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那咱也干!”
叶桂花和王大山商量完便立刻说道:“二弟妹,我和大山商量了,这事我们干!”
刘翠忙也说道:“二嫂,我们也干!”
接下来就是商量谁家去西镇口,谁家去码头了。
西镇口最远,谢杏杏已经占了东镇口,刘翠便抢先说道:“我和大川去码头。
叶桂花点头:“行,那我和大河就去西镇口。
谢杏杏又说了自己找了个人家,每天给十文钱可以把桌子板凳什么的存放在人家,让人家帮着占位置,而且还可以用他家井水的事。提醒叶桂花和刘翠都可以这样做。
叶桂花虽然觉得每天十文钱有些贵,但觉得确实可行,毕竟好位置确实是不等人的。
刘翠也暗自点了点头,天天拉着一堆桌椅,除非每天给王虎多付钱,不让人家肯定是不愿意的。
见大家各自都有了主意,谢杏杏又开口说道:“既然大家都要去摆摊,我觉得我们每天做王虎的牛车也有些不合适,他出发的时间有些太早了。
而且我们不固定啥时候收摊,所以我想了想,咱们三家还是有个牛车方便,来回都更自由些,而且农忙的时候,有牛还能省不少的劲。”
王老头一听还要买牛车,双眼瞪如铜铃,抖了半天的嘴也没能发出声音。
王大山一听谢杏杏要买牛车,有了牛车确实也很方便,于是便说道:“行,弟妹,那我和大川明天去给你把牛棚盖起来。
谢杏杏忙说:”别,大哥,牛车买回来就放老屋这边更好,这边人多,也能看住些,再说等过了年福贵他们去上了学,我一个人实在也没时间去放牛,而且还得天天给他割草。
王老头一拍大腿:“行!割草这事还有我和大庆呢,这事你们不用管,大山,大川,你们明天早点起来,咱们把这牛棚先给盖上。”
“爹,明天让大哥跟我一起去看看牛吧,我不会挑,别给挑到不好的。”
“成!明天就让你大哥跟你去,我跟大川在家盖牛棚。”
谢杏杏想了想:“大嫂,三弟妹,我那边桌子估计还要两天才好,摆摊头一天我叫福贵过来叫你们,我教你们怎么做凉皮,还有调料多少的问题,摆摊的第一天你们也去看看,到时候生意好的话你们再下决定也来得及。”
“行嘞!”
“行!”
这几件事有了定论,谢杏杏便起身带着福贵他们回了家去。
等福贵他们都睡了,谢杏杏搬开那口大箱子,将地洞里的那个藏钱的罐子拿了出来。
又从空间里把那两锭五十两的银子并着那一两多的钱一起放在了陶罐里,然后将陶罐放进了空间。
第二天一早,谢杏杏去老屋叫王大山的时候,王老头和王大川已经开始选木板了。
到了镇上,两人先去钱庄换了散碎的银子,这才往牛市去。
刚进牛市,扑面而来的是带着牛屎味的空气,不过这并不影响两人激动的心。
最后,王大山看上了一头壮实高大的大水牛,老板要价十八两银子,被王大山砍价砍到了十六两成交,不过套的牛车都是单卖的,又花了二两银子,相当于十八两买了个牛赠送了个车。
谢杏杏付了银子,牛老板帮着把牛车给套上,两人就坐上新牛车往集市上去。
这次谢杏杏买了两口陶缸三个陶罐和十个陶碗,又去铁匠铺定了一个双耳的平底锅,买了把新菜刀,再去布行挑了四匹布,菜板,筷子,大木盆,米,辣椒,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