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东晋,建康城内,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城墙上,整个城池笼罩在一片宁静的氛围中。
街头巷尾,商贩们吆喝着叫卖声,孩子们追逐嬉戏,一切看似太平景象。
然而,远处的战火却一天天逼近,使得这繁华的表象下暗流涌动。
李绍文,一个年轻的书生,正站在朱雀桥上,望着逐渐沉下的太阳。
他二十岁出头,身材高挑,面容清秀,眼中透出一丝坚定与智慧。
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自幼聪慧,勤奋好学。
如今,他在国子监求学,心怀天下,立志要为国家效力。
“绍文兄,可是在想国家大势?”
一个身穿青衣的年轻人走上前来,此人正是王弘之,李绍文的同窗好友。
他与李绍文同龄,性格刚毅,擅长武艺,两人情同手足。
“弘之兄,你我都知道,胡虏南侵,朝廷内忧外患,这盛世难再续矣。”
李绍文叹了口气,看向远方,眉头紧皱。
王弘之拍了拍李绍文的肩膀,笑道:“绍文兄,天道酬勤,只要我们不放弃,总会有办法的。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定能在这乱世中找到一条生路。”
两人正说着,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不远处,一匹快马飞驰而来,马上之人正是他们的朋友——张绮莲。
张绮莲出身名门,聪慧机敏,擅长谋略,是李绍文和王弘之的知己。
“绍文,弘之,不好了!”
张绮莲下马,神色焦急,“我刚得到消息,胡虏的大军已经逼近长江,建康城危在旦夕。
你们快些打算吧。”
李绍文心中一沉,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转身看向王弘之,二人默契地点了点头。
“绮莲,你来得正好。”
李绍文说,“我们正愁找不到出路,既然胡虏来势汹汹,我们不如先前往岭南,暂避锋芒。”
“岭南?”
张绮莲微微一愣,随即点头道,“也好,岭南地处偏僻,且有山川之险,是个避难的好去处。
我们可以在那里积蓄力量,待时局稳定再做打算。”
三人商议已定,立即开始行动。
他们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安排好行程,第二天一早便踏上了前往岭南的路途。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历经艰难险阻。
南方的夏天酷热难耐,蚊虫叮咬,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然而,三人并没有退缩,凭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