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丰姜媛的其他类型小说《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姜丰姜媛 全集》,由网络作家“山的那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姜丰正说得起劲,突然听见王老相公冷喝道:“妖言惑众,胡说八道!拉出去砍了!”姜丰吓得浑身一哆嗦,摔倒在地上,怎么说翻脸就翻脸?这画风不对啊!正战战兢兢地要告罪,就听王老相公笑道:“开个玩笑,知道怕了?年轻人,你这些话,若是在真正求仙的贵人面前说了,可要不得。”姜丰双腿一软,爬起来重新坐好,老大人啊!不带你这么吓唬人的。但是王老相公说得也对,想象一下,万一遇到一个一心求道、追求长生的皇帝,他在人家面前大谈唯物主义,怕不是真的要被拖出去砍了……想着,姜丰连忙战战兢兢地谢过王老相公的提点之恩,把话题拉回来,说起来养生之道,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物之间相生相克、互为配伍,也是非常讲究的。果然,王老相公听着,神情渐渐舒缓了,笑了起来:“这...
《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姜丰姜媛 全集》精彩片段
姜丰正说得起劲,突然听见王老相公冷喝道:“妖言惑众,胡说八道!拉出去砍了!”
姜丰吓得浑身一哆嗦,摔倒在地上,怎么说翻脸就翻脸?这画风不对啊!
正战战兢兢地要告罪,就听王老相公笑道:“开个玩笑,知道怕了?年轻人,你这些话,若是在真正求仙的贵人面前说了,可要不得。”
姜丰双腿一软,爬起来重新坐好,老大人啊!不带你这么吓唬人的。
但是王老相公说得也对,想象一下,万一遇到一个一心求道、追求长生的皇帝,他在人家面前大谈唯物主义,怕不是真的要被拖出去砍了……
想着,姜丰连忙战战兢兢地谢过王老相公的提点之恩,把话题拉回来,说起来养生之道,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物之间相生相克、互为配伍,也是非常讲究的。
果然,王老相公听着,神情渐渐舒缓了,笑了起来:“这些倒是有理,君臣配伍,用药如治国,正是这个道理。后生可畏!姜郎真是博学。”
“不过是旁门左道,雕虫小技耳,在老大人面前献丑了。”姜丰红了脸,很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把一个初出茅庐的穷小子窘迫不安表现得淋漓尽致。
唉,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王老相公对姜丰的表现还是满意的,想了想,吩咐人从书房里取出几卷书,对姜丰说:“这是我注解过的四书五经,一点浅浅的心得,你若不嫌弃,不妨拿回去读一读。到底圣贤书才是正道!”
姜丰大喜,又是一鞠躬到底,颤声道:“是!老大人对小子的大恩,小子无以为报!只求上天保佑大人长命百岁!”
王老相公点头笑了笑。
等姜丰告辞了,王玢问道:“祖父,你觉得他如何?”
王老相公笑道:“眼神清正,是个正直之人。都说文可见人,我也看了他的小说,什么修炼成仙的倒罢了……你看他写‘吃绝户’那一章,对弱女子尚且有同理、同情之心,可见是个有心之人。读书人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有才倒是其次,难得的是这份赤子之心。”
王玢也若有所思,对于他们这样的诗礼大族来说,门生故吏遍天下,想要攀上他家的人不知凡几,而拉扯一个人,也不过是随手的一个投资,算不得什么。
但是有时候,一个看似随手下的棋子,说不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那么又何乐不为呢?
而对姜丰来说,这已经足够了,贵人随手的一个提拔,就是他人生最大的机遇。
虽然他这次穿越运气不大好,开局一条狗……哦,狗都没有,但能遇到贵人,也是三生有幸了!
回到客栈,姜丰也没有生气,只是语气淡淡地说:“你是明天回去还是等府试结束后回去?若是明天回去,我给你找辆马车。若是过几日再回,你就好好待在客栈里,我没有时间照顾你。”
“我才不要你照顾!”熊森一甩头,对自己莫名其妙跟着姐夫回来感到郁闷,懊恼地说:“我去找王大哥!”
“王大哥是你哪门子的大哥?”姜丰冷笑,吸了一口气,平复了心情接着说:“我也不管你和谁交友,只是你也不是小孩子了,该懂得里外之分。我再如何,也是你姐夫,你在外人面前给我甩脸子,岂不是让人看笑话?你脸上就好看吗?”
这要是他亲弟弟,直接打一顿就是了。偏偏是妻弟,姜丰只得耐着性子和他讲道理。
熊森梗着脖子,不服气地嘟囔:“王大哥才不是外人!”
“呵呵……”姜丰冷哼,“不是外人,难道是内人?你们再是通家之好,亲得过我这个亲姐夫?”
“要不是你……”一提到‘姐夫’,熊森就更生气了,幸好还有些理智,没有再说下去。
姜丰盯着他,慢悠悠地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不就是觉得,要不是我,你的王大哥就能做你的姐夫了吗?呵呵……也就是我,心地开阔,若是一般人,遇到你这样的态度,还不得疑心你姐姐?你这也是亲弟弟?不考虑考虑你姐姐的处境?”
“你装什么好人?”熊森气呼呼地说:“你从前打我姐姐的事,以为我不知道?等我长大了,或有了功名,我一定要你好看!”
见他这幅为姐姐鸣不平的样子,姜丰倒看得顺眼了些,笑了笑:“从前是我混账,如今都改了。你若不信,只管问你姐姐就是。”
说完,直接回了自己房间。
这全国连锁“悦来客栈”的房钱可不低,明天还是把这熊孩子送走吧!
第二天一早,熊森就不情不愿地被姜丰押上马车,临走前悄悄地说:“你不要以为攀上王三公子就了不起了。我听人说过他家的事,水深得很……你以为他好端端的为什么出家做了道士!”
姜丰挑了挑眉,摸了摸熊森的头,说道:“我知道了,你放心就是。”
鬼才不放心你!熊森气咻咻地走了。
姜丰在客栈里做了几天宅男,府试开考了。
府试分为三场,前面两场都只考一天,最关键的是第三场策论,需要连考两天,考生要在考场里过夜的。
到了考试这天,天还没有亮,客栈里的考生们就早早起床、梳洗吃早餐去赶考了。反正心情紧张也睡不着,不如起床,吃完早饭好早点出门。到了考场前面还要排队呢。
整个客栈都喧闹了起来,考生们也没有互相寒暄了,一个个安安静静的吃早饭,心里都想着事。
马上就要考试了,有些人跟要上刑场似的,紧张得直发抖!
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考场,又是排队验明正身。
第一轮是核验考引,验证考生身份,第二轮搜身,第三轮唱保……府试比县试更进一步,需要请两位廪生作保,这意味着又要多出一份请保费!
光是请保费,就是二两银子了。
姜丰非常羡慕廪生,心想自己考中秀才后,怎么也得岁考中得前十名,把给出去的请保费给挣回来才行!
苏氏的正房罕见地点了灯。
姜丰走进去,只见熊楚楚抱着小媛媛沉默着,苏氏一脸气愤,一旁坐着一个年轻女子,正伏在床沿“呜呜”哭着。
听到脚步声,女子抬起头来,一脸的眼泪鼻涕,很是狼狈。
原来是大姐姜玉……姜丰打量了一下众人的神情,沉吟着道:“娘子去做饭吧,我买了肉回来,还有一根大骨头。”
小媛媛一听到肉,迅速从母亲膝上跳下,飞快地往屋外跑去。
“小祖宗,你走慢些,天黑了小心摔倒!”熊楚楚一边喊着一边追了出去。
姜丰看妻女出去了,才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叹气说:“姐姐这是怎么了?有话好好说,哭成这样?小心把娘的被褥都湿了!”
姜玉听了,哭声一顿,愣了一下才掏出一张手帕擦着脸,瓮声瓮气地说:“大郎,姐姐心里苦啊!”
“到底什么事呢?”
姜玉擦干眼泪,哑着嗓子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镇上有个卖豆腐的小寡妇,年轻貌美,人送“豆腐西施”的绰号,她家的豆腐特别嫩,虽然价钱比较贵,买的人却很多。
“他这些时日天天买豆腐回来,我还当他知道心疼孩子了。谁知这两天,他连续两晚不在家,问他去哪里,只说去买豆腐了。我不过说他两句,就当着孩子的面大耳刮子打我,我再没脸活下去了!”姜玉说着,又“呜呜”哭了起来。
谁见过大半夜买豆腐的?连撒谎都那么不走心!
看着姐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姜丰的心闷闷的,原主已经是渣男了,这姐夫比他更渣啊!
乃同仇敌忾地说:“姐夫实在不像话!姐姐别怕,明天我就拿着刀去找他算账!”
姜玉看着弟弟熟悉又陌生的样子,一时间都忘了哭泣。
很小的时候,自己被邻家小男孩扯辫子,弟弟像只小老虎一样扑过去和那男孩扭打起来。再往后,弟弟越长越大,却和自己越来越疏远……有多久,弟弟没有这样维护自己了?
若是弟弟能有出息,自己有娘家兄弟撑腰,她又何至于受那么多委屈?
“大郎别急,你是读书人,拿什么刀?”苏氏安抚着儿子,又瞪了女儿一眼,实在是被女儿的窝囊样气得胸口疼,喘着粗气说:“你那婆婆,我从前看她也是明理的人,这回怎么说?”
“她只说我没用,管不住丈夫。”姜玉很委屈,“我怎么管呢?都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狗屁!”苏氏不屑的翻着白眼:“这都是男人编出来哄女人的鬼话!你也信?这夫妻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往常怎么说你?自己先要立起来,管住家里的银钱。你好歹是个识字的,不比那一家睁眼瞎强?只要你管住钱,他还怎么闹得起来?”
待要传授女儿一些“御夫之道”,看到儿子在一边……轻咳一声道:“大郎去厨房看看,催着快些做饭。”
“是。”姜丰看姐姐情绪已经稳定了,心想还是让娘安慰安慰她吧。
到了厨房,只见饭已经在煮了,熊楚楚正在剁肉。
看到姜丰进来,熊楚楚说道:“今天大姐回来,我煮了一锅干饭。”
姜丰点点头:“往后不用省米,该吃多少煮多少,没有了,我去粮铺买也可以。”
怕熊楚楚再说什么,他又继续补充道:“饭总要吃饱,你看媛媛的头发又稀又黄的,还要多吃些肉才行。”
熊楚楚看着一旁女儿小小的身子,终于没有再说什么。
她也不问姜丰哪里有钱,横竖不过是说大话罢了……但想到这两日姜丰改好了很多,她也不那么冷漠了,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我还以为那么晚了,你今晚不会回来了呢?”
姜丰轻笑,看着火光下熊楚楚柔和的侧脸,轻声说:“娘子怕什么呢?我又不去买豆腐……”
“呸……”熊楚楚含羞带怒地瞪了姜丰一眼,“孩子在呢,又胡说八道。”
姜丰低头一看,只见女儿眨巴的大眼睛,看看爹爹,又看看娘亲,实在不明白爹娘在说什么。豆腐?豆腐很好吃啊,为什么娘要不高兴呢?
还有大姑父也买豆腐,姑妈哭得那么伤心。难道吃豆腐不是好事?
小小的脑袋实在想不明白,不由得皱着眉头。
姜丰看她小小的人一脸严肃思考的表情,实在可爱,忍不住抱着她亲了一口,笑道:“爹买肉给你吃,高不高兴?”
“高兴!”姜媛大声说。
熊楚楚已经剁好了肉,和梅菜混在一起,蒸了个梅菜肉饼,又把大骨头和冬天晒的萝卜片一起炖了。
不一时,锅里的汤“咕噜噜”地响,阵阵肉香引得姜丰都垂涎三尺。
没想到才来到这个时代没多久,他就这么吃肉了。
把饭菜端到正堂里,苏氏一看,刚要说什么,姜丰连忙拦住说:“娘,这里是一两银子,您先收着,我攒够了钱,把这屋顶修一修。”
苏氏怔怔地接过银子,这还是儿子第一次交钱给她呢!擦了擦眼睛,确认没看错,哽咽地说:“好!好!娘给你收着,我儿真是出息了!”
姜玉也很诧异,几天前,母亲还要去自己家借钱,现在弟弟就能拿出一两银子来了?莫不是变卖家当了?
不得不说,她对自家弟弟还是很了解的~~
但有肉吃,似乎也没那么难过了。
一家人饱饱地吃了一顿饭,各自梳洗了,姜玉今晚跟母亲睡,母女俩在说些私房话。
姜媛就被领到姜丰和熊楚楚的房里。
有女儿横在夫妻中间,姜丰觉得尴尬又懊恼,心情复杂。
熊楚楚哄女儿睡觉,姜丰自回书房赶着完成抄书的活,月上中天,才甩了甩有些酸胀的手腕回到卧房。
却见熊楚楚睁着眼睛,还没睡。
“想什么呢?”姜丰轻声说。
“想大姐的事……”熊楚楚顺口接到,回过神来,看到姜丰,幽幽地说:“身为女子,百年苦乐由他人,我们的小媛媛,将来也要这样吗?”
姜丰也沉默了一会儿,才安慰地说:“婚姻乃结两姓之好,结亲不是结仇,像这样混账的男人还是少数的。将来我们擦亮眼睛,选个好女婿。若是实在瞎了眼,宁愿把女儿接回来也不让人作践。”
熊楚楚一会皱眉,一会冷笑,显然还是不能释怀。
姜丰想了想,磨磨蹭蹭地又拿出一两银子来。
熊楚楚怔了怔,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成亲那么久,这还是姜丰第一次给她银子呢!
趁着熊楚楚愣神间,姜丰试探地把银子往回收,却被熊楚楚飞快地拿走了。
姜丰无奈地说:“睡吧?”
熊楚楚点了点头,总算不说什么了。
唉……女人!
好在王珉很快就悠悠转醒,他的随从们才把姜丰放走了。
回到客栈,姜丰赶紧要了一桶热水,洗洗被王珉沾上的晦气,同时也解解乏。
这两天的考试,从里到外,对全身心都是一场挑战,实在疲乏得很。
休息了一夜,总算是复活了。姜丰还要在府城等放榜。这段时间他也不能闲着,得接着写他的小说。世子殿下都亲自催更了,他怕不能按时更新,真的会被捉去“去势”……
呜呼,那样的话可真是古今奇冤!
《凡人修仙传》写到第三卷了,男主角陈凡也修炼到了元婴,成为了门派长老。到了这个层次,世界的真相才在他眼前拉开,原来这竟是一个被遗弃的小世界,通天之路早已断绝!
无数前辈孜孜不倦地追求长生之道,最后都饮恨元婴期!
但是陈凡没有放弃。他从一个凡人界的放牛娃走到今天的元婴大能,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任何事情也不能让他放弃他的仙途。
仙道阻且长,吾辈当上下而求索……
稿子才写了没多少,世子殿下身边的小内侍就来取了。虽然不合书局的规矩,但是在衡川城,衡王府就是规矩,松林书局的大管事王通也没什么可说的。
看到衡王府的内侍亲自来寻姜丰,客栈里的其他考生也都不由得对他侧目相看,明里暗里的打探。
还是胡大山来了一回,大大咧咧地将姜丰写小说的事透露了出去,众考生才不那么在意了。姜丰这样平平无奇的农家子弟,若是因才学得到贵人赏识,必然令人不服气。
但是写小说嘛,就没什么要紧了,总归是旁门左道,与科举考试无关。从没听说过谁小说写得好,被破格提拔的!
胡大山倒不那么认为,反正不管正道邪道,能得贵人赏识的就是好道!王爷是什么人?是当今陛下的亲叔叔!
因此他也紧跟着写小说,行动力还很强,很快就写了好几千字,兴冲冲地拿来给姜丰看:“姜兄!这可是我呕心沥血之作,还参考了时下流行的畅销书籍,你看如何?”
姜丰接过来一看……半晌之后,一言难尽地看着胡大山,问他:“你的参考书籍是什么?”
你不是要写屠户家小子的科举之路吗?才几千字,就全是圈圈叉叉,该打马赛克的描写!你这是小黄书吧?!
胡大山脸色可疑地红了红,期期艾艾地说:“就是一些比较精彩的美人图和过于直白的话本而已……”
果然是小黄书……姜丰无奈地说:“恐怕世子殿下不会想看这些。”
“唉?”胡大山很诧异:“书斋老板说那些是最畅销的书,少年郎最喜欢的,莫非他骗了我?”
姜丰叹了口气,说道:“殿下和常人不一样。”
“哦,哦……”胡大山若有所思地应着,和常人不一样,莫非是……
姜丰看着胡大山的神情,总觉得他误会了什么……自己真是太闲了,为什么要和这个莽汉讨论这些问题?
策论的阅卷时间比较长,姜丰的盘缠都快用完了,终于等到了放榜。
府试和县试一样,都是没有人报喜,要自己去看榜的。
像王珉那样的公子哥,就坐在附近的酒楼上,等着小厮来报,像姜丰这样的穷小子,就需要自己挤进去看。
一大早,府衙门口发榜处就围了里三圈外三圈的人群,姜丰差点挤不进去,还是胡大山把他拎着,硬生生地挤入了里圈。
今科府试取三百个人,得中者可以参加下一场院试,通过院试才是“秀才”。
现在算是,一百步里只走了半步啊!
人群推推挤挤的,混乱之中,姜丰觉得谁掐了一下他的屁股,此时也顾不得计较了。
“姜兄,我从外圈往里看,你从里往外看,看到名字说一声!”胡大山大声喊着。
“知道了!”姜丰也大声回应着,实在是人声鼎沸,不喊不行!
“啊!我中了!”姜丰还没反应过来,胡大山已经喊了出来:“最后一名!”
难怪那么快!姜丰赶紧从里往外看。
第一名不是……第二名不是……第三名也不是……
越看心越凉,难道他拍皇帝老爷的龙屁花式不够多?胡思乱想着,终于在第十名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终于舒了口气,再回头往前仔细看,嘿嘿,前十名里面没有王珉的名字!
答应娘子的事做到了!姜丰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
“姜兄,你中了!第十名!前十!哈哈哈……”胡大山高兴地喊了出来,周围的人也向他们看了过来。
大多数都是一脸羡慕嫉妒,只恨得中前十的不是自己!
科举之路,又比修仙之路容易到哪里去呢?过了这一关,前面还有重重的艰难险阻等着自己!
道阻且长,吾当上下而求索!
但无论如何,中了就是大喜事!
第二天,姜丰特意去和王玢道别,又请他替自己向世子殿下请安,就准备启程回家了。
知道他归心似箭,王玢也没有留他,只是备了五十两银子,笑道:“这是给姜兄的贺仪。”
“这……如何使得。”姜丰连连摆手,五十两银子对他来说可是一笔巨款了!
“姜兄尽管收下,之前的事,说到底是受我连累,不收的话,莫非还在怪罪我?”王玢轻笑着,又道:“姜兄只要尽快完本,我就很高兴了!”
哦……原来是打赏,姜丰说道:“那在下就厚颜收下了。”
心里默默流泪,又被催稿了,压力好大!
王三公子一身道袍,看书稿的神情很严肃,仿佛看的不是小说,而是什么道家经典。
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笑道:“这个故事,你是从何处听来?修仙界?倒是第一次听说。”
这么一笑,故作老成的脸上倒显出几分稚气来。
姜丰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些,也笑了笑,答道:“都是我自己瞎编的。”
“哦?”王三公子诧异地打量了一会儿姜丰,轻笑着:“这么说来,你倒是很会编故事。好,好得很。”
语气中似乎有什么深意。
但无论如何,能够得到王公子的认可总是好事,姜丰想着。
果然,又听到王公子接着说:“这稿子写得很好,通叔,我们要了吧?”
“可以。”王通点点头,他本来就在取舍之间犹豫,既然三公子说要,那就要吧。
姜丰听得心中一喜。本来已经落入谷底的心乘风飞上云间,仿佛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正在朝他招手,脸上也不觉地带出些喜意来。
“你这书一共多长?写了多少了?”王公子接着问。
姜丰连忙打点精神,认真地回答:“我想写三十万字左右,分成三卷,已经写好十万字了。”
“嗯,篇幅倒是不短。这么新奇的故事,写长一点也是可以的……”王公子点点头,对王通说:“书印出来,先让人给我送几本。”
说着,就站起身准备离开。
王通答应着,站起身,和姜丰一起目送三公子离开。
在经过姜丰身边时,王三公子突然说:“你可要快点把后面的写出来,如果断稿了……”
话未说完,但是姜丰却莫名地觉得身上寒了寒,连忙保证尽快完稿。
这大家公子就是不一样,小小年纪的,就有久居人上的威势。在古代写小说也是有风险,万一断更太监了,说不定真的要做太监……
接下来,就是谈稿酬的时候了,王通这回倒好说话,笑吟吟地说:“既然三公子看好你,我也没有二话,就按千字一千文如何?我们书局给新人作者,一般是千字二百文到五百文,这已经不少了。你若同意,我们就可以签契书了。”
“可以。”姜丰爽快地答应了,这正好是他的心理价位,如果去别的小书局,说不定还没这个高。
从松林书局出来,姜丰大大地喘了口气,捧着怀里沉甸甸的银子,一百两!银子!
不由得望了望天,还是有种不真实感。真的过稿了!居然过稿了?在他已经几乎放弃的时候,竟然真的有贵人出现!
姜丰表面镇定,其实内心高兴得恨不得原地蹦三下。穿越成古代穷书生,上有老下有小,一下子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到要担负起一家之主的责任,实际上他心理压力很大。
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怀里有一百两银子!后续还有二百两的银子等着他!
当然,如果他不能按时交稿,是要承担违约赔偿责任的。但他肯定会按时写完的,看在白花花的银两份上,让他做什么都可以啊!
姜丰心情舒畅,脚下生风地出了巷子,外面是比较宽敞的青石板路,两边依旧是宅子。送他来府城的车夫傅叔正倚在墙角百无聊赖地等着。
看到姜丰出来,傅叔利落地站起来,发现姜丰怀中的书稿不见了,怀里看起来鼓囊囊的,迟疑地问:“大郎的事是成了?”
“成了!劳傅叔久等了。”姜丰笑着说。
傅叔是苏总甲为姜丰寻的车把式,和苏总甲是老相识,因为时常来往府城,消息灵通,又很健谈,一路上和他说了不少事。
姜丰知道的关于王家的一点消息,就是傅叔说的。
傅叔听了也松了口气:“成了就好!成了就好!”又感慨地说,“我听人说出一本话本,少说也能得几十两银子呢!还是读书好,赶车种地,多久才能挣到这么多钱?”
“也是侥幸。”姜丰叹着,把偶遇王三公子的事说了一遍。
“那也是大郎的运气,王三公子可不是谁都能见到的。”傅叔对王家这种高门大户天然有种敬畏感。
姜丰心中一动,想着不知有没有机会再见见那位三公子,人家帮了自己,最好能感谢一下。
很快,马车到了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街道两旁是喧闹的店铺,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姜丰看到不远处有个“松林书斋”,看名字就知道和“松林书局”是一家的,就想过去看看。
书斋一楼卖的是笔墨纸砚,二楼是书。
端砚、徽墨、宣纸,如笔林墨池一般地摆满了整间屋子,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姜丰也是读书人,看到这些高端的笔墨纸砚哪有不欣喜的?
如果是之前,他看都不会看这些明知买不起的东西。但现在,他也是有钱人了啊!俗话说“袋里有钱,心里不慌”,姜丰大步朝砚台走去。
他现在用的砚台都缺了一个角,正好买个新的。
“公子真是好眼光,这是端砚大师容先生的作品,只要一百五十两银子。”店小二热情地说。
噗……姜丰内心喷了一口血。
刚刚以为自己一夜暴富,是个土豪了,没想到下一秒就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个土鳖。
一百五十两,他的全副身家也买不起!
姜丰内心郁卒,尽可能云淡风轻地说:“我先看看。”
然后看了两眼,快步走开了。算了,我又不喜欢,真的……不喜欢!反正,家里的砚台也还能用,勤俭节约是美德……
其他一看就很贵的东西,姜丰索性看都不看了,直奔二楼,他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买几本今科新出的“小录”。
小录是科举指导书籍,汇集了近三年秀才试的优秀时文,类似于后世的《高考满分作文选》。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姜丰觉得,自己要和那些寒窗苦读数十载的书生同场考试,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好在,接受了十几年应试教育,考试他还是很有经验的。
先把优秀时文背得滚瓜烂熟了,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消化消化了,就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眼下的书籍不便宜,这种时文又尤其昂贵,致远书斋那里都不敢进货,单是这几本薄薄的小册子,就要十五两银子!
刚刚到手的银子,一下子就不见了一大块。
唉,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