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现在出息了,应当趁此机会衣锦还乡。
吴德不仅想自己回去,而且还想带着儿子周小春一起回去,意欲显示他不仅在富裕繁华的燕安城立足了,而且还已经娶妻生子,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
不过,吴德还是忌讳自己入赘的事被家乡人知道,所以,临行前一再叮嘱儿子:“到了那边,倘若有人问你姓名,你就说叫吴小春。”。
五岁的小春一脸懵懂,却也连连点头答应。
吴德回老家奔丧,受到了全家族人的尊敬和称赞,心里感到十分满足。
可就在他即将返回之际,二伯突然拉着周小春的小手,随意问了句:“侄孙,你叫什么名字?”。
周小春究竟还是个小孩子,早就把吴德叮嘱他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实话实说道:“我叫周小春。”。
二伯很惊讶,追问道:“你这是随谁姓啊?”。
周小春如实道:“随我娘姓。”。
二伯心里“咯噔”一下,便把吴德拉到一边,悄声道:“孩子说他随娘姓,原来你是倒插门啊。”。
吴德从二伯责备的眼神中,看到了他对自己的鄙夷和不屑,觉得自尊心大受打击,立刻为自己辩驳道:“虽然是倒插门,可我却不是吃软饭的,我现在挣的钱可以养活妻子一家人。”。
二伯眉头紧蹙道:“你养活他们一家,你怎么还倒插门啊?
我看你这是上当受骗了呀,回去赶紧把孩子的姓给改过来。”。
吴德虚荣心极强,不愿说出自己当初穷困潦倒,是受岳父帮助才发达的事,也不肯说出妻子一家人其实根本没有靠他养活的事,只一味推托道:“当初是有契约的,哪能说改就改。”。
二伯反驳道:“这有什么不能改的?
把原有的契约废掉就是,不改,就跟他们闹,是你养他们,难道还怕他们不成?
又质疑地看了吴德一眼道:“除非你是要吃他们家软饭,否则,就没有改不了的道理。”。
吴德自尊心再次受伤,他点头答应道:“那我回去改就是。”。
二伯点头,又鞭策他道:“虽说你还有一个哥哥,可是,至今都没有他的音信,你吴家的香火还得靠你延续,除非是得靠别人生存,否则,自断香火,你爹娘泉下有知,也会死不瞑目。”。
吴德大受刺激,他咬了咬牙,狠狠一点头道: