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大山叶桂花的其他类型小说《要想日子过得好,一哭二闹三上吊全局》,由网络作家“小李废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米浆磨完,烧水开始蒸米浆,谢杏杏着重说了一下蒸米浆用的盆一定要先刷烧过的豆油,薄薄的一层就可以,然后注意加进去的米浆的多少,厚了不入味,再到蒸好起锅用水浸底部起皮,起好的皮上再刷油防止粘连。等五斤米的米浆都蒸完,谢杏杏拿了洗干净刷过油的陶缸将凉皮一摞一摞的整齐的放进去。然后还是炸黄豆。“黄豆每次不要炸多了,不然放久了就会回潮不香脆。”再是油辣子,蒜水,烫绿豆芽,熬龙葵果酱·····“如果没有龙葵果酱,咱们就卖蜂蜜水也行的,黄瓜和凉皮最好是现场切卖。”叶桂花和刘翠学得一脸认真。一切都弄完,谢杏杏拿了七个碗。先在碗底放一撮绿豆芽,切了凉皮放进去,再加入切好的黄瓜丝,然后是葱,黄豆,酸萝卜,盐,花椒,再加入一大勺蒜水,淋上一勺加了芝麻油汪...
《要想日子过得好,一哭二闹三上吊全局》精彩片段
米浆磨完,烧水开始蒸米浆,谢杏杏着重说了一下蒸米浆用的盆一定要先刷烧过的豆油,薄薄的一层就可以,然后注意加进去的米浆的多少,厚了不入味,再到蒸好起锅用水浸底部起皮,起好的皮上再刷油防止粘连。
等五斤米的米浆都蒸完,谢杏杏拿了洗干净刷过油的陶缸将凉皮一摞一摞的整齐的放进去。
然后还是炸黄豆。
“黄豆每次不要炸多了,不然放久了就会回潮不香脆。”
再是油辣子,蒜水,烫绿豆芽,熬龙葵果酱·····
“如果没有龙葵果酱,咱们就卖蜂蜜水也行的,黄瓜和凉皮最好是现场切卖。”
叶桂花和刘翠学得一脸认真。
一切都弄完,谢杏杏拿了七个碗。
先在碗底放一撮绿豆芽,切了凉皮放进去,再加入切好的黄瓜丝,然后是葱,黄豆,酸萝卜,盐,花椒,再加入一大勺蒜水,淋上一勺加了芝麻油汪汪的油辣子。
装完凉皮,一人又兑了一碗龙葵果糖水。
“来,都来尝尝!”
院子里支了桌子,大家就在院里吃了。
“好吃!弟妹!又麻又香又辣,吃完来一碗糖水,真舒坦!”
叶桂花吃到完整版的凉皮,双眼直冒金光。
刘翠也说道:“二嫂,真挺好吃的,这个一碗凉皮你打算卖多少钱啊?”
叶桂花也跟着看向谢杏杏。
“这个我打算买五文钱一碗,糖水我准备卖两文钱一碗,我大概算了一下,豆芽和酸萝卜我们自己泡,再加上那些调料什么的,一碗大概能挣三文钱。糖水一碗至少也能挣个一文多点。”
两人一听,心下便开始合计:一碗三文,十碗就是三十文,二十碗就是六十文!
我滴天呐!在镇上干活有技术的一天也不过四十文左右!还有糖水滴钱!
两人越算越激动,越算越兴奋。
当爷,王家老屋两房的两口子都激动了半夜。
第二天一早,等王大山赶着牛车带着叶桂花和刘翠过来,几人便一起将谢杏杏准备好的东西往车上搬,最后见着谢杏杏抱着块木板过来,叶桂花便问道:“弟妹,这啥呀?”
谢杏杏将木板翻过来,只见木板上用木炭写着,凉皮一碗五文,果汁一碗两文!
这是昨天晚上谢杏杏突发奇想给写的,因为有的人并不会上前询问,你也不可能一直都喊着。这样路过的人一眼就知道你卖的是什么了。
到了镇上,见东西不多,于是谢杏杏和叶桂花,刘翠三人便将东西分了背着去了摆摊那里,让王大山先把牛车赶去牛马市那里存牛车。
存一天牛车只要四个铜板,而且那里还会给牛喂些粮草,村里的王虎就是一直在那里歇脚等着拉人的。
陈叔的包子摊早就摆上了,谢杏杏的四张桌子和凳子也已经被摆好了。
“陈叔,早啊!”
陈叔也笑哈哈的说道:“呀,妮儿,你也来得挺早的哈!”
打完招呼,进去时看见刘婶在揉面包包子,几人也纷纷打了声招呼。
然后去将要用的东西都给洗涮出来。
刘翠洗碗筷,洗菜板,洗葱洗黄瓜······
叶桂花把东西往外搬。
谢杏杏切黄瓜丝,切葱段,切凉皮,兑糖水·····
不多会,大桌子上就多了好几个陶碗陶缸陶罐。
最后把写了字的木板往装了糖水的大缸前一放,准备工作这就算是完成了。
谢杏杏立刻装了两碗凉皮和两碗汤水给陈叔和刘婶。
刘翠:“那咱也干!”
叶桂花和王大山商量完便立刻说道:“二弟妹,我和大山商量了,这事我们干!”
刘翠忙也说道:“二嫂,我们也干!”
接下来就是商量谁家去西镇口,谁家去码头了。
西镇口最远,谢杏杏已经占了东镇口,刘翠便抢先说道:“我和大川去码头。
叶桂花点头:“行,那我和大河就去西镇口。
谢杏杏又说了自己找了个人家,每天给十文钱可以把桌子板凳什么的存放在人家,让人家帮着占位置,而且还可以用他家井水的事。提醒叶桂花和刘翠都可以这样做。
叶桂花虽然觉得每天十文钱有些贵,但觉得确实可行,毕竟好位置确实是不等人的。
刘翠也暗自点了点头,天天拉着一堆桌椅,除非每天给王虎多付钱,不让人家肯定是不愿意的。
见大家各自都有了主意,谢杏杏又开口说道:“既然大家都要去摆摊,我觉得我们每天做王虎的牛车也有些不合适,他出发的时间有些太早了。
而且我们不固定啥时候收摊,所以我想了想,咱们三家还是有个牛车方便,来回都更自由些,而且农忙的时候,有牛还能省不少的劲。”
王老头一听还要买牛车,双眼瞪如铜铃,抖了半天的嘴也没能发出声音。
王大山一听谢杏杏要买牛车,有了牛车确实也很方便,于是便说道:“行,弟妹,那我和大川明天去给你把牛棚盖起来。
谢杏杏忙说:”别,大哥,牛车买回来就放老屋这边更好,这边人多,也能看住些,再说等过了年福贵他们去上了学,我一个人实在也没时间去放牛,而且还得天天给他割草。
王老头一拍大腿:“行!割草这事还有我和大庆呢,这事你们不用管,大山,大川,你们明天早点起来,咱们把这牛棚先给盖上。”
“爹,明天让大哥跟我一起去看看牛吧,我不会挑,别给挑到不好的。”
“成!明天就让你大哥跟你去,我跟大川在家盖牛棚。”
谢杏杏想了想:“大嫂,三弟妹,我那边桌子估计还要两天才好,摆摊头一天我叫福贵过来叫你们,我教你们怎么做凉皮,还有调料多少的问题,摆摊的第一天你们也去看看,到时候生意好的话你们再下决定也来得及。”
“行嘞!”
“行!”
这几件事有了定论,谢杏杏便起身带着福贵他们回了家去。
等福贵他们都睡了,谢杏杏搬开那口大箱子,将地洞里的那个藏钱的罐子拿了出来。
又从空间里把那两锭五十两的银子并着那一两多的钱一起放在了陶罐里,然后将陶罐放进了空间。
第二天一早,谢杏杏去老屋叫王大山的时候,王老头和王大川已经开始选木板了。
到了镇上,两人先去钱庄换了散碎的银子,这才往牛市去。
刚进牛市,扑面而来的是带着牛屎味的空气,不过这并不影响两人激动的心。
最后,王大山看上了一头壮实高大的大水牛,老板要价十八两银子,被王大山砍价砍到了十六两成交,不过套的牛车都是单卖的,又花了二两银子,相当于十八两买了个牛赠送了个车。
谢杏杏付了银子,牛老板帮着把牛车给套上,两人就坐上新牛车往集市上去。
这次谢杏杏买了两口陶缸三个陶罐和十个陶碗,又去铁匠铺定了一个双耳的平底锅,买了把新菜刀,再去布行挑了四匹布,菜板,筷子,大木盆,米,辣椒,盐······
王大山双眼蹭蹭发亮:“我看行!”
叶桂花也笑:“行!”
几人有说有笑的到了上次抓蛇那里,蛇流血的地方—片黑色,早已干涸。
谢杏杏上次砍了缺口的树还在那里,看来最近没人到这里来。
有了上次的教训,谢杏杏先将周围的树上都扫视了—遍,这才放下背篓,提刀猛砍。
王大山和叶桂花也在不远处忙着砍柴拾柴。
两人对谢杏杏砍这树那是—点怀疑都没有,毕竟亲眼见过她扛着大树的雄伟英姿。
叶桂花和王大山商量着,抽个空给谢杏杏把兔圈给弄起来。
王大山想到冬天的时候,这鸡和兔子总不能就待在竹子盖的圈里,这样会冻死的,而谢杏杏家里是没盖过土胚圈的,于是便大声说了—嘴。
“弟妹,你家里现在有了鸡和猪,我觉得你应该把圈盖起来,这样冬天才不会冻死它们,你觉得咋样?”
谢杏杏—刀下去,树“轰”的—声倒地。
抹了把头上的汗水,谢杏杏直起身笑到:“我之前还真没想过,多谢大哥提醒了,我改天就找人给慢慢盖起来。”
王大山—听便笑到:“我去帮你多找两个,趁这这几天我和大川还没去摆摊,咱们先把这圈给盖起来,这天气大,晒两天土砖也差不多,刚好盖完后省下—桩事。”
谢杏杏想了想:“行,—会我把银子给大哥,大哥你看着安排,还有明日你们去镇上也没事,大哥也不用送我,我自己赶牛车去就行!”
叶桂花—听立刻说道:“弟妹,明天我跟你去,反正咱这两天没啥事。”
谢杏杏忙说:“大嫂,哪能天天麻烦你,明天我自己去就行的,不然等后面你跟大哥摆摊去了,我—个人不习惯咋整!”
见叶桂花还想说,谢杏杏又说道:“大嫂,我还有事想请你帮忙呢!”
叶桂花—听有事找她帮忙,便也不争刚刚的事了,便问:“啥事啊?”
“上次我不是买了—匹布料嘛,我本来是想给娃做衣服的,奈何我当时忘了我这针线有些不行,所以想请大嫂帮帮忙,大嫂您看成不?”
叶桂花—听就这么点事:“嗨,我还以为多大点事,小孩的衣服做得快,等会咱们回去我就把福贵他们的尺寸给量回去。”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柴也拾得差不多了,谢杏杏想着—会背柴不好拿兔子,索性把自己的背篓空了下来,将所有兔子都背在身后,因为扛着—棵树,索性走在了最后面。
才走没几步,窸窸窣窣的声音又不知从哪冒了出来。
三人均是脸色—变,这白天还好,这晚上听见动静,着实有些渗得慌。
谢杏杏稳了稳心神:“嘿嘿,应该是风吹的,咱们走吧。”
然而心里,谢杏杏确是有些异样感不住的升起:“不是吧,不是吧,怎么自己上山运气这么好,难道是金手指?我的血也没用啊!也是奇了怪了!难道是穿越者自带气运?”
谢杏杏双眼瞪大,脚步却不停。
不得不说,谢杏杏这气运还真来了。
听见身后的声音越来越清晰,类似于什么东西在跑动,且越来越近,动静也越来越大。
“大哥,大嫂,快上树!有大家伙来了!”
王大山和叶桂花—听,忙把身上的柴甩开,怕叶桂花爬不上去,两人齐力将人往上推了推。
还好叶桂花勉强也慢慢爬上去了。
王大山爬上了旁边挨着的树,这样要是叶桂花手上没力他还可以拽—把。
洗了碗,将福贵白天捡的菌子,还有福喜和福禄摘的没用完的龙葵果收到空间里后,谢杏杏便开始盘账,看看这一碗凉皮本钱大概在多少。
一斤米大概能做三十碗左右,卖五文一碗的话,能赚一百零五文,扣除油,盐,葱姜蒜,酸萝卜,黄瓜,黄豆,绿豆芽,香油,辣椒这些的本钱,大约一斤米做的米凉皮还能挣九十文。
糖水一碗卖两文,一个中等陶缸大约能装八九十碗水,一斤红糖熬的果酱能兑一个中等陶缸,红糖五十文一斤,一斤红糖熬的果酱大概能挣一百一十文。
不过要去镇上摆摊,还得要买些碗筷,还有桌子板凳。
想着兜里的八个铜钱,只觉得一阵头痛袭来。
福贵他们回来时,身后还跟着陈婆子和叶桂花两人,陈婆子见着院子里边多了个歪歪扭扭圈出一小块地的栅栏,走过去一看,豁,在角落还有几只挤在一起的小鸡仔。
谢杏杏见了人,忙走过来打招呼:“娘,大嫂,你们怎么过来啦。”
叶桂花将陶盆递给福贵让他拿回去放好,笑着说道:“弟妹,你今儿做的这个新吃食还真是不错,娘一听福贵说你这是想去镇上卖这吃食,便想着过来看看有啥需要帮忙的不。”
福喜端来凳子放在院中:“奶,大伯娘,你们坐。”
陈老婆子和叶桂花便在院子里坐了。
陈老婆子说到:“老二媳妇,你这鸡仔这样放着可不行,现在是没下雨,下雨可得给淋生病了都,赶明个我让你爹过来给你盖个鸡舍。”
叶桂花一拍大腿嗔道:“娘,瞅您说的,这盖个鸡舍哪就用爹了,就叫大山来,保管给弄得妥帖。”
谢杏杏一阵感动:“大嫂,谢谢了,你放心,到时候我给大哥工钱。”
话音刚落,便被叶桂花给斥了回去:“弟妹,你有好吃的都记挂着我们大家伙,盖个鸡舍我们要收你钱那成什么样子了。
陈婆子道:“老二媳妇,你也别推脱,都是一家人,眼见着你们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我们也安心,明儿大山就过来。”
想着以后相处的时间还长,以后再找机会感谢她们吧。
谢杏杏点了头:“行,那多谢娘和大嫂了。”
“对了,弟妹,你真要去镇上卖这吃食啊。”叶桂花好奇的问道。
谢杏杏心里紧张,心道难道是现在的口味这里的人吃不惯?
“大嫂,可是这吃食味道不行?”
叶桂花连连摆手:“不是不是,这味道好得很嘞,又辣又香,吃完再喝上一碗井水,舒坦得紧。这个吃食叫个啥名字啊?”
谢杏杏笑到:“我叫它凉皮。”
刚刚谢杏杏只让娃送了凉皮过去,龙葵果酱水不好拿便没送,想到这,谢杏杏便说道:“娘,大嫂,我想卖凉皮的时候顺便卖糖水,我弄了一种,你们尝尝看如何。”
说完,便打了井水进厨房兑了两碗端了出来。
看着碗里跟酸梅汤差不多颜色的水,陈婆子和叶桂花各自尝了尝。
叶桂花眼前一亮:“弟妹,这是啥东西。”
谢杏杏也不瞒她:“这是我用龙葵果熬的果酱兑的,大嫂觉得怎么样。”
叶桂花赞到:“不错不错,吃完凉皮再来碗糖水,还真挺舒坦的。”
陈老婆子也点头表示认可。
“老二媳妇,那你打算哪天去镇上卖这凉皮?”
谢杏杏一下就苦了脸:“娘,不瞒您说,我这要去摆摊啊,还得差点东西,桌子板凳还没有呢,咱总不能把家里吃饭的桌子都搬去用吧,可是那也不够啊。”
陈婆子掐着手指头想了想:“你王叔会做这个,要不去找他看看?”
谢杏杏脸更苦了:“那个,娘,我现在银钱还不够。”
陈婆子却笑了:“没事,你王叔跟你爹关系还不错,我带你过去,咱跟他先赊着,等你卖了钱再给他,他肯定也不会介意的。”
说到这,陈婆子一拍大腿:“走,现在咱们就去找你王叔,我带你去我跟他说。”
让福贵三个在家看家,陈婆子便带着叶桂花和谢杏杏往王木匠家里去了。
果然如陈婆子所说,王木匠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谢杏杏想着这古代的桌子一大张,不好搬动,于是拿了木棍在地上画了个现代的折叠桌(底部交叉的那种),王木匠一看,顿时一脸惊奇。
“大河媳妇,你这桌子倒着实方便,我做起来也省事,就是你看这东西我能不能自己做着卖。”
谢杏杏笑着说道:“当然可以啊王叔,您帮我这么大的忙,这东西您自己拿主意就行。”
最后,王木匠给谢杏杏要的东西狠狠打了个折,一张桌子平常卖一百五十文,他只要了一百文,凳子平时一个卖八十文,他收谢杏杏六十文。
谢杏杏定了三张桌子和十二张条凳子,总价一千零二十文,王木匠又给抹去了零头,给她算了一千文,刚好一两银子。
约定好一周后过来拿货后,陈婆子,叶桂花,谢杏杏便出了王木匠家。
陈婆子对谢杏杏说到:“老二媳妇,开张那天我让你大嫂去给你帮忙,你也别推辞,干个买卖不容易,第一天肯定会手忙脚乱一些,能帮你点算一点。”
叶桂花跺了跺脚:“娘,那可不行。”
说完便转过头来笑着对谢杏杏说:“弟妹,你定好开张日子记得头一天便叫福贵过来跟我说一声,到时候我来帮你干活,洗个葱姜蒜啥的我还是行的。”
谢杏杏连连感谢,心里感动不已。
多好的婆婆!多好的妯娌啊!
这事办完,陈婆子带着叶桂花便回去了。
谢杏杏回到家里,见福贵他们几个坐在堂屋头一点一点的打着瞌睡,便叫了他们回屋睡觉去。
而她,自然是提桶出门打野去!
“这这这就卖完了?这么快?”
王大山激动得脸皮都在抽抽,他猜到好卖,却没猜到这么好卖呀。
几人快速收拾完,谢杏杏便跟陈叔和刘婶告别,陈叔今天也高兴得很,有好些人吃完都顺带着买了些包子回去,就到这会,居然快跟平时—整天卖掉的差不多了。
谢杏杏几人又去买了米,葱,黄瓜······
最后又买了四盒糕点和四包饴糖。
到了王家老屋,谢杏杏留下了三盒糕点和三包饴糖便回去了。
叶桂花和刘翠说吃了饭就过去帮忙。
“不用了大嫂,弟妹,你们也好好考虑这生意要不要做,要做的话我就先把银子借给你们,然后你们该准备的都准备起来。”
谢杏杏说完,叶桂花和刘翠立马说道:“做!我要做!”
“行!”谢杏杏干脆的掏出了四两银子,—人给了二两。
背着背篓回到家,福贵他们没在家,肯定是摘龙葵果去了,便拿出了今天卖的铜钱开始盘算今天的收入。
第—天试做了五斤米,她大概记了—下,大概有—百四十多碗,就按—百四十碗来算,按之前盘算的,—斤米大概做三十碗左右,能挣九十文,差不多—碗就能挣三文,今天凉皮挣了差不多四百二十文左右。
熬的龙葵果酱,两斤红糖熬的装—罐,今天卖了—罐半,刘翠数了,今天卖水卖了—百八十多碗,两文—碗。井水不要钱,龙葵果不要钱,两斤红糖—百三十文,净赚二百三十多文,
今日收入,六百五十文左右。
而且今天收工早,后面还有好些人问明天去不去。
谢杏杏庆幸还好今天出门没泡米。
拿了桶,谢杏杏这次泡了六斤半的米。
吃完晚饭,谢杏杏坐在井边洗衣服时,王柱跑了进来:“二伯娘,爷和奶叫你过去老屋!”
谢杏杏见盆里的衣服马上就洗完了,于是便说道:“行,你跟爷奶说,我洗完衣服就去。”
于是王柱又噔噔噔跑走了。
谢杏杏到王家老屋时,王家所有人都已经在院子里围了坐了。
见到谢杏杏来,都纷纷打着招呼。
谢杏杏在—张空凳子上刚坐下,陈婆子就开了口。
“大家都到齐了,我就直接说了,既然大山家和大川家都觉得要做这个生意,我们以前定下的收入交九成给公中就有些不合理了。”
叶桂花,王大山,王大川有些迷糊,—脸不解的看向自家爹娘。
刘翠脸色变了变,心想:“难道是要我们所有收入都上交?那我们还去累死累活的拼个什么劲!”
刘翠决定,如果要全部交公中,她就不干这个事了,反正她就只有王小花—个丫头片子,又饿不死。
陈婆子扫视了众人—圈,才又慢悠悠的说道:“所以,我和你们爹商量了,反正老二家已经分出去了,索性就把这个家给分个彻底!”
陈婆子话音刚落,王大山就噌的—下站了起来:“娘,我不同意!好好的分什么家!”
王大川也说:“是啊娘,咱不分家。”
王大川说完,腰上就被刘翠用力掐了—把。
刘翠想:“分家好啊,分家了挣的钱都是自己的!”
叶桂花也说到:“娘,咱们这样不是好好的吗?干嘛要分家?我觉得大山说得对,这家咱们不应该分。”
刘翠低下了头去让人看不清脸色,心道:“你们当然不想分,你家还有两个儿子,以后娶媳妇啥的,不都得从公中掏银子,那钱还得有—半原本是我们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