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云听魏清平的其他类型小说《云听娘子 全集》,由网络作家“韧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卖豆腐,新鲜的豆腐!”“卖豆腐,新打的豆腐!”卯时一刻,街边准时传来豆腐叫卖的声音。京城有一巷口名叫平安巷,巷子内住着个卖豆腐的娘子,每日一到点,就到巷口卖豆腐。京城大街人来人往,却很少有人愿意在平安巷口停留。巷口的豆腐大多是卖给在平安巷居住的人。为何少有人为平安巷停留?京城富庶,但也有些地方充斥着贫穷。平安巷内住着的大多是进京赶考的穷书生,走街串巷的小贩,以及上了年纪的翁婆。他们生活拮据,无一例外。京城的达官显贵看不上眼,也怕沾上了穷气,一二来去,都避着平安巷走。只有几个嘴馋的,趁着街上还没多少人时,过来买块豆腐尝尝鲜。平安巷卖豆腐的娘子叫云听,是巷子里云寡妇的女儿。云寡妇早年在京城最大的豆腐坊做活计,后来死了丈夫,豆腐店的...
《云听娘子 全集》精彩片段
1.“卖豆腐,新鲜的豆腐!”
“卖豆腐,新打的豆腐!”
卯时一刻,街边准时传来豆腐叫卖的声音。
京城有一巷口名叫平安巷,巷子内住着个卖豆腐的娘子,每日一到点,就到巷口卖豆腐。
京城大街人来人往,却很少有人愿意在平安巷口停留。
巷口的豆腐大多是卖给在平安巷居住的人。
为何少有人为平安巷停留?
京城富庶,但也有些地方充斥着贫穷。
平安巷内住着的大多是进京赶考的穷书生,走街串巷的小贩,以及上了年纪的翁婆。
他们生活拮据,无一例外。
京城的达官显贵看不上眼,也怕沾上了穷气,一二来去,都避着平安巷走。
只有几个嘴馋的,趁着街上还没多少人时,过来买块豆腐尝尝鲜。
平安巷卖豆腐的娘子叫云听,是巷子里云寡妇的女儿。
云寡妇早年在京城最大的豆腐坊做活计,后来死了丈夫,豆腐店的主家嫌她晦气,把她赶了出去。
寡妇门前是非多,云寡妇本就生的貌美,死了丈夫后,家里只剩下了她和云听,那些个泼皮无赖见云寡妇孤儿寡母,无人撑腰,便起了心思,大半夜爬她的墙头。
城里流言四起,那些管住不自家汉子的妇人便开始以讹传讹,传云寡妇不守妇道,自家汉子头七没过就耐不住寂寞。
一来二去,云寡妇坏了名声,整日郁郁寡欢,吊着一口气。
她不想活了,又实在放不下云听。
冬月,云寡妇拿出自己的嫁妆给云听打了一套做豆腐的家使,把她做豆腐的手艺传给了云听。
腊月,云寡妇闭了眼。
她走之前把云听叫到身边,抚摸着她的头,要她好好活。
云寡妇一走,云家其他人如豺狼见了肉骨头,一家人沆瀣一气,占了云寡妇的房子,将云听赶了出去。
云听被赶出来的那天下着小雪,她穿着薄薄的袄子,身上除了她娘偷偷给她的镯子和那套拼命护下来的做豆腐的家使,便什么都没有了。
走投无路下,她将镯子当了,拿着钱,住进了平安巷。
为了活下去,她继续做她娘的老本行—做豆腐。
春去秋来,云听的豆腐事业越来越好,她也成了平安巷远近闻名的豆腐西施。
又是一年桂秋,平安巷的书生出入更加频繁,听说前些日子是三年一次的秋闱,今天正好是放榜的
,不知沈员外是不是记错了。”
魏清鹤不卑不亢,丝毫没有被吓退的趋势。
“你放屁!
少哄老子,”前面那人恶狠狠地盯着魏清平,“老爷说了,我们迎的是此次秋闱解元,你不就是?”
“小生是此次秋闱的解元,只是小生并未应了沈家做赘婿。”
“你!”
那人满脸狰狞,他们老爷说了,把人带回去就行,剩下的他自然有办法。
魏清平到底是考得了状元的人,沈员外那点小心思他能不知道?
无非就是把他抢回去,托关系找官府给他和沈筝谊扯个证,这事也就是成了。
至于他愿不愿意,那不在沈员外考虑之中。
魏清平也早就想好了,今个一早,他就起来写了一封陈情表,趁着街上没什么人,送去了官府。
官府的推官前些日子换了人,新的推官铁面无私,爱才惜民。
魏清平一封陈情表送去,就是在赌,赌新的推官是他的伯乐。
“别跟他废话,带回去再说!”
原本看热闹的人也都纷纷出声:“怎么当众抢人啊。”
“到底还有没有王法!”
被锁在灶房的云听听见这些话,急得都要冒汗了,她一边找东西撬锁开门,一边在心里暗骂魏清平这个不省心的。
“住手!”
衙门的推官带着一群衙役走来。
见状,魏清平唇角微勾,看来他赌对了。
沈员外的人一见衙门的人来了,一时间吓得慌了神。
原本面目狰狞的人瞬间变得谄媚,“哎呦,什么风把官爷吹来了。”
“我听说有人强抢民男,便来看看。
可有此事?”
“哎呦,哪能啊,我们是请魏公子回去入赘,这都是公子和我们家老爷提前商量好的,怎的说得上抢呐。”
“到底还有没有王法!”
被锁在灶房的云听听见这些话,急得都要冒汗了,她一边找东西撬锁开门,一边在心里暗骂魏清平这个不省心的。
“提前商量好的?”
推官眯着眼看向魏清平,“你不是昨天才娶了新妇?”
沈员外的人听到魏清平有了妻室,一时间都怔住了。
魏清平道:“回官爷,小生并未应了谁家做赘婿的要求,小生新婚,万不能担了这罪名。”
“不管你们有没有商量,魏解元既然已经成婚,便不能再入赘,否则两家都有违律法。”
“各位都散了吧。”
8.待人都散了后,推官走到魏清
。
后来她胆子大了,天天出来摆摊,有时候遇到李横,也只是看他恶狠狠地瞪着自己。
这么想,魏清平也没那么讨厌了,至少他能给她避避邪,挡挡恶。
待王木匠收好自家女儿的尸体,大伙也都散了,他们一大早就出来了,好多人都还没吃早饭,便顺带着买了块云听的豆腐。
就这样,云听的豆腐一大早就卖出了不少。
一转眼的功夫就剩下一块了。
再有人来买,云听却不卖了,她不卖,也不走。
像在等着什么。
巳时,魏清平手里拿着一沓宣纸,走进了巷口,看都没看云听一眼。
云听抿着嘴,看了看魏清平的背影,又低头望了望那一块豆腐,半晌,她收拾东西回了家。
回家后,云听坐在院中的石桌前,双手托着下巴,坐在那发愣。
往常魏清平总会到云听的摊位前和她讨价还价,今天突然装看不见,云听心里觉得怪怪的。
云听觉得自己肯定是病了,不然为什么总记挂着魏清平?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云听嘴唇不自觉的上扬,她想肯定是魏清平来买豆腐了,以往他太忙了也会亲自到她家买。
这次肯定也是一样。
谁叫他漠视她,云听恶劣地想,她要晾她一会。
心里这么想,云听还是磨磨唧唧地去开了门。
“云丫头,你这门开的太慢了,还以为你不在家那。”
刘大娘的声音传来。
云听见门外是刘大娘,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随后又忙调整好自己,笑道:“大娘你怎么来了。”
“害,我家那姑娘回来看看我,这不,尝了你的豆腐,分要我再来买些,不知你这还有吗?”
云听看了看对面紧锁的大门,不知怎么,心里闷得很,她点头:“今早还剩下一块。”
说着,她走进去将那块豆腐包起来。
刘大娘也跟着走进门,她一边看着云听包豆腐,一边唠家常。
她指了指魏清平家的大门,“云丫头,你对门魏小子可是出息了。”
听到这话,云听手上的动作一顿,“怎么说?”
“你还不知道啊,”刘大娘一脸震惊,“魏小子可是这次秋闱的解元。
再加上那天在城南点心铺做诗拔了头筹,被城里的沈员外的女儿看上了,想必过几日就会去当赘婿了。”
“你说是不是出息了,咱平安巷的人大都穷的叮当响,有几个能得
看到和个大爷似的魏清平,手上的动作一顿,她抬头看了看天,酝酿道:“你……不走吗?”
魏清平有些扭捏,他看看天,又瞅瞅地,最后目光落到豆腐上,突然笑了。
云听被他这一笑吓得一激灵,不会是中邪了吧,云听嘀咕。
她已经想好了,要是魏清平扑过来咬她,她就一石头砸晕他。
云听的幻想没有实现。
魏清平笑的眼睛弯弯的,他道:“云听,把剩下的豆腐包起来吧,我买。”
云听愣了愣,她瞅着车上好大一块豆腐,蹙了蹙眉,“这么多,你吃的了吗?
放久了就不好了。”
“不多,包两顿饺子就没了。”
云听点头,“行”,他有数便好。
云听麻溜地把豆腐包好,大方道:“都送你了,不要钱,谢谢你帮我拉车。”
魏清平似乎知道她会这样说,也没有推脱,眼睛依旧亮亮地望着她,“好。”
“既然如此……”魏清平从身上掏出一盒糕点,“那我也送你一样东西吧,你给了那么多豆腐,你亏了。”
说完,魏清平不等云听回应,把东西放在石桌上,拎着包好的豆腐阔步离开了。
云听一愣,等她反应过来时,魏清平已经进了自己家门,并把门关的死死的。
云听鬼使神差地拿起那盒糕点,她认得上面的标,那是城南点心铺惯用的。
云听不怎么买点心,自然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只当是魏清平今个趁着活动买的。
第二日,云听照样早早出工。
云听一出门就看到巷口站满了人,她过去正好见巷子里的刘大娘在那,她扯了扯刘大娘的衣袖,问:“大娘,发生什么事了?”
刘大娘回头见是云听,也不藏着掖着,低声道:“昨晚王木匠的女儿被醉鬼李横给欺负了,回来的时候一头撞死了。
这不,今个一大早王木匠就给她收拾呐。”
云听顺着望去,只见王木匠一边哭,一边给女儿收尸。
云听看的一阵心惊肉跳。
她想起自己刚搬来平安巷卖豆腐的时候,酒鬼李横也会时不时带着人来她豆腐摊前骚扰她。
李横一口一个小美人,云听吓得打怵,也不敢常出来卖豆腐,只有逢着赶大集时,人多才敢出摊。
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好转的呢?
大概是魏清平搬来的时候,魏清平天天和她讨价还价,李横再也没来骚扰过她
挑了挑眉,“行,有志气。”
云听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顺带着把豆腐推到了他面前。
魏清平也不恼,笑盈盈地提着豆腐进了巷子。
只剩下云听气的对着他的背影打拳。
2.魏清平是云听住进平安巷后的第二年才搬进来的。
听平安巷的其他人说,他自江南而来,和其他书生一样,都是为了前些日子的秋闱。
平安巷的书生都住在一起,魏清平却特立独行,他一搬进来就独自住进了巷子最里面,巷子就那么大,要么房子连着房子,要么门对门。
恰好魏清平和云听门对着门。
云听每天推着豆腐车一出门就能看到坐在院子里读书的魏清平。
不知为何,魏清平总是开着一扇门,夏季开着是为了通风纳凉,冬季是为何?
云听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索性认为是江南那边的习惯。
魏清平不喜欢关门,住他对门的云听就得好好关。
他们可是对门,云听想,要是她也不关,那岂不是她做什么魏清平都能知道?
那可不行。
于是她每次卖完豆腐回来,都把大门紧锁。
没人敲门,她绝不开。
桂花大都开放,花香盈满道,平日足不出户的小姐们也都三两个作一团,出来游玩,赏花。
趁着桂花齐放,今个城南的点心铺子出了一款秋桂点心,店主放话,今日全场一律半价,另外谁要是能作出令他满意的诗,他额外送一盒店里上等的点心。
点心铺的店主是个好心的,他没有贫富歧视,店里也常供应着一些平价的点心,就是平安巷住着的人,也可以买个一两块来尝尝。
今天的活动也是对所有人都开放的。
如今太平盛世,京城尚文的风气也更为浓重,平常百姓都能张嘴道上两句,富贵人家更是绣口一吐,便是大好文章。
云亭从巷口探头望向城南的点心铺,只见客人络绎不绝。
她看了好一会,眼里的羡慕都要溢出来了。
她看看点心铺,又低头看看自己身前的豆腐摊,心里嘀咕:不知道什么时候豆腐也能有这么多人争抢。
晚风袭过,连带着卷走了尚未归家的落日。
也不知是不是因着城南点心铺的缘故,一天到头,云听的豆腐也只卖了寥寥几块,平常这个点都卖的差不多了。
今个却剩了好一块。
云听兴致缺缺地拉着豆腐车准备回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