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从明初活到建国 番外

我从明初活到建国 番外

两广总督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敢情朝廷发行宝钞,就只管发不管收啊!”“咳咳!”朱标轻咳两声,黑着脸沉声道:“杨轩,注意你的言辞!”“殿下,臣哪里说错了,这本来就是个坑啊!”“想出这个主意的,绝对生儿子没皮炎。”杨轩就像是没有听到朱标的提醒,还在义愤填膺的说着。“杨轩你住嘴。”朱标忽然大吼一声,吓了杨轩一大跳。再看朱标黑的像锅底一样的脸色,杨轩心中一突,不敢说话了。“这是父皇定下来的。”朱标看了一眼周围,小声说道。⊙▃⊙卧槽!杨轩的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敢情自己刚才骂了半天,骂的是朱元璋啊!完了完了!脑袋要保不住了!此刻的杨轩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嘴里念叨着完了完了,脑袋保不住了。并且时不时的看向门外。朱标看的好笑:“现在知道急了?”听到朱标的声音,杨轩...

主角:杨轩朱元璋   更新:2025-04-09 14:5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轩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我从明初活到建国 番外》,由网络作家“两广总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敢情朝廷发行宝钞,就只管发不管收啊!”“咳咳!”朱标轻咳两声,黑着脸沉声道:“杨轩,注意你的言辞!”“殿下,臣哪里说错了,这本来就是个坑啊!”“想出这个主意的,绝对生儿子没皮炎。”杨轩就像是没有听到朱标的提醒,还在义愤填膺的说着。“杨轩你住嘴。”朱标忽然大吼一声,吓了杨轩一大跳。再看朱标黑的像锅底一样的脸色,杨轩心中一突,不敢说话了。“这是父皇定下来的。”朱标看了一眼周围,小声说道。⊙▃⊙卧槽!杨轩的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敢情自己刚才骂了半天,骂的是朱元璋啊!完了完了!脑袋要保不住了!此刻的杨轩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嘴里念叨着完了完了,脑袋保不住了。并且时不时的看向门外。朱标看的好笑:“现在知道急了?”听到朱标的声音,杨轩...

《我从明初活到建国 番外》精彩片段


“敢情朝廷发行宝钞,就只管发不管收啊!”

“咳咳!”朱标轻咳两声,黑着脸沉声道:

“杨轩,注意你的言辞!”

“殿下,臣哪里说错了,这本来就是个坑啊!”

“想出这个主意的,绝对生儿子没皮炎。”杨轩就像是没有听到朱标的提醒,还在义愤填膺的说着。

“杨轩你住嘴。”朱标忽然大吼一声,吓了杨轩一大跳。

再看朱标黑的像锅底一样的脸色,杨轩心中一突,不敢说话了。

“这是父皇定下来的。”朱标看了一眼周围,小声说道。

⊙▃⊙

卧槽!

杨轩的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

敢情自己刚才骂了半天,骂的是朱元璋啊!

完了完了!

脑袋要保不住了!

此刻的杨轩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嘴里念叨着完了完了,脑袋保不住了。

并且时不时的看向门外。

朱标看的好笑:“现在知道急了?”

听到朱标的声音,杨轩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殿,殿下,臣承认,臣刚刚说话声音有点大!”

……

“殿下,现在可就只有您能救臣了啊!”

“臣还年轻,还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呢!”

杨轩抱着朱标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

“现在才知道后悔,晚了!”

朱标轻哼一声,想甩开杨轩。

“殿下啊!!!”杨轩鬼哭狼嚎,死死抱着,就是不撒手。

虽说有些丢人,但和脑袋比起来,哪个更重要?

此刻的杨轩真的是后悔无比,自己怎么就忘了祸从口出了呢?

以前他还在心里警醒过着自己呢!

看来这两年日子太安逸了,加之朱标信任,他的警惕心下降的太过厉害。

“行了行了,你先起来!”朱标看着杨轩,满脸无奈。

“我不。”杨轩头摇的像拨浪鼓。

“你怎么像个孩子似的?”朱标真是哭笑不得。

“殿下,臣就是个孩子啊!”杨轩道。

朱标愣了一下,这话好像没错。

因为杨轩身体长得快,所以看起来像是十八九岁的少年,加之他平日里表现得都很成熟,所以朱标一直都没把他当成孩子来看。

现在这么一说,他才反应过来,杨轩现在才十四岁,和自己相差有八九岁。

“好了,你先起来,给我好好说说,这个宝钞怎么就坑人了。”

“说清楚了,我才好帮你。”朱标开口道。

“好的殿下!”杨轩立马松开朱标大腿,噌的一下从地上起来。

见此,朱标一阵无语。

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无赖嘛!

也不知道自己收回刚刚的话,还来得及吗?

二人相对而坐,杨轩也收起了刚刚的不正经。

严肃的看着朱标。

“殿下,在解释之前,臣想问殿下几个问题。”

“你说。”朱标点点头。

“朝廷在发行宝钞之前,可有提前准备准备金?”

“何为准备金?”

“就是百姓拿宝钞和兑换金银的那部分钱。”

“朝廷都不收宝钞,怎么可能允许和朝廷兑换金银。”

“这就是了,宝钞就是一个坑啊!”

“杨轩,你好好说。”朱标皱着眉说。

“殿下,这宝钞,说白了,就是一张纸,没有任何的价值,只是因为朝廷说它值钱。”

“随着朝廷的发行,民间流通的宝钞会越来越多。”

“而民间的一切,增长速度远远比不过宝钞。”

“不管是粮食,布匹,还是其他什么,增长速度都无法和宝钞相比。”

“当民间流通的宝钞价值远远超过民间的物资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现象。 ”

“宝钞的价值,大幅度降低。”

“臣将其称之为,通货膨胀。”

杨轩缓缓说道。

和古人讲经济学,是一种什么体验,问问现在的杨轩就知道了。


时间来到了洪武九年。

这天,老朱早早处理完政事,叫上自己的好儿子朱标,来到御花园散步。

也顺便考考自己的儿子。

对于老朱的问题,朱标回答的很好。

毕竟,朱标从小就由名师宋濂教导,立为太子之后,老朱又让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朱标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去找他们求教。

此外,还有很多重臣在东宫挂职。

如此强大的班底,朱标的能力提升也是非常快的。

考完朱标,老朱便想起了杨轩。

“对了,那个杨轩,现在怎么样了?”

自从将杨轩交给朱标之后,老朱就收回了对杨轩的注意。

毕竟,以杨轩的身份来说,根本没有资格让他一个皇帝注意。

短暂的注意,那也只是为自己的好大儿挑选人才。

听到老朱这话,朱标下意识的露出笑容。

“他很不错,不管是军事方面,还是儒学方面,堪称文武双全。”

“还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里两年多的时间,与杨轩接触最多的皇家之人就只有朱标,朱棣与安庆公主。

相比于老朱,朱标仁慈宽厚,杨轩很乐意与其交谈。

长时间下来,朱标对杨轩还是很信任的。

这主要是在两人的交谈中,朱标发现,杨轩心中装着百姓,其思想,也多是以民为本。

因此朱标也得到不少启发。

毕竟,杨轩是来自后世之人,他的很多东西,对朱标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基于这些信任,朱标对杨轩和安庆走的过近,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会主动帮忙遮掩。

再加上朱棣也会帮忙打掩护。

所以老朱现在还不知道,杨轩和安庆的关系。

“哦?”老朱看着自己的好大儿。

文武双全,赤子之心,这评价,高!

“看来,咱给你选的人,确实不错。”

“回父皇,是的。”

“儿臣时常与杨轩交谈,每次聊起大明的官员的时候,他都会皱眉。

“但聊到百姓的时候,他就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比如大明百姓的生活有多苦,百姓有多渴望和平。”

“甚至还说,以后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能吃上饭,再也不会有人饿死,而且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上书。”

“我笑他是异想天开,他却极为肯定的说那样的太平盛世,迟早会来的。”

“话语震耳欲聋,儿臣当时是真的被震撼到了。”

“那样的太平盛世,儿臣不敢想象。”

朱标苦笑着摇摇头。

身边的老朱听得入神。

他在想人人都能吃得饱饭的盛世是怎样的景象。

泥腿子出身的他,深知要达到那样的盛世,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他每年都会收到百姓饿死,冻死的奏报。

对他,对朝廷来说,今年比去年死的人少,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那样的太平盛世,咱真想看看啊!”老朱感慨道。

“标儿,算算年龄,那个杨轩,今年应该有十四了吧?”老朱随即看向杨轩,道。

“回父皇,是的。”

朱标回答。

“说起来,他入宫读书已经有两年多了,咱还没有见过他呢。”

“现在,也是时候了。”

老朱说道。

他这不是临时起意,早在徐达在自己面前夸赞的时候,他就有这个想法了。

不过那个时候,杨轩还太小了,若早早表现出对他的重视,难免会让其心中骄傲。

所以,老朱最多就只是让太子和其接触。

一来,可以让朱标了解此人,若不堪重用,那就到此为止。

让其入宫读书,也可以说是看在徐达的面子上。

现在看来,自己当时的决策是很明智的。

“标儿,你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吗?”

听到这话,朱标心中一凛。

按照以往的经验,杨轩这个时候,应该和小妹在一起。

不过这件事,绝不能让父皇知道,否则,杨轩就倒霉了。

“若所料不差,他应该在演武场。”

朱标想了想,回答。

“那咱们现在就过去。”老朱道。

“父皇且慢。”朱标连忙叫住老朱。

“咋?”

“咱还不能见见他了?”

“不是,父皇误会了。”

“儿臣的意思是,父皇是想以皇帝的身份去见,还是乔装打扮之后再去见?”

“有什么区别吗?”

“是这样的,父皇毕竟是九五之尊,若是以皇帝的身份去见,一来杨轩可能会紧张,二来父皇也可能见不到自己想看见的。”

“无法真正了解杨轩。”

“三,父皇不是经常微服私访嘛,乔装打扮一番,也可让杨轩放下警惕。”

“据儿臣了解,杨轩对于军人还是很敬佩的。”

朱标缓缓道,条理清晰。

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拖延时间,好提前让安庆离开。

老朱听完好大儿的话,略一思考,笑道:“哈哈,标儿,这个主意不错。”

“二虎。”

“陛下。”

“去,给咱准备一件禁军伍长的衣服。”

老朱吩咐道。

“是。”

不多时,二虎便准备好了衣服。

在老朱换衣服的时候,朱标赶紧吩咐自己的贴身太监,去将安庆带走。

……

此时的演武场,一个人都没有。

不一会儿,一个少年便走了过来,从兵器架上取下一杆马槊,一个人练了起来。

少年正是杨轩。

他刚刚正和安庆在一块儿呢,后者忽然被朱标的贴身太监叫走了。

说是朱雄英想小姑了。

杨轩倒也没怀疑,便一个人来到演武场练习。

以前是朱棣陪自己来练,但最近,朱棣忙了起来。

因为他和徐妙云的婚期就在今年。

说起来,他现在和朱棣的关系,好的就差结拜了。

他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发展的,很是无奈。

但同时,他对朱棣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是一个要强的人,也是一个渴望得到自己父亲认可的孩子。

还是一个拥有少年意气的人。

只是出身皇家,有些东西是他注定得不到的。

比如老朱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自己的好大儿身上,其他儿子见老朱的次数屈指可数。

又比如朱棣没有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杨轩手中的马槊舞出残影,速度极快。

在战场上,敌人必然是反应不过来的。

“喂,小子,你哪儿的?”

“咱咋没在宫里见过你?”

这时,一道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你再给我好好说说。”

“好。”

于是,接下来杨轩便用自己有限的经济学知识,给朱标讲述通货膨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朱标大概听明白了,但原理不怎么明白。

杨轩无奈,因为两人的思维不同。

一个是古人思维,一个是现代人思维。

没办法,杨轩只能做一个小实验演示。

这下,朱标总算是看明白了。

他神色凝重,站起身对杨轩道:“你就在这里等着,我现在就去找父皇说这件事。”

“是。”

朱标没有再同杨轩说什么,急匆匆的离开了东宫。

……

武英殿。

老朱满脸恨铁不成钢,看着跪在面前的二儿子。

“你让咱说你什么好?”

“堂堂秦王,竟然去青楼,你很缺女人吗?”

“啊?”

“丢人,丢人呐!”

“咱的老脸都被你给丢尽了。”

朱元璋指着朱樉,口吐芬芳。

朱樉低着头,也不反驳,他和老朱没什么好说的。

自从老朱强迫他娶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的时候,他就已经对老朱没什么期待了。

为数不多的父子之情也所剩无几。

现在,也就是过一天是一天。

骂完之后,老朱觉得还不出气,又给了朱樉一脚。

恰在此时,朱标走了进来。

连忙上前护住朱樉。

“父皇,别打了。”

“二弟怎么了,让您发这么大的火?”

“还能是啥,这逆子,昨天跑去青楼闹了一通,咱的老脸都让他丢尽了。”

老朱指着朱樉道。

“父皇,二弟也只是去放松一下,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再说了,二弟现在也肯定知错了。”

朱标连忙说道。

“二弟,快跟父皇认个错,这事儿就过去了。”

见此,朱樉喉咙滚动了一下。

还是大哥对他好。

“父皇,儿臣知错!”朱樉服了个软,他不想让大哥难做。

“哼,滚吧,回去之后,禁足三个月。”

“是,儿臣告退。”

待朱樉离开后,老朱这才看着朱标,道:“你就惯着这个逆子吧!”

“父皇,他是儿臣的弟弟。”

朱标道。

“行了行了,你来找咱是有啥事吗?”

老朱挥了挥衣袖,走回御案后坐下。

“有,事关国运的大事。”朱标一字一顿道。

“嗯?”听见这话,老朱瞬间坐直,双目中好似迸发出了一道光芒,摄人心魄。

“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朱标将杨轩用宝钞解决空印案后续问题,从而引出通货膨胀这个问题的事给老朱讲了一遍。

“你这都是听谁说的,咱不就是发了点宝钞嘛,有这么严重?”老朱眉头蹙起,疑惑道。

“父皇,这都是杨轩告诉儿臣的,儿臣也相信他。”朱标道。

“标儿啊,你不觉得这有些危言耸听了吗?”

“回父皇,儿臣并不觉得。”

“况且,杨轩有理有据,儿臣以为,这些情况,在不远的将来,便会出现,咱们不能不防。”

听完朱标的话,老朱皱着眉,沉默不语。

若说军事和政治,他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存在,可经济,他就抓瞎了。

不管是宝钞,还是他定下的俸禄体系,就可见一斑。

“父皇,要不要召见杨轩?”这时,朱标又问。

“见吧,迟早都是要见的。”老朱叹了口气。

这次以皇帝的身份见了杨轩之后,那么以前的那个老兵身份,就没用了。

“是。”

不多时,杨轩就从东宫被带到了武英殿。

“微臣杨轩,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一道威严的声音在杨轩耳边响起。

这声音怎么有点熟悉……杨轩心中好奇,却没敢抬头。

“抬起头来,咱有问题问你。”老朱看着杨轩开口道。

杨轩心中对着熟悉的声音越发好奇,但还是缓缓抬起了头。


贾氏给徐达生了个闺女,取名为徐妙锦。

“恭喜老师,贺喜老师!”杨轩恭喜道。

想到又多了一个师妹,杨轩也替徐达开心。

“老师还真是老当益壮啊!”杨轩拍着马屁。

如今的徐达,马上就五十岁了,老来得女,徐达对这个小女儿,也是很宠的。

“哈哈~”徐达轻抚着胡须,脸上的笑容很浓郁。

接着,徐达又问起了杨轩和安庆公主的事。

“你和安庆公主的事,怎么样了?”

“你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不能再拖下去了,若是成不了,为师就托人给你说亲。”

徐达着急啊,现在他的外孙都两岁了,弟子和长子还没成亲呢!

徐达打算过段时间就去问问老朱,若是对徐允恭的亲事没什么想法的话,那他就要开始给儿子找媳妇儿了。

“老师请放心,徒儿和公主的事,皇后娘娘已经默许了。”杨轩笑道。

徐达有些意外,旋即便是笑道:“既如此,那为师也不用担心了。”

“娘娘默许,那这事儿就八九不离十了。”

徐达很开心。

在皇家子女的婚事上,马皇后的意见非常重要。

“看来为师也不用再为你的婚事操心了。”

看着徐达这个样子,杨轩的心里也是非常感动,前世身为孤儿的他,没有人对他这么关心过。

直到穿越前,他也依然是孤身一人。

虽然对于成亲,他并不着急,但这个时代毕竟和后世不一样。

又跟着徐达闲聊了一会儿,杨轩便去看了看襁褓中的小师妹。

白白嫩嫩的皮肤,黑黢黢的眼睛,就像黑宝石一般,可爱的不得了。

……

武英殿。

“父皇,儿臣与李进等人已经详查三天了,但是除了一些枝节忽漏之外,没能发现重大隐情。”

朱标正和老朱做着汇报。

和杨轩想的一样,朱标没能找到胡惟庸的破绽。

老朱神色不变,又看向李进,后者恭敬回答:

“臣也调阅了各部院案底,凡胡惟庸所办之事,除擅发将士赏银以外,并无其他违法之处。”

老朱背着双手,原地踱步,听完李进的汇报后,才缓缓吐出几个字:“这样,更可怕!”

顿了顿,老朱继续道:“胡惟庸明明是擅权枉法,结党谋私,而你们却一点证据都查不出来。”

“这还不可怕吗?”

“这说明他们是盘根错节,已经结成了攻守同盟,那些不法之事啊,早被他们清理的干干净净了。”

说完这些,老朱对胡惟庸的杀意越发浓烈。

而一旁的朱标,也是有些震惊。

胡惟庸的势力,竟已经如此庞大了吗?

老朱知道,普通的手段,已经没办法快速扳倒胡惟庸了,他略一沉思,便道:“传旨,包括言官,御史,翰林院学士在内,各部院臣工皆可严查不法事端,准予风闻奏事,相互纠弹。”

此话一出,朱标便是脸色一变。

他深知,老朱的这道旨意一出,会给朝廷带来何等危害。

于是连忙劝谏:“父皇。”

“风闻奏事,相互纠弹。”

“乃天子万般无奈之时采用的下策,如此一来,定会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报上来的罪行,也很难辨真伪啊!”

对于朱标的这番话,老朱没有放在心上,他相当自信。

“真伪,由咱来辨。”

“下策用时,往往就是上策。”

他看着朱标,缓缓说道。

朱标知道,自己父皇已经下定决心了。

……

与此同时,杨轩正准备去夫子庙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小师妹出生,他还没有准备礼物,今天才想起来。


身着儒袍,扎着发髻的杨轩,一副读书人打扮,引得过往的小娘子频频投来目光。

对此,杨轩只能在心里感慨,长得太帅,真的烦恼啊!

“国的噶,国的噶!”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杨轩眉头微蹙,这里是京城,竟然还有人敢当街纵马?

循声望去,就见是一个身着锦衣的年轻人。

“滚开,都滚开!”

年轻人骑在马上,挥动着马鞭,大声喝道。

街上的百姓,见此纷纷躲避。

但有一辆马车却是来不及了。

在马夫大变的神色之中,纵马的年轻人,撞上了马车。

最终,年轻人从马上飞了出去,摔到地上,生死不知。

看到这一幕,杨轩赶紧上前,将已经吓傻了的马夫从地上扶起来。

然后就看到有几个家丁从人群中冲出,来到了年轻人身边。

他们试探了一下年轻人的鼻息,一个个皆是面色大变,更有甚者,直接瘫倒在了地上。

“死,死了!”

“完了完了,相国大人不会放过我们的。”想到此处,家丁们看向了杨轩还有那个马夫。

现在,只有将这两个人抓起来,交给相国大人,他们才有可能保住自己的命。

“来人,将这两个人抓起来,交给相国大人。”

“你们要做什么?”杨轩护在马夫身前,看着几个家丁。

“小子,你摊上事儿了,摊上大事儿了!”

“你知道刚刚死的那个年轻人是谁吗?”

“那可是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胡相国的亲子。”

“你完了,小子!”家丁面色狰狞道。

杨轩身后的马夫闻言,直接吓得瘫倒在地。

对于他这种小老百姓来说,中书省左丞相,可是天大的官了。

不过杨轩却是面不改色,他直直的看着几个家丁,喝道:

“滚!”

……

“小子,好胆!”

家丁认真打量了一番杨轩,觉得一个读书人应该没多少武力值。

于是一挥手,大声道:“动手!”

“小兄弟,小心啊!”马夫见状,赶紧提醒。

“放心,几个杂鱼还伤不了我!”杨轩冷冷一笑,随即迎了上去。

胡惟庸马上就要倒台了,家丁竟然还如此嚣张。

甚至其子,竟然还当街纵马,可见胡惟庸倒台,这是必然的结果。

三两下将家丁打倒,在他们痛苦的哀嚎下,杨轩带着马夫离开了此地。

“老伯,拿着这些钱,赶紧躲起来,等风声过了,你再回来。”杨轩掏出几两银子,塞到马夫的手里,说道。

“小兄弟,你…这…”

“我该怎么感谢你才好啊!”

“老头子我给你磕一个。”

马夫紧紧攥着银子,心中感动不已,就要给杨轩跪下磕头。

“使不得使不得,你这是在折我的寿啊!”杨轩赶紧将马夫扶了起来。

“老伯,别耽搁了,抓紧时间赶紧躲起来吧,胡惟庸知道他儿子死了,肯定会找我们的。”

“哦,对对对!”

“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来日老头子必将报恩。”马夫道。

“我和你一样,都是普通人。”说完,杨轩就离开了。

胡惟庸嚣张不了多长时间,马夫只要躲过这段时间,就没事了。

而杨轩自己,也没什么心情继续给小师妹挑选礼物,他得赶紧去东宫找朱标。

刚才他虽然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但以胡惟庸的能力,迟早会查到的。

他虽然不怕胡惟庸,但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和胡惟庸扯上什么关系。

所以他得抓紧时间,将这事儿告诉朱标。

……

东宫。

“臣杨轩参见太子殿下!”

“殿下,有件事儿,臣得和您说一下。”

“什么事?”

“胡惟庸的儿子,死了!”杨轩看着朱标,开口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