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子登基,那么一个守寡的王妃,又有安国公的举荐,再重新做回以前的工作也十分顺理成章。
至于那个营正的性命,会成为我送到太子手上的把柄,彰显我的诚意。
我提着一把匕首跟在他身后,看见他离开宫门之后竟然是径直去了青楼。
这种地方人来人往,其中不乏达官贵族。
我要给太子送一个可以拿捏我的把柄,可不是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犯法来摆脱“未来的瑞王妃”这种身份。
只好悄悄地翻到屋顶上,准备破窗而入。
我看着他搂着一个女人进了房间,那个房间的窗户在另一条街道,不像这边人声鼎沸。
但本来寂静无人的街道上出现了一个人影。
是董修。
作为监军使随大军在边境吃了五年沙子,大军回朝,他也升了官,从三品御史大夫补任从二品尚书右仆射。
算得上是位高权重。
他在楼下冲我招手,招呼我下去说话。
他问我:“你杀他,是为了向太子投诚?”
我回道:“不然我就没有再回战场上的机会了。”
这两年他除了处理公务,经常在我面前晃悠,我和他算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也知道他看得出来我的意图,也没有隐瞒的必要。
要是他能看在这两年交情的份上,再给我指条胜算更大的路就能好了。
“若你只是为了这个,我有个建议给你。”
我倒没想到他还真有。
若是不投太子,还有哪条路能走。
站在瑞王身边做贤内助是绝不可能的,我也不指望瑞王有放他后院的女人去打仗的心胸。
求皇帝收回成命更是绝无可能。
我也知道站队太子风险很大,但这已经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了。
刚刚这一路上,我也想明白了皇帝为什么会发布这样一道旨意。
皇帝有意扶持瑞王去和太子争斗,太子身后已经站着安国公一家,他的权势太大了,已经让皇帝感到了威胁。
皇帝疑心太重,他之前给太子的资本太多了,但安国公刚刚得胜归来,此时打压他的权势恐怕会寒了前线将士的心,所以他就给瑞王增加资本,让瑞王和太子势均力敌,瑞王和太子之间,谁都不弱就是谁都不强,皇帝便可高枕无忧。
皇帝将我赐婚给瑞王,也是为了分散军中对太子的支持。
说句自夸的话,我是靠着敌军的人头爬到如今的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