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一套由立场驱动装置与变循环引擎相结合的动力装置。
并可以搭载脉冲脉冲粒子加速炮吊舱以及多种制导武器。
以现代技术来看,想要进入太空,除了火箭以外没有第二种手段。
但在现有的技术框架下还是有几种方法可以完成的,如果能完成水平起飞后进入太空,然后再返回大气层水平降落,这就是空天飞机的设定。
那么有方法能用这样的方法飞上太空吗?
显然是有的,按目前来看至少有两种,一种是组合式动力,就是涡喷发动机(或者变循环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
一种模式是,低空用变循环达到4-5倍音速,然后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到达10倍音速以上,此时高度可能会达到50~60千米,此时大气层中的氧气再无法为发动机提供氧化剂,然后再开启火箭发动机模式,直接将航天器送入近地轨道。
另一种模式则是,用一种能在零速度下启动,能一直使用到高超音速甚至切换到火箭模式的发动机。
以现在的技术来看,似乎只有一种脉冲爆震发动机能满足要求,这种发动机可以零速度启动,可以一直工作到高超音速状态。
而要运用到“南天门计划”上的火箭,更是得先进无比才行。
能把不少于十万吨的空天母舰送到万米高空。
普通的火箭发动机,是不可能的。
所以,华夏需要更加动力澎湃的发动机动力。
当然,“核能发动机”无疑是最合适的。
可惜,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可控“核聚变”短时间内还是实现不了的。
至于能装在舰船上,“可控核聚变小型化”装置,则更是遥遥无期。
不过,
陆川脑海中的火箭发动机资料,
可以大大的加快这一进程。
“空天堡垒”,
指日可待!
火箭发动机技术,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技术。
涉及工程制造,原材料,精密机床等方方面面的东西很多。
资料多的可以开一家图书馆了。
如果陆川现在想写论文,怕是所有的期刊加起来,都不够他发表的。
不过时间有限,陆川不打算把脑海中的所有资料都写下来。
不然,没一两个月怕是弄不完的。
他打算先整理点重要的。
比如,上次火箭发动机爆炸的原因,新闻中已经提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