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目睽睽之下,她鼓足勇气、泪眼婆娑地给了夏羽一个拥抱,这才依依不舍地上车。
吉普车内。
刘长荣一边开车,一边取笑:“这么快就舍不得?小方同志,没事,小别胜新婚。还有,当资料员没啥意思,你要不要考虑进刑警队啊?”
方晴还沉浸在离别的悲伤里,咬着嘴唇不说话。
刘长荣却不管这个,一路上,他都在絮絮叨叨,讲刑警队的好处,如何威风、如何为民除害。
刘长荣的小心思,路人皆知。要是方晴在刑警队,有什么事麻烦夏半仙,他总不能不帮忙吧?
望牛岭村。
送走方晴,夏羽心中有一丝失落,但很快他就平复下来,定下目标,一定要到县城发展。
所以,县委招待所客房和餐厅的经营权,他非拿下来不可。
他背着竹篓,拿着锄头,又来到后山的小河沟,挖了60多斤魔芋,在河沟里初步进行了清洗,也不见如何费力,就背着往回家赶。今天,他速度要快一些,毕竟还要去找字画。
幸好,他现在操作流程越来越熟,两口大锅同时开工,不到3小时,300斤魔芋豆腐就已经出锅。
此时,已是中午12点,他顾不上吃饭,就往县委招待所跑去。
下午一点,他就来到字画街,手里多了两个馒头,慢条斯理地啃着。
今天刚下过雨,路面还有点湿滑,大中午的一个人也没有。
夏羽掏出一块带链子的小怀表,是他还在上学的时候,就用来看时间的。这小怀表非常精致,古铜色,内盖刻着一个浅浅的“夏”字。唯一的缺点就是走字有些不准,时不时要找人校正一下时间。他昨天刚校正过,现在应该是准的。
他有些慌了,莫非来晚了,字画已经被人买走了?
正当他怅然若失,要离开的时候,一个知识分子打扮的中年男人出现,戴着眼镜,身穿蓝色上衣,灰青色裤子,脚上一双洗得发白的军跑鞋,看起来倒也干净利索。
他不慌不忙地摊开一张旧报纸,在路边捡起几颗小石子压住,才小心翼翼地从怀里取出几张旧字画,慢慢摊平在报纸上。他静静地坐在小板凳上,也不吆喝,就像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应该就是他!
夏羽从三轮车上翻身下来,走到摊位面前,果然一眼就看到赵孟頫写的《题西林壁 苏公东坡诗》。
内容是:“横看成岭侧城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落款是:“吴兴赵孟頫书。”
这幅字,卖相并不好,衬纸已经开裂、卷边,加上有发霉之处,难怪一个月没人要。但这字体外貌圆润,筋骨内涵,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呼应紧密,字字流美动人。
只是,经过多年的动乱和饥荒,现在还有心思欣赏字画的人已不多,不知多少墨宝明珠蒙尘。
夏羽心中一喜,故意装作门外汉,拿起一幅近代作品,在他面前晃了晃:“同志,这字不错,请问怎么卖?”
“一元。”中年人头也不抬,一个小年轻,也就是凑个热闹,他都不想搭理。
“这一幅呢?”
“一元。”
夏羽故意露出吃惊的表情:“都这么贵?这幅都烂了,应该不用这么多钱吧?”
中年人面露鄙夷之色,冷笑一声:“哼,你懂什么,这是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的真迹,我早年间好不容易才买回来的。最起码得100元,要是遇上识货的,卖10000元都有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