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黎姜的女频言情小说《大秦,会呼吸的女孩,真的很加分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迢迢不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嬴政看着黎姜,有些自得的说起这鱼圆。“本王素爱吃鱼,可又不耐烦挑刺,于是膳房便研究了了这做法。”“为本王呈上了鱼圆。”【蒋坝鱼圆嘛…听闻是膳房不耐烦伺候事多的政哥,拿这鱼撒气,才偶然间发现了这个做法。】“此菜名叫蒋坝鱼圆。”两人一个心中腹诽,一个口中说出,异口同声。嬴政眼眸蕴起风暴,原来,原来如此…这鱼圆居然还有这样的内情!介绍完了鱼圆,李斯和黎姜便对着嬴政说了些场面话。无非是感谢王上赐宴,这是多大的荣幸巴拉巴拉。还端起酒杯,准备敬嬴政一杯。黎姜看着只在电视中看过的青铜酒杯,两头尖尖,三足鼎立的模样。里面还装着琥珀色的酒,看起来就让人觉得十分高大上。小抿一口…很好,就不应该抱什么希望!酸,辣,还有些苦…穿越大秦,体会人间疾苦…酒桌文...
《大秦,会呼吸的女孩,真的很加分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嬴政看着黎姜,有些自得的说起这鱼圆。
“本王素爱吃鱼,可又不耐烦挑刺,于是膳房便研究了了这做法。”
“为本王呈上了鱼圆。”
【蒋坝鱼圆嘛…听闻是膳房不耐烦伺候事多的政哥,拿这鱼撒气,才偶然间发现了这个做法。】
“此菜名叫蒋坝鱼圆。”
两人一个心中腹诽,一个口中说出,异口同声。
嬴政眼眸蕴起风暴,原来,原来如此…
这鱼圆居然还有这样的内情!
介绍完了鱼圆,李斯和黎姜便对着嬴政说了些场面话。
无非是感谢王上赐宴,这是多大的荣幸巴拉巴拉。
还端起酒杯,准备敬嬴政一杯。
黎姜看着只在电视中看过的青铜酒杯,两头尖尖,三足鼎立的模样。
里面还装着琥珀色的酒,看起来就让人觉得十分高大上。
小抿一口…很好,就不应该抱什么希望!
酸,辣,还有些苦…
穿越大秦,体会人间疾苦…
酒桌文化结束,嬴政动筷了,李斯和黎姜互相谦让一下,便也纷纷动筷。
“不错,香嫩弹牙,入口即化,鲜而不腥…”
李斯吃下一颗便开口夸道。
黎姜听着李斯赞不绝口,看着还算色香味俱全的席面,再看了看那酒杯…
到底还是给面子的尝了尝…
【很好…】
【李斯不愧是能做丞相的。这场面话张口就来。】
【怎么会有这么难吃的东西…】
【又腥又涩…还面唧唧的…】
【说好的软嫩弹牙呢?鲜而不腥呢?】
【真是苦了我政哥…居然拿这东西当做美味…】
嬴政脸色阴沉,一向让他引以为豪的鱼圆被人这般嫌弃。
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嬴政心里无比后悔,他怎么就非要留黎姜用膳?
日后让他如何面对这被黎姜反复嫌弃的鱼圆?
好巧不巧黎姜也在腹诽自己怎么就那么嘴馋,非要相信大秦这个要油没油,要调料没调料,盐巴又不纯的朝代能吃到什么人间美味。
这一顿饭,除了李斯,嬴政和黎姜吃的均食不知味。
还没等用完膳,就听外面快速奔来一小卒,站在大阳宫前禀报道:“王上,有重要军情禀报。”
嬴政放下筷子,让人进门,结果就听小卒禀报道:“王上,颍川郡叛乱,降君韩王安叛乱控制了颍川郡。”
嬴政当时攻打下韩国,并没有立刻杀了韩王安,而是俘虏了他,将他幽禁在原本韩国都城,现在的颍川郡。
为的是安抚韩国百姓,让他们更好的归顺,不再起反叛的心思。
可现在废王安居然趁着秦国攻打燕国之时,在后方叛乱。
嬴政现在更吃不下东西了。
王翦带领大军征讨燕国,出征在外。
秦国兵力虽不至于完全虚空,但能用到的兵力有限。
如今废王安远在这个时期叛乱,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趁着秦国兵力不足,将韩国国土重新夺回来。
“来人!传众位朝臣武将进宫!”
黎姜帮着宫人将席面撤下去,看着还没动多少的饭菜,对小内侍说道:“都分了吃吧。”
叛乱发生的比较急,损失不能快去控制,那大秦就会再次失去对颍川郡的控制。
嬴政会让自己白忙活一场?
当即决定同蒙武一同去颍川郡平叛。
即使知道嬴政不会出事,但黎姜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政哥走了,就没人给我撑腰了…】
本就因为女子之身做官,大臣们都瞧不起她。
甚至还有人同嬴政进言,妲己灭国,褒姒误国,皆是因为女子。
若是嬴政走了,他们这些大臣清君侧…等嬴政回来也晚了吧?
嬴政也在犹豫带不带黎姜出去,不带她出去,怕没人看的住她。
带她出去,又怕打起仗来顾不上她。
“本王不在咸阳城期间,一切事物皆由李斯,尉缭共同协理,扶苏听政。”
下了朝,嬴政便去后宫找郑妃。
他先将黎姜托付给郑妃和扶苏。
嬴政出发去平叛前,将黎姜叫到了大阳宫。
“本王将你托付给郑妃,你有什么需求便同郑妃说。”
只要黎姜不作死,李斯和扶苏便能在前朝保住她。
若是李斯和扶苏拦不住,那还有郑妃在。
【我的天啊!政哥你太小看女人的嫉妒心了…我不得被这些姬妾们磋磨死?】
心里吐槽,黎姜面上还要一脸感动的和嬴政道谢。
“多谢王上为臣思量。”
嬴政皱着眉:“你无需忧心,郑妃与阿房,她们都是善良温婉之人,你不必担心。”
【她们对你当然温婉了,她们对我可不一定温婉…】
嬴政看黎姜不相信,也不多说,他的姬妾几乎都是在邯郸做质子,颠沛流离时所识。
都不是心肠狠辣之人,黎姜日后自会知晓。
等嬴政出发颍川郡平叛后,黎姜“上班”都很轻松。
国家大事李斯和尉缭带着扶苏就能商定下来。
黎姜除了上朝做背景板旁听,就是在侧殿捣鼓做上厕所的草纸。
一连三四天,黎姜都在朝堂上一言不发,却总感觉有人在注视着她。
她想要去寻找这视线,又着实找不到人。
这次议事时间长了些,天气又闷,黎姜便悄悄低头,趁人不备闭目养神。
【来了!这种被人注视的感觉又来了!】
扶苏每次上朝,都用余光去看黎姜。
他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能让父王破例封为女官,时时带在身边。
就连出征平叛之际都不忘记去后宫,为她寻求阿母和阿房姨的庇护。
前朝后宫都传遍了,父王有一爱婢,舍命救驾,被父王安排随侍身边。
想到父王临行前,去阿母宫中说的话。
“若是朝臣想要对黎常侍下手,想要清君侧要了她的命,务必和阿房一同保下她。直至本王归来。”
“王上若是中意黎姑娘亦或是想要奖赏黎姑娘的救驾之恩,何不将人放在后宫,常伴王上左右,亦能堵住这些朝臣的嘴。”
扶苏和阿母是同样的想法,阿母和阿房姨在赵国陪着父王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更何况父王的后宫,也没有那么多的肮脏事情。
为何不将中常侍放在后宫,阿母也能更好的照顾她。
可父王当时却是摇了摇头,只是说了句:“放在后宫,大材小用。”
这几日,黎姜下了朝就钻进房间,和大黄一起研究毛笔。
从最初一支笔都做不好,到最后已经陆陆续续做了十几根毛笔。
已经可以窥见毛笔的雏形。
而大黄体型也日渐消瘦,身上的油光顺滑的毛发变得坑坑洼洼。
“怎么还不行呢?不吸墨呢?”
黎姜看着手中大黄带“资”入股的毛笔陷入沉思。
【到底是哪里不行呢?】
开了笔,蘸了墨,可这毛笔一点都不吸墨。
挂不住墨水,写两下就没了墨。
难道狗毛不行?
黎姜一脸丧气的看着趴在床榻上可怜巴巴的大黄。
“你失去的只是毛,而我失去的是能将赵高踩在脚下的机会,是帮我政哥翻盘的机会啊。”
黎姜抱着已经不黄的大黄感慨万千。
“要不…试试兔子?”
随手将毛笔扔到笔洗中,黎姜便去膳房去找管事。
让管事给她留一些兔子毛或是羊毛,一定要干净的!
从这天起,嬴政每天上朝,都能看到黎姜身上的官服粘着各种小动物的毛。
…………
“王将军,高也想带兵出征。”
下面看着辛胜和王翦连胜两场,他也有些蠢蠢欲动。
只要杀一人,就能同黎姜平起平坐,杀两人,便能压黎姜一头!
如今即将杀往燕国都城,他又怎么甘心坐镇后方?
王翦和辛胜对视一眼,没想到赵高居然也有这样的血性。
“好!明日一同杀敌!我们合力夺下蓟(ji)城!”
第二日,随着号角声,赵高手中握着剑跟随王翦,辛胜破了燕国的首都,蓟城。
太子丹被打的连连后退。
王翦和辛胜看着赵高一路气势汹汹,无比勇猛。
都啧啧称奇,若是赵高从军,未必不能成为像王翦这般,秦国数一数二的猛将。
燕王在秦军兵临城下时,就准备弃城而逃。
“不知代王何时能出兵援助我燕国?”
燕王喜看着代国使者问道。
代国乃赵国皇室独苗苗,此次荆轲刺秦王,便是代国与燕国共同协商。
说好了若是秦王亡,他们两国便趁着秦国乱起来之际,合力发兵攻秦。
可没想到,荆轲非但没伤到秦王,反而让燕国引火烧身。
如今燕国已经将蓟城让了出去。相当于将国都都让了出去。
如此代国还不出手?
“实不相瞒,代国边境已有数十万秦兵驻守。”
代国使臣满脸的无奈:“为今之计,只能看魏国楚国能否出兵协助。”
“楚国项燕乃当代不可多得的猛将。”
燕王想骂娘,这特么和当初说好的不一样!
荆轲也不厉害!代国也不帮忙!
使臣看了眼燕王,有些踌躇道:“秦王想要的无非就是太子丹,若是燕王想保住燕国,只能自断一臂,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
是的,秦国打出的口号,便是让燕王喜,交出燕国太子丹。
虎毒不食子啊,燕王怎么能舍得将儿子送出去被人折磨致死。
“再等等…再等等…”
王翦,辛胜和赵高一路从燕国,秦国交接处一路杀。
场场大捷,赵高这么久已经获得三个首级。
回去论功行赏,最差也是和黎姜平起平坐,最好的结果,便是将黎姜踩在脚下。
就在此次出征燕国连连告捷时,嬴政终于见到了黎姜和其他人手中不一样的笏板。
旁人的笏板上面都是浅色划痕刻出来的字迹,而黎姜上面笏板墨迹十分明显。
“这次出征燕国,大获全胜,记得将阵亡战士的名单都统计出来,让其家人继承爵位。”
王翦和赵高带领着大秦的将士恨不得杀穿了燕国。
每每捷报传来,黎姜都能想到一个人:商鞅。
商鞅变法奠定了大秦最有力的两大集团。
农民和军队。
【大秦铁骑能这么勇猛毫无畏惧的上阵杀敌,全赖商鞅的功劳。】
【若不是商鞅生错了时代,他要是生在了政哥这时代,政哥一定会善待商鞅。】
嬴政听闻一怔,是啊,若是商鞅还在,同李斯一同辅佐他,定会开创大秦盛世,更快完成统一。
大秦士兵悍不畏死,是因为商鞅提出的策令。
凡杀一人者,皆官升一级,赏赐地一倾,房一所,仆人一名。
只要拿回人头便可,多杀多得。
而战死者,子嗣可承袭爵位。
这就导致大秦士兵上了战场,就像进了金库,毫无顾忌的拼杀,如同抢钱一般。
只要拼了杀一人,得一头,升一级。
官,房子,钱。什么都有了。
人头又称首级,便是由此得名。
至于杀良冒功?
在大秦,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就是因为嬴政的曾祖父嬴驷当初做太子时犯了错,让他的两位师傅代为受过。
一名被黥刑,一名被削去鼻子。
虽说最后商鞅也因此丢了性命。
但不得不说,商鞅一战成名,留下的变法制度,被大秦沿用至今。
【政哥便是最忠实的变法拥簇者…】
嬴政心里暗暗点头,没错,黎姜还算是了解他。
【只是可惜…】
嬴政听到这,心里猛的一抖…
【成也商鞅,败也商鞅…】
嬴政闭了闭眼…他就知道。
他现在对黎姜又爱又恨。
一个结局一个结局的透露给他,但却没一个结局给他透露出过程。
让他提心吊胆,明知道事情的结果,却又不知道事情的经过。
每一步他都小心谨慎,生怕再次步入后尘。
没关系,还有时间,他还有时间去扭转这个局势。
下朝后,嬴政将前方阵亡的名单和前方战报都交给了黎姜,让她去统计共有多少人阵亡,多少人升官级。
最近毛笔做的,已经初见雏形。
这种战后统计是要一直保存下去,所以数据字迹不允许有一点儿差错。
黎姜用自制毛笔在羊皮卷上慢慢撰写,没有选择用笔刀在竹简上书写。
对比了这么多次,兔毛笔软硬比较适中,狗毛只有硬毛可以,绒毛不行。
还有羊毛…鼠须…
综合下来,还是兔毛,羊毛,鼠须手感最好。
但问题来了…依旧是不吸墨。
给嬴政送数据时,嬴政刚巧从后宫中回来。
他的姬妾即将临盆,他过去看望看望。
结果刚到大阳宫前,远远的就见一只秃毛癞皮狗咧着大嘴向他跑来。
嬴政想都没想就要伸脚踹向它。
黎姜看着赵高这样子,咬着牙,脸上带着笑。
走到赵高身后:“赵大人真是辛苦,真是辛苦。”
说着将双手按在赵高的肩头,不轻不重的给赵高捏起肩膀。
“赵大人这是为国为民,咱们一同在朝为官,自然是要守望相助,你说是吧,赵大人。”
尚宫局的管事和众人面面相觑,但也知道这是王上身边的两大心腹斗法。
一直捏到黎姜觉得手指都开始发酸,马上压抑不住怒火时。
赵高才将手中的钱袋丢在尚宫局管事的怀里。
“这是喜钱,给中常侍大人改官服,让尚宫局费心了。”
尚宫局上上下下接了喜钱,都满脸喜色的说着吉祥话。
等出了尚宫局,黎姜脸色才沉了下来,心里痛骂赵高。
【狗赵高,奸臣小高子!不安好心!我呸!】
“中常侍,一会别忘了还下官钱,毕竟中常侍现在官职可是比下官高,下官还是要养家的。”
黎姜惊讶的转头看向赵高。
“还钱?还什么钱?”
“诶~刚刚的赏钱……”
赵高不可置信的指着身后尚宫局的方向,怎么还想赖账?
“那不是赵大人给尚宫局的赏赐么?”黎姜顺着赵高手指的方向,一脸惊异。
“赵大人给出的赏赐难道还要本官出?”
赵高咬牙切齿的看着眼前的黎姜,一字一顿道:“那赏钱不是下官代中常侍赏的么!”
“难道中常侍忘了在尚宫局为了让下官借给你赏钱,是如何给下官捏肩捶背的么!”
黎姜一脸正色的看向赵高:“本官在尚宫局说了,同朝为官自然是要守望相助的!”
“至于你说的赏钱,本官可不认,本官发赏钱,自然是要本官亲手发出去,但那赏钱可是赵大人亲手给出去的。”
说完她便转身往大阳宫走,想坑她?做梦!
赵高在身后有些气急败坏,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那不还是他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中常侍!你还钱,你怎么能欠钱不还!”
“什么钱?钱什么钱?还什么钱?”
黎姜不耐烦的回头问道:“那不是赵大人给尚宫局的赏钱么?和我有什么关系?和我没关系我还什么钱?”
“那钱又不是赵大人给我的,又没经我的手,我还什么钱还钱?”
赵高脸色阴沉如水,咬着牙指着黎姜。
刚刚在尚宫局赵高特意拿出那么多的钱,就是吃准了黎姜刚刚进宫,身边没钱,这钱打赏出去,黎姜日后便欠了他的钱。
想要拿捏黎姜,那便轻轻松松,保管月月掏空她的积蓄,让她债上加债。
这宫中处处都要用钱开路,到时候就不愁抓不到她的小辫子。
可没想到,黎姜居然这么……这么不要脸!
“下官看中常侍是不准备还钱了!”
赵高威胁的看向黎姜:“中常侍就不怕下官告到王上那里么!”
“你去吧。”黎姜不屑的挥了挥手:“谁不去谁孙子!”
“正巧也让王上问问尚宫局的人,是赵大人给的赏赐,还是本官给的!”
【反正王上去问,这钱也是从你赵高手中发出去的,和我有什么关系?】
嬴政听着黎姜一路骂赵高,就知道了到底怎么回事。
喊来内侍,让内侍给黎姜的侧殿送了些钱币过去,又让人给赵高私下送了些赏赐,才算是勉强将这一碗水端平。
也不知道将黎姜放在身边,是对还是错。
是对他的启示,还是对他的折磨。
想到这,嬴政再次叹了口气。
回到侧殿中,黎姜正犹豫要不要去和嬴政提出要点赏赐,就见嬴政派人给她送了不少的金银珠宝。
一时间黎姜觉得自己又行了!
【果然!我就是天选之女!看看看看!这待遇!没谁啦!!】
于是黎姜又跑去找到赵高:“赵大人,本官之前做的拖把用起来倒是省力不少,但这拖把也算是救过王上的有功之臣。”
“交给别人,本官实属不放心,要不,就交给赵大人使用?”
“赵大人日后在上朝之前,倒是能用这有功的拖把,将大阳宫的地砖都擦拭的干干净净!”
王上不是说你跪坐在大殿中擦地砖有损你臣子的形象么?
那黎姜就给赵高准备个不有损形象的。
这扫把也是救驾的一份子,你能说它给你丢人么?
之后的日子临近出征,赵高和黎姜都互相的别着劲。
一直到了王翦率兵出征征讨燕国的日子。
赵高在朝堂上,对着嬴政揖了一礼。
“王上,臣请求同王翦将军一同出征,为王上活捉燕国太子丹。”
赵高实在是受不住了,哪怕是王上护着他,但黎姜这人的嘴实在是太毒了。
这样的日子,赵高每天过的都郁结于心。
倒不如他随军,快速的挣出来一份功,回来论功行赏的时候,好能将黎姜狠狠的踩在脚下!
一雪这几日之耻。
嬴政倒是没想这么多,主要是这几日这两人实在是太能闹了。
能闹也就算了,黎姜每次吃瘪都要在心里继续念叨。
想到将赵高放出去也行,最起码他耳边也能清净一些。
【呵,小高子这是准备出去建功立业了?】
【别到时候奸臣本性不改,出去克扣军饷,本来能打胜仗,因为他再输了…】
黎姜低头思索,赵高出去混个军功,回来最差也能和她平起平坐了。
她得想想办法,将赵高继续踩下去才行。
嬴政听了黎姜的话,知道此战是胜的,也放下了心。
但也怕如同黎姜所说,要是因为赵高,这场战役再输了,亦或是……
“赵高,本王派你协助王翦将军出征燕国,若是此战胜,那本王为你们接风洗尘,论功行赏!”
“若是此战因为你们之中的谁贻误军机,至此战败北。”
“军法处置!”
“喏!”
王翦应的毫无心理压力,他算得上是秦国数一数二的猛将。
区区征讨燕国,不在话下。
赵高更是答应的爽快,没人比他还希望这场仗赢。
不光要赢,还要赢的漂漂亮亮!
这样王上才会奖赏他,他才有机会将黎姜踩在脚下!
第二日清晨,嬴政在咸阳城外为将士们送行。
这也是黎姜第一次亲眼目睹大秦的军队。
心中不由升起敬畏之感。
【这就是大秦的铁骑,大秦的军队。】
【就是这些人,打下了六国,完成了天下大统!】
自从大军出发,嬴政耳边终于清净了不少。
黎姜自从赵高出征后,也无聊了很多。
没人让她磋磨了,倒是让她格外无聊。
【怪不得小说里后宫总勾心斗角的呢,原来是呆着太无聊了啊…】
【奸臣小高走的第一天,想他…】
嬴政听着黎姜侃侃而谈,点了点头,想法是好的。
但…商人能花这么多的钱去要那劳什子的皇商封号么?
扶苏听黎姜的话,思绪渐渐跟着黎姜走,最后才忍不住问道。
“那…就因为这一个封号,他们会花钱来买么?”
扶苏有些不理解:“就算不要这个封号,他们不也是改做生意就做生意么?”
黎姜神秘的笑了笑:“当然不能只给这一个称号,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光有了称号。”
“还能卖一些旁人不能卖的东西。”
此话一出,嬴政,扶苏还有蒙侍卫长都看向黎姜。
“卖精盐。”
黎姜没有卖太多的关子,盐铁都是朝廷官营,除了官府,其他人,沾边就是一个死。
可现在她居然说要卖精盐。
蒙常山差点把剑都拔出来,刺死这个女人。
“王上!”
侍卫长怒视着黎姜:“此人恐是敌国奸细,不如将她抓起来严刑拷问!是谁给她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打卖盐的主意!”
嬴政听闻黎姜的话,便要大怒。
盐乃民之根本,人离开盐,便会浑身无力,存活不下去,黎姜怎么敢!
扶苏也是一脸震惊不可置信。
黎姜对着蒙常山翻了个白眼。
【你有没有听清,我说的卖的是精盐!又不是粗盐!】
【怎么搞的像是我要犯独似的!】
“王上,百姓用粗盐,精盐买不起,但达官贵人,亦或是别国,总有人买得起。”
黎姜淡定的看向嬴政:“赚钱,当然是让别人兜里的钱,进我们的兜里。让别国的钱,进我秦国里。”
精盐是什么没人知道,但盐是什么,在座的都知晓。
“王上!”
蒙常山不赞同,不管是精盐还是粗盐,就是不能碰。
“盐铁乃朝廷官营,若是贩卖到别国,日后我国百姓吃什么?”
【这蒙常山是猪脑子么?】
【海水湖水取之不尽,再说我大秦还有盐井。】
【定时定量的发放不就好了?】
“王上,精盐如何制得,只掌握在臣手中,若是将精盐贩卖到别国,不单单可以以盐换取金钱,还能换粮,更甚者,我们还可以换种子。”
【盐铁是朝廷垄断,但粗盐百姓尚且能消费的起,精盐如何能消费的起?】
【商人和官员士大夫,那些有钱人看见精盐,不得发疯似的买?】
【毕竟钱就是用来提升生活水平的啊。】
【等我有空,定要将酱油也研究出来。】
“秦国如今有二十八个郡,那便选出二十八名商贾,在各个郡售卖精盐,不论将盐卖到何处,我们只要抽成便可。”
嬴政犹豫一瞬,想到大秦的军队,想到大秦的百姓,都需要大量的银钱。
就像黎姜所说,确实打下别的国家,别的城池就可以搜刮钱财。
但那些钱财一部分用来给阵亡的士兵抚恤,一部分用做战后重建。
秦国内政早就入不敷出,军队要钱,打仗也要钱。
没有钱,百姓过的苦,难道他统一六国,是要建立在百姓的苦难上么?
“本王,就给你这一次机会。”
嬴政看向黎姜:“不过既然卖的是官盐,那赚来的钱财…”
黎姜对着嬴政拱拱手:“充入国库八成,臣只要两成。”
“王上!”
蒙常山简直都要气炸了:“王上,黎侍郎怎敢狮子大开口?”
“盐是朝廷出的,是商人卖出去的,她什么都没做,只动了动嘴皮子,这么就敢要两成收益。”
【这人是有病吧!是不是因为他的佩剑被我做出来的剑砍断了,就在这找我茬啊!】
“哦?动动嘴皮子?”
黎姜似笑非笑的看向蒙常山:“那侍卫长也动动嘴皮子就变出来精盐,别说两成了,到时候给你三成,还有一成,臣自掏腰包给侍卫长补进去!”
黎姜把剑递给嬴政。
这尺寸依然是比照着嬴政的配件尺寸来的。
“王上,这是三十湅,杂质较多,这是五十湅,这是百湅。”
“还有五百湅乃至千湅的佩剑,正在铸造中。”
嬴政对武器也很有研究,要不然他也不能命人去寻赵国名将李牧生前使用的那把配剑。
“常山,把你的剑给本王。”
嬴政命侍卫长取下随身佩剑,两柄剑一同放在手中掂了掂。
同样大小的剑,确实百炼剑更为轻一些。
说实话,嬴政并不太看好这么轻的剑。总觉得它随时会断,过于单薄。
蒙常山的目光有些不屑,他这把剑跟他这么多年。
陪伴他一直保护着王上,怎么还比不过一个小丫头片子研究出来的武器?
真是贻笑大方,让人笑掉大牙。
看着嬴政将佩剑抽出,蒙常山对着嬴政抱拳道:“王上,臣的这把剑与臣出生入死多年。”
“若是黎侍郎的武器不小心被臣的武器所折断,那就不好了,不如…先用卫兵的佩剑试试?”
蒙常山所言不无道理,秦王护卫队那武器装备都是最好的。
毕竟他们虽是为保护秦王而作战,若是来了刺客,打一半,发现武器断了亦或是损毁了。
那不是开玩笑一样吗。
嬴政显然也想到了这个,点点头:“那便命人去军营,取一把士兵用的长剑。”
说完便转头进了大阳宫。
看着蒙常山吩咐人去宫外取武器,黎姜凑到扶苏身边小声说道:“瞧见没?这是瞧不起咱们的兵器呢。”
扶苏点头:“瞧见了,黎先生,您觉得百湅武器会赢么?”
黎姜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我要是知道,不就和那人对着干了吗?”
说完便走上台阶,随着嬴政等人进了大阳宫。
等秦国士兵使用的最普通的武器送过来后,嬴政便命蒙常山与他各执一剑,相互碰撞。
嬴政率先拎着30湅的武器与蒙常山碰撞。
“铛。”的一声脆响,吓得黎姜赶紧捂脸。
本来就不好看,要是毁容了,就完了。
“王上,无碍吧?”
黎姜看着嬴政手中的断剑,倒是想到了这个结局。
【毕竟才是30湅,里面的杂质还没有完全烧掉。】
“王上,这武器中看不中用啊,这剑都断了。我们大秦的青铜剑才卷了一些刃。”
蒙常山笑着摇了摇头,军事方面,女人怎么说都差了点。
有些异想天开了。
【嗤,你咋不用100湅的与青铜剑相撞?】
扶苏有些紧张的看向黎姜,这不会三把剑都拼不过青铜剑吧?
他还想要一把举世神兵呢。
黎姜看着扶苏有些担忧的眼神,对着他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哪把剑能拼得过青铜剑。
扶苏看着黎姜摇头。便放下了心。
这是黎先生同他说,不用担心。
嬴政随手将三十湅的断刃丢到一旁,又去拿了一柄五十湅。
再次相撞,青铜剑断。
“怎么可能!”
蒙常山不可置信,这么粗的青铜剑,怎么会连那么轻薄的剑都砍不过?
“哈哈哈哈!好!好!”
嬴政看着毫发无伤的五十湅大笑道。
铁矿可比铜矿多的很,现在各国都用的是青铜剑,若是秦国能铸造一批铁剑,那不是所向披靡,有如神助?
扶苏也激动坏了,才十几岁的孩子,再沉着,此刻也开心的欢呼道:“好剑!好剑!”
“王上!”
蒙常山有些不服气,他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他扔掉手中的佩剑,缓缓抽出自己的佩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