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玉熙庄子的小说嫡女重生记阅读

玉熙庄子的小说嫡女重生记阅读

玉熙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自从知道宋先生要来,玉熙除了每天上午跟下午花半个时辰做绣活,其他时间玉熙都在跟申妈妈认字。这日天气很好,玉熙端着绣箩到院子里绣帕子。墨菊欢快地从外面走进来,朝着玉熙叫道:“姑娘,二少爷来了!”感念于宁氏的救命之恩,二少爷韩建业对玉熙很是关心。不过他自从去年跟着师傅习武,平常很少回府。玉熙见到韩建业,心里也是思绪莫名,上辈子对她最好的人除了秋氏就是二哥了。可二哥在姻缘上栽了一个大跟头,被武氏的外甥女秋雁芙所设计,最后不得不娶了秋雁芙。后来二哥为了避开秋雁芙去了辽东,结果再也没有回来。韩建业看着玉熙傻傻地站在门口,走过来摸着她的小鬏鬏,笑着说道:“怎么?看到二哥欢喜傻了?”韩建业容貌更像秋家的人,国字脸,浓眉大眼,因为自小习武的关系,比...

主角:玉熙庄子   更新:2024-12-28 09: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玉熙庄子的其他类型小说《玉熙庄子的小说嫡女重生记阅读》,由网络作家“玉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自从知道宋先生要来,玉熙除了每天上午跟下午花半个时辰做绣活,其他时间玉熙都在跟申妈妈认字。这日天气很好,玉熙端着绣箩到院子里绣帕子。墨菊欢快地从外面走进来,朝着玉熙叫道:“姑娘,二少爷来了!”感念于宁氏的救命之恩,二少爷韩建业对玉熙很是关心。不过他自从去年跟着师傅习武,平常很少回府。玉熙见到韩建业,心里也是思绪莫名,上辈子对她最好的人除了秋氏就是二哥了。可二哥在姻缘上栽了一个大跟头,被武氏的外甥女秋雁芙所设计,最后不得不娶了秋雁芙。后来二哥为了避开秋雁芙去了辽东,结果再也没有回来。韩建业看着玉熙傻傻地站在门口,走过来摸着她的小鬏鬏,笑着说道:“怎么?看到二哥欢喜傻了?”韩建业容貌更像秋家的人,国字脸,浓眉大眼,因为自小习武的关系,比...

《玉熙庄子的小说嫡女重生记阅读》精彩片段


自从知道宋先生要来,玉熙除了每天上午跟下午花半个时辰做绣活,其他时间玉熙都在跟申妈妈认字。

这日天气很好,玉熙端着绣箩到院子里绣帕子。

墨菊欢快地从外面走进来,朝着玉熙叫道:“姑娘,二少爷来了!”

感念于宁氏的救命之恩,二少爷韩建业对玉熙很是关心。不过他自从去年跟着师傅习武,平常很少回府。

玉熙见到韩建业,心里也是思绪莫名,上辈子对她最好的人除了秋氏就是二哥了。可二哥在姻缘上栽了一个大跟头,被武氏的外甥女秋雁芙所设计,最后不得不娶了秋雁芙。后来二哥为了避开秋雁芙去了辽东,结果再也没有回来。

韩建业看着玉熙傻傻地站在门口,走过来摸着她的小鬏鬏,笑着说道:“怎么?看到二哥欢喜傻了?”

韩建业容貌更像秋家的人,国字脸,浓眉大眼,因为自小习武的关系,比同龄人高出了一个头。

玉熙抱着韩建业,眼泪刷刷地掉:“二哥。”这辈子她再不允许秋雁芙坏了她二哥的姻缘,这样二哥就不会去辽东,也不会英年早逝。

韩建业有些傻眼了,这什么情况。

墨菊也不知道自家姑娘是怎么回事,笑着说道:“姑娘,你这是怎么了?二少爷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怎么还哭了呢!”

玉熙回过神来,有些脸红,赶紧取了帕子擦眼泪。她刚也是看到死而复生的二哥她激动过头了。

韩建业是个粗线条的男人,见状乐呵呵地笑着说道:“见了二哥还真欢喜地哭了呀!来,这是二哥给你买的,看看喜不喜欢。”妹妹这么想念自己,让他受宠若惊呀!

玉熙看着手里的一盒胭脂满头黑线,她才四岁呀,怎么就让给她买胭脂呢:“二哥,以后不要再给我买东西了,浪费钱。”才四岁的孩子谁会用胭脂,这胭脂给她也是拿去赏人。

韩建业大咧咧地说道:“没事,费不了几个钱。”

玉熙无语,赶紧转移了话题,说道:“二哥,若是你能给我买本字帖,我会更高兴的。”

韩建业捞起玉熙进了屋子,放下她以后笑着问道:“熙儿开始认字了吗?那你想看什么字帖?”

玉熙想了一下说道:“字帖的话,颜真卿的最好。”她听说颜真卿的字帖是最好的。

韩建业一口答应道:“难得熙儿这么上进努力,这两天二哥就给你买。”以前玉熙对她很亲近,却没现在这么自然,玉熙的改变还是让他很满意的。

正说着画,墨菊将玉熙的绣箩端了进来:“姑娘,这绣箩我放到屋子里了。”

韩建业听了这话,吃惊地问道:“熙儿,你开始学做绣活了?”见玉熙点头,韩建业笑问道:“那什么时候给二哥绣个荷包呀?”

玉熙估算了一下,说道:“二哥,这荷包是送给雅诗表姐的。等这个荷包做完,我就给你做。”

韩建业乐呵呵地说道:“好,哥等着。”

玉熙故意说道:“二哥,你就不怕我的荷包绣得难看,你带出去别人笑话你呀?”跟韩建业相处,玉熙觉得特别的舒服。

韩建业毫不犹豫地说道:“你放心,他们只有羡慕我的份。”韩建业还有几个师兄弟,可都没收到过家中的荷包。所以到时候他若得了妹妹的荷包,那几个人绝对只羡慕嫉妒的份。

玉熙裂开嘴笑着说道:“二哥放心,我一定给你绣一个漂亮的荷包。”韩建业的话总是能暖她的心窝。

两人唠嗑了小半天,韩建业这才走了。

韩建业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外面买字帖,可是找来找去也找不着颜真卿的字帖,最后想到了她大哥韩建明。

世子爷韩建明听到自己弟弟朝自己要字帖,还不是给自己用,是给玉熙用,当下问到:“四妹妹都知道要练字,你呢?你什么时候也练下字呢?”韩建明自小在韩老夫人身边长大,韩老夫人要求很严苛,他三岁认字五岁上学堂。不过他的身份也不需要他科举博功名,读书只是为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而韩建业自小就讨厌念书,看到书就好似看到仇人,写得那字在韩建明眼里那简直惨不忍睹。

韩建业脸一红,忙说道:“我的事以后再说。哥,四妹妹说她要一本颜真卿的字帖,我记得你这里好像有不少呢!”

韩建明都快要被这个二货弟弟打败了,什么叫他这里有很多,好像颜真卿的字帖都是大街货:“字帖我明日给她送过去。”

韩建业哪里愿意,说道:“大哥,还是我自己挑,挑好了我就给她送过去。”他还不知道自己哥哥,小气吧啦的样,让他挑肯定不舍得将最好的拿出来。

韩建明是国公府的世子,手上的好东西不少,光收藏的字帖就有十多本,虽然不是真迹但也不是大路货。

韩建业看了世子爷收藏的基本颜真卿的字帖,都不满意。最后见书桌上房了一本字帖,打开一看,竟然是颜真卿的《争座位帖》:“大哥,就这本吧!这本好。”

韩建明头上一群乌鸦飞过:“这是草书,四妹妹才开始认字你让她习草书?”韩建明的意思是换过一本简单容易的。

韩建业却不管那么多,他就觉得这本字帖龙飞凤舞,看起来很有气势。而且能让他大哥都临摹的字帖,绝对是好的:“大哥,就这本了。”怕韩建明不舍得,拿了字帖飞奔而去。

韩建明望着弟弟的背影,无奈地摇了一下头:“真是……”对这个弟弟韩建明时常感觉到一种无奈,都快十岁了还跟个孩子一样。

玉熙看到韩建明送她的字帖是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有些哭笑不得。她如今才四岁刚刚启蒙,送她一本草书字帖真的没问题。

韩建业看着玉熙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干脆问道:“熙儿,你觉得怎么样?若是你觉得不好,我再给你换!”

玉熙笑着说道:“我很喜欢,不用再换了。”虽然不是真迹,但玉熙知道这字帖也很珍贵。

韩建业的杨师傅武艺很高,但性子有些怪,一直住在山上不愿下来。所以,韩建业跟他习武也只能住在山上。在家呆了三天,韩建业又回山上去了。

玉熙写完二十个字,放下毛笔,看到红珊欲言又止,奇怪地问道:“怎么了?有事就说,吞吞吐吐的做什么?”

红珊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姑娘,二爷给你的那本字帖是世子爷的心爱之物。”

玉熙没想那么多,笑着走到铜盆前,洗好手后笑着问道:“你怎么知道那字帖是大哥的心爱之物?谁告诉你的?”

红珊看了一眼玉熙,见她神色没有异样,说道:“是紫衣姐姐告诉我的。”

玉熙神色一顿,紫衣是大堂哥身边的丫鬟,她跟红珊说这件事绝对不是偶然。玉熙故意装成不知事的样:“她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红珊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姑娘,我瞧着紫衣姐姐的意思是想将这本字帖要回去。”

玉熙面色有些难看,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二哥没征得大哥的同意下将字帖拿走送她?二哥再不知事,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紫衣这话完全是在诋毁二哥。玉熙眼中冷光一闪,也不知道是谁给紫衣这个胆子:“这事我知道了。”

玉熙当面没说什么,转眼就将这件事告诉秋氏。当然,不是以告状的行事,而是以调笑的语气说道:“二哥也真是的,虽然大哥不会怪罪,但我总觉得不好意思,下次二哥回来我不理她了。”

秋氏听了玉熙说的事,笑着说道:“你二哥就是这么一个大大咧咧的性子。不过你放心,你大哥没这么小气的。给你的字帖,你拿着就是,不需要放回去。”

玉熙笑着说道:“大哥真不会怪罪吗?”

秋氏摸着玉熙的头,笑得很和蔼:“不就是一本字帖,你大哥哪里就这么小气。”

玉熙自然不会纠缠在这件事上,当下也笑着说道:“伯母,我也是看着那本字帖龙飞凤舞很好看,想着若能将这种字帖绣在绣品上肯定很好看,所以我才没将字帖还回去。”这意思是她以后会临摹这本字帖了。

秋氏笑道:“你呀你,别总想着刺绣。宋先生十月初会过来,你可得做好准备。”会刺绣自然好,但她们家的姑娘又不是以刺绣为生,不需要将所有精力放在这上面。

玉熙也不紧张,说道:“伯母,《三字经》、《百家姓》都学完了呢!,马上要学千字文。”

秋氏有些意外:“你才跟申妈妈学多久,就学完了两本书了?”

玉熙觉得自己已经很慢了:“这两本书我学了十天了。我听说三姐学东西更快,一教就会。”


转眼,又到了五月。

望着爬满枝头的蔷薇花,玉熙低声说道:“一年了。”她回来已经一年了,这一年,她改变了很多。她也相信,将来也会改变,而且会变得越来越好。

红珊从外面进来,说道:“姑娘,容姨娘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动了胎气,不过好在孩子保住了。”

玉熙回转头,说道:“若是我没记错,容姨娘应该有七个月的身孕了?”容姨娘也真是厉害,这半年来面上安安心心地养胎,暗地里却将怜姨娘的孩子弄掉了,自己的孩子却是妥妥的没任何的问题。

红珊点头:“说起来也是这孩子命大。”

玉熙回想上辈子的事,很可惜,她没那时候的记忆。不过唯一肯定的是,容姨娘没有儿子,只玉婧一个孩子。也就是说,这个孩子要不是没平安落地,要不是夭折了:“说起来,二姐已经关了快半年了。”老夫人当初发话要关玉婧一年。玉熙以为只是说说,却没想到真关了。这都大半年都给关在佛堂,玉熙觉得玉婧估计半疯了。

红珊觉得二姑娘被关起来大家都清静:“要是二姑娘出来,我们又不得清净了。”

玉熙轻笑道:“怕她做什?上次是我没防备,再不会有下次了。”以后,她吃什么都不会再吃亏。

到了傍晚时分,红珊给玉熙带了一消息进来:“姑娘,方妈妈说后日过来看望姑娘。”

玉熙听了这话,脸上浮现出笑意。方妈妈会进府,表明这件事进展顺利。

见了玉熙,方妈妈脸上满是欣喜:“姑娘,姚记的掌柜愿意买我们的方子,不过要求我们只卖他们一家。”

这个要求不过份,玉熙自然答应了。两人商议了许久,方妈妈才出府去了。

当天下午,姚记大掌柜就拿到药膏的方子。看着方子,姚记大掌柜心里起了嘀咕,这看着就不像是个小姑娘笔迹。

方妈妈道:“掌柜若是不放心,那就算了。”

姚记大掌柜的赔笑道:“不是,我就觉得这字好像是刚写上去的。”

方妈妈心头一跳,不过却没怯场:“只要方子没问题,什么写的不重要,姚掌柜的,你说是吧?”

姚掌柜的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跟方妈妈唱对台戏,他对药理也不懂,扫了两眼就递给身旁一个胡须长长,年纪大约在五十开外的老者。

长胡须的老者看完这方子以后以后,朝着姚记大掌柜说道:“这方子上面列的大半都是制祛疤药膏的材料。”这段时间姚记商铺已经有专人分析过这药膏的成分。当然,只能分析出大概的成份。具体如何配置,用料多少是分析不出来的。

姚大掌柜的万分欣喜,当初他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的,却没想到竟然真让她捡到了一个金蛋。大掌柜的先让那长胡须的老者出去,然后才跟方妈妈说道:“我们现在就可以签契约。”

方妈妈摇头说道:“我家主子说契约就不签了。”不签契约,也是不愿意落下话柄。

姚记大掌柜的眉头一抖,有些为难。他已经将方妈妈的底细都打听清楚了,也大致猜测到这方子应该是出自国公府四姑娘的手。虽然他不知道这四姑娘从哪里弄到的这古方,但只要这方子是真的就成。至于说方子是假的这个他没怀疑,这药膏虽然面相不好看,但他已经试探了一个月,效果真的很好,如今市面上流通的几样祛疤的药膏药效都比不上这款。大掌柜的说道:“没有契约,我没办法付钱呀!”最主要的是,万一有什么问题,到时候问谁去。

方妈妈很爽快地说道:“我家主子说了,若是你们不相信,可以等药膏做出来后再付钱。”

姚记大掌柜的一愣,倒是没想到对方这般大的魄力,他想了一下,说道:“这样,我先付三分之一的款,等药膏熬出来后再付剩下的。”这已经是他最大的权限了。

方妈妈点头答应了,然后又说道:“我主子说她就是看中姚记商铺商誉是最好的,才愿意将方子卖给你们。只要你们遵守承诺,这方子就不会再有第三个人知道。”

姚掌柜这下明白了为什么方妈妈敢不先收款了,人家压根就不担心他们不付钱。若是他们敢不付钱,人家就敢将着方子卖给其他人。东西若不是独家的,利润就得大打折扣了。而他若是将四姑娘卖方子的事情泄露出去,对四姑娘造成不了什么大的危害,反而会损坏了他们的名誉。姚记大掌柜立即说道:“方娘子放心,这事绝对不会传扬出去的。剩下的钱,等药膏制作出来,我立即给你送过去。”

方妈妈摇头说道:“到时候你让人送个口信,我自己来取。”她可不想让别人知道她与姚家商铺有买卖关系。

这方子玉熙开价一万五千两,姚掌柜知道玉熙不想让国公府的人知道,故意压价,压到了八千两。讨价还价,最后定位一万二千两银子。这回掌柜的先付了四千两银子。

方妈妈小心翼翼双手接过银票,放在自己的荷包里。走出门的时候她腿还在打哆嗦,她可是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呀!

姚掌柜的送走了方妈妈,忍不住跟旁边老长须老者嘀咕着道:“三叔,你说国公府的四姑娘才五岁,怎么就这般厉害?”这么金贵的东西,竟然敢这么随意拿出来。若换成他,还不得宝贝疙瘩一般。

那长须老者说道:“韩四姑娘厉害不厉害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方子。只要方子是真能给我们赚钱,其他都不用管。”对方要求他们不泄露消息,就表明这事她不想让别人知道,由此可见这事是避着国公府的人。

老者倒也没多想,大户人家里的事多。一个小姑娘贸然得了这么大一笔钱,被人知道说不准一分都留不住,所以才会提出这要求。

姚家大掌柜点头道:“三叔说的是。”

四千两的银票,这让方妈妈接下来的日子是提心吊胆。半个月后得了另外的八千两银子,更是让她愁得觉都睡不好,就怕出问题。等墨菊过来送了东西,她立即将银匣子交给墨菊,说道:“匣子里放的是上个月的收益,你拿回去交给姑娘。”

墨菊忙双手接过,说道:“妈妈放心,我这就回去交给姑娘。”匣子是上了锁的,两把钥匙一把在方妈妈手里,另外一把在玉熙手里。

玉熙看到这银匣子的时候,神色如常地说道:“东西放下,我先看看,晚上再记账。”玉熙得的所有东西都要入账的,掌管银钱匣子的就是墨菊。

墨菊忠心耿耿,又憨厚老实,玉熙对她还是很放心的。当然,钱账分开,就算墨菊真起了心思也不怕。

方妈妈虽然没进来,但也托了红珊的哥哥带了话进来。当然,用的都是事先说好的暗语。所以玉熙知道这银匣子里另有乾坤。

玉熙等墨菊出去以后,拿了钥匙打开匣子,看到一堆碎银子压着几张银票。

玉熙看着这几张银票,激动不已。她上辈子出嫁时,嫁妆是两万多两,这还是她嫁给江鸿锦的原因。不过很快,玉熙就冷静下来了。这一万两千两银子,说是巨款,也不过只能购置玉辰屋子里的几样摆设了,所以,真没啥好激动的。

得了这么大一笔钱,玉熙觉得得赶紧置办一些产业。有了产业就表明每年都有固定的收益,这样她以后也就不愁银钱了,这样就算没方妈妈的包子铺她都有钱进账。她也没多大的野心,只要自己手头宽裕,以后日子过得舒坦就成。经了那么多的事,她很清楚,有钱好办事,手头宽裕在府邸行事都方便许多。就比红珊打探消息,红珊人缘广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打探消息也是很费钱的。

玉熙也不着急,置办产业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成的,这事得慢慢来,急不得。

玉熙得了一笔巨款,还与往常一样。哪怕是她的贴身丫鬟墨菊跟红珊都没看出任何异样。

转眼,又到了假期。一个月两天假,而且都是在每个月最后两天,这是宋先生的习惯,雷打不动。

玉辰提出了邀请:“四妹妹,过两日我舅舅生辰,你随我一起去吧!”玉辰极得平清侯府的老夫人的喜爱,这也就玉辰要跟宋先生学习抽不开身,要不然蒋老夫人肯定回经常接玉辰去蒋家住。

玉熙婉言拒绝了:“三姐,我这两日还要温书,就不去了。”平清侯府的几位姑娘眼界很高,看不上她这个继室之女。上辈子没受遭受那几个女人的白眼,所以她没准备与平清侯府的几个人结交。

玉熙准备趁着这两日假期,好好钻研那副双面绣。学东西天赋真的很重要,学琴时玉熙觉得千难万难,可这双面绣,哪怕没人教玉熙如今也摸到了窍门。摸到窍门,要掌握它的技巧就容易许多了。

玉辰有些失望,但她也没强求。

望着玉熙的背影,侍书很是不平地说道:“姑娘什么都为四姑娘打算,可四姑娘却一点都不领情。姑娘,以后你还是离四姑娘远一些吧!”她觉得玉熙不识好歹,不值得她家姑娘费心思。

玉辰望着侍书,淡淡地说道:“你年岁也大了,我会跟祖母说,放你出去的。”

这话就如晴天霹雳,不仅吓傻了侍书,就连侍琴也吓了一大跳。侍琴忙说道:“姑娘,侍书虽然这话有些逾越,但也是为了姑娘好。”

玉辰冷着连说道:“为了我好就能挑拨我跟四妹妹的姐妹情谊?上次的事我没追究,就是看在她服侍我多年的份上。这次,我是决计不能再饶了。”

侍书瘫软在地。


收服了红珊,让玉熙心情大好。

玉熙多说了两句:“你堂姐是苦,可最关键还是她自己露怯了,所以才被人踩在脚底下。”能做到老夫人的贴身丫鬟肯定有两把刷子,所以排除了性子软弱的可能,唯一剩下的就是她害怕被休弃,心里有了顾忌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只可惜,别人不会因为你的退让就心存感激,相反,这些人只会得寸进尺。这是她上辈子得到的教训。

红珊心里有些惊骇,从头到尾她都没说她堂姐是什么样的人:“姑娘怎么知道我堂姐露了怯?”

玉熙轻笑一下:“你爹是国公府有头有脸的人,还会怕一个举人?你堂姐忍气吞声,肯定是有所顾忌。”

红珊苦笑道:“姑娘说的是,我那堂姐怕自己被休孩子受苦,所以委曲求全。如今她已经同意了堂姐夫纳妾了。”

玉熙道:“你堂姐的退让只会让你堂姐夫一家变本加厉,她的苦日子还在后头。”

红珊心里一滞,仰头望着玉熙说道:“姑娘,我以前没少得我堂姐的照佛,我想帮她一把。”

玉熙倒觉得红珊能知恩图报,性子不错:“你告诉你堂姐,冲的怕愣的,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天底下的举人多得是,多你堂姐夫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只要你堂姐敢豁出去,到时候怕的就不是你堂姐,而是你堂姐夫一家。”别说是一个举人,就算是一个得了官的进士,若是没有根基,也能随时将他扯下来。

红珊听了心头一震,给玉熙磕了一个头:“多谢姑娘指点。”

玉熙笑道:“不用忙着给我磕头。若是你堂姐不敢,我说的这番话也是白说。”其实,只要立得起来,就什么都不怕。

想到她上辈子的事,玉熙心情一下不好了,说起来上辈子会成为一个受气包也是因为她太软弱了。像现在,国公府的下人谁敢给她脸色看?

腊月二十四向先生宣布放假,假期延续到元宵以后,等于是说有二十多天的假期。

玉熙并没有因为放假就偷懒,当天晚上仍然老老实实地写完了大字,然后拿出棋谱出来琢磨。

申妈妈忍不住说道:“姑娘,宋先生不是说你的画艺好吗?姑娘怎么不多画画?”勤能生巧,若一直都不动笔也学不好。

玉熙简单明了地说道:“不感兴趣。”画得再好也成不了名家,其实就算玉辰的画在后来一副卖到了千金的天价也是因为她的身份,并不是因为她的画就真值这个钱。

玉熙清楚自己有多少斤两,她资质不错,可也仅仅比一般人高,跟玉辰比相差甚远。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是什么都想学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所以如今除了在课堂上学的,玉熙课余时间都花在了棋艺跟刺绣上了,画艺只是顺带的。学棋艺是能更好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刺绣是因为这东西她有很深的底子,只要花点时间做就可以做得很好,省时省事。

申妈妈并没有玉熙这句话就退缩,反而说道:“姑娘,画还是要学好的,将来姑娘出门应酬也能有一门拿得出手的。”其实申妈妈觉得,最好是学一门乐器,这样说出去也好听。只是无论她如何劝说,玉熙死活不愿意学。

玉熙不愿再听申妈妈唠叨,她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她们的想法做才是对的。不,确切地说是得按照老夫人定下的路走才是对的。有一个玉辰就足够了,何必再扯上她:“你也看到了,我每日都很忙,没有时间画画。”

申妈妈看了一眼玉熙,见她脸上没有不悦,说道:“姑娘只要不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棋艺上,就能有时间画画了。”

玉熙的脸连家拉下来了:“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我心里有数,不需要你来教导。”给她三分脸面,还就开起了染坊来。

申妈妈被玉熙如此不留情面的话,噎得脸色涨红。

腊月二十九,方妈妈进府了。

方妈妈如今穿着一身簇新的松花色长袄,梳着圆髻,头上插着一根赤金长簪,耳朵上缀着金耳环,看起来像是人家的富贵老太太。

玉熙见到方妈妈,笑着说道:“这些日子,辛苦妈妈了。”

方妈妈摸了一下发髻上的长簪,笑着说道:“也是拖了姑娘的福气。”国公府的人都是看人下菜碟儿,若是她穿得朴素寒酸进来,众人肯定瞧不上。如今她特意穿着这般富贵回府,也能让众人更加相信她的包子铺赚钱了。

玉熙挥退了众人,屋子里只留了方妈妈一人,说道:“妈妈,我让你带的东西,你都带来了吗?”玉熙之前列了一张清单给方妈妈,让她购置清单上列的东西。

方妈妈指了一下自己带来的包裹,说道:“姑娘,都带来了!姑娘,你买这些东西做啥?”姑娘列的清单也是稀奇古怪,要什么苦参、蜈蚣、麝香等玩意,其中麝香跟蜈蚣还得是粉末。

玉熙对方妈妈是不藏话的,说道:“我无意中在一本古书上看到一个祛疤的方子,想试一试。若是真的制成了,到时候我就将那方子卖掉,这样我们手头就宽裕了,妈妈也不需那般辛苦。”

方妈妈觉得玉熙有些儿戏:“姑娘,买这些药材就花了我四十多两银子。这玉膏能卖回本马?”

玉熙笑着道:“不试又怎么知道?真的将药膏调制出来,到时候我们就赚了。”宫里那种玉膏就不说了,只市面上好的祛疤药膏一盒就得要好几两银子。她真的将这药膏调制出来,肯定能卖一个好价钱。

方妈妈买的这些东西并不齐全,制药膏的话还少了一味药材,珍珠粉。不过珍珠粉价格太贵了,在外面买不划算,玉熙就想在府里弄。

方妈妈有些心疼,说道:“我就怕亏了。”主要是方妈妈根本不相信玉熙能调制得出来什么祛疤的药膏,她觉得玉熙在糟践钱。

玉熙笑着说道:“能熬制出来那就是一本万利,熬制不出来也不过是亏几十两银子。这点银子我还是亏得起的。”玉熙想用卖药膏的钱置办产业,她野心也不大,就想置办一两个铺面,再买一两百亩良田,能保证手头宽裕不再为银钱发愁。

方妈妈知道玉熙主意大,她也制止不了,当下说道:“姑娘,如今包子铺名生意越来越好,赚得也会越来越多,上个月盈利四十多两银子呢!”

玉熙点了一下头,说道:“妈妈,这包子馅的配方可不能让人知道。要不然,就有人打擂台了。”

方妈妈笑着道:“姑娘多心了,不过是和馅的事,哪里就值得人觊觎了。”

玉熙看着方妈妈一脸不以为然的样子,忍不住苦笑。这也幸好打着国公府的招牌,又有向管事在外照应,要不然就方妈妈这样的想法,包子铺早就关门大吉了:“方妈妈,包子馅的配方不能告诉别人,除非是有身契握在手上的才成。”握有了身契,就等于是掌握了身杀大权,倒不担心背叛。

方妈妈听了玉熙的话,面色有些为难地说道:“姑娘,我想带个徒弟,就教她做包子?”

玉熙听了这话,立即问道:“妈妈有了人选?”若是没人选,方妈妈也不会直接跟她说。

方妈妈点头说道:“嗯,那孩子叫小薇,今年十二岁,就住在上元街,离我的铺子也不远。小薇这孩子乖巧孝顺,很是讨人喜欢且学东西也快。我若是教她,相信不用三个月就能出师了。”

玉熙问道:“方妈妈是怎么跟她们认识的?”

方妈妈脸上浮现出笑容:“小薇的娘经常来买包子,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其实方妈妈跟小薇的母亲也很谈得来,关系非常不错。

玉熙听到是买包子认识的,也不再问其他,直截了当地问了最核心的问题:“对方答应签卖身契吗?”这世上有好人,但坏心眼的人更多。

方妈妈摇头说道:“姑娘,小薇已经许了人家,怎么会签卖身契!不过两家都答应,只要我收下小薇,就算她过两年成亲也可以在包子铺继续做事,只要每个月付工钱就可以了。”

玉熙望着方妈妈脸上的笑容,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这人家十有八九是瞧着包子铺赚钱了,打起了包子馅配方的主意了。不是玉熙小看方妈妈,只从方妈妈调教出来的墨菊跟墨桃就知道方妈妈不是一个有心眼的人,她就算被人算计了也不知道:“不能教。”这会是直接说不能教,而不是说不签卖身契不能教了。

方妈妈脸上的笑容一下凝住了:“姑娘,为什么不能教?那孩子真的很好,又孝顺又懂事。”

玉熙敏锐地察觉到这里面还有事:“妈妈,是不是你还有什么话没说完?”

方妈妈有些不自然地说道:“小薇这孩子挺讨人喜欢的,我已经答应认她做干女儿。”


玉熙听到方妈妈说已经认了那个小薇当干女儿,脸色微变,也不再隐晦地提醒,而是直接说道:“这家人可靠吗?会不会是冲着妈妈你的手艺来的?”一个月赚三四十两银子对国公府的主子来说不算什么,可对普通百姓来说却是一笔很诱人的收入。

方妈妈连忙摇头:“不是的,她们都没说让我收徒,是我自己喜欢那个孩子,所以才起了这个想法。”

玉熙直截了当地说道:“妈妈,我不同意。”不是玉熙不让方妈妈认个干女儿,而她不相信方妈妈看人的眼光。

方妈妈还是想争取,说道:“姑娘,小薇家境也挺富裕的,他们不会觊觎我的手艺。”她就差说玉熙多心了。

方妈妈会这么想,主要是她觉得这手艺没啥了不得的,不值得人这么算计。

玉熙心头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妈妈,等过段时间我陪你去慈幼院领养一个。妈妈,自小养大的孩子比半路得来的徒弟要让人放心。”顿了一下,玉熙又说道:“万一抱养的孩子是个没良心,妈妈还有我,我会给妈妈养老送终的。”

方妈妈心里窝心不已,说道:“姑娘,我只是瞧着小薇很像我那早逝的女儿。既然姑娘说靠不住,那就算了。”方妈妈嫁过人,只可惜命不好,嫁人的第二年丈夫就没了,女儿在四岁那年也没了。

玉熙有些内疚:“妈妈,对不起,我不该提起这些事的。”她可以说得更委婉一些。

方妈妈摇头:“我知道姑娘是为我好。只是现在店里很忙,我暂时也没功夫照顾孩子。等过个两三年再去慈幼院领养个孩子。”现在开铺子虽然赚钱,但总有一天会老的,老了以后怎么办?领养个孩子,老了也有靠了,也不会孤单。

玉熙应了:“好。”

方妈妈差点将这次来的正事给忘记了:“姑娘,我想租下旁边的店铺将店面扩大。再多请两个人帮忙,你看如何?”方妈妈的包子铺开始是只卖包子,只不过现在除了卖包子馒头还卖其他面食,味道都很不错,经营时间也从早上改为一天了,这也是为什么利润越来越多的原因。

玉熙摇头说道:“妈妈,若是你身体弄垮了,再多的钱也补不回来。”为了那点银子让方妈妈将身体弄垮,划不来。

劝说了好一会,方妈妈最后打消了扩充包子铺的念头。

两人说话一直说到中午,玉熙留了方妈妈用完午膳才走,走时送了不少东西给方妈妈。如今玉熙得秋氏的喜爱,虽然在银钱方面不宽裕,但衣服跟吃用上都很不错。

玉熙买的粗使婆子,安婆子听到马车声,忙从店铺里出来。掀开马车,一看马车里堆满了东西,脸上满是喜悦。

东西搬到屋子里。安婆子看到里面有两匹青色的布料。一匹为鸦青色,一匹为丁香色。

安婆子摸着这两匹料子有些爱不释手,低声说道:“一匹这样的好料子得要好几两银子呢!”她还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

安婆子以前是一商户人家的使唤婆子,这商户得罪了人进了监牢,家中的仆从也都一一发卖。正巧玉熙让向阳帮着买一个有力气的粗使婆子,向阳就将她买下了。她与方妈妈两人相处了大半年,关系处得跟亲姐妹似的。

方妈妈笑着说道:“这两匹料子是姑娘赏的,你也做俩身新衣裳。”方妈妈已经得了两套新衣裳,其中一套还是皮袄的。

安婆子听了心中一片酸涩,她们一家以前是哪里穿过这么好的料子:“若是能找着我家那口子跟孩子,也能让他们跟我一起享享福。”安婆子是有丈夫有孩子的,只是一家三口都分开卖了。这大半年她都没找着,每个月的月钱都花在寻人上面了,可惜到现在也没个音讯。

方妈妈也很同情安婆子的遭遇:“你别担心了,总有一天能找着他们的。”京城这么大,要想找这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若是改名了就越发难找了。

安婆子点头,又问道:“方姐姐,收徒的事情,姑娘同意了吗?”小薇一家对方妈妈非常热情,但对她这个买来的下人就没那么客气了。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安婆子几次想要拆穿最后没成。等她见方妈妈想要将做包子的手艺传授小薇,她才真着急了,忙说这事事关重大得姑娘同意才成。好在方妈妈很信服姑娘,最后采纳了她的建议。安婆子只希望姑娘聪慧,能猜测到小薇一家不坏好心。

方妈妈摇头说道:“姑娘没答应。说这手艺只能传给自家的孩子,不能传给外人。”以后收养的孩子自己的是算自家的。

安婆子惊讶地说道:“自家的孩子?这是什么意思?”

方妈妈将玉熙说的话转述了一遍:“我也想养个孩子,以后老了也有一个依靠。不过现在这么忙也没时间带孩子,过两年再说。”

安婆子忍不住赞叹道:“姑娘对妈妈真好。”一般放出来的婆子有些脸面的了不得多赏一些钱,谁像四姑娘那似的为方妈妈想得这般周全。连她这个旁人看了都感动。当然,跟着这样的主子,心里也踏实。

方妈妈喜欢听别人赞扬玉熙,笑着说道:“是啊,姑娘再是心善不过的人了。”

安婆子心里觉得四姑娘也是个厉害的。没瞧着姑娘都没见过小薇一家人,就知道这一家子不坏好心,不是厉害是什么:“方妈妈,之前你不是答应收小薇当干女儿?这下该怎么回复?”

方妈妈没将这事放心上“直接说姑娘不允就是。”虽然她放了身契,但方妈妈还是将玉熙当主子看待。

安婆子忙点头:“方姐姐你说的对。既然姑娘不许,你也没办法。”有这样一个有背景的主子,还真没什么好怕的。

方妈妈将从国公府带出来的东西整理了一下,然后将糕点分成几份给隔壁邻居家送去。方妈妈虽然不擅长勾心斗角,但为人很厚道,跟周围的人都处得很不错。至于小薇家,方妈妈有些愧疚,带了礼物亲自送上门去。

小薇一家得了这消息,气恼不已。不过他们也不敢得罪方妈妈,这事就一笔带过了。

转眼,就到了过年了。小孩子最希望过年,而大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过年,因为事太多了。秋氏从腊月就开始忙,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都不得歇一口气。

大年三十,韩老夫人跟国公府夫人身着朝服,坐着八人大轿进宫朝贺去了。回来就去了宗祠祭祖宗。

玉熙是府邸里的姑娘,除了上族谱的时候会去宗祠,其他时候是不需去的。

除夕晚宴是在开在正厅。这晚上,本家的人都来了。韩国公府的二老爷,已经分出去的韩景俊一家子也过来了。

二老爷韩景俊是庶子,生母是当年的老国公爱妾,也是已经先去的太夫人的侄女。韩景俊的生母当年仗着太夫人跟老国公没少折腾老夫人,甚至还想争夺世子之位,这让老夫人对恨之入骨。可惜,韩景俊的生母死得太早,而老国公在死的时候就留下遗言,说他七七过了就让韩景俊搬出去。

老夫人虽然没有再报复韩景俊一家,但这一家子都回了老家守孝。等三年再回来,她再动手又不大妥当。所以这些年,除了过年祭祖的时候回来,其他时候老夫人都不让他们登门。自然,他们这一支也得不到国公府任何的帮扶。

用完晚膳,一家子都坐在一起说话。在这个时候,也是长辈给晚辈发红包的时候。

韩景俊的妻子马氏看着玉辰,笑着道:“三姑娘越长越漂亮了。”说完,递给了玉辰一个厚厚的红包。

玉辰望着老夫人,见老夫人点头,她才接了:“谢谢二伯母。”

马氏又夸赞了玉辰两句,然后才将红包递给玉熙。

玉熙接过红包,没有感激,也没有嫌弃,接了荷包说道:“谢谢二伯母。”她得了的红包可没玉辰那般厚。连个红包都要差别对待,真心不爽。

这一晚,玉熙得了不少的红包。

玉熙是姑娘,不需要守岁,等宴会散了就带着丫鬟婆子回了自己的院子。这日路上挂满了灯,整个国公府灯火通明,回去都不用提灯笼了。

回到蔷薇院,玉熙将红包里的东西都倒出来。老夫人给的红包是最丰厚的,六个如意金裸子,每一个都有一两重,这红包就让玉熙赚大发了,加上其他人给的,这一晚上得的红包合起来有一百多两银子。

初二开始得走亲访友。玉熙没有母家,加上亲爹又不在,没她要去拜访的亲戚。等她听到韩建业要带她去秋家时,非常的惊讶。玉熙说道:“二哥,你是去你外祖家拜年,叫我去做什么呀?”

韩建业好笑地说道:“我外祖家不也是你外祖家?走了,哪里那么多的话。”

玉熙才不愿意去了,不过她也不好直接扫了二堂哥的好意,说道:“二哥,这事伯母知道吗?”

韩建业了呵呵额地说道:“我跟娘说了,娘也同意了。走了,不过就是去做客,哪那么多的话。”

玉熙自然不相信这话。

韩建业哭笑不得:“二哥在你心里就这么没信用呀?你若是不相信,可以现在去问我娘。”

玉熙不想去秋家,她是二房的姑娘,这样大咧咧地去秋家,怎么看怎么不好:“二哥,那是你外祖家,我去了不好。”

韩建业最不喜欢磨磨唧唧了:“明日早上我来接你。”丢下这句话就走了,让玉熙留在原地哭笑不得。

红珊在旁劝道:“姑娘,二爷能念着姑娘,这是好事。”二爷感念夫人的救命之恩,能一直照佛她家姑娘,这是她家姑娘的造化。

玉熙转眼就去了正院,与秋氏说起了这件事:“伯母,二哥明日去外祖家拜年,我跟着去不合适。”

秋氏摸着玉熙头上的小鬏鬏,打趣道:“有什么不合适的。也不过是去亲戚家走动一二,可不能总闷在院子里。”其实是觉得玉熙太刻苦了,平常都不放松,让她都有些看不过眼。小孩子刻苦努力是好,但太刻苦了,她担心玉熙以后成为一个书呆子。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玉熙也不好再拒绝了。只是心里有些纳闷,上辈子没这么一出了,怎么现在什么事都变了。


正月十七清晨,宋先生回来了。原本昨日就该回来,不过宋家有事给耽搁了。

玉熙听到宋先生回来去了玉兰苑,没想到走到半道碰到了正巧去上院的宋先生。

宋先生神色淡淡地说道:“我还有事,你先回去。等晚些时候再到玉兰苑来。”

玉熙听了这话,心里一个咯噔。不过她也不愿在宋先生面前失态,非常恭敬地应道:“好。”不回去又如何,难道还能厚着脸皮跟着去上院。到时候,老夫人铁定又得发火了。

回到蔷薇园,玉熙就进了书房。看着书桌上磊着一堆的书,她苦笑了一下,这种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刻苦都比不上玉辰的滋味真心不好受。不过,这这个结果也在预料之中。

悲痛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玉熙也不喜欢让这种情绪一直围绕着自己,所以她干脆捡了书桌上的棋谱看了起来。

墨菊小声与申妈妈说道:“妈妈,你说先生要是先生不收我们姑娘,姑娘怎么办呀?”

申妈妈说道:“只希望先生看在姑娘这么勤奋刻苦的份上,破格收了姑娘吧!”就四姑娘这拼命的劲,她看了都感动,也希望能感动宋先生吧!

辰时末,玉兰苑的一个丫鬟过来传话:“四姑娘,宋先生请你过去一趟。”

宋先生看到玉熙,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到:“我已经决定收玉辰为关门弟子。”等于是说,玉辰是她教的最后一个学生,没有玉熙什么事了。

玉熙刚张口,可还没说话,眼泪扑哧扑哧地掉。

宋先生看着玉熙这样,接下来的话就不好说了。其实这三个月玉熙的刻苦浅粉她都看在眼里的,若是没有玉辰,她肯定会收玉熙当学生的。只是有了玉辰,她就不想再收其他学生了。玉熙天赋惊人,学东西一学就会,而且还很努力,品性也很好,可以说非常完美。所以,宋先生决定对玉辰倾囊相授。

宋先生迟疑了好一会,说道:“玉熙,若是你以后有什么不会的,可以来玉兰苑问我。”意思是,她可以额外指导。

玉熙擦了眼泪,说道:“先生,我想求你一件事,求先生能成全。”这几个月她也在心里想了很多种应对的方法,最后还真让她寻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宋先生点头说道:“你说,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答应你。”

玉熙的请求很简单,就是希望宋先生教导玉辰的时候,能允许她也一遍旁听。简单来说,就是做一个旁听生。玉熙一脸真诚地说道:“先生,你讲的《论语》、《孟子》,我真的非常喜欢。若是不能学完四书五经,这对我来说是一辈子的遗憾。”自学跟有先生教完全不是一码事。所以,她不想自学,因为自学根本学不到东西的。

宋先生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有些愣住了。

玉熙见状跪在地上,哭着说道:“先生,求求你给我个机会吧!先生,你放心,我就在旁听,绝对不会打扰到三姐。”只要能达到目的,放下身段什么的也没关系。现在至少还能求人,就怕求人都没地求去,那才是最可怕的。

宋先生看着跪在地上的玉熙,眼中闪现过一抹复杂的神色,不过她还是拒绝玉熙的这个请求:“四姑娘,我一个人精力有限,教不了两个人。”哪怕是旁听,也不成。

玉熙没想到她都这样哀求了,宋先生还是不肯松口。都说人心是肉长的,可宋先生的心也太硬了:“先生,求你给我一个机会吧!”

宋先生摇头道:“起来吧,我说的话是不会更改的。”

玉熙红着眼睛走出了玉兰苑。

墨菊说道:“姑娘,先生不教就算了。姑娘已经认了那么多字,不学了也没有关系。要是姑娘真心想学,可以自己买书看呀!”

玉熙一直低着头,没有回话。走到岔路,突然说道:“去上房。”不做最后的努力,她绝对不甘心。

玉熙是去寻玉辰的,如今,唯一能帮忙求情的只有玉辰了。玉熙红着眼睛开口哀求道:“三姐,我想求你帮我跟先生说说情。”

玉辰又不傻,她岂能不知道玉熙求的什么事,为难道:“四妹妹,这事不是我不帮你,而是我去求先生也没有用!”虽然手宋先生答应收下她,但她也不能逼迫先生收下玉熙不是。

玉熙摇头说道:“三姐,我没奢望让先生收我当她的学生,我只希望先生在教姐姐时,允许我在一边旁听。三姐,你就帮我在先生面前说说情吧!三姐,我真的很喜欢念书。”

玉辰听着玉熙的话,不免有些动容,再者这个要求也不算特别过分。玉辰考虑了一下,说道:“好,我现在就去。”

玉熙心中升起了一丝希望,感激道:“谢谢三姐。”当然,若是宋先生还是不答应,她也死心了。

玉辰柔声说道:“说什么谢不谢的。不过先生会不会答应,我也不能保证。”

玉辰先去屋子,与老夫人说了这件事。

老夫人不支持玉辰去说情:“先生既然已经拒绝了,又何必再去这一趟。”反正玉熙也跟着先生学了三个月了,做账管家是足够用了。

玉辰有自己的思量:“祖母,四妹妹这么好学,而且所求也不过份。祖母,我跟四妹妹,不管怎么说也是嫡亲的姐妹,能帮的,我还是想她帮她一把。”若是玉熙求她,让宋先生收她为学生,这个玉辰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但如今玉熙的请求,她觉得求求情,先生应该能通融的。

老夫人还是不同意。

玉辰说道:“祖母,四妹妹这么好学,就如了她的愿了。这样以后外人看到我们姐妹这般出色,肯定要赞一声了。这对府邸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老夫人有些犹豫。

玉辰笑道:“祖母,这件事关键还在于先生。我也不过是说说情,并没有什么妨碍的。先生也不会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对我有看法的。”

老夫人被玉辰最后一句话给打动了:“既然你执意要去,那就去吧!”宋先生既然决定收玉辰为关门弟子,应该不至于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对玉辰有所不满的。

玉辰出来以后,让玉熙先回蔷薇院等消息。

玉熙哪里愿意,不管成功与否,她都希望能最快知道结果:“三姐,我不进玉兰苑,我就在外面等着,你看成吗?”

玉辰点头道:“那好,我们一起走吧!”

宋先生听到玉辰开口帮玉熙求情的,问道:“玉辰,你天赋过人,教的东西一学就会,若是让四姑娘旁听肯定会影响你。我也是为你着想,才没有答应四姑娘的。”之前的三个月,她其实是克制住教学的进度了。可饶是如此,玉熙学得也有些费力。若是她以后加快进程,玉熙肯定跟不上,到时候就会拖了玉辰的后腿。综合考虑之下,她才拒绝玉熙的请求。

玉辰倒是不知道宋先生拒绝玉熙是为了她。玉辰说道:“先生,玉熙天资也不差,学东西不慢,不会拖累我的。”

宋先生看着玉辰,又问了一遍:“你真的不在意四姑娘会拖延你学习的进程?”

玉辰摇头说道:“先生,我相信四妹妹不会拖累我的。”

宋先生沉默了一下,说道:“既然你这么说,我也不做那铁石心肠的人。你出让四姑娘进来吧!”

玉熙得了这个消息,忐忑不安地进了玉兰苑。

宋先生觉得玉熙的毅力实在值得夸奖,这样执着不弃:“四姑娘,我可以答应让你旁听,但有一点我得跟你说明白,三姑娘学东西很快,我到时候授课肯定是以她为准,你确定你到时候握跟得上进度吗?”这话就差说玉熙是个拖后腿的,让玉熙知难而退。

玉熙岂会退让,不过她也有自知之明,就玉辰那妖孽一般的天资她肯定比不上的:“先生,若是样样都学我肯定跟不上。先生,琴棋书画这些东西我都不学,我只跟着一起念书就成。”

宋先生听了这话,倒是对玉熙刮目相看。若是玉熙直接说跟得上,她肯定会直接拒了玉熙的请求,可现在玉熙只选念书,那肯定不会拖了后腿的:“为什么只选念书?你不是喜欢下棋吗?”

玉熙想都不想就说道:“我喜欢下棋,但更喜欢念书。先生,我知道自己再努力也不可能比得过三姐,既然如此,我还不如选自己最喜欢的。”确切地说,她选的是做有用的。棋艺可以自己私底下钻研,不懂的再问。可是书本上的知识,若是没有解析,就算看了也是似懂非懂。

宋先生认真地打量了玉熙,过了许久,才说道:“就算旁听,你也不能只念书,棋艺跟画艺也是要学的,字也得坚持每日练。”字是靠练出来的,不是一日就能成功的。

玉熙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

宋先生见了玉熙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涌现出一股有些难以诉说的复杂情绪:“四姑娘,既然这是你自己要求的,你得做好准备,我不会因为你而放慢教学进程。”

玉熙毫不犹豫地说道:“先生放心,我不会拖姐姐的后腿。”

宋先生嗯了一声:“若是有不懂的,下课后可以问我。”

玉熙给宋先生磕了三个响头,说道:“谢谢先生。”不能拜师在预料之中,如今能成为旁听生也是不错的。

宋先生颔首道:“明日卯时二刻到玉兰苑来。”

玉熙高高兴兴地出了玉兰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