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昭李昆的其他类型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大千飞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威毫不理睬,在他看来,虽进攻不足,防守却是没问题。李昭叫停了麾下的劝降,抬头看了看天空,平静说道:“起风了,这是好事。”对杨智道:“动手吧!”昭武军士兵,点燃火油罐,然后迅速通过抛石车砸向对面。抛石车一刻不停,一波又一波砸到了东府岭上。山上树木或房屋被砸中,借助风势,顿时燃起大火。有东府岭士卒被砸中,痛苦的发出嘶喊声。在地上来回滚去,仍然无法扑灭身上火势,直到活活被烧死。李昭准备了上千个火油罐,现在才刚刚用到四分之一。山上火势越来越大,那一团团烈火,犹如一个个猛兽,想要将一切都吞噬掉。东府岭上,众人心中恐慌,四散逃命。见越来越多的人被烧死,朱威又惊又怕,急忙让人弄水扑灭大火。但着火的地方越来越多,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扑灭。山下的昭武军...
《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朱威毫不理睬,在他看来,虽进攻不足,防守却是没问题。
李昭叫停了麾下的劝降,抬头看了看天空,平静说道:“起风了,这是好事。”
对杨智道:“动手吧!”
昭武军士兵,点燃火油罐,然后迅速通过抛石车砸向对面。
抛石车一刻不停,一波又一波砸到了东府岭上。
山上树木或房屋被砸中,借助风势,顿时燃起大火。
有东府岭士卒被砸中,痛苦的发出嘶喊声。在地上来回滚去,仍然无法扑灭身上火势,直到活活被烧死。
李昭准备了上千个火油罐,现在才刚刚用到四分之一。
山上火势越来越大,那一团团烈火,犹如一个个猛兽,想要将一切都吞噬掉。东府岭上,众人心中恐慌,四散逃命。
见越来越多的人被烧死,朱威又惊又怕,急忙让人弄水扑灭大火。
但着火的地方越来越多,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扑灭。
山下的昭武军,还在继续攻击。熊熊猛火,会无情又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
东府岭上很多人,受不了滚烫的烈焰,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山上宛如一片人间地狱。
李二娘看不下去了,这太残忍了,仿佛要将东府岭上所有人,全部活活烧死,一个不留。
李昭觉得差不多了,担心烧掉山上粮食,下令停止攻击。让人往山上喊话,放下武器,下山投降。
朱威此时完全失去了统治力,东府岭士卒为了不被烧死,不顾朱威的阻拦,纷纷下山投降昭武军。
杨智一边收纳降军,一边继续堵着山寨出口,防止朱威趁乱逃跑。
很快,朱威身边再无任何士卒。万般无奈下,只能下山投降。
朱威跪在李昭面前,李昭却没搭理他,而是笑着看向李二娘,说道:“按照之前的约定,二娘可否告诉我,你的真名是什么?”
李二娘表情复杂,“我姓‘李’,名‘若晗’。”
“‘李若晗’,倒是个好名字。”
朱威低着头,听到李昭在他面前,肆无忌惮叫着李二娘真名,心中不由嫉恨。他追求李二娘多年,也还是第一次知道她的真名。
李昭对朱威道:“知道了二娘真名,想必你也能死而无憾了。”
朱威大为恐慌,急声道:“求求寨主,饶我一命。我朱威此生做牛做马,也定会报答你。”
“若晗,你相信他的话吗?”
李若晗摇了摇头,“此人阴险狡诈,不可信。”
“你之前说过,我若下山投降,你不杀我的!”朱威连忙道,声音开始颤抖。
“你仔细回想下,我是劝你投降,但从未说过,投降不杀之类的话。”
朱威愈加害怕,不停磕头求饶。
“送他走吧。”李昭淡淡道。
一昭武军士卒迅速挥刀,划破朱威脖子。
李若晗见朱威已死,对李昭道:“东府岭已灭,我也没必要再留下去,就此告辞。”
李昭佯装诧异道:“你要走,去哪里?”
“自然是回柳城,将此事禀告给盟主。”
“我没说过让你走,你还需跟我去黑虎岭。”
“你什么意思?我想走就走,想留就留,何须经过你同意。”李若晗脸色一沉。
“若晗,为何你就是不明白,我根本不可能让你离开。”李昭悠悠道。
李若晗以为李昭觊觎美色,心中恼火,“我麾下一千余人,或许打不过你。但若要走,你恐怕也留不住我。”
“但这些人如果回去,对杨辛讲述了此战经过。杨辛必然会对我起戒心,我虽不怕他,多少还是有些麻烦。”李昭淡淡道。
“这是你的事情,与我何干?”
没人愿意坐以待毙,一些山寨决定立刻行动起来。
这里面秦牛岭的杨辛,实力最强。
相比其他山寨,秦牛岭距离柳城,位置上更远些,故还没有遭到官兵的攻击。
秦牛岭面积比黄头岭还要大,山寨中青壮超过七千人。与李昭一样,他们也从兰氏那里购买了不少兵器。
官兵频繁攻击各处山寨,杨辛早已知晓。一番思量后,决定联合周围几处山寨,共同抵抗官兵。
于是,向众山寨发出信函。邀请他们三日后齐聚秦牛岭,共同商议如何抵御官兵。
周围山寨收到信函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了此事。
眼下事情很明显,靠单个山寨的力量,根本无法抵御官兵。若不想等死,唯有联合起来,才有一线生机。
李昭收到杨辛的邀请函,立刻意识到这是个绝佳机会。
齐国官兵频频出击,终于引起了众怒。且官兵没有收手的打算,这就把其余山寨逼到了绝路。
大家手中皆有不少兵马,岂会愿意等死。
李昭叫来众人,一起商议此事。
王子辰淡淡道:“官兵竟会如此愚蠢,没想到啊。”
沈宁道:“领头的是张氏兄弟二人,对他们我多少有些了解。此二人对平民百姓,向来是极其傲慢无礼。做出这等事来,倒也在预料之内。”
“你们说说看,这封邀请函该如何处理。”李昭问道。
“在下建议接受杨辛的邀请。大帅可亲自前往秦牛岭,也可派人代替你前去。但有一点,希望大帅谨记。凡事不可出头,当保持低调。若我所料没错,汉中将发生巨变。”王子辰道。
“巨变?子辰可否说的再详细些。”李昭来了兴趣。
“一直以来,很少会有山匪主动攻击官兵。因官兵训练有素,且兵器精良,山匪难有胜算。官兵虽偶尔会主动出击山匪,但并不频繁。如今,默契被打破,官兵仿佛要把山匪斩尽杀绝。万万不可小瞧山匪的恨意,他们原本只是平民百姓,因官府欺压,被迫逃亡深山。即使如此,官兵仍不放过他们。山匪以前是一盘散沙,现一旦联合起来,力量倍增,对官兵滔天的恨意,或许会做出猛烈的反击。”
王子辰这么一分析,李昭对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嗯,我明日会亲自前往秦牛岭。”又道:“杨智,宋俊暂时不能离开黄头岭。你代替他,和我一并前去。”
“是。”
“此次前往秦牛岭,不用带太多人。一百人足矣,士卒要选用精锐老卒。盔甲藏于衣内,不能让他人看出我军实力。”
“末将明白。”杨智抱拳道。
众人离开后,李昭将赵信才留了下来。
“目前军械打造如何?”
赵信才道:“长刀和弓弩,尚且顺利。但因时间不够,盔甲略有些简陋,床弩也还需些时日。”
“你和那些工匠们聊聊,盔甲没必要造的多么精致,勉强能用就行。现在要的是数量,质量稍微差点没关系。”李昭道。
“大帅放心,在下会催促工匠加快进度。”
“还需注意,弄虚造假之事,绝不允许存在,尤其是长刀。”
“每件军械上皆刻有工匠的名字,一经发现,必严惩不贷。”赵信才道。
“从兰氏买回来那批重甲,能否进行仿制?”李昭一直想要打造一支重甲步兵。
赵信才面露难色,无奈道:“在下问过工匠,此事并不容易。耗时极长,且工艺复杂。一副重甲,起码需半年时间。”
“兵器司条件艰苦,没让你立刻造出来。粗糙一点没关系,适当降低下质量,我不会介意,但甲胄要足够厚。”
朱威顿时不爽,“你算什么东西,敢来教训我?”
“我是你爹!”刘天明怒骂道,抽刀正要去砍朱威。
李昭看了一眼杨智,杨智会意,站了出来,大声道:“我有一言,望诸位采纳。我等既然已奉杨辛杨寨主为盟主,就应该听盟主的。应现在制定盟约,规定如何打,什么时候打,皆由盟主说的算。若有人不服杨盟主的指挥,现在就可以离去,不要在这里耽误大家时间。”
众人闻言,脸色变了变。
杨辛虽面上看不出什么,心中却是高兴不已。其实,杨智即使不说这些,卢柏良也会说的。
李昭道:“我黑虎岭赵立,决定服从杨盟主的指挥。”
李二娘也站了出来,表示服从杨辛的指挥。
之后陆陆续续站出来好几个寨主,皆表示服从杨辛的指挥。
朱威还在犹豫,见杨辛在定定看着他。心头一震,连忙站了出来,表达了服从杨辛的态度。
杨辛高声道:“既然众弟兄,已同意我为盟主。我先把话放在这里,若有人战场上不从命,贪生怕死,就别怪我杨辛到时不客气。”想了想,又道:“我等来自不同的山寨,盟军暂时叫‘万山军’,各位觉得如何。”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叫“万山军。”
唯有李昭心中暗自吐槽,好土的名字。
卢柏良说道:“柳城虽不好打,但官兵短期内不会来援,只要万山军十日内能攻破柳城,事则成矣。”
杨辛也不耽搁时间,拔出宝剑,指向柳城的方向,怒吼道:“全军出击,攻克柳城!”
将近三万名万山军士卒,浩浩荡荡,如一条长龙,直奔柳城而去。
李昭面无表情,低声喃喃道:“汉中的天,也该变了。”
此时的柳城,完全不知道万山军将要来袭。
张行元昨天抵达柳城,给秦峰、王文开等人带来一个好消息。
王景已打算派营将聂石千,率三千南郑步卒,将于十日后抵达柳城。这样一来,共有五千多兵力,可以再次出兵剿匪。
宋民元也很高兴,这样就不用动用柳城的兵力。于是设酒宴,款待众人,又请了舞姬前来助兴。
众人喝的正开心的时候,有一个士卒,未经通报,急匆匆闯进厅堂。
“大人,有兵.........。”该士卒好像受到了惊吓,结结巴巴,说不清楚。
宋民元被打扰了兴致,心中不悦,怒斥道:“发生了何事,大惊小怪。”
该士卒定了定神,说道:“启禀大人,外面有人攻城。”
宋民元、张行元、王文开等人大笑,觉得这士卒得了失心疯。唯有秦峰,面露惊色。
秦峰沉声道:“你说有人攻城?你该明白,若谎报军情,必会受到重罚。”
“在下不敢谎报军情,城外确实有数万大军。但不知对方是何方兵马。”士卒连忙道。
宋民元等人心头一沉,意识到士卒说的可能是真的。
众人连忙起身,骑快马前往城门处。
路上,宋民元见城中百姓,多神色慌张,心中愈加紧张。
抵达城头上,宋民元面色剧变。只见城下,密密麻麻的敌军,不下数万兵马。其中,还看见了数十架抛石车。
李昭略有些诧异,杨辛竟然有这么多抛石车,甚至连巨石都备齐了,看来是早有准备。
秦峰、王文开等人,之后也赶到城墙上,皆脸色无比阴沉。
“他们想要干什么?他们疯了吗?这是造反啊!”宋民元声音已有些颤抖。
没人回答他的问题,谁能想到柳城有一天会遭到山匪围攻。
堂下顿时一片哗然,众寨主表情各异,没人反对也没人同意。
卢柏良又道:“官兵定然会反扑,只有万山军团结在盟主身边,才能击败官兵。否则的话,死路一条,望诸位考虑清楚。若诸位不同意,盟主也绝不强求,带上盟主给的钱粮,现在即可离开柳城。”
章豹和刘天明,抱拳道:“愿意服从盟主的指挥。”
见有人带头,接下来几个山寨,也站了出来,表示愿意交出兵权。
李昭和杨智,也很干脆的同意交出兵权。
百花岭的李二娘,思考良久,念及自身力量确实无法抵御官兵,终同意了此事。
当李二娘站起来的时候,杨辛眼睛一亮;虽然他掩饰的很好,依然被李昭发现。
很快,厅堂内仅剩下朱威一人没有表态。
朱威缓缓起身,面无表情道:“我东府岭此次损失不少兵马,已无法帮到盟主,我就不打扰诸位了。”
说完,不等杨辛回复,在众人惊诧目光中,朱威离开了厅堂。
杨辛心中不悦,故作大方道:“既然他不愿意留,我也不强求。我给诸位将军,皆在城内准备了府邸。诸位以后可以居住在城内,不用再待在深山中受苦。”
众人面有喜色,连忙表示谢意。深山里的日子艰苦,缺少各类资源。如今能住在城里,自然是极好。
李昭佯怒道:“启禀盟主,朱威有大罪。绝不能放过朱威,必须对其进行严惩。”
“朱寨主有什么罪?”杨辛好奇道。
“早在制定盟约时,众人皆表示,若有人不服从盟主的命令,应给予重罚,朱威当时也是同意了的。进城前,盟主三令五申,任何人不得劫掠百姓。朱威却明知故犯,无视盟主的命令,纵容手下在城内肆意劫掠。”
李昭之所以知道这些,因齐景云劫掠豪强时,和朱威的人多次发生冲突,幸好成功将对方击退。
杨智配合李昭,说道:“朱威违反盟约,应给予重罚。请寨主下令,出兵征讨东府岭。”
杨辛有些犹豫,刚刚夺取柳城,部队正在休整中。此时大举出兵东府岭,是否合适呢?
仿佛看出杨辛的顾虑,杨智道:“请盟主放心,在下知道东府岭有条小路可以上山,仅需两千士卒,即可轻松击败朱威。”
李二娘极其厌恶朱威,站起来道:“百花岭和东府岭,两处相距不远。我熟知周边地形,愿和赵将军和杨将军一道,共同出战。”
若只是两千士卒,倒是可以接受,朱威不给他面子,确实让他恼火。杨辛思考片刻,任命李二娘为主将,杨智和李昭为副将,出兵两千,征讨东府岭。
卢柏良微微皱眉,看向三人,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对劲。
李昭离开厅堂,对杨智道:“之前带来的昭武军将士,全部带回黑虎岭,一个不留。”
“不用留些人在万山军吗?”
“没必要,区区几百人,杨辛也不会在意。你去通知李二娘,我在城外两里处等她。”
“是。”杨智道。
对李昭而言,已没必要再待下去。万山军点起了第一把火,至于以后会怎样,则是杨辛自己的事情。
不得不承认,杨辛是个枭雄,卢柏良也是睿智之人。官兵若想剿灭万山军,并非易事。
没等多久,李二娘带兵出了柳城。淡淡看了眼李昭,道:“两千兵马无法攻破东府岭。”
李昭好奇问道:“你既然认为两千兵马无法灭掉朱威,为何还同意出兵?”
“因为我想看看,你到底会耍什么花招?”
“无聊的把戏,无非是那位皇子势大,就打压那位皇子。太子姜成和四皇子姜威,背后势力太大,于是齐帝打压他们,扶持其他两位皇子。王景那个蠢货,之所以能成为汉中刺史。并不是因为姜宁贤宠爱王贵妃,而是为了各方力量的平衡。相比美色,姜宁贤最爱的是权利,我说的对吗。”
“大帅英明,正是如此。”沈宁道,他从李昭眼神中,能明显看出一丝不屑。
“齐帝算盘打的很好,却没想到,王景是个蠢货。你说,柳城失守的消息传到金陵,姜宁贤会是什么表情。”
“这个,估计会很精彩吧。”
柳城失守的消息终于传到了金陵,齐帝姜宁贤看着手中的奏折,心中无比恼火。
当他任命王景为汉中刺史时,中书令陈晋、周召鹏等人,明确表达了反对。
陈晋对他讲,汉中和魏国关中接壤,魏帝李昆野心勃勃,早想要吞并汉中;刺史之职,非一般人可以担任。
姜宁贤不顾陈晋等人劝阻,强行让王景成了汉中刺史。因为他用人不当,这才有了柳城之失。此事,必然会影响到他在朝中的威信。
王贵妃跪在他面前,神色黯然。姜宁贤冷冷的看着她,再也没有往日的温情。
这时,中书省又送来一份奏折,是王景写的。
王景在奏折里讲到,柳城太守宋民元横征暴敛,他多次劝阻宋民元要善待百姓。宋民元却仗着他是陈晋的门生,丝毫不加收敛,这才有了柳城之失。另,泸县太守杨明升贪功,擅自派营将王文开出兵,王文开兵败,投降了贼军。王景在奏折里再三保证,十日内必会收复柳城,剿灭贼军。
姜宁贤合上奏折,脸色变了变。王景的这份奏折,真实度有待商榷。但宋民元是陈晋的门生,这事却是不假。
姜宁贤心中有了主意,让人去唤中书省官员和六部尚书。
不一会,众官员来到大殿中。
只见姜宁贤一脸的怒意,对陈晋道:“王景的这份奏折,中书令是否看过呢。”
陈晋缓缓抬头,神情平静如水,说道:“臣看过。”
“这宋民元是怎么回事?朕任命他为柳城太守,他就这么报答朕的吗?”
“这一切皆是微臣的错,臣无能,无识人之明。”
姜宁贤微微一怔,陈晋竟然没有做任何辩解。
“那柳城之事,中书令觉得该如何应对?”姜宁贤逼问道。
“臣以为,汉中有数万精兵。王景定然能平息叛乱,收复柳城。”陈晋淡淡道。
........
朝议散后,礼部右侍郎景芝前往陈府,拜访陈晋。景芝是陈晋一手提拔的,也是太子亲信,让人将他引到书房。
“参见中书令。”景芝行礼道。
“不必多礼,你来我府邸,所为何事?”陈晋问道。
“下官有一事不明,柳城之失,明明是王景的错,大人为何要把过错拦在自己身上。”景芝不解道。
“宋民元确实是我的门生,柳城之失,他难逃其咎。”
“早在三年前,朝廷就有收到地方上的奏折,奏报王景贪财,汉中百姓民不聊生,陛下皆视而不见。”
“所以你想对我说,这都是陛下的错,对吗?”陈晋冷冷道。
景芝一时语塞,陈晋面色不悦,“你想让我当众,指责陛下用人不当吗?”
景芝连忙道:“下官的意思是,王景是三皇子的人。陛下自然是不会错,错的是三皇子。”
“你今天来我这里,是太子让你来的,对吗?”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可以借此事打击三皇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