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三曹抢亲?甄姬,我曹植要定了!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三曹抢亲?甄姬,我曹植要定了!》,主角分别是曹植曹丕,作者“一剑封侯”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意外穿越三国,成为才高八斗的曹植曹子建,开局就遇到曹植与曹丕在袁绍府邸抢女人......“什么档次,和我抢女人?”“曹子建,你等着,等我继承父亲的一切后,第一个拿你开刀!”“什么你的女人,我抢来的就是我的女人!”......“好——既然你不想让我活?那么这天下,你就别想要了!”“甄姬我要,天下我也要!我曹植,要做大魏皇帝!”......若干年后,高坐在皇位之上的曹植看着面前一身酒气、胡子拉碴的曹丕,冷笑道:“兄长,七步之内能否成诗?”...
主角:曹植曹丕 更新:2025-01-16 22:16: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曹植曹丕的现代都市小说《三曹抢亲?甄姬,我曹植要定了!》,由网络作家“一剑封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三曹抢亲?甄姬,我曹植要定了!》,主角分别是曹植曹丕,作者“一剑封侯”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意外穿越三国,成为才高八斗的曹植曹子建,开局就遇到曹植与曹丕在袁绍府邸抢女人......“什么档次,和我抢女人?”“曹子建,你等着,等我继承父亲的一切后,第一个拿你开刀!”“什么你的女人,我抢来的就是我的女人!”......“好——既然你不想让我活?那么这天下,你就别想要了!”“甄姬我要,天下我也要!我曹植,要做大魏皇帝!”......若干年后,高坐在皇位之上的曹植看着面前一身酒气、胡子拉碴的曹丕,冷笑道:“兄长,七步之内能否成诗?”...
陈群的话。
曹植并不知道。
当然,要是让曹植知道了陈群的这番话。
曹植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砍了陈群。
毕竟,这么聪明的敌人不死,曹植睡不着!
另一边。
相较于曹丕、曹植今天的“繁忙”。
作为二人的父亲,曹操今天更忙。
大将军府。
一座庄严的大殿里。
曹操高坐在袁绍之前的座位上,一脸严肃。
在曹操下首。
左右两边,各站着一排人群。
左边众人。
乃是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许褚、曹仁、夏侯惇等一众肱骨之臣。
右边众人。
则是原本效力于袁家,此刻本人或家族,在冀州的河北士族。
“司空,冀州人口户籍账册在此,请司空查验!”
荀彧指着脚下的一堆箱子,躬身道。
“根据户籍记载,冀州如今有人口百万,若是幕兵,最快可得兵士五万,若是加大力度,十万,甚至十五万大军,也不是不可以!”
“好、好、好!”
曹操连连夸赞。
要知道,官渡之战的时候。
曹操所有的家底加起来,也不过才五万大军。
如今只得了一个冀州,就能募兵五万。
甚至说,十五万都可以。
不得不说,河北真他娘的富裕!
见曹操这么高兴,荀攸当即上前道:
“司空,黑山军张燕,虽说在官渡之战中,一直骚扰袁绍,但他们毕竟是匪,加上我们攻打冀州的时候,他们却作壁上观,两不相帮!”
“依属下看,我们应当出兵讨伐,一来扫平隐患,二来,则是敲打那些此刻仍在观望的士族。
让他们知道,眼下的冀州,已经属于朝廷,不归顺朝廷者,杀!”
荀攸此话一出。
大殿右侧。
瞬间传来一阵骚乱。
那些原本就战战兢兢的士族们,此刻脸色都不好看。
“明公刚得冀州,不思与民生息,何故再起刀兵!”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从右侧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身材修长、容貌俊美的中年男子。
此刻执手而立,一脸正气道。
“你是何人,敢妄谈国事!”
荀攸眯起眼睛,一脸不善道。
“清河崔琰,拜见司空!”
崔琰没有理会荀攸,而是主动向曹操行礼。
“清河崔氏?”
曹操眼前一亮。
“正是!”崔琰拱手道。
“哼!清河崔氏又怎么样,你今天不把话说清楚,我饶你不得!”
曹操故作生气道。
“司空有令,崔琰岂敢不从!”
崔琰环视一眼,随即朗声道:
“司空,自黄巾之乱,整个大汉,已经饱受战乱二十余年!”
“冀州被袁氏窃取这些年,连年征战,连年征兵征粮,故户籍中虽记载有百万人口,但实际上,最多有七十余万!”
“袁绍征税十分苛刻,百姓之中,多有饿死!”
“因此,冀州百姓,每天都在盼着朝廷大军到来,可如今,朝廷大军来了,却要征兵征粮,更要出兵张燕,如此行为,与袁氏何异!”
“司空,百姓多苦,崔琰大胆,替冀州百姓向司空问一句,如今大战刚歇,可否与民生息!”
崔琰的话,说的振聋发聩。
而曹操,在听到崔琰的话语后,先是一愣,随即拍腿道:
“季珪此言(崔琰,字季珪),如醍醐灌顶!”
“既如此,那就依季珪之言,传令下去,免除冀州百姓三年赋税!”
“另,我新得冀州,诸事不熟,还请季珪出任冀州别驾,助我重整冀州!”
曹操笑道。
“司空仁慈,崔琰敢不从命!”
崔琰躬身道。
就这样,在二人的一问一答中。
崔琰成功求职。
没错,崔琰刚刚所谓的为了百姓,都是说辞。
其真正的目的,是代表崔家,向曹操投诚。
......
大殿右侧。
眼看着崔琰眨眼之间,就身居高位。
那些刚刚还在犹豫的冀州本土士族们,也跟着开口。
“司空,属下认为,张燕的黑山军虽有十万之众,但都是乌合之众!”
“司空灭袁绍,得冀州,早已名扬天下,属下愿替司空修书一封,劝降张燕!”
就在这时,又有人开口道。
“你是何人?”
曹操笑道。
“......罪臣陈琳,拜见司空!”
这话陈琳是跪着说的。
不是陈琳太怂。
实在是因为陈琳之前替袁绍写的《讨贼檄文》,把曹操祖上三代骂了个遍。
此刻,见陈琳自曝身份。
曹仁忍不住拔出腰间宝剑,就要结果陈琳,不过却被曹操拦住。
“呵呵......你的文采,我是知道的,既如此,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曹操轻描淡写的放过了陈琳。
陈琳闻言,当即捶胸顿足,向曹操表忠心。
有了崔琰和陈琳带头。
此刻殿内的冀州士族们。
更加卖力的向曹操推荐自己。
而曹操,也是来者不拒。
只要有才,只要表忠心。
最终都给予了赏赐。
眼看着曹操转眼间。
就把冀州的利益分出去大半。
冀州士族这边是高兴了。
纷纷拱手高呼“司空英明!”
而颍川士族这边。
如荀彧、荀彧、程昱等人。
此刻却纷纷面露愠色。
非但无法做到感同身受,反而还觉得他们吵闹!
事实上,荀彧他们不高兴,是有理由的。
因为曹操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小的东郡太守。
成长为现如今的大汉第一诸侯。
其背后,离不开颍川士族的支持。
无论是与吕布、刘备、袁术的战斗;
还是迁天子到许都,再建大汉朝廷。
这背后,全都有颍川士族的身影。
官渡之战前夕。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曹操的情况下。
是颍川士族出人、出粮、出钱,支持曹操与袁绍战斗。
这才有了后来的大胜。
才有了现在的大军进入冀州。
现在好了。
官渡之战赢了,冀州也打下来了。
等到分蛋糕到时候。
你曹操却不让颍川士族上桌。
这是什么意思???
更过分的是。
把原本要给颍川士族的利益,分给了冀州士族。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此刻,看着正与冀州士族们打得火热的曹操。
荀彧等人大脑高速运转,思考着应对之策。
......
时间飞快。
眨眼已是天黑。
等到曹操把崔琰等冀州士族安排好之后。
此时的大殿内,只剩下曹操和荀彧等几位谋士。
“司空,现如今冀州已定,不知司空何时返回许都!”
突然,荀攸开口道。
得,兴师问罪来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4367】
曹操瞥了一眼荀攸,见荀攸一脸凝重,随即道:
“如今冀州初定,人心不稳,过段时间吧!”
“过段时间是什么时间,十天、一个月、还是一年!”
荀攸追问道。
“司空,许都乃是天子所在,迟则生变!”
“你大胆!”
见荀攸如此态度,曹操怒了。
不过,在看到荀彧此时一脸认真的看着自己,曹操又无奈解释道:
“河北四州,幽青并冀,虽说我们刚得冀州,但幽州、青州、并州,可都在袁绍的子侄手里!”
“袁家在河北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有我们在,一些宵小之辈不敢乱来,崔琰、陈琳等名士,更是主动投诚!”
“可若是我们现在离开,把冀州交给委派的官吏,谁能保证,冀州不会得而复失?”
说到这里,曹操把目光看向荀彧,道:
“文若(荀彧,字文若),你是一个聪明人,你觉得当下这种局势,我能走吗?”
荀彧,乃是曹氏集团的二号人物。
同时,荀彧又是颍川士族的代表。
以往但凡遇到问题,只要曹操和荀彧达成一致,政令就能执行下去。
此刻,曹操越过荀攸询问荀彧,其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至于荀彧,在听到曹操直接找到自己,先是叹息一声,随即道:
“司空,袁绍的子侄们,如同猪狗,不足为虑!”
“反观许都,乃是天子所在,司空若是长期不回,恐有宵小......”
“这个文若不用担心,许都可是在颍川郡,有你们支持我,纵有宵小之徒,也翻不了天!”曹操笑道。
说到这里,曹操又把目光看向郭嘉、程昱二人,道:
“仲德(程昱,字仲德)和奉孝(郭嘉,字奉孝)以为呢?”
“我支持司空!”
郭嘉率先表态。
“郭奉孝,你不要忘了你的身份!”
眼看着身为颍川士族的郭嘉,此刻竟然帮曹操说话,荀攸怒了。
“公达(荀攸,字公达)住嘴!”
荀彧大喝一声,拦住了正欲发作的荀攸。
至于曹操。
眼看自己不过是稍微试探一下。
就引来如此强烈的反对。
此时的他,心里也十分不爽!
虽然说,颍川士族在曹操创业初期,给了曹操巨大的帮助。
可同样,曹操也给他们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地位。
可这些年来。
伴随着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大。
颍川士族能给曹操提供的帮助,也越来越少。
相反,颍川士族凡事以家族为先的行为,对曹操的掣肘却越来越大。
这是曹操不能容忍的!
毕竟他曹操的天下,不可能只有颍川一地!!!
因此,这段时间来。
曹操一直在找机会,减小颍川士族对曹氏集团的影响力。
眼下的冀州,就是机会。
毕竟冀州地处河北,河南士族的手伸不过来。
加上袁绍经营邺城多年。
是一个现成的都城。
因此,刚进入邺城,曹操就动了迁都邺城的心思。
这也是为什么,曹操会给予崔琰、陈琳高官厚禄,无非是千金买马骨罢了。
同时,曹操也在想着,扶持河北士族,来制衡荀彧等人。
......
大殿内的气氛。
因为荀攸和曹操刚刚的对话,此刻变得有些凝重。
而曹操,在环视众人一圈后,不觉在心里苦笑。
他知道,削弱颍川士族的计划,要提前实施了。
“咳咳......”
曹操先咳嗽一声,等众人都看过来后,笑道:
“诸位,如今袁绍已死,冀州已定,我有意立嗣子,不知诸位以为,我的一众儿子中,谁能当此大任!”
“这——”
殿内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荀彧开口道:
“司空,这是你的家事,我们不便参与!”
“是家事,也是国事,诸位都是我最倚重的人,我不问你们,还能问谁?”
曹操冷哼一声,面露不悦。
不过,见荀彧等人仍旧一动不动。
曹操只能无奈笑道:
“今日拿下邺城,本是天大的喜事,可因为政务繁忙,弄得大家连住所都还没有安排!”
“这样吧,我去给诸位安排府邸,你们写下意见后,就自行离去,自有侍卫带你们去新的府邸......”
说完这话后,曹操打了个哈哈,就离开了这里。
偌大的大殿内。
此刻只剩下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五人。
以及下人刚刚送到五人面前的笔墨纸砚。
“诸位,老夫年老体弱,熬不得夜,就不陪你们了!”
曹操刚走,贾诩就站了起来。
笑着对众人说完话后,潇洒离去。
“老狐狸——”
看着贾诩离去的身影,众人不禁在心中暗骂。
不过骂归骂。
但他们也知道。
贾诩此举,是为明哲保身。
没办法,谁叫曹操的长子,是贾诩搞死的呢。
曹操能留下贾诩,已经是天大的宽容了。
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贾诩还分不清,插手立嗣之事,那就是真的活腻了。
“叔父,我们应该如何写......”
就在这时,荀攸看向荀彧,正色道。
“写什么?老夫乏了,回去睡了!”
荀彧白了荀攸一眼,转身就走。
“叔父高明!”
见荀彧罕见的不配合曹操。
荀攸当即给荀彧竖起了大拇指。
“荀令君既然乏了,那老夫也乏了!”
程昱虽然不是出身颍川士族。
但向来与颍川士族共同进退。
此刻见荀彧已经表态,他自然不会与荀彧意见相左。
说话间,荀彧、荀攸、程昱三人,就起身离去。
只有郭嘉一人,此刻仍坐在座位上,作思考状。
“郭嘉,你当真不与我们一道走!”
见郭嘉再一次和自己走向对立面,荀攸怒了。
“呵呵,诸位先行,我写完再走!”郭嘉笑道。
“你——”
“公达,郭祭酒乃国之栋梁,是你我应该敬重的人,不可再对他无礼!”
荀攸正欲开口,不过却再一次被荀彧拦住。
而郭嘉,在听到了荀彧的话语后,不由身形一震。
二人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
一炷香之后。
曹操回到了大殿内。
此时的大殿内,空无一人。
原本准备好的五张白纸,此刻只有一张上面留有字迹。
“还是奉孝知我!”
不用想,曹操都知道这张纸是谁写的。
三两步走到案几前,曹操放眼望去。
只见纸张的正中间位置,赫然写着——
“丕公子最长;
彰公子最勇;
植公子最贤;
冲公子最慧!”
而在纸张的左下角,则是写着一行小字:
“荀令君身份使然,司空勿怪!”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4367】
“荀令君身份使然,司空勿怪!”
当看到这一行小字之后。
曹操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
在自己离开的这一段时间里,这殿内并不安宁。
“不过,能让奉孝写下这番字,文若还是懂我啊!”
曹操怅然道。
对于荀彧,曹操向来尊重。
不仅是因为荀彧的身份,更是因为荀彧这个人。
无他,因为荀彧的有大局观。
论才能,荀彧可能和荀攸相差无几;
但论眼界,十个荀攸都比不上一个荀彧。
因为,荀彧看的是整个天下;
而荀攸,看到的却只是一个荀家。
但可惜的是——
荀彧虽然看到了整个天下。
可他的身份,却让他只能先荀家而后天下。
这也是为什么,荀彧明明知道曹操削弱士族影响力这件事有利于整个天下,但他却无法支持曹操。
因为他所处的位置,让他必须要时刻维护荀家的利益。
因此,荀彧知道曹操的苦心,却不能支持曹操。
甚至有的时候,可能还会反对曹操。
就比如这次曹操让他们提意见。
荀彧选择交白卷,就是一次无声的抗-议。
“不过,既然奉孝都这么说了,想必他也明白了文若的苦楚!”
“只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我都能克制,使你我君臣互不相负!”
曹操叹息道。
......
想明白了荀彧的事情后。
曹操再次把目光看向了纸张正中央。
“子桓年岁最长,文采不错,在士林中也有名气,但与士族走的太近,对待士族过于软弱......”
“子文勇武,每战必先,若发展下去,可为大将,但有勇无谋,只能为将......”
“子建天生聪慧,文采更盛子桓,且能言善辩,但过于重女色......”
“诸子之中,仓舒最慧,最锋芒毕露,为我最喜,但仓舒毕竟年幼......”
对于郭嘉所写的人名,曹操逐个思考,精神紧绷。
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子,牺牲哪一个,曹操都心中不忍。
没错,曹操削弱士族的计划就是——
分别扶持出两个儿子出来。
一个儿子,由颍川士族支持;
另一个儿子,由河北士族支持;
通过两个儿子斗争的方式,削弱制衡河南河北士族。
而自己,借此从中得利。
这个计策,对曹操而言,利大于弊;
但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却过于残忍!
因为这种斗争,会让亲兄弟变成不死不休的敌人。
甚至失败者,会因此丢掉性命。
“也罢,谁叫你们是我曹孟德的儿子呢?这就是你们的命!”
心里暗暗的安慰自己一句后,曹操再次陷入了沉思。
......
不一会儿时间,已经到了子时。
“司空,是时候休息了!”
就在这时,有下人开口道。
“好,前面带路吧!”
曹操把纸张小心折叠,放入衣袖中。
随即在下人的带领下。
曹操来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前。
此处,是袁绍的别院。
往年每逢夏日,袁绍就会搬过来居住。
因为袁府后宅给了袁家女眷的缘故。
所以这里,就成了曹操暂时的住所。
在下人的带领下,曹操很快就来到了卧房。
刚点上灯,曹操就楞着了。
因此此时的卧房的床榻之上。
正躺着一道婀娜多姿的身影。
这身影不是其他,正是袁绍之妻刘夫人。
“咕咚......”
曹操不由自主的咽了一口口水。
“嫂嫂......”曹操生硬道。
“叫什么嫂嫂,司空如今得了冀州,奴家,就是司空的人了!”
刘氏媚眼如丝,故做媚态道。
本就雍容华贵,一副良家长相的她。
此刻主动投怀送抱。
对曹操而言,无疑是天雷勾动了地火。
于是——
......
......
......
翌日。
一向早起的曹操,睡过头了。
睁开眼睛,看着此时正在梳妆台上打扮的刘氏。
曹操这才想起来。
眼前的女子,是自己的好大哥袁绍的女人。
想到了袁绍。
曹操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二人年少时,在雒阳遛狗斗鸡的快活日子;
想到了自己二人,曾一起抢夺别人新娘子的光辉岁月;
再想到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自己二人的并肩作战......
“岁月不饶人啊!”
想到了袁绍已死,自己也年近五十。
曹操就不禁感叹岁月流逝。
随即,曹操又想到,自己真的到了要立继承人的年纪了。
当然,这次是真的立继承人。
“也罢,既然选择了让你们兄弟阋墙,那么你们中的胜出者,就是我的嗣子了!”
“子桓、子建,你们不要怪为父!”
曹操心一横,脑海里当即有了人选。
而之所以选择曹丕和曹植二人。
原因也简单,因为曹彰脑子不够,曹冲年龄又太小。
而曹丕和曹植二人。
虽各有缺点。
但这二人的优点也十分明显。
想明白了这一切后。
曹操拍了拍手掌。
当即有黑衣人,从门外走进。
这黑衣人不是其他。
正是曹操安插在军队、护卫中的亲信。
他们的组织,名叫校史府,只听命于曹操一人。
目的,就是替曹操监察百官和军队。
“二公子和四公子现在在何处?”
曹操沉声道。
“回司空,二公子今天一早,就跟随陈群去了荀彧、荀攸二位先生的住所,言语间谈及嗣子之位,双方相谈甚欢!”
黑衣人沉声道。
“好,不愧是我曹孟德的儿子!”
想到曹丕竟然能够先自己一步和颍川士族接触,曹操不由大喜。
同时,曹操此时心中也决定了。
把曹丕,和颍川士族绑定在一起!
“四公子他......”
黑衣人欲言又止。
“说!”
“回司空,四公子昨晚,和三公子到青楼去了!”
“什么,这逆子!!!”
曹操怒不可遏。
而曹操之所以生气。
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刘氏很润。
一想到刘氏都这么润了,那么甄姬自然更润。
如此美人,被曹植抢去了,曹操心里没怨气是假的。
不过因为二人是父子,所以曹操才不好意思争抢。
现在好了,甄姬你抢走了却不用。
反而转头去青楼?
什么意思,故意气为父是不!
至于第二个原因。
则是因为曹操准备把曹植引荐给河北士族。
如果说甄姬之事,是一件风流韵事。
那么在一天之内,先抢甄姬后逛青楼,就是污点了。
因为这样,会给人留下“急色”的印象。
一旦这个印象被坐实了。
那么那些爱惜面子的河北士族们,就不愿与曹植亲近。
而这,无疑给自己增加了工作难度......
“你,现在带人去把那两个逆子给我抓回来,记住,不要惊动其他人!”
因为生气,曹操此时连曹彰也记恨上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4367】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