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蕴晴傅文澈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柔心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混账,怎么跟母亲说话的?”杳娘皱眉,“母亲当时已有几分醉意,哪能处处看护到位,你倒好,自己眼皮子浅,连庶妹的东西也要抢。”“也是我管教无方,纵得你不知天高地厚,现在你父亲关你紧闭,这段日子你就好好的在屋子里反省吧。”赵氏胸口起伏,“尤其是头个月,千万不准再出什么幺蛾子了,明白吗?否则,你父亲认识的那些贫寒学子里,总有一个轮到给你做夫婿,你可想清楚了。”事关终身大事,慧娘终于闭上嘴巴。赵氏又说教了一番,带着一身疲惫离开。杳娘却没走。慧娘嘴硬:“姐姐还有什么赐教的,尽管说吧,左右现在爹娘都不在这里,妹妹又不能拿你怎么样!”“慧儿,再过些日子,我便要出门子了。虽说我先嫁去圣京,家里随后就到,但毕竟是出了门子,以后姐姐再想护着你,提点你,...
《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混账,怎么跟母亲说话的?”杳娘皱眉,“母亲当时已有几分醉意,哪能处处看护到位,你倒好,自己眼皮子浅,连庶妹的东西也要抢。”
“也是我管教无方,纵得你不知天高地厚,现在你父亲关你紧闭,这段日子你就好好的在屋子里反省吧。”赵氏胸口起伏,“尤其是头个月,千万不准再出什么幺蛾子了,明白吗?否则,你父亲认识的那些贫寒学子里,总有一个轮到给你做夫婿,你可想清楚了。”
事关终身大事,慧娘终于闭上嘴巴。
赵氏又说教了一番,带着一身疲惫离开。
杳娘却没走。
慧娘嘴硬:“姐姐还有什么赐教的,尽管说吧,左右现在爹娘都不在这里,妹妹又不能拿你怎么样!”
“慧儿,再过些日子,我便要出门子了。虽说我先嫁去圣京,家里随后就到,但毕竟是出了门子,以后姐姐再想护着你,提点你,也不能够了。”
杳娘语重心长,“你性子急躁,待人不够宽厚,因现如今你是咱们府里的嫡出小姐,你才能这样风光。等你出嫁了到了婆家,一门子隔山望水的生人你也这般横冲直撞吗?”
“家里出事的那年你我都还年幼,但已有了记忆。旁的不说,就说咱们家之前的风光,哪里是现在能比得上的?如今圣上垂爱,爹爹终于又有了复起的机会,咱们做女儿的虽不能为父解忧,最起码也不该给家里抹黑!”
杳娘重重地说着,拉着慧娘的手,两人一起坐在床沿边。
“慧儿,你我一母同胞,姐姐难道还会害你不成?”她款款劝说,“你想想,你是官家女眷,咱们又快回圣京了,这个节骨眼上你把事情闹大,最后就算真的找到了幕后真凶,可你的名节也毁了呀。圣京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会要一个名节已毁的千金小姐做媳妇吗?”
慧娘听到这儿,终于有了些许动容。
她磕磕巴巴地说:“那几个把我掳走的人倒确实没有加害于我,他们连碰都没碰我一下。”
“好妹子,你说的这些姐姐都信,可外头的人信吗?你一个黄花大闺女,被人掳走一整夜没有回府,你让那些外人怎么想?”
杳娘轻轻替妹妹拢了拢耳边的碎发,“瞧你这样,连我都心疼,何况爹爹和娘亲?为着你的事情,咱们一家子一整晚都没合眼了,还是老太太出面请端肃太妃替你圆了这桩事。以后就算有人提起来,有太妃娘娘在前头压着,没人敢说三道四。”
“所以啊,这件事得瞒在心里,烂在肚子里,一直带进棺材里去,你可明白?”
杳娘见妹妹还面色有些愤愤,不由地失去耐心:“不然的话,你就真的嫁给那些贫寒学子,一辈子过苦日子去吧。”
“大姐姐,我可不要!”慧娘这才慌了神。
“既不要,那就得记住姐姐的话。别全家上下替你瞒住了,你自己大嘴巴说了出去,还闹得满城风雨。今儿也是,丹娘就是个小傻子,你非得跑到她屋子里去,给她又提醒了一遍。没你这番举动,说不定丹娘明天一早起来都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杳娘的话让慧娘后悔不迭。
“我知道错了,好姐姐……我再也不敢了!你给父亲说说,爹爹最疼你了,你的话他一定听的。”慧娘急了,眼泪都快出来了,“我可不要嫁给什么贫寒人家,我不要吃苦头。”
杳娘安抚地拍拍妹妹的手背:“你放心,姐姐出嫁之前一定让爹爹放你出来,争取啊让母亲给你寻一个称心如意的夫婿。”
“你说得对。”丹娘点点头。
“什么?”
“我听嬷嬷说了,沈家那个确实是个瞎子。”
慧娘:……
慧娘一张脸涨得通红,见对方压根不懂自己的意思,那股气愤就更加忍不住了:“臭丫头,连你也看我笑话,打量着我没人要是吗?看我怎么收拾你!”
她狠狠对着丹娘的后背胳膊拧了几把,疼得丹娘眼泪都快出来了。
用这么大力气,就现在这副皮包骨的身体,肯定留下伤痕了,丹娘忍了两下,拿到证据后反手将慧娘压在床褥上,另一只手捞起被窝里的汤婆子对慧娘的屁股狠狠就是一下。
“啊!!”慧娘惨叫。
说时迟那时快,丹娘一秒间松开手。
屋外匆匆而来的脚步声已经到了门口,大门被推开,赵氏满脸凌厉地跨步进来:“你们在做什么?!”
慧娘见亲妈来了,立马哭成了个泪人:“母亲,丹娘这丫头欺负我,还对我动手!您可要替女儿做主!”
她哭着就跪到赵氏脚边,抱着母亲的腿不放。
赵氏见状又是心疼又是恨铁不成钢:“起来,你这什么样子?还有半点大家闺秀的风范吗?起来回话!”
慧娘袅袅婷婷地起了身,把刚才的事情颠倒黑白,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最后说到丹娘动手,她气呼呼地瞪着床上的小傻子:“连这么个东西也能骑到我头上,区区一个庶出,你真当家里没有规矩了嘛?”
赵氏深吸几口气,目光冷冷看着丹娘。
“你姐姐说的可是真的?你可有要为自己分辩的?”
丹娘歪了歪脸,语气憨厚天真:“我没有打她啊,我也不知道姐姐为什么要来我的房间,她就来跟我说那沈家是个瞎子,让我不要嫁。”
傻子满脸迷茫,“姐姐是为我好吧。”
赵氏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刚才来得匆忙竟然忘记了这是丹娘的柳璞斋,并非慧娘居住的明月轩,这么一来是谁先招惹谁的,一目了然。
慧娘急得直跳脚:“小贱人,你敢在母亲面前胡说八道?你刚才还装模作样不认识我呢,现在就说我是你姐姐了?”
赵氏捂着心口,厉声呵斥:“住口!”
慧娘被吓了一跳:“母亲,您怎么凶我呢……应该狠狠罚这个臭丫头才是,是她没大没小……”
“把四小姐带回明月轩。”
“是,太太。”
强行让蒋妈妈把女儿拖走,赵氏平复了心情才扯了扯嘴角看向丹娘:“刚你四姐姐的话不要放在心上,到了日子该嫁就嫁。”
丹娘依然懵懂,但却听话地点点头。
明月轩紧挨着秀芳阁。
府里的两位嫡小姐过了十二岁就有了各自的院子,明月轩布置得最漂亮,花费最多,而秀芳阁则充满了书卷气,处处典雅。
要不是家道艰难,这两位的屋子还要更加奢华靡费。
杳娘正在灯下写字。
丫鬟明杏推门进来,将熨过的褂子衣裳都一一放好,做完了事情才说:“刚太太去了柳璞斋,四小姐又过去找麻烦了,被太太抓了个正着,这会子正在明月轩受训呢。”
杳娘眉眼没动,橘色的烛火照着她的脸庞,秀丽斯文。
她不慌不忙放下笔:“慧娘这个性子也该让母亲敲打敲打她了,平日里随便逗逗丹娘就算了,现在是什么光景了,家里就等着丹娘出嫁的彩礼钱办事呢,你瞅瞅母亲身上,都两季没有换过新衣裳了,偏慧娘不懂事,还把自己的屋子里里外外布置成那样。”
说着,她摇摇头,吹了吹纸上的墨迹,“咱们是要返回圣京的,丹娘一辈子都得留在云州了,到底是自家姊妹,出嫁之前还是供几天姊妹情分吧。”
明杏笑了:“还是咱们大小姐看得明白。”
“等着瞧吧,慧娘这次没那么容易过关。”
到底是亲姊妹,被杳娘说中了。
同样是准新娘,另外一边的柳璞斋就冷清多了。
沈家也按照礼数送了一些聘礼过来,无非就是些干货点心布料之类的,丹娘不了解古代嫁娶的流程,也就去瞅了一眼,然后这些东西就被老太太接手了,说是等到她出门子那天一同再送去沈家。
时间一晃,腊月将至。
杳娘的婚期定在了明年二月十六,黄道大吉,顺风顺水的好日子。
接下来就是丹娘的婚期,与杳娘刚好错开了大半个月,三月初八。
丹娘听到这个日子觉得很开心,回去就奖励自己多吃了一把瓜子。书萱觉得莫名其妙,因为这并非是三月里最好的日子,明显是沈家在怠慢丹娘,而赵氏也乐得顺水推舟。
丹娘笑道:“你就不懂了,三八妇女节,好日子啊。有位伟人曾经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日子真好。”
书萱:……
小丫头听得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敲定了两位宋小姐的婚期,赵氏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张罗过年的事宜。外头风雪虽大,却挡不住赵氏的热情。
这天格外冷,赵氏步伐匆匆从外头进来,鬓角处还带着点点雪花,进门就冲着安福堂的正屋过来:“母亲,大好消息!砚哥儿那孩子被书院选中,等开年就要下场试手了!今儿砚哥儿与砾哥儿一道回来,还有大半个时辰便能到家了。”
赵氏喜出望外,哪怕脸颊被冻得通红也难改喜悦之色。
“砚哥儿是个有大出息的,能被书院选中,那想必学问是极好的。”老太太也高兴。
虽说现在宋家已经渐渐起复,但下一代中总要有能出来挑大梁的角色才好。
宋竹砚是长子,更是嫡子,他身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
好在,这位砚哥儿虽比不上弟弟天资聪颖,却用功苦读,倒也能弥补一二。
这次被书院选中真是莫大的荣幸,宋恪松回来听说后也夸奖不断:“我儿总算有出息了,不枉费家中栽培。”
大半个时辰后,一辆马车停在宋府门外。
赵氏早就命人等在门口,只待儿子一回来就把人带到自己屋里来。
仔细算算,他们母子也有半年没怎么见过面了,也不知她的砚哥儿是胖了还是瘦了,有没有长高。
正在屋子里愁着,突然门外一只手打起厚重的帘子,紧接着一个温吞的声音响起:“三弟,切莫如此,当心惊着母亲。”
另一个声音却说:“在母亲这儿怕什么,她见到咱们俩怕是要欢喜得哭出来吧。”这声音活泼得很,与刚才的那个声音截然不同。
赵氏愣住了。
还没反应过来,突然眼前一花,从屋外进来两个少年俊秀的男孩子,一个端庄有礼,一个潇洒不羁。
“砾哥儿!!哎哟,你怎么也回来了?”赵氏又惊又喜,“你信上说不是还有三五日才到吗?”
竹砚在一旁温温笑着:“三弟这是想给娘一个惊喜。”
“那也不能到得这般快,你们俩都给娘看看,哎哟真的长高了不少啊,砚哥儿还黑了,在书院读书就是辛苦。”她一边说一边抹着眼角的泪,内心是高兴不已。
能看见自己的两个宝贝儿子,赵氏已经心满意足。
“坐马车当然快不了,我可烦这东西,又慢又晃悠,我是一个人骑马回来的。”竹砾笑道,径直走到桌边倒了一大杯热茶喝下,“娘,您是没见过大雪漫天,还在雪地里疾驰的风景,虽然冷得不行,却也痛快!”
“不要。”她直接摆手,“别闹,你家姑娘正在忙着计算人生大事,哪有功夫玩这些小孩子家家的游戏。”
正说着,陈妈妈过来了。
“七姑娘,老太太说了,前头来了客人,命姑娘收拾穿戴好了,同太太一道过去,就在偏厅的屏风后面就成。”
又来客人了。
丹娘有点老大不情愿,她正沉浸在美妙的存钱认幻想里不能自拔,突然要在大冷天的换衣服出门就很抓狂。
但这是领导的指派,丹娘没资格反抗,只能乖乖换上一件簇新的梅红金边的袄子,外面罩衣层天青白的斗篷,把自己从头包到脚。
她先去了赵氏屋里,杳娘已经到了。
赵氏扫了一眼丹娘,见她虽然一身新,却不是什么时兴的好料子,更不是什么拿得出手的好做工,便也没有往心里去。
“前头来的可是贵人,你们可得给我把皮绷紧了,千万不可给家里丢人,明白了吗?”赵氏严肃地进行训话。
丹娘知道这话是冲着自己说的。
她乖巧地点点头,用一双憨傻又天真的眼睛看着赵氏,直到把对方看得无语。
赵氏领着两个女儿走到偏厅,刚坐好,前面就有小厮来报。
“骠骑将军夫人到,古小少爷到。”
“宣平侯夫人到,谢小少爷到。”
连着两声通报,就连赵氏都忍不住扬起脖子,目光灼灼地盯着外面。
“你们俩姊妹俩就待在这儿,没有我的话不准出来。杳儿,你是姐姐,照顾好丹丫头。”赵氏给了女儿一个深深的眼神。
杳娘明白了:“娘,你就放心去吧,这儿有我呢。”
赵氏理了理衣装,抬脚出门。
偏厅和正厅其实就隔了一道屏风,外头说话的声音里面听得清清楚楚,只因为今日前来拜访的除了两位贵夫人之外,还有已经成年且尚未议亲的男孩子,所以杳娘和丹娘就要避嫌。
丹娘很明白这个用意,也十分理解。
但理解并不代表赞同。
既然不能出面,那就意味着这件事其实跟她们俩没多大关系,或者说她们俩并不是决定性的关键,可有可无。这天寒地冻的,把人从暖烘烘的屋子叫到这儿来,只是为了当个陪衬,丹娘觉得很无语。
她看了一眼身边的姐姐。
杳娘却表现得不一样。
坐在椅子上的杳娘,身姿婀娜,容貌秀美,那眼神更是一眨不眨地盯着屏风之外,白玉般的小手捏着帕子,似乎在期待什么。
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快别见礼了,以后都是一家人了,何须如此见外?”
“侯夫人哪里的话,您是宣平侯府的一品诰命夫人,来我们这样的人家已是我们的荣幸。”赵氏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敬意。
但丹娘听得清清楚楚,这话里明显有些愤愤不平。
只不过她五感过人,她能听得出来,那对面的宣平侯夫人就未必了。
果不其然,宣平侯夫人笑得越发清脆,那声音如银铃一般,完全听不出这是个已经年过三十,儿子都这么大了的妇人。
“你家长女既已与荣昌侯府定了亲,那与我家不就是一家人吗?宋夫人敢情是贵人事忙忘记了,我家与那荣昌候府可是本宗的兄弟呀。”
“既如此,是我们家杳儿高攀了。”赵氏美滋滋地说。
“怎么能算高攀?宋大人先前也是官拜宰辅的人物,若不是流年不利,又岂会吃这些苦,还是宋夫人贤惠聪颖,跟着宋大人熬油似的熬到了今天,总算能回圣京了,可喜可贺。想必,等去了圣京,以宋大人的才干也必定受到重用。”
这些都是老太太的小厨房做的,一式两份,丹娘自然而然觉得有自己一份。
欢欢喜喜地坐下来,她眼巴巴的看着老太太,就等着她动筷子了。
谁知,老太太笑道:“你这丫头倒是乖觉,没人请你,你就来了。”
“都是老太太这儿的饭不好,我总想着,也不能让肚子饿着嘛,饿坏了还怎么让老太太松快松快呢?”
丹娘俏皮一笑。
在这位老人家面前,她还是流露出几分自己的真实性格。
老太太笑了:“你都坐在我旁边了,哪能把你轰出去呀?这寒天腊月的,你这小傻子要是到处说你老祖母的不是,岂不是我亏待你这小孩儿了?”
“老太太,我不小了,明年等大姐姐出阁,我便要嫁去沈家了。”丹娘很认真地说,“我不能同老太太一起去圣京,所以……老太太能让您身边的翠柳跟我学一段时间的推拿吗?”
“为何?”老太太已经隐约猜到一些,却又不敢肯定。
丹娘抬眼,漆黑如墨的眸子那样明澈干净:“翠柳年轻,且又是家生子,以后也会配府里的管事,不会离开老太太身边,她学会了推拿,等我不在的时候就可以让她帮您,这样也能舒服不少,您说不是吗?”
老太太一阵感慨。
她心头暖暖又酸涩,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说到底,丹娘要被留在云州是府里心照不宣的秘密,只是没人说出来罢了。倒是慧娘有几次口无遮拦的在丹娘面前炫耀过,说什么待他们回了圣京如何富贵,只有丹娘可怜,需要留在云州一人吃苦云云。
只不过丹娘不放在心上。
她是穿越了末世,从无数腥风血雨,尸山血海中过来的灵魂。
不去圣京反而好,那里人多口杂,她没有这个时代的求生能力,这么早过去很怕自己会被当成一盘菜给送了。
不如留在云州,地方小,人也简单。
从一开始,她就不觉得自己留在云州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却不想自己一番话惹得老太太红了眼眶。
丹娘急忙说:“祖母,您别哭啊……孙女还没死呢。”
老太太闻言,差点把碗给摔了,刚刚酝酿出来的情绪也跑得一干二净。
“小猴子,谁哭了?吃你的早饭!你既有这份孝心,回头就让翠柳跟着你去吧。”老太太被这么一搅和,又好气又好笑,“这小馄饨我见你爱吃,那就多吃点。”
“诶,谢谢老太太。”
有吃的,丹娘比什么都开心。
吃饱了肚子,顺了一个安福堂的大丫鬟回来。
书萱见状很紧张,生怕自己丢了饭碗,等丹娘开始教翠柳推拿之术时,书萱立马明白了:“姑娘这是为了老太太着想呢?”
“是呀,等等你们都去圣京了,她身边无人会这推拿,等到旧疾发作的时候我又不在,不是更疼吗?在这个家里,老太太待我好,我应该回报她。”
丹娘回眸,眉眼如画,“你也跟着学学,等翠柳累了,你就顶上,你们俩交换着来,这样又不疼着老太太,又不累着你们俩。”
饶是保持镇定的翠柳都被逗笑了。
书萱还没笑完反应过来,顿时小脸沉沉。
翠柳学完了推拿,丹娘便让她回老太太屋里去了,柳璞斋上下一片安静,该做活的做活,打扫的打扫,只有丹娘一人继续看书。
沈寒天送来的书还真不错,她看得津津有味。
翻开这些书的第一时间丹娘就喜极而泣——太好了,虽然这个朝代是之前没有过的,但文字还是她熟悉的,不用当个文盲了,能不感动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