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精修版

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精修版

创梦师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很多朋友很喜欢《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这部古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创梦师”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内容概括: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正愁立储之事,平行世界天幕突现,朱允炆和朱允熥的迥异人生尽展。老朱望着天幕中造反却成千古一帝的朱允熥,又看因削藩而亡的朱允炆,不禁反思抉择对错。他见左边天幕里朱元璋为朱允炆继位杀自己等一万五千人,右边天幕中朱允熥尊他且信任有加、征战亚洲,心中暗忖:此刻造反,可还来得及?...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4-12-04 20: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精修版》,由网络作家“创梦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朋友很喜欢《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这部古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创梦师”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内容概括: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正愁立储之事,平行世界天幕突现,朱允炆和朱允熥的迥异人生尽展。老朱望着天幕中造反却成千古一帝的朱允熥,又看因削藩而亡的朱允炆,不禁反思抉择对错。他见左边天幕里朱元璋为朱允炆继位杀自己等一万五千人,右边天幕中朱允熥尊他且信任有加、征战亚洲,心中暗忖:此刻造反,可还来得及?...

《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精修版》精彩片段

“那倒是!道可不是谁都能悟出来的,我这修了几辈子的道,哪是一个小屁孩能比的。”
... ...
苍穹之上,朱允熥的一生的光芒在短暂的停止后便继续开始——
一时间。
各个位面中的皇帝都打起了精神!
“快!那些文官都准备好,一字一句,一个画面都不能落下,不然咱砍了你们的脑袋!”
朱元璋急忙下令。
奉天殿内的百官严阵以待,纷纷拿起笔看向了天幕。
而在朱元璋的一旁,坐着的正是朱元璋位面的朱允熥,只不过此刻的他很懵——
一觉睡醒,天幕便突然出现。
原本对皇太孙一位都没什么追求的自己,却突然成为天幕中的千古一帝了......
坐在椅子上,朱允熥扪心自问——
自己有这么强吗?
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 ...
洪武三十一年,洪武帝朱元璋驾崩
朱允炆备受朱元璋的喜爱,为皇太孙,而朱允熥则被封为了吴王,但只是普通的皇孙
夜晚烛光闪动,宫内出奇的安静......
朱允熥的偏殿内,一个少年正捧着书,随后看向了面前的一个小太监。
“所以,皇爷爷他已经驾崩了是吗?”朱允熥对着面前的太监问道,语气出乎意外的平静。
小太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连忙说道:“禀三爷,一个时辰前太医院全部出动,但也无力回天,一炷香前陛下就驾崩了,现在淮王和吕氏正在陛下的龙体处,而且方孝孺几人正在来宫的路上!”
闻言,朱允熥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只是随意的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你回去继续看着,有其他重要的消息再来找我”朱允熥摆摆手道。
太监趁着夜色离开
而就在太监离开后,一道黑色的人影突然从朱允熥的身后走出,缓缓道:“殿下,该开始了吗?”
听到这话,朱允熥的嘴角噙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戏台子都已经搭好了,唱戏的自然要上场!而且估计我的那几位舅舅和舅姥爷都等急了吧!”
朱允熥身后的身影会心一笑,立马便从身后的暗门溜了出去......
... ...


朱元璋还一直担心自己的孙子和后世君主会像朱允炆一样软弱,但现在看来却是和自己一样强硬。
而且朱元璋之所以如此支持,还是因为朱允熥刚刚所说税制之好。
简直是利国利民的绝对好策!
“都听到咱皇太孙的话了吧?记住,他怎么说你们就得给咱怎么干,不然咱的手段你们是知道的!”
朱元璋双手叉腰,看着台下的诸臣冷笑的说道。
闻言,台下的所有臣子瞬间都被吓了一个激灵。
好家伙,众人前一秒还在可怜天幕中的官员,就算是换了一个皇帝后也是如此的“残暴”,但还没可怜完——
一个更为“残暴”的皇帝便给众人下达了命令。
真是照应了那句话:与其可怜别人,不如好好可怜可怜自己......
... ...
“至于你所说的第二个问题,解决起来不是更容易吗?”朱允熥长身玉立,笑着说道。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朱允熥轻轻开口:“打出去!”
“当土地不够的时候就打出去!”
“打出去”三个简单的字,却让所有人瞪大了眼睛,脸色更是突然一变!
“南方的的云南、安南、真腊等国皆是地广人稀且土地肥沃,甚至能一年种三次粮食,当地人甚至不需要劳作都能填饱肚子,而北方的蒙古、东察合台、乌斯藏等地虽然不如中原肥沃,但却是牛羊的天下,完全可以成为我大明的牧场!
朱允熥话音刚落,台下诸臣便一个接一个的开口劝阻——
张紞:“国家好战则亡!陛下万不可随意开战啊!”
卓敬:蛮夷之地皆是蛮夷,陛下不可啊!
“陛下难道忘了隋炀帝之事乎?好战必亡啊!”
“陛下难道忘了吗?太祖曾言不做无义之战,更是不战藩国啊!”
... ...
朱允熥坐在龙椅上静静的看着众人的发言,对于这些古板之人的说法早有预料。
等到所有人说完,朱允熥才不紧不慢的开口:“太祖说过不做无义之战,更不战藩国,但那是为了稳定建国时的根基才这样说的。”
“如今我大明兵强马壮,有何惧忽?而且这些藩国不过是墙头草罢了,我大明强大时依附我们,但等我们弱小之时,他们便会如毒蛇般在我们的身上狠狠撕下一块肥肉!”
台下诸臣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朱允熥却是直接挥手阻止。
朱允熥起身看向众人,嘴角微微一笑,坚决的说道——“此计罪在当下,功在千秋,而朕宁可背一世之骂名,也要让子孙后代享福!”
... ...
公元1398年7月底,圣武大帝决定改革税制,重用解缙等文臣,同时派遣锦衣卫在旁辅助,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天下税制改革
而税制改革的完成,也奠定了圣武盛世的基础和正式开始!


而就在吕氏幻想着朱允熥人头落地的时候,那刀却在半空中突然改变轨迹,直接落在了朱允炆的脖前!
吕氏瞳孔顿时收缩,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此此刻冰冻,全身发凉,发出一声尖叫——
“啊!——”
朱允炆更是双腿发软,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若不是蒋瓛一手撕扯着他的衣领,怕是会直接跪倒在地!
“蒋......蒋瓛,你要干什么!难道你也要造反吗!”
朱允炆声音沙哑,他想愤怒的吼道,但声音中却全是恐惧。
蒋瓛看着朱允炆,冷笑道:“造反?哼!我只看到了朱允炆母子要谋害吴王,出手阻止,或者误杀罢了。”
闻言,吕氏身体发软,直接瘫坐在了地上。
她指着朱允熥,难以置信的喊道:“你......你居然想杀了我们!”
相比于朱允熥,蒋瓛的眼神中满是杀意,她丝毫不怀疑只要朱允熥一声令下,蒋瓛绝对会动手!
朱允熥戏谑的看了两人一眼,“我当然想杀了你!不过,你们放心吧,我可没有你们恶毒的心肠,至少现在没有!”
“你...你不能杀我们!不然我的老师方孝孺肯定会将你的事告诉所有人的!到时候所有藩王都会来杀你!”朱允炆颤抖的喊道。
不得不说,在死亡面前他的脑子还是转的挺快的,至少没有古板。
听到这话,吕氏原本死去的内心再一次复燃!
“对!炆儿说得对,方孝孺手里可有先皇的秘旨!你敢杀我们他一定让你好看!”
“我劝你们赶紧收手,我可以拿着皇太后的名义发誓,绝不追究你们两人!”吕氏连忙说道,一副吃穿了朱允熥软肋的样子!
而面对两人的威胁,蒋瓛只是冷冷一笑:“你们说的是这个吧!”
说着蒋瓛便直接从衣袖中拿出了一张黄色,带有血迹的纸,然后朝着朱允熥递了过去。
当着所有人的面。
朱允熥直接将这张纸打开,念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余闻皇天之命有常,必归于嫡,故四时有序,天地泰康,皇太孙朱允炆文韬武略、秉性纯良,上敬天地宗亲,下爱黎民百姓,有尧舜之相,朕为天下苍生福泽计,立为新帝,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听着朱允熥的默念,朱允炆和吕氏仿佛都看到了自己高高在上,诸臣跪拜,万民朝服的样子。
一时间都忘记了自己的处境。
然而下一秒,这张承载了朱允炆最后希望的秘旨,被朱允熥直接扔进了火盆之中。
“不!......不!你不能这样!”
吕氏尖叫着扑向火盆,想要抢救那已经化为灰烬的纸张,但被朱允熥一脚踢开,跌坐在地上。
朱允熥冷冷地看着两人,语气平静而决绝:“你们以为靠一张秘旨就能翻盘吗?二哥,小娘,你们也太小看我了!”
既然决定了造反,朱允熥便在将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完善,甚至作了好几手的准备!
可以说这几年的时间内,朱允熥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今天的一切!"


说着,朱允熥还自顾自的大笑了起来。
而听到朱允熥的话,朱棣原本就凝重的神情更是愈发强烈,连忙开口:“陛下万不必如此麻烦,瓦剌虽强,但远不至于用此等主力来应对啊。”
朱棣几乎是想都没想的拒绝,毕竟这是个傻子都能看出来,朱允熥哪是帮自己分担压力啊?摆明了就是赤裸裸的监视和肘制!
一旦自己有任何的风吹雨打,这支部队都会发现,而且随时都能给自己致命一击!
面对朱棣的说辞,朱允熥直接拒绝——
“四叔不可小觑瓦剌啊,而且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四叔难道和侄子还要客气一番吗?”
“还是说,王叔你是在那瓦剌欺骗朕啊?”
闻言,朱棣连忙跪倒在地,“臣不敢,臣只是......”
朱棣话还没有说完,朱允熥直接摆摆手打断:“哈哈哈,朕只是开一句玩笑罢了,王叔不必当真,至于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谈!”
朱允熥带着笑意的说道,但语气中却带着强烈的威严和不容置疑。
“臣......谢过陛下......”朱棣无奈的点点头道。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朱棣已经看出来自己的这个侄子是铁了心要这样做,自己再不同意可就是一个抗旨不尊的帽子。
带着苦恼,朱棣失魂落魄的坐了回去......
此刻,他才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洪武位面——
朱元璋在天幕上的这一幕后忍不住开怀大笑。
“哈哈哈,做的好,做的痛快!对付朱棣这个逆子,就该这样干,让他知道那个位置不是他想坐就能坐的!”
一开始得知燕王朱棣造反后有多愤怒,此刻就有多高兴。
而且更重要的是朱允熥的表现很让朱元璋满意——
不骄不躁,步步为营。
在朱允熥决定削藩后朱元璋就一直担心他年轻气盛,想一次性全部解决,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很容易造成朱允炆削藩那样的后果。
被天下所指也就罢了,更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藩王造反。
但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自己的这个乖孙要比自己想象中的更有耐心和肚量。
先是敲打,将削藩的种子种在众藩王的心头。
等到机会成熟后,这颗名为削藩的种子必将不断生根,破土成长,直至完全结果。
看到这,朱元璋又忽然想起了什么。
转头对着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就是问道:“燕王一家子和那个姚广孝到哪了?”
蒋瓛行礼当即回道:“禀告陛下,燕王几人正在被押回京城的路上,五日左右便能抵达京城。”
朱元璋微微点头,深邃的眼神中满是愤怒。
“将他押回来后先押去祖宗祠堂跪着,跪他个三天三夜后再来见咱!”
“臣,遵旨!”
... ...
相比于朱元璋的兴奋,其他位面的皇帝在看到天幕中朱允熥的所作所为后都皱紧了眉头。
对于朱允熥的手段,他们很是赞叹,但可惜这个手段却是用在了朱棣身上。
这是作为朱棣的子孙们所不愿意看见的。
不过众人不知道的是——
他们还在头铁和矛盾,而在永乐位面的朱棣‘本人’却是非常的淡然。
甚至在看到朱允熥的所作所为后笑了出来,真心实意的笑道:
“此子英武似我啊!只可惜不是我的子孙。”
也许一开始的时候朱棣还会对天幕中的朱允熥抱有敌意,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是朱允熥的话,或许做的还要过分和绝情。
说到底,是不同的立场罢了,而且还是不同世界的不同立场。
堂堂永乐大帝朱棣,可不至于为了另一个世界的自己生气。
不过不生气归不生气,朱棣的心中还是不免有些担忧,他太了解自己,也太了解老和尚这个人了。
恐怕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若是真的走到那一步,无疑是两败俱伤......
一时间,朱棣都不知道自己该心向哪一边,是另一个世界的自己?还是自己认可的朱允熥?
真是一个困难的选择......
将视线重新回到天幕之上——
宴席已经全部结束,此刻已是半夜。
尽管白天的时候朱允熥还在高高兴兴的和众人饮酒同乐,但此刻却是趴在堆成山一样的奏折中处理着政务。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句话可不是一句空话。
而看着面前堆成山一样的奏折,朱允熥也算是理解了自己爷爷朱元璋的心情,难怪他会说出“我本淮西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的话了。
而在朱允熥的面前,蓝玉、铁铉、解缙三人正拿着茶杯静静的等待着朱允熥。
良久——
朱允熥才将这堆成小山的奏折看完,随后揉了揉自己的胳膊后缓缓起身。
见状,三人也是立马起身迎了过来。
“这么晚召见三位,三位辛苦了!”朱允熥看着三人笑着说道。
“臣等惭愧,陛下处理政务到这么晚,是吾等臣子该心怀陛下的辛苦才是。”解缙摇摇头,一脸惭愧的说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