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将谯周这老儿从光禄大夫提拔成太子少傅,那可是从副部直接干成了正部,多少人奋斗一辈子也未必能够如愿。
如此恩遇,相信谯周这宁愿给自己戴绿帽也要谋求进步的老东西,定会乐不可支。
只要将这老东西骗进了宫,哼哼,到时有得他苦头吃。
“陛下圣明!”
诸葛瞻听到刘善简简单单便已给谯周下了饵上了套,由衷赞道。
刘善摆摆手,叮嘱道:“孤与卿所谋之事,须得机密又机密,若是走漏了半点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诸葛瞻点头应道:“陛下思虑周全,臣与犬子省得。”
刘善再次扫了眼手中丝帛,凝重道:“按邓艾信中所述,黄皓与谯周这两个老贼为引魏军入蜀,竟然提供了一条秘密路线。这条路线在哪里,卿务必要将从黄皓那老东西嘴里挖出来。”
顿了顿,刘善再次将丝帛攥紧,又道:“如此通敌卖国的大事,光这两个老匹夫肯定干不成,恐怕他们还有同党,也要一并给孤挖出来。”
诸葛瞻也是一脸凝重,道:“臣已着犬子对那老贼进行秘密审问,相信不久便会有答案了。”
“嗯,卿做得很好。”
刘善点点头,赞许一声,咬牙道:“既然他们如此处心积虑地谋我大汉江山,孤便让他们看看,我大汉的刀锋,到底还砍不砍得动滚滚人头。”
霎那间,诸葛瞻只觉素来温弱的皇帝陛下,全身气质大变,腾腾的杀气迫得他连退三步。
“这,这还是那个曾被父亲私下斥为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翌日早朝。
承光殿上。
刘善独坐于皇帝宝座。
殿下,稀稀疏疏坐了将近四五十名身着朝服盔甲的文武官吏。
现在北地战事吃紧,许多官员已随大将军姜维北上抗魏,仍旧留在朝堂的,除了防御都城的武官外,便尽是中央文官。
诸葛瞻如今领着平尚书事,又兼着卫将军,位比三公,既是朝堂上的文官之首,也是留守都城的武将第一,自然排在最前。
刘善冷冷扫视朝堂,他虽然已经熟记了留守都城的文武官员名字,却无法将人名与长相对上号。
此刻看着这四五十名文臣武将,只觉陌生无比。
唯有凭着记忆中的官职大小,与他们的座次进行对应。
不过片刻,刘善便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位于诸葛瞻身后第二排的一名老者身上。
按照座次,这老者所在的位置,便当是谯周无疑了。
这老东西虽然须发皆白,但却满面红光,神态安祥,显然平时保养极好。
此刻,他正端坐案前,一双老眼在刘善周围来回游弋,想来应该在找他的好基友黄皓这老阉货吧。
刘善看着眼神飘忽的谯周,嘴角微拧,移开目光,又向诸葛瞻右首看去。
那里,坐着一个身穿黑色缎袍的中年男子,袍上镶着金丝滚边,绣着九条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