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逃荒回来分家和离我照样发家致富完结文

逃荒回来分家和离我照样发家致富完结文

是睿涵吖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简单收拾了一下,两人就准备休息,明日还要去卖天麻。从家里搬出来时只带了自己买的碗和自己做的木桶背篓什么的,连锅都没有,今晚两人的饭没有着落。刘婉兮咬咬牙:“算了今晚就饿一晚吧,实在是没有锅做不出来饭,要是有地瓜和土豆就好了,能烤着吃。”吴靖初是第二次听刘婉兮听到土豆和地瓜,她好奇地问刘婉兮:“娘子,你说的土豆和地瓜真的有那么好吗?我都听你说第二次了。”“唉,不说了睡吧,睡着了就不饿了。”刘婉兮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两人正要躺下休息,大门响了。吴靖初打开门,就见张翠莲端着两碗灰面蒸菜过来:“知道你们今晚做不了饭,先吃这个吧,明日买卖药材,先买锅,别的先等等。”“好,我知道了,谢谢娘。”吴靖初接过张翠莲手里的碗,张翠莲没有进门,直接走了...

主角:刘婉兮吴翠翠   更新:2025-04-16 18: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婉兮吴翠翠的其他类型小说《逃荒回来分家和离我照样发家致富完结文》,由网络作家“是睿涵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简单收拾了一下,两人就准备休息,明日还要去卖天麻。从家里搬出来时只带了自己买的碗和自己做的木桶背篓什么的,连锅都没有,今晚两人的饭没有着落。刘婉兮咬咬牙:“算了今晚就饿一晚吧,实在是没有锅做不出来饭,要是有地瓜和土豆就好了,能烤着吃。”吴靖初是第二次听刘婉兮听到土豆和地瓜,她好奇地问刘婉兮:“娘子,你说的土豆和地瓜真的有那么好吗?我都听你说第二次了。”“唉,不说了睡吧,睡着了就不饿了。”刘婉兮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两人正要躺下休息,大门响了。吴靖初打开门,就见张翠莲端着两碗灰面蒸菜过来:“知道你们今晚做不了饭,先吃这个吧,明日买卖药材,先买锅,别的先等等。”“好,我知道了,谢谢娘。”吴靖初接过张翠莲手里的碗,张翠莲没有进门,直接走了...

《逃荒回来分家和离我照样发家致富完结文》精彩片段


简单收拾了一下,两人就准备休息,明日还要去卖天麻。从家里搬出来时只带了自己买的碗和自己做的木桶背篓什么的,连锅都没有,今晚两人的饭没有着落。

刘婉兮咬咬牙:“算了今晚就饿一晚吧,实在是没有锅做不出来饭,要是有地瓜和土豆就好了,能烤着吃。”

吴靖初是第二次听刘婉兮听到土豆和地瓜,她好奇地问刘婉兮:“娘子,你说的土豆和地瓜真的有那么好吗?我都听你说第二次了。”

“唉,不说了睡吧,睡着了就不饿了。”刘婉兮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两人正要躺下休息,大门响了。

吴靖初打开门,就见张翠莲端着两碗灰面蒸菜过来:“知道你们今晚做不了饭,先吃这个吧,明日买卖药材,先买锅,别的先等等。”

“好,我知道了,谢谢娘。”吴靖初接过张翠莲手里的碗,张翠莲没有进门,直接走了。

刘婉兮看到灰面蒸菜,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两人狼吞虎咽的吃完倒下就睡着。

白天又是爬山,又是挖天麻的,早就累得够呛,现在填饱了肚子,不睡觉还等什么?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背着天麻和重楼去了镇上。今天的天麻有五十三斤,重楼只有两斤,不过重楼的价格更贵一些两斤卖了四十文。

一共卖了三百五十八文,两人拿着这些钱去置办家什,不过铁器那么贵,不知道能买些什么。

最后,买了一口铁锅花了八十文,买了些菜种子,花了五文。

出来的时候锄头什么的都没有带出来,只能又买了两把锄头和一把镰刀,又花了五十文。

拿着剩下的二百三十三文,刘婉兮又买了两斤盐,又花掉四十文。

现在只剩下一百九十三文,加上上次剩下的二十六文,夫妻俩还有二百一十九文。

想了想,刘婉兮花了三文钱买了把锁。虽然李依依答应自己不会再到她家,但保不齐哪天她就发神经去了呢?

还有村里眼热那间房子的,自己每天都要上山,要是谁来家里将东西偷走,她找谁要去?

最后,刘婉兮还是觉得该买点铺盖行李,两人去了布庄,买了些棉花和布料,又买了两身衣服,身上的钱就只剩下三十二文了。

“唉,钱哪,你怎么这么难挣啊!”刘婉兮感叹。

吴靖初背着东西默默的跟在刘婉兮身后,听到刘婉兮的感叹,他眼睛里划过一丝莫名的情绪。

两人回家走的是小路,没有人看见,不然又要闹出什么风波谁也不知道。还好老猎户的家在山脚,一般不会有人从这里经过。

将东西安置好,刘婉兮看着面前的棉花和布料发呆,吴靖初进来就看见满面愁容的刘婉兮。

“娘子,你怎么了?”

刘婉兮两手一摊:“不会做,怎么办?”

吴靖初轻笑:“终于看到娘子不会的东西了,我去找娘,让她来帮忙做,做被子什么的很快,一下午就能做起来。”

“真的吗?太好了。不过,你跟娘说,别让她回去说咱们买了什么,不然大嫂又该阴阳了。”

刘婉兮现在都对李依依有阴影了,吴靖初笑笑:“娘心里有数,不说她也知道,你放心吧。”

不一会儿,张翠莲就被请来,进门就看到这些东西,眼里闪过一抹心疼:“唉,虽说钱是你们自己挣的,可还是要省着点花,这些东西可以等等再买,现在天还热,暂时也用不到这些。”


两人背着这些东西回村,今晚刘婉兮打算叫吴勇老两口一起过来吃饭:“靖初,你去叫爹娘过来吃饭,今晚咱们包饺子,荠菜饺子。

你就说请他们老两口过来帮忙收拾药材,别说吃饭。”

吴靖初听话的去了,刘婉兮想了想,还是觉得先将银子还给大房二房合适,不然自己要是买地基建房子,那边肯定又要阴阳。

拿出今天买的面粉,和面,切菜,拌馅,一气呵成,等吴勇两口子过来,刘婉兮已经开始包了。

张翠莲看见馅里都是肉,心疼的直拍大腿:“哎呦,败家啊,败家啊,怎么能这么吃呢?这一顿吃完还过不过了啊?”

刘婉兮皱了皱眉,吴靖初见状,连忙上前安抚张翠莲:“娘,您消停点吧,娘子也是为了孝敬你们才买这么多肉的。您要是再说下去,下次娘子怕是不敢叫您了。”

吴勇也在一旁呵斥:“闭嘴吧,天天上山这么辛苦,吃顿好的怎么就不行了?人家还能想着你呢,你怎么这么不识好歹?”

张翠莲不甘的闭嘴,洗了洗手跟着一起包饺子。

刘婉兮懒得说话,就在一边擀饺皮,张翠莲也看出了刘婉兮有点恼,不敢再说话。

很快饺子出锅,老两口有点不知道怎么下嘴,刘婉兮赶紧给老两口一人盛了一盘递到面前:“爹,娘,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吃饺子的时候两人是含着泪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吴靖初一直在活跃气氛,一顿饭吃得如同嚼蜡。

吃完饭,刘婉兮将银子拿出来摆在吴勇和张翠莲面前,两人瞪大眼睛看着,刘婉兮解释:“爹,娘,昨日我和靖初进山,找到了几支人参,年份不长,但胜在多。

今日卖了二百多两银子,家里添置了点东西,现在还剩二百两,想请你们拿个主意,我们是先买地基盖房子还是先还给大哥二哥?”

吴勇思考半晌:“要不你们先盖房子吧,总不能一直借住人家的房子,村里人看到也总是说嘴。”

“可是如果他们盖房子,老二还好说,老大家的实在碎嘴。”张翠莲考虑到李依依那张嘴,皱眉说道。

刘婉兮点头:“娘跟我想到一块去了,所以我觉的还是先将银子还给他们。

咱们分家的时候不是说好了,谁出来盖房子,另外两房就要补贴五两银子的吗?

所以就算是还给大哥二哥了他们还得给我们补十两,我们一样可以买下这块地基。”

刘婉兮的话说的有道理,吴勇点头:“这么说也对,那就先还吧,盖不盖房子先不说,买下地基也行。”

吴靖初叹了口气:“爹,娘,谢谢你们。”

“你最该谢的是惋惜,不是我们。”张翠莲摸着吴靖初的脑袋感叹,吴勇也在一旁点头。

刘婉兮摇头:“爹娘不能这么说,我和靖初是夫妻,总要一起面对的。那咱们现在就去老房子,将银子还给大哥二哥吧。”

四人商量好了,当下也不耽搁,起身往老房子那边去。

见刘婉兮和吴靖初一起过来,大房和二房还纳闷呢,张翠莲将所有人叫到他们那个屋。

李依依看见刘婉兮就浑身不舒服,可想起前天挨的那顿打,又缩了缩脖子不敢说话。

刘婉兮也不啰嗦,将银子拿出来,交到吴靖毅和吴靖凡的手上:“大哥,二哥,这些银子你们拿着,以后咱们两清了。”

除了老两口,其他几人盯着两人手里的银子双眼放光,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刘婉兮,这才一个月,她是怎么挣到这么多银子的?


吴勇看了半天没有看明白图纸上画的什么,刘婉兮将火炕的大致原理跟吴勇讲了一下,吴勇眼睛一亮:“这个什么火炕好啊,有了这个,冬天就不用左一层又一层的盖了。”

刘婉兮见吴勇看懂了,连忙问:“爹,您说做这个找谁合适?

吴勇皱眉沉思片刻开口:“我可以帮你们做,再叫上老二,加上老三,用不了几天就弄好了。你们的屋子要怎么修缮?”

“我本来是想将周边的几亩地一起扩进去,弄个围墙,但考虑到太大了,不实际。

但我还是想扩一些在里面,弄个大棚,在里面种点菜什么的,不然冬天就只有萝卜白菜,很快就会吃腻的。”

刘婉兮的话再一次将吴勇说懵:“大棚?种菜?咱们陶安县冬天连门都出不去,你还想种菜?根本不可能。”

“连门都出不去?这么厉害吗?”刘婉兮震惊。

“对啊,大雪一下,连门都出不去,你还想种菜,根本就不可能嘛。”吴勇的话给了刘婉兮当头一棒。

她还想做豆腐去卖呢,但听吴勇这么一说,那根本不可能嘛。看来得回家跟吴靖初好好谈谈了。

“好吧,但是我还是想将院子扩大,爹您看要不要再找几个人帮忙?不用很多,就扩两分地就好。”

吴勇想了想,摇头道:“不用,现在地里的活都忙完了,反正在家也是闲着,我再叫上老大,我们父子四人就可以了,何必再找外人,还得欠人家人情。”

“我的意思是付工钱,爹,您和大哥二哥来干活我也给你们付工钱。”刘婉兮没有想过白让人家干。

吴勇和张翠莲同时说:“付什么工钱,都是一家人。”

刘婉兮摇头:“爹,娘,我知道你们是心疼我们,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分家了,要是大哥二哥去镇上找活干一天怎么不得十几文钱啊。

就算大哥二哥不说什么,但我这心里总是过意不去的,你们就不要拒绝了,我出十五文一天,管饭。”

吴勇和张翠莲还想说什么,刘婉兮连忙制止:“好了,爹,娘,就这么说定了,大哥二哥那里还得你们去说,我就不去找他们了,咱们明天就开始干,争取在入冬前将房子修缮好。”

吴勇点点头:“行,明天我们就过来,你的话我会原样带到,不过老三家的,咱们都是自己家人,不用十五文,十文就行了,再多,你就找别人干吧,我们不干了。”

吴勇也是个犟的,既然拒绝不了工钱,那就能省一点就替老三省一点。

“行,爹说了算。”刘婉兮很干脆的答应,又和老两口寒暄几句就回了家,临走前又给老两口 放下一袋盐,是从空间买的细盐,老两口不知道这是什么。

刘婉兮解释:“娘,这是我自己提炼的细盐,你们炒菜的时候用这个盐炒,味道会更好,只是你们藏着点,不要让别人知道,免得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老两口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没有多说什么。将盐藏好,老两口对视一眼,吴勇就去吴靖毅家。

回到家,刘婉兮就和吴靖初说:“靖初,这边的冬天有那么冷吗?刚才听爹说冬天连门都出不去。”

吴靖初狐疑地盯着刘婉兮:“娘子,你连这个都忘了吗?咱们都是一个县的啊。”

“我不是说过被吴翠翠打过以后忘了很多事吗?你在怀疑什么?是不相信我吗?”刘婉兮假装生气。

吴靖初连忙解释:“不是,我只是一时间忘了这件事,娘子你别生气,我以后再也不问你了。”


张翠莲还想说什么,被吴勇制止了:“老婆子,收下吧,这是孩子的一番心意,咱们不要不受敬。”

就这样,吴家人买地买房子的事就在村里传开了,所有人都在传吴靖初和刘婉兮进山找到了富贵,一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甚至有妇人去找刘婉兮取经,问刘婉兮找到什么富贵了,怎么这么短时间内就买了地买了房呢?

刘婉兮一概笑着回应,运气好,找到了一株人参,不过买房买地已经把钱花光了。

村里人起初是不信的,可在看到吴靖初和刘婉兮每天都进山,又勤勤恳恳的回来种地,他们才不得不信。

这天,吴靖初自己去看下的套子,刘婉兮在田里伺候自己种的菜。

地里的菜已经能吃了,刘婉兮买的菜种还挺齐全,白菜,韭菜,豌豆,黄瓜,茄子,萝卜,葱姜蒜这些都有。

只是这个时代没有辣椒,而且这段时间刘婉兮忙着生存,并没有太注重吃的,现在不用那么拼命了,自然要在吃的东西上下功夫。

菜园里的韭菜和豌豆已经可以开始吃了,这几天,刘婉兮最喜欢吃的就是豌豆尖煮汤了。放点猪油,加点水,再来点盐,就这么一煮,可好吃了。

吴靖初从山上回来,给刘婉兮带了几只小兔子,刘婉兮高兴得不得了:“你怎么捉到它们的?”

吴靖初笑笑:“我已经观察它们好久了,今天执意上山就是为了它们,要是再不捉回来,它们就要跑了。”

吴靖初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兔笼,将小兔子放进去,刘婉兮去屋后采了点草回来喂它们:“靖初,咱们去镇上买点鸡鸭回来喂吧,早就想买了,每次去都会忘记,明天咱们特意跑一趟。”

“好啊,那我现在去砍几棵竹子回来,编个鸡笼,不然买回来没地方放。”说完吴靖初就拿着砍刀出了门。

第二天两人一大早就去了镇上,镇上卖小鸡仔的就只有一家,几天都没有一个人光顾。

刘婉兮来的时候老板正在打瞌睡呢。刘婉兮上前询问:“老板,这鸡崽几文一只啊?还有鸭和鹅。”

老板一看来人了,赶忙给刘婉兮介绍:“小鸡便宜,三文一只,鸭五文,鹅八文。”

刘婉兮跟老板讲价:“我要的多能不能便宜点?”

“你要多少?”老板一听是大买卖,激动了。

“小鸡要三十只,鸭和鹅各十只吧。”刘婉兮想多买点的,又怕买多了伺候不了。

老板算了算:“小鸡九十文,鸭五十文,鹅八十文,一共是二百二十文,这样吧,你给我二百一十文。”

刘婉兮本来也没指望老板能让多少,现在老板直接让了十文,刘婉兮也不再讲价,当即付了二百一十文钱。

将挑好的鸡鸭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鸡笼里,两人又到米铺买了二十斤灰面才回去。

吴靖初奇怪刘婉兮不是不喜欢吃灰面吗,为什么买这么多?

刘婉兮看出吴靖初的疑问,嘴角一条笑道:“我拿回去喂鸡鸭的。”吴靖初虽觉得浪费,可也没说什么,两人一前一后的回了家。

到了家门口两人就发现了不对劲,家里的门锁被破坏了。进家一看,几只兔子已经死于非命。

被子褥子被剪得稀巴烂,衣服鞋子也是,就连灶上的铁锅都没能幸免,被砸了个大洞。

自从还清了大房二房的银子,刘婉兮就没怎么在意家里的东西,出门前也不再将东西收进空间。


看到这景象,妇人们赶紧将孩子的眼睛捂住走到一旁。

众人看着吴翠翠近乎疯魔的样子也不敢上前去查看吴军的伤势。

柳氏更不敢靠近,抱着吴山连连往后爬。

吴翠翠看着柳氏和吴山,眼里闪过一丝绝望,最后挥舞着砍刀朝自己的脑袋上砍。

看到这一幕,饶是胆子大的男人们都连连后退。

吴翠翠嘴里还发出癫狂的笑声,最后笑声消失,吴翠翠也倒在了血泊中。

村长这才带着人上前查看,吴军和吴翠翠都已经没有了生机。柳氏看到村长摇头,知道父女俩都没了,这才连忙扑倒吴军的怀里哭。

众人看着痛哭的柳氏,在看看一旁早已吓傻的吴山,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划过夜空,接着就是一道惊雷打破寂静。众人眼巴巴的看着天,难道真的要下雨了吗?

吴靖初连忙回到刘婉兮身边:“娘子,要下雨了,要下雨了,你说对了,真的要下雨了。”

刘婉兮拉住激动的吴靖初问:“那边怎么了?”

吴靖初冷静下来叹息一声:“唉,吴翠翠砍死了吴军,然后自杀了。”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惋惜之意。

刘婉兮有点懵:“你说什么?你说吴翠翠杀了吴军以后又自杀了?我没有听错吧?”

“你没有听错,就是这样。”吴靖初再次确认。

刘婉兮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了,她觉吴翠翠是自己间接害死的。但是为什么明明是父女,为什么要下死手?又为什么要自杀?

吴靖初似是猜到刘婉兮的纠结,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娘子,他们的死都跟你没关系,你不要胡思乱想。

至于吴翠翠,应该是觉得自己的腿已经废了,她又砍死了她爹,才会不想活下去的。

你不知道,吴军平时对吴翠翠也是非打即骂,可能是她压了这么久的情绪在今天爆发了才会想不开的。”

吴靖初的话并没有起到安慰的作用,刘婉兮还是觉得是自己害的吴翠翠:“靖初,你说如果我不装腿断,吴翠翠是不是就不会被吴军踩断腿,她就不会将吴军砍死?我是不是间接的害死了他们?”

“轰隆隆!”又一声惊雷响起,吓得刘婉兮抱紧了身体。

“娘子,你不要乱想,不是你的错,吴翠翠害你在先,你只是防卫而已,不要把错往自己身上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这就是他们的命,跟你没有关系。”

吴靖初的话让刘婉兮想起了原主,对啊,原主不就是被吴翠翠打死的吗?

自己还答应原主要替她报仇呢,现在仇人自尽,她不是应该高兴吗?

虽然这样想,但刘婉兮还是高兴不起来,毕竟那是两条人命啊,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眼泪从刘婉兮的眼角滑落,因为是黑夜,吴靖初看不到,但刘婉兮的抽噎声他却听到了。

上前将刘婉兮揽入怀中轻声安慰:“娘子了,不要再想了,真的跟你没有关系,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

道理谁都懂,可事情到了这份上,谁都不可能一笑而过,昨日还斗得你死我活的人,今天就没了,真的很让人难以接受。

哭了许久,刘婉兮感受到一个水滴滴到自己脸上。下雨了,真的下雨了,就让雨水冲掉这一切吧!

下雨的喜悦冲淡了吴翠翠父女去世的哀伤,村民们甚至都不想躲雨,全都站在雨幕里伸手感受这久违的感觉。

雨愈下愈大,就好像天破了一个洞般。

刘婉兮坐在吴靖初搭的简易草棚里,天还没有亮,大家都兴奋的睡不着,有了这场雨,大家的逃荒路怕是就可以结束了。

天亮,雨还没是没有停,大家也没有了刚开始的兴奋,都在找树枝搭棚子避雨。吴翠翠和吴军还躺在那里,柳氏没有找东西给两人的尸体盖上,任由雨水冲刷。

最后是村长看不下去,找了两个年轻人,掰了些树枝勉强盖上的。

这场雨连着下了两天两夜,大家都出不去,连火都点不着,就在棚子里吃着肉干,山药干。

虽然艰苦,可心里是甜的,下雨了,就代表他们不用去两郡,不用背井离乡,可以回到自己的村子里生活了。

雨刚停,村长就开始组织大伙收拾东西往回走。刘婉兮还是由吴靖初背着,他们的东西全部都由其他家人背。

这两天刘婉兮想了很多,也想开了,吴翠翠这个选择也许对她来说是最好的。村民们帮忙将两人的尸体埋了才开始启程。

这一路又是走了二十多天,好不容易,寒水村就在眼前了,大家心里的激动简直无法言喻,到家了,到家了。

村民们加快脚步,没有什么比回到自己的家更值得高兴。

当然,这里面也有不高兴的人,看着空荡荡的家,柳氏抱着吴山大声哭了起来。

吴山只有十岁,但也懂不少事,他安慰柳氏:“娘,别哭了,儿子以后一定会对你好,会孝顺你的。”

吴勇一家回到自己家,这也是刘婉兮第一次进这个所谓的家。

吴家条件不是很好,住的是土坯房,一共六间屋子,老两口住一间,三个儿子各一间。

还有两间,一间被用来当仓库,一间用来当厨房。

看着这个条件,刘婉兮闭了闭眼,太穷了,哪怕是她小时候生活的农村,也比这好一百倍,这简直就是一贫如洗嘛。

回到家,最高兴的还是老两口,老人都讲究落叶归根,虽然他们还不到那个年纪。

回到自己的屋子,吴靖初将刘婉兮放到木板床上,这是真的木板,除了板子,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逃荒的时候大家都把家当带在身上了,可路上那么辛苦,连走路都费劲,更何况还要带这么多行李呢?

所带的东西都是一路走一路扔,到山上的时候已经只剩个人了。

这家还不如不回,在山上最起码还能找点野菜什么的吃,可回到家什么都没有,顶多就是有个遮雨的瓦片。

这时,村长儿子吴宁进来叫:“勇叔在家吗?”

吴勇连忙迎出去:“宁哥儿来啦,是有什么事吗?”

吴宁喜气洋洋的对吴勇说:“朝廷发下赈灾粮了,还有种子,让咱们快去领呢,叔,快叫上大朗二郎三郎,这次朝廷的赈灾粮是按人口分的,快去将自己的领回来吧。”

吴勇高兴的一拍大腿:“唉,谢谢宁哥儿了,我们这就去。”

屋里的人也早就听到吴勇和吴宁的谈话,都已经准备好袋子要去领粮食了,吴靖初跟刘婉兮打了声招呼就快步走出来。

父子四人连忙跟上领粮的大部队,生怕去晚了就领不到了。

朝廷发放赈灾粮的车队就在村口,车上的粮食很多,一袋一袋的堆在车上,村民们看着那些粮食,双眼通红。

朝廷没有放弃他们,给他们送粮食来啦。

这次朝廷给的救灾粮食按每人十斤灰面来发放,大人和孩子一样多,所以孩子多的家庭是占便宜的。

还有就是田地,每亩地发放十公斤小麦种。

村民们最激动的还是小麦种,要是光发粮食,几天就吃没了,但是有种子,就什么都能解决了,下雨了,地上就不是寸草不生,上哪里找野菜不能吃几顿。

吴家人背着灰面和种子回来,女人们也很激动,看着地上的粮食,一个个热泪盈眶,吴勇发话:“咱们一共十一口人,发了一百一十斤灰面,二十亩地,一共有两百公斤小麦种。

有了这些,咱们就能活下去了,官爷说了,灰面一个月就能领一次,直到小麦收成。

而且因为大旱的缘故,咱们陶安县和周边遭灾的县全部免赋税三年,修养生息,真是太好了,陛下英明啊。”

这时李依依站出来说道:“爹,要不咱们把家分了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