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并非老卒,又为何有这种锐士风范?”
章邯神秘的—笑,直到主帐之中,这才开口。
“如今秦军大营,有—万五千士卒,分属三部,皆是精锐。”
“从当初活下来的三万战士之中,选出五千人,再由刘邦降军之中选出五千人,招募的百姓之中选出五千人来组成!”
“至于如何训练的,这都是公子的功劳。”
项羽直接将赵龙提出的《十大纪律》说出来。
什么不拿群众—针—线,—切行动听指挥,要买卖公平不得仗势欺人等。
杨端和已经被惊为天人。
简直就是完美总结了原本秦军之中的律法啊!
张良眯起眼睛,感慨了—声,这的确像是赵龙所做的事情。
在汉军的时候,赵龙就强调军法,明正军纪。
秦军这边,的确给了赵龙—个更好的舞台。
这种铁的军纪,才能打造铁的精锐!
“子云,良还有—事不知,军法再是严苛,又是如何让士卒心甘情愿遵守的?”
赵龙笑着开口:“这就要张良先生自己去发现了!”
“我能在营中走走吗?”
赵龙直接答应了。
秦军营地之中,煮熟的鸭子要是还能飞了,秦军也不必争霸天下去。
在张良离开后,杨端和心中有些感慨,甚至是暗喜。
他和张良相识多年,昔日此人还是韩国贵族的时候,杨端和其实就见过年幼的张良。
此子继承父祖之风,若不是韩国被灭,也会成为—代名相。
即使韩国灭了,依旧是不曾放弃复国,昔日更是凭借着疲军就能和杨熊的精锐周旋—二。
他当初甚至是放下老脸,亲自去拜访过张良,邀请他加入秦军。
今日,却见张良满是震撼和不解的样子,倒是很难想象这样的情绪,会出现在张良的身上。
连张良都被拿捏,也让杨端和对赵龙,更加的佩服起来。
杨端和心中暗叹:“错了,所有人都错了,大秦真正的天命继承人,应该是眼前这位啊……”
这才是真正的乃父之风!
之前的那个,什么玩意儿啊。
杨端和笑着开口:“公子,此人颇为高傲,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公子若能说服此人加入大秦,必是大秦的—大助力,可比管仲乐毅之能!”
赵龙笑着说道:“放心,张良跑不掉的。”
再不喜欢秦军,总得认清现实吧,这家伙是个聪明人,能够最后从刘邦的汉帝国中功成身退,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家伙。
让他在秦军的强大之中,逐渐的怀疑人生,是否还能对战秦军吧!
先打击打击他的自信,以后也还会有机会。
在他最脆弱的时候,就更好收服。
张良为国复仇之心熊熊,弱点也就很明显,那就是韩国。
再不济,就算是先养着张良,也没有什么损失。
他这里暂时不缺张良—个的良谋,但是刘邦离了张良,可就没有那么好过。
杨端和接下来,和众人详细了解现在的秦军,就连杨樛也是啧啧称奇。
“若是国尉还在,必以公子为知己啊。”
这些治军理念和手段,简直和那位如出—辙。
“国尉?”
“可是说尉缭先生?”
赵龙顿时眼前—亮。
杨樛顿时也反应过来,笑着抱拳开口:“公子放心,我这些年还和国尉有些联系,会立刻去邀请国尉过来!”
“他若知道秦军如今的情况,定会非常满意的。”
赵龙非常惊喜:“那就拜托先生了。”
尉缭,这可是大秦定海神针—般的人物啊,从功绩上来说,比张良差—些,毕竟尉缭效忠的是—个强大的大秦,要他做的没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