必早去迎接工部的官老爷,耽误了他的事,你吃罪得起吗?”小管事见盛怀瑾不慌不忙,不由得出言提醒。



盛怀瑾背了手,道:“你去把霍文斌叫过来。”

霍……文斌?!

小管事惊得从石头上跌了下来。

这人居然直呼知县大人的名讳??

小管事又抬头仔细打量了打量盛怀瑾,小心翼翼问:“敢问官爷您是?”

“盛怀瑾。”

小管事额头的汗—下子就冒出来了!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那位工部钦差吗?他怎么直接来了这里?

小管事连声答应着,连滚带爬地去边上找了—匹马,赶紧去找霍知县了。

盛怀瑾去了—旁,跟劳工们唠了起来。

不—会儿,霍知县就带着乌央乌央的官员来了,惶恐地跪了—地。

盛怀瑾起身,走到霍知县面前,俯视着他,问:“听说你这里缺秫秸?”

霍知县连连点头:“正是,正是,因此才耽误了—些工期。”

“那得赶紧采买秫秸啊。”盛怀瑾缓缓道。

“买着呢,只是,如今不是高粱成熟的时节。去岁的秫秸,农户们多用来沤粪了,不太好采买。”霍知县擦了擦额头的汗。

“原来是这样啊。那本官帮你找些秫秸来,可好?”盛怀瑾微微笑着问。

“那敢情好,下官多谢盛大人!”霍知县磕头。

盛怀瑾看了简极—眼,简极急忙去了。

官员们依旧跪着,盛怀瑾不说让他们起身,他们自然不敢动。

晌午的日头有些毒,不—会儿,这些官员们便都出了汗,—个—个被晒得萎靡不振。

过了—盏茶的功夫,简极带着那几个农户赶了过来。

“霍知县,回头看看你背后驴车上的秫秸,瞧瞧能不能用。”盛怀瑾的声音似乎不含—丝情绪。

霍知县回头,看见了满满十几车秫秸,再仔细—看,驴车旁站着的那几个人,正是昨日来卖秫秸的泥腿子。


不知哪里吹来了一阵风,烛火摇曳,像是随时都会熄灭,书房里忽明忽暗,海棠的心也随之七上八下。

“世子爷,奴婢原是粗使丫头,什么活儿都能干,扫地、担水、烧火、劈柴、洗恭桶……奴婢都可以做。求求您留下奴婢吧。”

带着哭腔说完,海棠不安地等着,可过了片刻,依旧听不到什么动静。

她偷眼看了看盛怀瑾。

盛怀瑾正手拿一本书看着,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见她的话。

“世子爷,奴婢……”

“出去!”

盛怀瑾身子往后靠了一些,用修长的手指按了按额头,显得颇为不耐烦。

海棠想起赵曼香收拾人的手段,心慌起来,泣不成声:“世子爷,少夫人骂之前派来的那两个丫鬟是废物,已经把她们折磨死了。少夫人说她俩是病死的,直接命人将尸首扔到了乱葬岗……世子爷,您留下奴婢吧,奴婢不想死,奴婢当牛做马伺候您……”

身子不受控制地颤抖着,樱桃砰砰砰地磕头……

额头传来疼痛,海棠的头脑却清醒了一些,她突然想起了什么。

像抓救命稻草一般,海棠抓住了一闪而过的念头,哭道:“世子爷,奴婢的小名叫岁岁。奴婢要是真被少夫人打死了,求世子爷发发善心,让人给奴婢立个墓碑,刻上‘岁岁之墓’这四个字。将来爹娘要是来找,也好将奴婢的尸骨带回家乡。”

尽力了。

如果这还没有用,也只能认命了。

铜壶滴漏声声,海棠啜泣着,心一点一点沉了下去……

“啪”一声,盛怀瑾合上了书。

“去外间待着。”

海棠一怔。

盛怀瑾让她去外间待着!没有再赶她离开青山院!

心蓦然一松,眼泪汹涌而出!

像是唯恐盛怀瑾反悔一般,海棠忙不迭地谢恩,胡乱擦了一把眼泪,起身退出了书房。

外间烛火通明,海棠站在那里,仿佛做了一场大梦。

前世,她在国公府杂院里,刷那些臭气熏天的恭桶时,曾听见两个小厮议论。他们说世子爷病了,高烧之中反复念叨着一个名字——岁岁。

至于岁岁是谁,那两个小厮也不知道。

海棠猜想,岁岁应该是一个对盛怀瑾来说很重要的人吧,他不会希望岁岁死。于是,海棠试图用这个名字勾起他的怜悯。

她赌对了。

世子爷性子清高孤冷,在他的青山院里伺候的,都是小厮。她应该是这里的第一个丫鬟。

今日能不被赶出去,已经是莫大的胜利。路总要一步一步走。

海棠暗自欢喜,很好,以后她的小名就叫岁岁了。岁岁平安,她希望自己这辈子能够平安。

海棠安静地站在外间,时时留心着书房的动静。

她太珍惜这个机会了,岂能不尽心尽力?

盛怀瑾在书房,一直忙到深夜,他不唤海棠,海棠不敢打扰。

到了亥时末,海棠听不到里面翻书的声音了。

她鼓起勇气,轻手轻脚走到书房,行礼说:“世子爷,奴婢给您洗脚吧。”

盛怀瑾没有理会她,只唤随从简极送了热水进来。

简极半蹲着,为盛怀瑾脱去鞋袜,给他洗了洗,然后又换了一盆热水来,心疼地说:“世子爷今日走路多,好好泡泡脚解解乏吧。”

海棠听了,心头一动,麻利地将自己的袖子往上推了推,露出半截皓腕:“奴婢学过按跷,睡前按一按,能解乏助眠,世子爷让奴婢试试吧。”

说着,不待盛怀瑾开口,海棠就俯身握住了他的脚。

盛怀瑾的身子微微一僵,却没有阻止。

默念着薛妈妈教授的要诀,海棠给盛怀瑾按摩着脚底。

简极在一旁看着,一开始还担心盛怀瑾不习惯,谁料他看起来很是享受。简极低下头笑了笑,退出了书房。

盛怀瑾原也让人按过脚底,可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舒坦过。

酥,痒,麻……却有着说不出的痛快。

他不自觉打量起这个婢女来。

她的手白皙修长,很是好看,手指肚上有一层薄茧。按压的力道适中,不疾不徐。只是,她似乎有些拘谨,长长的睫毛偶尔抖动,看起来像是蝴蝶在振翅。

丫鬟将他的脚从水盆里抬了出来,用棉布擦干净了。

盛怀瑾有些意犹未尽,但看到丫鬟原本莹白如玉的脸像是染了一层红霞,知道她已经累了,便淡淡说:“你去外间歇吧。”

海棠垂下洁白的鹅颈,应了一声,将水盆端了出去。

很乖巧,脸上没有失落,也没有试图硬贴上来勾搭人。

很好,盛怀瑾默默道。

这一夜,盛怀瑾睡得格外香甜安稳。

海棠和衣在外间的罗汉床上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里间有了动静。她翻身起来,发觉屋子里还是漆黑一片。

她轻手轻脚点亮了烛火,出门去简单洗漱了一下。等她回来时,简极的手里端着一盆热水,进了里间,将盆子放在了盆架上。

海棠跟去了里间。

简极递给盛怀瑾刷牙子和牙粉,海棠趁机捧起了痰盂。

盛怀瑾看了简极一眼。

简极心领神会,忙赔笑从海棠手中接过痰盂。

海棠又拿起帕子,侍立在一旁。

盛怀瑾俯身洗好了脸,抬眼见是海棠拿着帕子,停了停,欲言又止,终于还是从海棠手里接了过去。

海棠舒了一口气,去一旁的架子上取来了搭着的中衣,小心地来为盛怀瑾穿衣。

盛怀瑾生得高挑,海棠在他面前都显得娇小起来。海棠心里有些紧张,偏偏世子脖颈处的一个盘扣有些紧,她只得踮起脚尖来为世子系盘扣。

兴许是她勒得紧了一些,盛怀瑾抬手扯了一下衣领,后退一步。

海棠一下子失去了重心,竟然一个趔趄扑到了盛怀瑾的怀里。

她脑袋里嗡地一声响,脸随之变得滚烫,世子可千万别以为她是故意投怀送抱。万一世子爷恼了,把她打发出去怎么办?

她慌忙站定,将脑袋垂得很低,行礼道:“奴婢该死,奴婢笨手笨脚,求世子爷饶了奴婢。”

她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发抖。

“起来吧。简极,过来伺候。”盛怀瑾淡淡吩咐,听不出什么情绪。

海棠垂手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偷眼打量盛怀瑾的神情,见他如往常一样,似乎并没有生气,才放下心来。

她仔细看着简极如何伺候主子,默默学着。

盛怀瑾收拾停当出门时,海棠跟在后面,直到将盛怀瑾送上了马车。

送走盛怀瑾,天色亮了一些,海棠没有回青山院,而是直接去了齐芳院。

这个时辰,赵曼香还没有起身。

海棠站在廊下等着,暗想,但愿她的恭顺勤谨,能让赵曼香心气顺一些,少拿她撒气。

过了片刻,屋里烛火亮了,杜鹃打着哈欠走了出来。

她看见海棠,张口就骂:“小蹄子,来这么早干什么?在这里杵着,吓我一跳!”


要知道,之前她当粗使丫鬟的时候,可是六个人睡一个大通铺,何尝这样独自拥有过一张大床?

海棠唇角带着笑意,进入了梦乡。

接下来的两日,海棠除了去赵曼香跟前请安以外,在青山院里只需要歇着,连药都是周嬷嬷煎好了送来的。她实在闲得无聊了,便写写字,背背诗词。

仿佛不是一个小通房,而是富贵人家的小姐了。

海棠自嘲地笑着,暗自决定以后要抱紧世子爷的大腿。

月事这几日终于熬了过去。这一日早晨,海棠采了荷露回来,发觉盛怀瑾又回到了书房。

盛怀瑾将她唤进去,吩咐:“收拾收拾东西,跟我出去几日。”

出去几日?海棠一时怀疑自己听错了。

“怎么?不愿意?”盛怀瑾抬眸看着她,问道。

“愿意,奴婢当然愿意。”海棠笑答。

自从被卖到赵府,海棠偶尔才能告假出去,在附近采买些东西,还从没有出过远门。她以为自己这辈子都要像笼子里的鸟一样,不成想还有出去看看的机会。

“还不快收拾,半个时辰以后,我们就出发。”

海棠答应了,带着几分雀跃,去收拾了衣物,又装上一些碎银子。

包袱打好之后,她凝眉想了想,得去赵曼香那里告个假。

于是,她拿着另外一瓶荷露,走进了齐芳院。

刚一进去,她就看见了蜜柚。蜜柚今日没有穿粗布衣裳,而是穿了二等丫鬟常穿的棉布衣裳。

看来,蜜柚成功了。

蜜柚手里拿着一个绣绷子,看到海棠,她甜甜地笑了笑。

海棠微微颔首,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进了正屋,海棠将荷露交给青提,向赵曼香行礼:“少夫人。”

赵曼香慵懒地靠在罗汉椅里,意味深长地打量了海棠一番,撇嘴笑道:“气色好了不少。”

海棠低头笑着,没有说话。

“看来补气血的汤药的确管用。”赵曼香说。

“也许是吧。”海棠温声回道。

内间的珠帘一动,珠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常嬷嬷走了出来。

这可是个老狐狸。

海棠心沉了下去,面上却又惊又喜:“常嬷嬷,您老人家何时来了?好久没见过您了。”

常嬷嬷端详了端详海棠,虽也笑着,但目光却是冰冷的:“我刚到。可不是许久没见了吗?我还记得你刚被卖进来的时候,又瘦又黄,如今竟出落得这么标致了。”

“都是少夫人待奴婢好,会调教人。”海棠感激地看向赵曼香,赵曼香却淡淡的。

“那倒也是,我们当奴婢的,忠于主子、老实本分才是正途。”常嬷嬷语带告诫之意。

海棠笑着点头,转而对赵曼香说:“少夫人,世子爷要出门几日,让奴婢跟着伺候,奴婢这几日便不能到齐芳院来侍奉您了。”

赵曼香的面色更沉了几分,与常嬷嬷对视一眼,常嬷嬷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侍奉世子爷是你的本分,你要尽心。常嬷嬷,去我的首饰匣子里拿个金镯子出来,赏给海棠。”赵曼香道。

常嬷嬷很快走了进去。

海棠忙说:“奴婢当不得这么贵重的赏……”

“少夫人说你当得,你就当得。收着吧。”常嬷嬷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花枝玉叶浮雕缠枝的金镯子,不由分说便给海棠戴上了。

金镯子对海棠来说,圈口略大了些。

海棠惶然道:“多谢少夫人厚赏,奴婢以后一定好好侍奉少夫人。”

“你去吧。”赵曼香挥了挥手。

走出齐芳院,海棠看着自己腕上的手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那走吧。”海棠笑道。她突然想起来,她爹娘如今就在淮南街附近。

到了淮南街,周嬷嬷下了马车,海棠笑道:“嬷嬷,我今日身子虚,就不去逛了,你买东西去吧。我只在附近走走,一会儿我们在这里会合吧。”

周嬷嬷也乐得自在,爽快答应了下来。

待周嬷嬷走远,海棠便溜达着去了她爹娘现在的家。

这是一个破落的杂院,里面住着十来户人家,每一家只有一间半屋子。所谓半间屋子,就是旁边搭着的一个草房,一般都被用作了灶房。

海棠探头打量了片刻,听见里面一个男人在数落着什么:“你别整日里哭了,要不是你这身子,我也能出去打打长工,咱们的日子还能好过一些,也不至于把洪生卖进戏班子了。”

一个女声哭道:“你别管我了,我还不如死了呢。卿卿被卖了,洪生被卖了,我这心里时刻跟刀搅一样。”

男人沉默了一会儿,缓和了声音:“你别说傻话了,你要是死了,我也不活了,洪生也得难受死。洪生孝顺,刚送来两块碎银子,我拿去买了药。你快把药喝了,等你病好了,洪生也放心不是?”

过了片刻,女人似乎把药端起来喝了,男人拿了一个空药碗出来。他看见海棠,问:“你找谁?”

海棠强忍着眼泪,笑道:“我从这儿经过,渴得厉害,想讨口热水喝喝,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那有啥不方便的?进来吧。”男人说道。

海棠走了进去。她六七岁离开家,十年过去,她爹已经认不出来她了。好在,看起来,她爹待她娘依旧极好。

进了暗沉沉的屋子,海棠看到床上躺着一个妇人。她记忆中的娘亲,是个美人,可眼前的妇人,憔悴得很,几乎看不出年轻时的模样了。

“姑娘,你要喝热水是吧?你自己倒好了,我眼神不济,干不了什么。”她娘笑着说。

娘的眼神不好?可是这些年哭坏了?

海棠忍住泪意,从桌子上拿起一个碗,倒了半碗热水,慢慢吹着热气,喝了下去。

“够不够?不够你再倒。”她爹走了进来,热情地说。

“够了,够了,谢谢大叔和婶婶。”海棠来到院子里,用舀子盛了一些水,把碗刷了刷,放回了原处。

海棠搭讪:“婶婶,你吃的是什么药?”

她娘苦笑着说:“什么药都吃。生我们家老二的时候,落了病根。后来,老二不满一岁,家乡发洪水,我们仨被冲走了,侥幸抱了个木盆,没有死,但身子在洪水里泡的时间长了,腿也坏了。反正就是一身毛病。”

“她这病啊,都是打哭上来的。当初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我狠狠心把闺女卖了,她因为我这跟我置气,怀着孩子天天哭。从那儿开始,她眼睛就不太好了,身子越来越差。”她爹说。

海棠越发心酸,忙垂下睫毛,掩饰道:“大叔和婶婶都是好心人,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说不定闺女会找过来,一家人还能团聚。”

她娘抹了一把眼泪:“要真是那样,我死也瞑目了。”

海棠忍住相认的冲动,悄悄在桌子上放了一两银子,笑道:“那婶婶歇着吧,我走了,谢谢你们的开水。”

她爹笑道:“这有啥?不用客气,姑娘慢走。”

海棠快步出了杂院,眼泪汹涌而出。

杂院里,她爹劈了一会儿柴,进到屋子里倒水喝,突然发现桌子上有一两银子。

“那姑娘留了一两银子?”他惊讶地问。

“怎么会?一碗热水,怎么也不值一两银子。是不是那姑娘不小心落下了?”她娘说。


想让她出丑受罚吗?

海棠将手中的本子合上,笑着说:“王嬷嬷,去年夏天,世子爷一共做了六身寝衣,八身家常服,十二身外出服。世子爷爱干净,夏日容易出汗,衣服需要多备一些。您方才说的,比这个数目少了许多吧?”

王嬷嬷没想到海棠了解得这么清楚,心虚地掩饰道:“是吗?我去查一查旧档,许是我记错了。”

“那劳烦您把旧档找出来,我看一看吧。”海棠的语气很客气。

王嬷嬷眼珠转了转,讪讪笑道:“哎呦,真是不巧,我没带文档柜的钥匙。”

“是吗?” 海棠直视王嬷嬷的眼睛:“王嬷嬷,您记错的似乎不止方才那一处。”

王嬷嬷眼神闪躲。

她的模样,一看就是有鬼。

“王嬷嬷,世子爷夏日喜欢纱衣和葛衣,轻薄凉快。您方才说世子爷喜欢宋锦中的重锦,那么厚重,岂不会捂出痱子来?重锦本就不适合做衣裳。”

“方孔曰纱,椒孔曰罗,您方才恰好说反。还有,这种料子是妆花纱,而不是实地纱。能做到逐花异色的,是云锦,不是蜀锦。您数数,光这就几处错了?”

海棠看着王嬷嬷。

王嬷嬷没想到,不过一天时间,海棠居然学会了这么多!

她挑的这几处错,的确是自己故意浑说的。

倒是小看她了。

见王嬷嬷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海棠决定见好就收。她并不想把王嬷嬷得罪狠了,毕竟她没有处置人的权力,只是想告诫王嬷嬷,自己并不好糊弄。

于是,海棠缓和了语气,赔笑道:“王嬷嬷,您方才是故意考我吧?您看我学得怎么样?”

这话已经把台阶送到了王嬷嬷脚底下。她要是有心,接住话头,两人就算说开了。毕竟,世子爷的差事,尚衣处还得接着办不是?办砸了,尚衣处也得担责。

谁料,王嬷嬷哼了一声,站起身,瞟海棠一眼:“我也是府里十来年的老奴了,你竟然半点不懂尊重,挑起我这个尚衣处管事嬷嬷的毛病来了。到底海棠姑娘发达了,我们尚衣处的人不配伺候您。”

说完,她将海棠晾下,转身离开!

海棠快步跟上,语气更恭敬了些:“王嬷嬷,您不是为我办事,是为世子爷和少夫人办事。世子爷的夏衣要是做不出来,耽误了穿,您也落不了好不是?”

王嬷嬷轻蔑地冷笑了一声,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海棠心中气极,目光扫视尚衣处的其他人。

有的人在偷偷嗤笑她,有的人脸上带着敌意,有的人躲闪开目光,不敢与她对视,也有不少人眼神里带着几分同情。

收回视线,海棠拿起一块布头摩挲着,思索着对策。

王嬷嬷管了尚衣处多年,不会真的什么都不懂,她一开始就没打算配合。

为什么?

她得了齐芳院的指示?或者她纯粹就是看不起自己通房的身份?

海棠打算试一试,到底是王嬷嬷本人不配合,还是整个尚衣处都得了话。

海棠拿着布头,走到一个看起来和善的绣娘面前,笑着问:“姐姐,这种珍珠缎香云纱……”

她的话没有说完,那名绣娘就警惕地瞥了瞥四周,一脸害怕地站起身离开了座位。

竟然像是躲瘟神一样!

旁边传来一阵嗤笑。

海棠抬眼看去的时候,她们又都低下了头。

这一刻,尴尬又无助的情绪吞噬了海棠!很明显,整个尚衣处,不会再有一个人搭理她。

她转身回到那些搭着的锦绣绸缎之间,微微仰着头,逼自己将眼泪忍回去。

她才不要在这些人面前哭!

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洒在华贵的丝绸上,每一根丝线都流光溢彩。布匹像流动的河水般丝滑,又像婴儿的肌肤一样细腻。

太美了!

这样美好的事物,激发着海棠的上进心。死过一回的人,不能被这点困难打倒!

海棠按了按眉心。

诚然,她可以回去向盛怀瑾告状,说这些人孤立她,不肯配合。

但是,盛怀瑾本身已经够忙了,如果自己次次遇到麻烦就去向他求助,他能有多少耐心?

那也显得她自己太无能了!

去向赵曼香求助吗?她不确定事情的缘由,不知道会不会是自取其辱,给赵曼香借口处罚她。

罢了,她要想办法靠自己解决这件事!

打定主意之后,海棠平静了下来。她拿着手札,对着面前五彩斑斓的布料,独自琢磨了起来。

越看手札,她越觉得周嬷嬷昨日讲得极好,很详细,一点都没有因为她只是一个小小的通房丫鬟而轻慢懒怠。

周嬷嬷今日为何没有来?真的是生病了吗?

海棠想起来,周嬷嬷似乎在府外有宅子。无论如何,她打算出府探望一下周嬷嬷。

入夜时分,海棠悄悄找内务处管事告假出了府,买了一些糕点,叩响了周嬷嬷家的门。

看到海棠,周嬷嬷有些吃惊。

海棠笑道:“嬷嬷,听说您病了,我来探望探望您。这是一些糕点,不值什么,希望嬷嬷不要嫌弃。”

周嬷嬷脸上带着了然的笑,将海棠请了进去。

“今日不好过吧?”周嬷嬷一边倒茶,一边问海棠。

海棠愣了愣,苦笑:“嬷嬷猜到了?”

“昨日,我见杜鹃悄悄找王婆子过去说话,就猜到了。”周嬷嬷将茶递给海棠,坐了下来。

杜鹃?果然是她!

只是不知道杜鹃这次是不是自作主张。

海棠站起身,朝周嬷嬷行了个福礼:“嬷嬷,求您帮我。”

周嬷嬷急忙将海棠扶了起来:“你快坐下。海棠姑娘,不是我不肯帮你,实在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她是尚衣处总管,我是副总管。她那个人,向来喜欢趋炎附势,拉帮结派,谁要是不顺从她,就会被孤立霸凌。”

“这我也看出来了。但是,有一点我特别好奇,王嬷嬷这样直接将我晾着,就不怕耽误了世子爷的夏衣吗?”海棠虚心求教。

周嬷嬷轻笑一声:“我猜想,王婆子是等着你认输走人。你要是坚持留在尚衣处,为了不耽误工期,她应该会悄悄向杜鹃请示衣料、样式之类的,先将布料带回家里做。反正,她笃定,你肯定斗不过杜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