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赢子婴的现代都市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嬴政赢子婴全文》,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嬴政赢子婴,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汾清三杯”,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嬴政赢子婴全文》精彩片段
有道理?李斯竟一时没反应过来,只看到大王负手而立,还在看着舆图。
李斯略一思索,难道大王真的赞同袭击陈郢?
转念一想,李斯摇了摇头,此刻的王贲犹如瓮中之鳖,唯一给他留着的路,只有北渡黄河,放弃大梁城返回秦国。
毕竟,城内的粮草可没有多少。
大梁城是魏国的都城,得了魏国,大王本就要以秦法治国,里面的子民都算得上是秦人,自然不可能抢夺百姓的口食。
没了粮草的支持,王贲坚持不了半个月。
可大王却说子婴说的有道理,那就是认同了子婴的计谋,这是在赌啊。
莫非……大王这是没了主意,竟然赞同三岁小儿的看法?
身为臣子,李斯觉得有必要提醒大王。
想到这里,李斯忍不住提醒道:“大王,陈郢城墙高耸,可不是轻易可攻下的,何况……城内虚实我们并无探报。”
“我知晓……”嬴政望着舆图,没有回过身,伸手指着函谷关道:“项燕身为武安君,你觉得他如何?”
李斯想了下,知道大王心胸宽广,容得下谏言,于是如实道:“当乃世间少有之强将。”
嬴政点点头,“我大秦内,也少有与之匹敌之人,可惜……”
叹息了一声,嬴政手指函谷关,转身问道:“函谷关坚不可摧,纵项燕有四十万大军,多久可攻破?”
“多久?”问到李斯专业上,他几乎不假思索道:“就算没有各地的增援,函谷关也可保一年无恙。”
此刻的函谷关,有十万锐士驻守,其中的粮草辎重,足够坚守一年。
何况,国内还可以增兵进行支援,想要拿下函谷关,除非得像王贲那样,用‘水淹大梁城’的奇谋才可。
可函谷关外,哪里有什么黄河水?
李斯早已知晓,大王已下令收关将领不得应战,只得死守的命令,想要引诱秦军出战,也并无可能。
当年五国伐秦,都没破得了函谷关,纵使项燕再勇武,只要秦军不出关迎敌,短期内没有任何可能性。
“这就是了。”嬴政顿了顿,“这等名将,明知函谷关难攻,可偏要来试一试,这是为何?”
这把李斯问住了,他虽为楚人,可不认得项燕,哪里知晓他的用意?
“他没粮食了,想要最后一搏。”子婴听懂了大父的意思,连忙道。
“嗯?”嬴政很是意外,本以为李斯会回答,可子婴却抢答了。
听到小公子的话,李斯长出一口气,不管对错,好歹人家帮自己回答了。
“来,说说。”嬴政甚是意外,快步走回椅子,把子婴抱在了腿上,问:“那项燕为什么会没了粮食?”
“如果有粮食……”子婴斟酌了下,考虑怎么用三岁孩子的口吻回答,“他为什么不继续打大梁城呢?”
“说的在理。”嬴政夸奖了一句,“从城夫父一路追到大梁城,现在又要来函谷关,这等距离,恐怕项燕的粮草也跟不上。”
说到这,李斯顿时恍然,管理后勤的他,对于这等长距离运输粮草的难处自然知晓,想要如此快速运粮断然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就算项燕不来函谷关,在大梁城,他也没有坚持不了多久。
何况,拖的时间越久,秦国反应过来,必然发兵来救。
自己不一定讨的了好处。
可,这和子婴说的话,有什么关系?李斯心中不解,只等大王继续说下去。
嬴政继续问着子婴,“粮草不足,项燕要怎么办?”
“找粮食吃呀。”子婴顺着话回答,心里隐隐猜到了什么。
“对!”见孙子懂得分析局势,忍不住又搓揉了下子婴的小脸,“最近的粮草在哪里?”
陈郢!
李斯豁然开朗,项燕想要来尝试下函谷关,粮草不足,一定会从后方调集粮草,可哪里有?
当然是陈郢了。
这道题我会!李斯心痒难耐,可大王问的却是他的孙子。
“陈郢!”清脆的童音响起,紧接着是嬴政爽朗的笑容。
项燕向陈郢调集粮草,王贲半路截胡,这就是嬴政的计谋。
这可比子婴自己想的,让王贲去攻打陈郢要稳妥,成功的概率大得多。
此刻的楚国气势正盛,断然不会想到王贲会主动出击。
何况,王贲的大梁城内,只有五万锐士而已。
放弃自己的大梁城,主动出击?这是怎么想的?
同理,让自己的大将主动出击寻求生存之道,这也需要莫大的魄力。
“看来,我和大父还有点差距……”子婴无声低语了一句。
可自己穿越而来,总有自己发挥的机会,毕竟,自己才三岁。
“大王英明,若是让王贲袭击运粮队,既可以解决大梁城粮草问题,也可以解决函谷关危机,此计绝妙!”李斯望着这爷孙俩温馨的场景,适时奉承道。
嬴政摆摆手,“多亏了我这大孙,是他提醒了孤。孤都在想着,如果项燕再度围困大梁城,是不是要让王贲横渡黄河退回大秦。”
“小公子真乃神童也!”李斯笑着对子婴拱手行了一礼。
嬴政想了下,立刻对李斯道:“立刻传信给王贲,让他按照这个计划来,记住真坚守不住,丢了大梁城寡人也不怪他!”
已经下定了来年决战,这一时的得失,嬴政不会在意。
毕竟,项燕是否会调集陈郢的粮草,王贲能否碰到,这都需要一定的机缘。
当然,能不丢最好。
得了令的李斯,心情愉快,只要不让他调粮,这种传信而已,他最是乐意,“是!我马上传达王令,让王贲按照这计划来。”
说完,李斯赶忙小跑着想要出去。
“等等!”
还未出门的李斯,赶忙回头,只见大王带着笑意望着自己,道:
“你可给孤写清楚咯,这计谋可是孤的长孙子婴想出来的。”
李斯闻言一愣,赶忙应是,退了出去。
边走心里边叹气,“这秦国内,恐怕也就子婴有这待遇,能在大王的怀里撒娇了……”
子婴没想到大父会让李斯这般做,稍微思索了下,就猜到了缘由。
自己的大舅,王贲等了半天的求援粮草,结果大王来信让自己去袭击所谓的‘运粮队’?
这不得让王贲气的跳脚?
所以,大父这才让李斯特意,在信上给自己署名,等到时候王贲看到,好家伙,感情这是自己的外甥想的啊。
毕竟自家人,也不好埋怨。
看着嬴政那威严的脸庞,子婴欲哭无泪,自己这是被大父给卖了……
嬴政心情大好,这计谋在他看来,起码有五成的希望能成。
五成……已经不低了,其中自然也有子婴想的一点小心思,可一个三岁孩童懂什么。
不过,作为自己的长孙,嬴政自然不会让他吃亏,于是开口道:“子婴,你有功,孤要赏你,说吧,想要什么?”
“我想要娘……”
“臣,王翦,参见大王!”
“臣,子婴,参见大王!”
子婴虽是大王的长孙,可也是封爵之人,这样参拜也没什么问题。
嬴政看到子婴带着王翦进来,心知这小家伙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心中非常畅快。
可见到自己的孙子和王翦一起跪拜立刻有点不爽,叫自己大王是怎么回事?
有这么生疏吗?
和这王翦离的这么近干什么?他是外大父,我才是大父!
于是应声道:“起来吧,子婴,你到大父这来。”
这话宠溺的语气很明显,在场的百官无不羡慕,可人家是正常的爷孙,自己想给大王当孙子,人家也不要啊。
子婴应了一声,小跑着上了台阶,也不见外,直接爬上了嬴政的腿上。
嬴政嘴上带着笑,任由子婴在自己腿上磨蹭,也不催促。
过了半晌,子婴才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不再动,嬴政用手揽住子婴的后背,笑着望向台下。
“这……大王是不是太宠溺了!”群臣中,有人小声嘀咕。
这不是一个人的看法,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倒是李斯觉得正常,小公子可是解了大王心中的一个大难题,给足了自己面子,撒个娇怎么了?
王翦见大王和子婴这般亲热,心里一阵暖意,看来子婴起码有大王作为后盾,可紧接着也有了一丝醋意。
为何坐在我腿上时,没有这般笑容?
不行,下一次在我腿上也得这般做。
“王翦,你不是生病了吗?怎么?都好了吗?”嬴政率先开口。
这本是客套话,王翦自然也知晓,于是收起了妒忌的心思,正色道:
“谢大王关心,臣的身子已然恢复,得知我大秦交战失利,臣不才请为先锋迎战项燕。”
王翦可以主动请缨,嬴政很是高兴。
“先锋?”嬴政听完哈哈笑了起来,“若你当先锋,岂不是埋没了,你让谁来当统帅?”
这就是明示了,可在场的武将们听完,也没有一个人不满的。
李信、蒙武都对王翦的能力佩服。
“大王说笑了,臣岂能担此重任?可敌得过那项燕,臣还是有信心的。”王翦谦虚道。
“别给我来这花花肠子。”嬴政摆摆手,“这六十万大军,非你不能调用。”
既然大王都这般说了,王翦也不推辞,“谢大王信任,臣定当不负所托,灭了楚国!”
嬴政带着笑,很是满意。
自己的面子有了,王翦也出山帮自己,这一战有得打。
见王翦领了统帅职位,不少大臣立刻上前恭喜,王翦一一回谢。
就在这时,嬴政身边的赵高开口道:“大王,项燕勇猛,为了以防万一,是否可继续使用离间计?”
当初赵国的李牧,也是武安君,在灭赵国时,李牧也让王翦吃了不少苦头,最后是采用了离间计才杀了李牧,灭了赵国。
此刻,赵国这般献计也是有这样的道理。
作为移民过来的新人,赵高和李斯一样,不能从武,只能从文,稍有机会,自然是要把握。
到时候,真的采用灭了楚国,赵高也是功劳一件。
嬴政听罢,立刻摇头,“那负刍篡位称王,得位不正,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会只信任项燕,断然不会中了离间计,何况……前有李牧,楚国没那么傻。”
离间计,嬴政不是没想过,可分析了下负刍的情况,这一计谋行不通。
“大王英明,看的够远,臣只是听说屈景昭三家中,屈家备受打压,还以为可以从中谋些个机会。”
嬴政摆摆手,楚国虽然强大,可大秦却是更加强大。
决定了回咸阳后,王翦立刻让人进行准备。
王家在咸阳,本就有府邸,能回到咸阳,这帮奴仆们自然高兴,咸阳城热闹,总比这雍城要繁华的多。
“公子,你和王燕到时候和我一起回咸阳,大王不是说,你俩跟在我身边历练,自然也能回咸阳。”王翦率先想到了扶苏,于是开口。
明面上,扶苏是王翦的女婿,可称呼上王翦还是以公子尊称。
王燕听到可以回咸阳,自然是很高兴。
不然,真的按大王说的三年,那时候子婴都六岁了,认不认自己这个娘亲都是两回事。
好在,子婴这般懂事,还来了雍城看望自己。
眼下,父亲王翦要重返咸阳,自己借着这个理由,也可以回到咸阳,就算回不了王宫,十天半个月母子俩也能相亲。
“不,我不能回去,父王没有命令,我必须待在雍城。”扶苏想了想,直接拒绝了王翦。
“嗯?”一直以来,王翦都觉得扶苏过于迂腐,可没想到,竟然迂腐到了这个境界,“大王让你跟随我学习,我去了咸阳,你不就应该去咸阳吗?”
“是啊 ,夫君,大王的原话是这般说的。”王燕知晓夫君的脾气,在一旁劝说道。
“不。”扶苏摇摇头,“父王说,让我去雍城,之后是找你,所以,没有调令,我是不能回咸阳。”
王翦深吸一口气,没想到自己的女婿竟然这般迂腐,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只能说,他对于大王的命令,是真的言听计从。
王翦叹气一声,也就没再劝说,倒是王燕心里难过,可又无从劝说。
好在,一旁的子婴说,“娘亲莫急,我会求大父让你回咸阳看我的。”
三岁小孩的承诺,哪能当真,可王燕就是信了。
得知公子扶苏不回咸阳,整个府邸私下炸开了锅。
公子不走,那他们大部分人都只得留在雍城,毕竟,这里还需要人服侍。
……
章台宫。
嬴政坐在龙椅上,听着李斯的军报,眉头紧皱。
“大王,上郡来报,此次匈奴动员骑兵约10万,已经蠢蠢欲动,洗劫了上郡附近的几个村落,全村无一人活口……”
听到匈奴来犯,台下一片嘈杂。
“这匈奴真会找时机!”
“唉,谁说不是呢,匈奴有人和六国贸易,多少是知道一些中原的情报。”
“这一次10万大军来袭,莫不是要和我大秦决一死战?我大秦岂会怕他?”
……
嬴政摆摆手,台下立刻安静。
李斯继续道:“我军得知后,立刻派军拦截,可匈奴来去如风,并未有所收获。”
秦国和匈奴打了不少年的交道,几乎每隔几年都要来袭扰一番。
上郡周边已经快成了无人区,可这仅有的零散村落,却被匈奴给截了。
秦赵两国无奈,各自都修建了长城来抵御这些个盗匪。
往年也就小股部队前来袭扰,可这一次,竟然有十万之众。
这摆明了,是知晓大军刚受了败仗,准备南下来抢点东西!
冬天里,匈奴人不需要放牧,换上马匹,一个个都成了盗匪截徒!
可,大秦在上郡,有十万大军,匈奴也不敢轻易深入,避免被包了饺子。
十万之众,这足以说明匈奴这一次并不是小股游匪,而是有谋划的。
于是嬴政问道:“诸位,此事如何看?”
还在议论纷纷的大殿立刻安静了下来,大部分的人都是抱怨吐槽,可真让他们献计,却是没法子。
匈奴和大秦做邻居这么多年,哪一次被真正打怕了?
子婴长得矮,只得找了一个凳子,趴了上去,这才看清。
只见几个简易的旗帜模型,放在了王翦的桌子上,看了半晌子婴才看清,原来王翦的桌子上也是一张舆图。
那简易的旗帜上,写的是“楚”和“秦”字。
“好家伙,原来外大父晚上是在演练沙盘呢。”想到这里,子婴心中大定。
看来王翦对于这六十万大军统领之位,是十分渴望,不然,这大半夜的,为何还在这演练沙盘?
听侍卫们说,老将军可是经常如此。
一想到这里,子婴内心震动,看来想要百战百胜,不但要靠天赋,还得靠勤劳。
饶是如王翦这般经验丰富的猛将,对于攻伐楚国,也没有绝对的信心。
可王翦的内心,还是站在大秦这边,想到这里,子婴觉得,自己这一次的任务,大概率可以顺利完成。
见王翦酣睡正香,子婴也不好打扰,对着屋子内的竹简感了兴趣。
下了椅子,走近书架,抽了一摞出来,打开细看,这才发现,这些大多都是行军的经验。
三言两语,说的都是带兵打仗的事。
可竹简翻到头,一共也没多少个字。
“怪不得写的这么简便,这一摞竹简,一共也写不得多少字。”王翦的书房内,竹简虽然多,可若是换成书本,实际上也没那么夸张。
想到这里,子婴忍不住叹口气,看来这造纸术也得提上日程。
可眼下,提升大秦实力为主,还是得找个合理的机会,先发明了马鞍和马蹄铁。
昨日在马背上,子婴感受到了什么叫原始的骑马体验。
没有马鞍,只有缰绳,子婴虽然是被人抱着的,可还是没给自己颠死。
想来,这骑兵打仗,骑乘的速度不但不快,反而不太稳。
想到这里,子婴的目光望向了墙上。
那里挂着不少的武器,除了有弓弩外,还有一把华丽异常的宝剑。
刚进屋时,子婴就看到了这把剑。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的武器都是用青铜打造,冶铁术并不发达,这宝剑上竟然雕刻着一些宝石,一看就非同一般。
好奇心顿时驱使着子婴,忘了下外大父,此刻的王翦还在酣睡。
子婴想要看看这把剑,于是爬上了旁边的椅子,伸手想要拿下这把剑。
可一搭在手上,子婴就放弃了。
这果然是青铜打造的,这重量起码有三十斤,自己一个三岁的小儿如何拿得起?
可子婴还是想要看看这把剑,于是伸手想要抽出宝剑。
借助着剑鞘的衬托,子婴没有花费多大力气就把剑身一点点抽了出来。
锋利的剑刃闪着寒光,到射出子婴的面容。
子婴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这这战国时代,竟然也有这般的锻造工艺,能打造出这般锋利的兵刃。
想到这里,子婴已经将整个剑身抽了出来,可刚抽出来的剑身,没有了剑鞘的支撑,子婴只觉得手腕一沉,竟然没有握住剑柄,整个剑掉落了下去。
“哐当~”一声,剑身直直地落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锋利的剑刃,直接将一旁的桌子削掉了一部分。
这响声,顿时让王翦惊醒,当他看到站在椅子上的子婴以及地上的宝剑时,吓了一跳。
顿时明白了过来,这三岁的外孙,竟然跑到自己的书房来偷拿宝剑,竟然还拿了出来。
王翦立刻冲了上来,倒不是去捡起宝剑,反而是来查看子婴有没有受伤。
想到这里,国夫人觉得,不能再纵容胡亥,得让赵高加紧教导。
乾坤未定,谁又知,最后笑的是谁?
嬴政没有追究子婴在宫内骑马,这等于就默认了。
又叮嘱了黑夫几句,便带着人走了。
临走时,胡亥张着嘴还想问,为什么不处罚子婴。
可看到国夫人那严厉的眼神,最终还是闭嘴了。
李斯的办事效率极快,从黑夫这打听到了几位打造工匠的地址后,便去办了。
等到李斯亲自上门拜访,道出了缘由,这些个工匠才知道是为谁打造的马具。
“啊?竟然是大王的长孙,怪不得,这等马具别出心裁……”
听到李斯大人的话,工匠吓了一跳,没想到自己的雇主竟然是大王长孙。
虽说没有图纸,可马具的大致样式,黑夫也说的清楚,工匠多次迭代根据自己的经验最终做成了品。
身为工匠,也知晓这套马具的实用之处,正准备和同行吹牛,想着要以后自己卖呢。
可谁成想,人家已经找上门来了。
子婴的名号,已经传遍了咸阳城,工匠们得知是子婴想出的法子顿时心感敬佩。
“行了,我需要十套马具,明日交付与我。”李斯没有时间在这闲聊,下了订单就走了。
次日,李斯就让人取了这十套马具送于蒙毅,而蒙毅让人装配好后,便率人出了咸阳城。
既然要体验这马具的实用性,野外奔袭几天少不了,带好了干粮,蒙毅直奔函谷关。
许久的日子没见老爹蒙武,正好趁这公差见上一见。
原本需要三日的行程,这一次蒙毅特意加快了速度,骑在马鞍上,果然又快又稳。
最主要的,还是马匹奔跑有力,马蹄铁在碎石路上飞奔,这哒哒的马蹄声,蒙毅可爱死了。
一跑着,就没刹住车,第二日便到了函谷关。
这一番使用下来,蒙毅切身感受到这套马具对于骑乘的加强,心中震动。
“必须立刻把这事禀报大王!”刚到了关下的蒙毅一扯马绳,带着众人又奔向了咸阳。
刚才关内的士兵都已经看到蒙毅了,守卫都已经开了门,等着蒙毅进关。
内心还不住寻思着,今天蒙武老将军,不得多少多喝一杯。
可谁成想,蒙毅竟然扭头走了。
两位开门的士兵,相互看了一眼,忍不住问道:“刚才那是蒙毅将军吗?”
另一位摸着脑袋,却也没回答,只见尘土飞扬,蒙毅将军已经疾驰而去。
……
待到嬴政收到了消息,旋即召集李斯,商量打造马具的事。
“大王,这马具一共要打造多少副?”李斯最关心的就是这个,材料够不够,如何凑够,都是他的事。
“自然是所有马匹均要了!”
“这……”李斯陷入了沉默,且不算打造时的损耗,单是这马具需要材料的数量,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
嬴政知道李斯的难处,摆摆手道:“无妨,齐国的青铜材料马上就当了,这批就全用在打造马具上,我估算了下数量,应该够用了。”
“啊?这……大王这批青铜可是要打造箭矢的。”
大秦弩箭天下无敌,六十万大军匹配的数量也是极大,这批物资原本是来打造这等利器。
可若是拿来打造马具,那箭矢怎么办?
“每个弓箭手配备十支箭矢,现有的库存足够两场激战。”嬴政翻了下桌子上的竹简,这里都是军队的详细物资数量,稍微算了一下,已经足够用了。
子婴笑道:“颠簸的马背当然不行,可若是平稳的马背呢?”
黑夫喃喃自语,仔细咀嚼着小公子的话。
这几日相处下来,黑夫倒是发现,小公子年纪虽小,可见识不少,果然,大王的长孙就是这般聪慧。
子婴没有立刻说出马鞍来,只是道:“等回了咸阳,还得好好谋划一番。”
“诺!”
……
虽说马鞍和马蹄铁并不难,可还是得好好研究一番,才能确定制作工艺。
在这里,子婴可没有时间。
到了第五日,王翦给子婴送了一个礼物。
一匹白色的小母马。
母马似是未成年,倒是符合子婴来骑乘。
洁白的皮肤,外加柔顺修长的马尾,远观起来倒是非常漂亮。
“子婴,这马儿以后就是你的了。”
骑在小马身上,子婴十分开心,之前都是自己坐马车,这下倒是可以自己骑马了。
这对自己来发明这等个马鞍和马蹄铁,倒是提供了便利。
“谢,外大父。”子婴骑了一圈回来,十分地兴奋,转而道:“回去我一定好生和大父说道,外大父身体健朗带着我去打猎,还给我送了一匹马,让他不要担心。”
王翦听完呵呵笑了起来,这子婴还真是懂事……
等会……身体健朗?王翦的脸色一变,立刻道:“这可不能说,你得说,外大父身体欠安。”
“嗯?”子婴小脸带着疑惑,“这不是骗人么?”
“子婴,你就听你外大父的,就这般说。”王燕站在身边,也跟着劝说。
子婴立刻摇头,自己的目的,可是要让王翦和自己一起回去。
估摸时间差不多了,自己也待不了多久,这个时候,就得摊牌了。
“那不行,我不能骗人。”子婴略显固执。
一旁的黑夫和蒙毅见状,已然悄悄地溜了出去。
这家务事,他俩可没办法掺和进去。
现场,也就子婴一家三口和王翦了。
王翦身体硬朗,整个大秦的人都知道,连大王也知晓。
可这话,却不能当人面说出来,若是挑明了说,那就是欺君之罪。
按照秦国刑罚,多少要受到惩处。
可谁会拿这样的事作数?
今天,这子婴确实犯了牛脾气,不管王燕怎么说,子婴就是摇头,死活不愿意。
这可是大王的长孙,真的让他回去这般说,王翦免不了要受处罚。
王燕无奈,望着扶苏道:“这孩子满口都是你教的,快过来劝说一二。”
两人夫妻关系甜蜜,在不事上,王燕都让自己的夫君来做决定。
可王燕,毕竟是将门之女,在一些事上也会有自己的看法,等到夫妻俩意见相悖时,扶苏多少也会听娘子的。
可今日,扶苏却是直接摇头,“这等事,我赞同子婴,君子之道……”
见扶苏又要长篇大论,王燕就觉得头疼,她瞪着眼望着子婴,略带怒意:“你可知你大父知晓外大父身体已好,会作何处理?”
子婴一脸茫然,“外大父因病辞官,现在病好了,岂不是很正常?”
听子婴这般解释,王燕也是一愣,转而道:“可大王前些日子,还派人前来探访……”
王燕没有说下去,那时候王翦自然是继续称病。
“子婴!就当外大父求求你,你回去莫要和大王说我身子好了……”
宫内的事,可不比子婴想的这般简单,真有人抓着这个把柄,自己免不得要受处罚。
听着王翦的语气都软了,子婴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反问道:“为臣子的应该如何?”
“那自当是为国效力,为大王解忧!”王翦听子婴这般问,也是直接开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