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自己想要的。
而是他们想让我想要。
我打开浏览器,想搜索“极限存钱怎么做”,结果第一条弹出来的不是方法,而是:“别错过今晚八点!
原价999只要199,最后三小时!”
页面滚动,下一条居然是:“不消费的人,容易陷入自我否定情绪?”
我愣住了。
我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买,结果一堆广告在替我“焦虑”——焦虑我不买护肤品会变丑,焦虑我不买榨汁机就配不上健康,甚至焦虑我没买那款保温杯,会被同事笑话“低配人生”。
原来,我不是被忽悠的——我是被投喂的。
投喂我焦虑,投喂我冲动,投喂我一种错觉:“买下它,你的生活就会变好。”
我翻开那本旧本子,写下第二行字:“所有想买的东西,先问自己三句话——”是我真的需要,还是被人制造了需要?
不买它,我会变差,还是他们赚不到钱?
它让我快乐多久?
一分钟,还是一分钟都没有?
我把本子合上,躺回床上,屋子安静得能听见心跳。
突然,我听到手机一声震动。
我点开屏幕,是某外卖平台的消息:“今天你还没点外卖哦,奖励5元红包,吃点好的吧!”
那一刻,我的背有点发凉。
我只是不点外卖而已,为什么他们都知道?
我默默把它关掉,又删掉。
我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早就生活在一个被算法圈养的牧场。
每个账户,每个习惯,每一份点击,都在被“观察、记录、诱导、收割”。
我低声说了句:“如果我拒绝被收割呢?”
屏幕上闪了一下。
似乎,在我眼神扫过的那一瞬,系统又给我推了个“如何理财赚得更多”的视频。
我关掉手机。
我不会再信他们任何一句话了。
但他们还不打算放过我。
3 极限存钱挑战第二天,我刚出门,就发现门口多了一张广告单,上面写着:“省钱,不如赚钱。
买一送一,你值得拥有。”
我笑了。
你怕我不买吗?
那我偏不买了一个月不花钱?
你疯了吗?”
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发小的时候,他差点把嘴里的咖啡喷出来。
他盯着我看了半天,像在看一个突然悟道的和尚。
“你以为你是苦行僧?
不吃不喝?
不坐车不交房租?”
“不是不活,是不花‘非必要’的钱。”
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